情愛心理學:回報大於付出的愛情表達

大部分婚姻過了蜜月期之後,如童話故事情侶般的永遠幸福快樂卻很難持久。反之而來,是婚姻生活變成例行公事,十分單調;甚至夫婦關係變得沉悶,毫無情趣。故此,不少婚姻顧問建議在婚姻生活中加入一些「調味品」或「香料」(Spices),讓夫妻生活更有樂趣,更甜蜜。可惜部分建議過分奢華(例如送上一百朵紅玫瑰、名貴手袋或鑽飾等),並不實際,只能在特殊環境下(例如結婚周年、配偶生日)實踐,也不是每個家庭可以負擔得起。參考了有關專家的意見,總結出以下一些較為實際的原則:

一、小禮物:無需昂貴,可以經常送出,不單止在生日或情人節進行,還要留意任何值得紀念的日子。故此,那一百朵玫瑰花可以分成一百天送出去。假若是親手製作的禮物,更有價值,但必須是對方喜歡的物品。曾經有丈夫不經思索,送給妻子一束看似美麗又便宜的白菊花,結果惹來一場吵駡!

二、讚美說話:經常對配偶說出認可或稱讃的話,既不花錢,也不嫌多。不過要出自真心,要刻意尋找可以讚賞的事情。若被發覺只是信口開河,毫無誠意,則會弄巧反拙。丈夫通常喜歡妻子在他的朋友面前讚賞他,而女性則較為喜歡私下聽到被欣賞的說話,通常「肉麻」一點也不要緊。

三、迷你約會:盡量保持昔日談戀愛時的單獨約會,即使工作非常忙碌,也應偶爾刻意地抽空與配偶外出吃飯(無需高級餐廳)、看電影或進行其他二人世界的活動,使婚姻生活保持浪漫感覺。

四、保持親密:雖然生活勞碌,回家後需要休息,但經常享受滿足的性愛其實可以補充體力,促進健康。假若身體確實疲倦不堪,只有身體的接觸仍有需要。故此,切勿忽略這種不用花錢的貼身關係。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可行的「投資少、回報大」方法,可按每個人的喜好及創意來發揮,例如保持笑容、經常給予新鮮感、協助做家務等等。最基本的原則是「少少驚喜、多多恩愛」。

舊約聖經雅歌確實有很多稱讚配偶的說話,例如第四章1節說:「啊,我的愛侶,妳真美麗!啊,妳真美麗!妳的眼睛在面紗後面美如鴿子,妳的頭髮好像一群山羊從基列山奔騰下來。」第四章11節又說:「我的新娘,妳雙唇滴下蜂蜜,蜜與奶在妳的舌下,妳衣服的芬芳如黎巴嫩的香氣。」到了第七章,更把配偶整個人從頭至腳讚口不絕。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由四月起,麥基恩博士逢週五的「情愛心理學」專欄將搬到網站soulcare.hk,敬請到網上瀏覽文章。)

情愛心理學:何謂賢內助?

「賢內助」英文翻譯為“good wife”,是「好妻子」的意思。何謂「好妻子」?非常難定義!中國傳統有句名言:「入得了廚房,出得了廳堂。」用來形容持家有道,大方得體的家庭主婦;後來,有人加上了「守得住寂寞,創得了輝煌」,這要求就有點過分了。

The Good Wife是美國非常受歡迎的律政電視連續劇集,拿下了多個獎項。其中文名稱翻譯為《法妻》,可能刻意配合中文「髪妻」(元配妻子的尊稱)的諧音。劇集內容主要描寫一名政客的妻子,她在丈夫被揭發嫖妓及貪污醜聞之後,重操故業;由低級律師工作做起,不停解決各種事業、家庭、政治,甚至感情上的問題。也許,她確實是能幹的人,只是為了丈夫放棄發展事業,專心教養兩名女兒。故此,被冠上「好妻子」的名號。可惜她的丈夫忽略了她的好,反而有婚外情及政治醜聞,破壞了她的名聲。這部劇集在韓國(2016)及日本(2019)也有符合當地法政環境的版本。

不少婚姻網頁提及好妻子的素質,例如懂得關懷及憐憫人、對小事情敏感、留時間給丈夫、鼓勵及稱讚丈夫、以家庭優先等等。但不同文化、不同時代有不同要求,假若丈夫不能配合或作出相對的回應,仍然很容易產生矛盾,影響夫妻關係。外國有些丈夫會當著別人面,稱自己的妻子為“My better half”,即是比自己好一點的另一半。這樣比較簡單及正面,但「好一點的妻子」的表現會因應丈夫本身的內外條件而有所不同。然而,這樣也有好處,只要丈夫覺得妻子比自己優勝,自然會珍惜愛護她,令婚姻更加幸福。

聖經有描寫好妻子的章節,記載於箴言第三十一章10至31節,現引述部分經文:

「11她的丈夫心裡倚靠她,總不缺少利益!

12她一生裨益丈夫,使他有益無損。

15天還未亮她就起身,把食物分給家人,分派工作給眾婢女。

16她謀劃過就購置田產,賺得錢來栽種葡萄園。

19她伸雙手來紡線,手掌握著紡線錘。

20她張手賙濟窮人,伸手施恩給貧民。

21她不因下雪擔心家人,因為全家都穿朱紅衣袍。

26她開口流露出智慧,常說忠誠之愛的教誨。

27她管理著各樣家務,從不白吃閒飯。」

上述美德的實質表現似乎只適合當時的猶太婦女,對現代女性而言,可能要求過高或不合時宜了。但當中的基本精神及社會家庭角色,仍然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由四月起,麥基恩博士逢週五的「情愛心理學」專欄將搬到網站soulcare.hk,敬請到網上瀏覽文章。)

情愛心理學:好丈夫不是好情人?

「好丈夫」在這裡是指一位很顧家的男人,他除了工作賺錢養家之外,又能夠兼顧家務,甚至會主動照顧子女,多方面配合家庭需要,以求減少妻子的負擔及責任。「好情人」則是指很懂得討配偶歡心,既浪漫又風趣,在適當時候引人發笑,並且能夠在苦悶中給予安慰及鼓勵的人。因此,不少女孩子希望自己的心儀對象及未來夫婿是「好丈夫」兼「好情人」。

很可惜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尋得,甚至不會找到這種兩全其美的男士。萬一真是有一位好丈夫兼好情人類型男士出現,瞬間就會被其他女孩子佔有。有人認為「好丈夫」與「好情人」實在是兩類性格的人,不能夠融合在一起。在不能兩全其美之下,不少人心目中會出現一個問題:「好丈夫重要些,還是好情人比較重要?」

上述的問題沒有絕對的準確答案。因為受著以下客觀環境影響:

一、年紀大小:通常年輕少女喜歡浪漫愛情,故此「好情人」非常重要。但當過了一段黃金歲月到達適婚年齡仍找不到對象的時候,又或者已有家庭、子女,便期望有好歸宿,配偶是一個「好丈夫」。

二、獨立能力:若本身相當獨立,生活及情感上無需倚賴他人,負擔得起獨身生活,因而找個「好情人」能令生命更精彩。反之,沒有經濟及自立能力的人便會期望有一個能照顧自己(甚至家人)的「好丈夫」出現。

三、過往經歷:假若戀愛歷史之中,曾經多次遭受假裝的「好情人」欺騙,便會選擇五十年不變心的「好丈夫」了。但也有一些「好丈夫」的妻子經歷了多年沉悶的婚姻生活之後,遇到浪漫型的第三者,便會毅然決定與「好情人」一起生活。

當然也有其他特別原因影響選擇,例如經濟、宗教、父母、子女期望等,令大部分女性仍是以「好丈夫」為終身伴侶(最後歸宿)。因為浪漫情緒往往隨時間流於平淡,很難長久地持續新鮮刺激;當發現這種情況之時,往往已經到了分手階段,覆水難收,甚至人老珠黃了!因此,有人建議年輕人大可先尋求「好情人」,但過了青春期則應該考慮「好丈夫」了。不過,這種戀愛婚姻過程很少能夠順利過渡;更實際反而是找一位有潛力作「好丈夫」的人,然後慢慢誘導他成為「好情人」。

聖經也有教導信徒做「好丈夫」兼「好情人」,例如新約哥林多前書第七章3節:「丈夫對妻子要盡本分」,是指作「好丈夫」了;舊約箴言第五章18-19節:「但願你的泉源蒙福!你要從年輕時所娶的妻子得到歡樂!她是可愛的母鹿、漂亮的野山羊;願她雙乳時時讓你陶醉,願她的愛常常使你著迷。」更是描述非常親密的「好情人」的愛戀!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情愛心理學:何謂「好男人」?

有不少過了適婚年齡的獨身女士慨嘆找不到丈夫!她們說:「我沒有甚麼過分要求,只要他是一個好男人!」

問題就是「何謂好男人?」大部分女士(包括結婚多年的妻子)也很難給予清楚的定義。那是關於外貌、身形嗎?是有穩定職業嗎?是談吐舉止得體嗎?是對人的愛心和關懷嗎?若這樣反問的話,往往未能得出肯定的答案,或者她們覺得全部都需要。因此,心理學對找不到配偶的女性有兩種分析:

一、沒有目標不會成功:若未能具體地知道自己的期望是在哪方面,如何找到合適的對象呢?若定下的要求是看不見、聽不到的內在條件(例如忠誠、孝順等),怎能在交往初期確定對方真假?若不敢冒險慢慢觀察對象,怎能成功呢?

二、要求過高肯定失敗:若要求對方內外條件皆出類拔萃,似乎世上沒有這種完美男士。即使偶爾出現一位,相信也早已被其他條件比自己更優越的女性爭取了。

此外,在發達的國家或城市(例如香港),生育率越來越低,不少女性的學問及職位皆大大提升了,反而男性自小受到「保護」,又缺乏進取心,以及受不住壓力。有分析指出,時代女性大多數認為男士的內在修養比外在家財、事業更重要。若這樣,恐怕能夠真正達到這等女士要求的本地男士應該是鳳毛麟角了!當然,仍然有一些好高騖遠、著重物質享受的女子若自身條件不差,應該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象;只不過日後往往要犧牲愛情及共苦的婚姻生活了!

確實有人建議女士在求偶早期,不妨定下對理想伴侶的所有要求,然後按這些標準主動尋找有潛質的對象;最好以外在條件(例如年齡、身高)為先。若過了一段時間尚未成功,便要在原本的要求列之中刪減兩、三點。這樣持續下去,大多數人在未過適婚年齡之前,便會找到相當登對的另一半。

聖經也有提及理想的男人,最重要乃是「愛妻子」。歌羅西書第三章19節:「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不可苦待她們。」以弗所書第五章25節:「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及28節:「丈夫也應該愛妻子,好像愛自己的身體一樣。愛妻子就是愛自己。」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情愛心理學:單戀的心態

當一個人戀上了另一個人(通常是異性),但對方沒有以同樣的感情回應,便可以稱之為「單戀」(俗稱「單思」,one-sided love),或稱為「沒有回報的愛情」(unrequited love)。這種單向的愛情可以是含蓄的暗戀或表達出來的明戀;若是後者,則往往會被對方以明顯或暗示的方式拒絕愛意。

有人認為「單戀」以女性居多,好像中國名句:「神女有心、襄王無夢」,事實是男女同樣有這種情況。此外,也有人以為是屬於性格未成熟的青少年專有行為,其實不少成熟的成年人也有這樣的心態;而最為人稱譽的人可算是英國大文豪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名著《雙城記》中的人物英國律師卡頓。他為了單戀的愛人露西,甘願代替其法國貴族丈夫(與卡頓樣貌相似的丹尼)而走上斷頭台。

根據輔導少女多年的Diksha Mittal於2019年9月7日在medium.com發佈的文章,單戀的人會出現下列症狀:

一、認為對象是絕對完美的,即使做錯事也有其道理。

二、對象會導致其精力消耗,卻沒有得到甚麼有意義的回報。

三、對比其對象,其他人際關係在生命中變得不重要。

四、活在其夢幻想像世界裡,永遠得不到對象真正的優先看待。

五、為遇不上對方而諸多解釋,只要看見對方已經感到滿足。

六、即使對方已表示對其沒有意思,仍然不斷期望對方改變心意。

七、不斷跟進任何社交媒體有關對方的各樣活動狀況

八、因對方忽略他或不作回應而感覺不快及憂鬱

九、與朋友整天不停談論對方

十、與對方交談時,差不多全是他自己引起話題。

由此可見,單戀是相當消耗時間及精力,比起其他戀愛更痛苦。若持續不停,可以為雙方帶來傷害。雖然有時候在適當的機會下向別人表達愛意,會成功變成「相戀」。可惜大部分單戀是沒有結果的,正如九把刀的作品《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的男女主角,即使表達後可以成為朋友,但仍然不能結為伴侶。

有人認為單戀也可以發生在夫妻關係之中,即是只有妻子或丈夫有愛意,配偶卻沒有回應。聖經卻強調彼此相愛,例如舊約雅歌第二章16節及第六章3節所言:「我的愛人屬我,我也屬他,他在百合花中放牧」。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註;有人解釋牧羊人象徵男性,而百合花象徵女性;故此「他在百合花中放牧」乃象徵男女彼此相愛。

情愛心理學:二手女人

「二手男女」是指曾經結婚,而現在是獨身的男女;成為二手的原因主要是配偶離世或離婚。假若年輕喪偶或離異,再婚乃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也是現今社會接納的事情。不過在某些民族中,特別是在傳統亞洲華人社會裡,二手男人好娶,二手女人卻難嫁。

其實「二手女人」也有其優點,她們的思想一般比較成熟,明白愛情不只是溫柔體貼的關係,也不是甜言蜜語的安慰,更不是燭光晚餐的浪漫。故此,她們已經沒有初戀的嬌蠻任性,而是懂得人生除了婚姻之外,與親友的關係甚或個人事業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昔日,若有情緒方面的棱角,現在已經磨練得圓滑很多;在與配偶出現磨擦時,也懂得適當地退讓,甚至忍受。此外,對丈夫的父母也比較尊重,甚至懂得博取「奶奶老爺」的歡心。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再婚的女子可能會對錢財比較認真,也會為自己留下一些「私己錢」。這不表示她們對別人吝嗇,只不過代表她們會在適當的時候花錢罷了。況且,大多數人不會放棄工作,自己賺錢給自己使用。

自古以來歧視離婚女性,這種心態已逐漸消除,「二手女人」比較難再婚的因素主要是年紀大離婚,或須帶著年幼子女一起生活。其實年齡本身一般不是男方考慮的問題,只要女方外貌及心境並不老,反而是女人自己的自尊心受影響。在「第二次春天」的時間要同時照顧子女,實在辛苦,不容易兼顧,而且不容易找到喜歡小孩(又得小孩喜歡)的男伴。

另外,還有一點,有些「二手女人」產生了再婚恐懼。可能由於受到首次婚姻失敗的慘痛經歷影響,對再婚沒有信心,很擔心會重蹈覆轍。此外,有人也可能對前夫念念不忘,特別是想起對方的優點,因而出現「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感覺;故此,很難找到更佳及更合適的對象。

元稹是一位唐代的風流才子,最為人知曉的韻事是與崔家大小姐鶯鶯的愛戀;雙方糾纏兩年,終於分手,各自婚嫁。他一生曾與不少女子發生關係,也為她們寫作了很多情詩;最著名是《離思五首》中其中一首憶亡妻之七言絕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意思是看過「滄海」及「巫山的雲」(象徵愛戀對象)之後,再看到其他水和雲(象徵其他對象),已經不好看,也不能相比。

其實對自己保持信心,又懂得男人的心理,樂觀地面對人生,哪怕是二手或三手呢?

聖經也有成功再婚的「二手女人」,為人津津樂道是舊約路得記的主要人物路得。根據路得記的記載,路得自丈夫去世後,跟著奶奶回鄉,打算一生服侍她。結果被安排與親戚波阿斯相遇,幸福地結成佳偶。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情愛心理學:出了甚麼事令孩子過早談戀愛?

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指出,孩子的個人身心發展、家庭經驗和社會大環境對他們過早談戀愛也有影響。

孩子的個人身心發展

一般來說,現今的孩子在九至十一歲左右便會進入青春期,出現第二性徵。男孩會長出毛髮,甚至有夢遺;而女孩的乳房開始發育和有經期。他們開始對性和男女感情有興趣,這是正常的身心發展;重點是家庭、學校和教會等,怎樣提供正確的教導和資訊來引導他們。

家庭經驗

家庭輔導理論指出,家庭經驗對孩子過早談戀愛有決定性的影響,常見的原因有:

(1)父母本身的童年經驗不佳,令他們婚後不太懂得做父母。

(2)父母不懂得用有效的溝通方法去表達關心孩子

(3)父母的婚姻關係不良,二人未能同心關愛孩子。

(4)父母因為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子女或偏愛子女,忽略了某一位孩子的需要。

(5)父母忙於其他事情而忽略照顧孩子,常見情況有過度投入工作或發展個人興趣,或者忙於照顧自己原生家庭的需要,甚至專注教會的事奉等。

社會大環境

電視劇集、電影、愛情小說和網上媒體等,令孩子接觸很多關於感情和性的資訊和故事。當中大多數強調愛情的甜蜜和溫馨的經驗,而性可以隨便發生,不用思考後果和責任。故此,當孩子在家庭裡、學校裡和朋友之間缺乏關愛,而內心又嚮往關愛的時候,愛情彷彿就是「及時雨」,能夠補充這一方面的需要。

父母發現孩子談戀愛怎麼辦?

不少父母第一個反應就是反對和責備。父母必須要小心,在不理智的時候,可能會說出和做了很多傷孩子心的說話和事情;反而令孩子更想逃離家庭,嚮往與戀人傾訴和共聚,正所謂「壓力越大、反抗越大」。相反,有些家長採取開放態度,以正確的戀愛觀引導子女,教導他們不單憑感覺,也要有意志上的委身等。家長甚至可以主動結識孩子的戀愛對象,了解對方,更可以在有需要時從旁協助。父母也可了解孩子與戀人的親密程度,並教導他們某些界線不可僭越,否則後果嚴重。

事實上,當孩子更深經歷和思考戀愛,認識了是甚麼一回事之後,有些人會認真地談戀愛,但有更多人選擇分手。從正面來說,或許這次經驗是一個契機,讓整個家庭反思「過去是否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從而檢討怎樣增強對孩子的關愛,以及給予戀愛婚姻的引導。

黃曼君女士

兒童、個人、婚姻及家庭輔導員

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

情愛心理學:二手男人

「二手男人」是個近代出現的專有名詞,是指那些曾經結婚,但已離婚的男士,也包括了妻子已過世的鰥夫。傳統以來,大眾對拋棄妻子的男子多加鄙視,大多數同情被離棄的女性。時移勢易,由於女子經濟獨立及女性平權,很多時是妻子要求離婚,被拋棄的丈夫反而得到同情。

由於這種情況,現在有不少女子不介意找離婚男子作為自己的對象。她們認為這些失婚男士曾經受過感情挫折,應該懂得珍惜日後的婚姻關係,甚至有人認為他們在性表現方面更為純熟。此外,也有人認為這些「二手男人」,因為有上一次婚姻失敗的慘痛經歷,應該會更真實地了解女人的心情,故此比較溫柔體貼;對於爭執,會多考慮其他應對方式,避免互相傷害。

事實並非如此理想,要看看離婚的主要原因。因為不少夫婦離婚,乃是丈夫有家暴的行為,或者出現毒癮、酒癮及賭癮。當然有些離婚男子日後比較懂得收斂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又或者改過自新;但仍然有部分人本性難移,很容易故態復萌。此外,有一些男士因為離婚的創傷及後遺症(例如分掉身家或支付昂貴贍養費、失去工作甚至住所等),除不掉陰影,很難再投入另一段戀情。即使他們願意再找女伴,也十分害怕再婚;更有一些失婚男士,懷有報復女性的心理,因而玩弄女性。

不過,確實有一些「二手男人」較為成熟,特別是曾經服侍患病妻子及照料子女的男士;他們比初次結婚的男人更懂得照顧女性及兒女。可惜當中有一些人對前妻念念不忘,不能把愛情全心全意轉移到另一位女士身上,以致第二春愛情並不恩愛。

從精神醫學角度看,離婚男性明顯地出現較多健康問題,包括體重波動、焦慮及憂鬱,有失眠等病徵,而中風、患上心臟病機會也增加。不過,上述的健康及社會經濟問題一般是短暫的,通常只在離婚初期出現。反觀離婚女性,若出現這等問題,很多時變成了慢性疾病(Thomas Leopold, June2018, Demography)。

由此可見,女性喜歡離婚男性(甚至已婚男性),可以從社會心理因素去了解。不過,大家要明白這等男士的本性並不比未婚男士優勝,只是經過了婚姻的磨練,變得較為成熟而已。若能清楚其離婚的真正原因(並不容易),可能會對「二手男人」有較明智的抉擇。

聖經對於離婚的理由看得比較嚴格,主要理由須是配偶不忠(馬太福音第十九章9節)及不信的配偶因信仰緣故主動放棄婚姻(哥林多前書第七章13至15節)。但是,近年有不少教會容許夫婦因家暴而離婚。此外,聖經也容許信徒再婚,條件是嫁給有共同信仰的人(哥林多前書第七章39節)。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情愛心理學:鑽石王老五

「王老五」是指年紀大仍然獨身的男士,大概出自蔡楚生導演在1937年執導的電影《王老五》。戲中的男主角是一個35歲且出身窮困的男性,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品性善良。他單戀著鄰舍的窮少女,可惜對方嫌他窮而拒絕他。後來他慷慨盡心幫助少女處理其父親的安葬事情,感動了女方以心相許。可惜結局卻是他在戰爭中被誣告為漢奸,被人轟炸而死。

不過「鑽石王老五」這名詞似乎是上述電影主角的反面,一般是指那些事業有成並家財豐厚,但仍未娶妻的男士。可能由於女性喜歡鑽石,而鑽石確是絕對矜貴的寶石,故此這類男士便被社會冠以「鑽石王老五」的雅號。根據分析指出,大部分這類型男士的生活相當低調,而且比較重視事業及家庭。因此,他們並不期望有美麗超群的妻子,反而要求一位溫柔、體貼的賢妻良母。不過,也有一些「鑽石王老五」喜歡美麗的女伴,但只限於談戀愛而不會結婚。

作家吳曉贇在其著作《再婚書》中指出,「鑽石王老五」有以下三類:

一、極品類:年輕有為,而且擁有魅力兼具性格;有很多追求他的女子,導致競爭激烈。

二、碩果類:因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婚姻,直至事業有成才希望娶妻生子。他們的性格一般平實敦厚,卻已一把年紀,而且不懂浪漫舉動。

三、暴發類:在機緣巧合下發大財了,為人比較粗俗,沒有氣質,甚至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

近年比較多被傳媒提及,是那些出生於富有家庭、有高學歷、有管理才能及關心社會的公子哥兒。他們可能屬於以上三種優良質素的混合體。

不過「鑽石王老五」在感情、婚姻之中,同樣會遇上困難。有不少他們心儀的女性因為害怕被別人譏笑為拜金主義者或貪慕虛榮,不敢與他們交往、談戀愛。此外,不少女性有一種觀念,就是認定富有的男士對愛情並不專一,更容易貪新忘舊,甚至喜歡玩弄女性的感情。因為這等觀念,女士們對「鑽石王老五」敬而遠之,拒絕他們追求。確實大部分王老五的年齡介乎中年或以上,到了這年紀還沒有結婚,多少反映出他們的性格或社交上有困難,或者曾經有童年創傷經歷,又可能曾經歷愛情失敗的打擊,出現了恐懼結婚的心理。

新約聖經多卷福音書(包括馬太福音第十九章16至22節、馬可福音第十章17至22節、路加福音第十八章18至23節)提及耶穌與一位年青有錢的男子對話。以馬可福音為例,其中記敘了這位似乎尚未結婚的男士跑到耶穌面前謙卑地求問:「良善的老師,我要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17節)由於他自小已遵守誡命,「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正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擁有的一切,送給窮人,你就會有財寶在天上;然後到這裡來跟隨我。』」(21節)可惜這男人聽見這話後,就變了臉色,憂憂愁愁地走了,原因是他擁有很多財產。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情愛心理學:黃金盛女

「盛女」是由「剩女」演變出來的專有名詞。「剩女」原意是指超過了適婚年齡,仍然單身、未出嫁的大齡女性。由於這名詞帶有貶義,並且過分負面,有人改稱它為「盛女」。「盛女」的粵語讀音是「剩女」的諧音,意思卻不同。「盛女」描寫那些思想成熟,有學歷及事業(甚至有家底)的時代女性;她們到了適婚年齡,卻仍然沒有真正的戀愛對象。

《盛女的黃金時代》是2010年的都市愛情電視劇集,描述兩位女主角梁爽和歐樂樂為了工作而錯過了談戀愛的青春歲月;她們到了事業有成的時候,卻發現感情空虛,因而胡亂地尋找戀愛對象。前者最初選擇相貌平庸的富商,而後者選擇了高大英俊的家庭型猛男。可惜,富商對愛情不忠,對梁爽一再背叛;而俊男卻有過分控制欲,使歐樂樂透不過氣來。兩對戀人終於分手,各散東西。這對經歷愛情重創的「姊妹花」,學習到須小心翼翼尋覓真愛;經過各種考驗,她們終於各自找到如意郎君,脫離了單身生涯。這劇集顯示出社會中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盛女」受到新舊文化加諸其身上的婚戀壓力。

在古老思想中,沒有出嫁的女性被認為是性格或行為出現問題,例如性格守舊、固執、不懂打扮、脾氣暴躁或操控力強等等。但在現今社會中,她們大部分屬全心投入發展事業,做事積極樂觀,人際關係不差的人;部分人更兼顧照顧父母及弟妹的家庭責任,因此而忙碌,無暇參與社交活動或談戀愛。她們的缺點可能是過分自信,不懂矯揉造作,又或者要求過高等等。此外,由於她們的成就(不少是專業人士),甚至有高級享受習慣及資產,令很多沒有相等成就的男士感到自卑,因而不敢高攀。還有一點,就是部分「盛女」雖然在尋求伴侶,但是又不想有生兒育女的負擔,也許會趕走某些很想建立傳統家庭的好男子。

2017年有一個心理學研究發現,非自願獨身(involuntary singlehood)的人比較自願獨身者更容易有負面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會產生各類精神問題(特別是焦慮、憂鬱及身體不適等),並會出現一種稱為「浪漫孤單」的現象(即是雖然有很多朋友及社交活動,仍然因缺乏親密伴侶而感到孤獨)(Katarzyna Adamczyk,2017, Current Psychology, Vol.36)。

聖經有很多重要的女性人物,當中不乏獨身人士,例如做了很多善事的多加(使徒行傳第九章36至42節)、招待保羅及其他信徒的賣布商人呂底亞(使徒行傳第十六章6至15節)。在當時社會之中,女性地位低微,如能這樣被他人提及和讚賞,實在是非常難得。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