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之師」教學人生──另類STEM

教育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因為人自幼到老要不停地學習。

近年來香港在教育的議題上,出現不少爭議。不少人批評目前教育太著重知識,而非教導為人的道理。同時,也有人認為要追上現今世界的發展,就必須在知識和技能上加倍努力學習。因此,出現了STEM四大教育重點: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我個人認為,不是每一個學生也適合這四方面的發展;而且單單以上述四個範疇來教育學生,未免容易流於功利主義。我曾經在一個畢業禮上提出另類的STEM:

一、Spiritual靈性教育:注意學生的心靈需要及為他們培養宗教性的生命價值。

二、Temperamental人格教育:培養個別學生的良好品格,貢獻社會。

三、Emotional情緒教育:教導心理健康及自我控制情緒的方法。

四、Moral道德教育:培育倫理觀念及客觀地分析是非黑白。

我認為若能把上述新演繹的STEM也加到教學的指定範圍內,能更有效達到真正的全人教育目標。學生無須考試,只鼓勵他們思考和討論便可。

為這目標,「談天說道」之「教學人生」專欄邀請了一些主內資深的教育工作者,藉著他們寶貴的教學經歷及觀察體驗,分享教學與人生的信息。希望可以補充目前學校全人教育的一些不足。非常感恩得到多位敬重的教育工作者(校長或師長)慷慨支持,求上主使用這些文章,令讀者(特別是師生)反思,對人生有所啟迪。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教學人生」專欄已結集成書出版,請掃QR code了解詳情。

言教之師~稚子無罪

每個人都認同要保護小朋友,讓他們快樂地、安全地、健康地成長,奈何香港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這兩年仍不斷發生嚴重的虐兒事件,是甚麼地方出了問題?之前的一些虐兒案,問題都出自繼父或繼母,社會問題複雜,我不在此討論,但最近的「童樂居事件」,令人髮指,犯事的竟是家長信賴的老師,我認為社署和辦學團體在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應當將有關人員懲處。

     曾經聽過有處理虐兒的專家說:「虐兒個案一單也嫌多。」我作為一位從事教育多年的人,覺得她這番說話太寛鬆,中、小學老師是以「擬家長」的角色來傳道、授業和解惑,而幼稚園老師更是代家長來照顧兒童成長,所以我認為不論是家長、老師或親人的虐兒,我們應採取「零容忍」,要報警、懲處和問責,更重要的是改善和避免再發生。

觀乎「童樂居」事件,犯事者眾,相信該校虐兒之風已久,更已成為校內文化,管理層每日在校工作,難道會沒發現?所以辦學團體應先更換校內的管理團隊,管理層可能較少接觸小朋友,未必因虐兒而被捕,但他們容許下屬虐待無助的孤雛,罪也非淺,如不追究,天理難容,請辦學團體立刻跟進,杜絕事件再次發生。

社署方面,他們除了派人到童樂居調查和監管外,應向辦學團體和管理層問責,有需要時要取消保護兒童協會的辦學權及工作人員的專業資格,如果姑息養奸,只怕學校的虐兒文化會死灰復燃。整體來說,社署監管不力,今次要不是有好心人舉報,只怕童樂居的虐兒會一直下去,殘害不少幼兒。話說回來,過去也不知有多少幼童被虐,留下終身不能磨滅的陰影。稚子無罪,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應加緊巡查,確保學校沒有虐兒的文化。

     這次事件大家只當新聞來看,站出來要求問責的聲音很少,令人奇怪。感謝這次舉報的「天使」,你拯救了無助的幼童,但我相信虐兒事件仍存在於學校、院舍和家庭,讓我們同心協力,杜絕虐兒,讓兒童健康成長。

蔡世鴻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言教之師~ 疫情之下–特殊學校之突破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兩年,全港學校長時間縮短或暫停面授課堂,導致學生欠缺運動及社交的機會,對特殊需要學生(SEN)影響尤甚 。然而,本人認識的一所中度智障特殊學校 — 聖道學校的師生能夠「疫」境自強,迅速適應疫情下的「新常態」,用盡機會發揮學生運動潛能,轉危為機。

首先,學校發展適切的電子教學平台,並應用在支援學生運動的需求上。在停止面授課期間,學校每天以網上體育課開展一日的學習。體育老師透過屏幕帶領學生完成輕量的體適能運動,如拉筋、健身操等,提升學生自我覺醒。教師團隊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並邀請表演理想的學生擔仼小老師,向其他同學示範做運動,增強學生的投入感。家長非常欣賞,甚至吸引學生的公公婆婆一起參與,拉近親子關係。

除此之外,校方開發校本電子平台HolyApp,記錄學生運動時數,鼓勵學生更進一步,培養學生建立運動習慣。與此同時,教師亦可透過HolyApp了解學生每天運動量及類型,從中發掘學生的運動興趣及潛能。現時,校方因應學生興趣,大力推動花式單車及跳繩,本年度更與中國香港軟式曲棍球總會合作,成為首間特殊學校軟式曲棍球發展基地,令學生的運動層面更多元化。

教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每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皆有其獨特的潛質及能力,只要得到適當的啟發及照料,必能發揮所長。十分欣賞不少特殊教育工作者在疫情艱難期間,仍願意多走幾步,耐心引導、細心觀察、大膽嘗試、陪伴激勵、跨越困難,讓學生經歷成功,協助他們發揮更多姿采的人生。

梁錦波博士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榮休校長

言教之師~疫境之下的幾點價值反思

踏入2020年不久,新型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至今已席捲全球。雖然以本港感染及死亡人數計,今次疫情不及17年前沙士嚴重,但對本港造成各方面的衝撃,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疫情底下,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想與各位分享幾點價值觀的反思。

囤積自保還是關懷分享

疫情蔓延令香港整個社會充滿不安情緖,市民為了提高防疫力,四出爭購有助抗疫的物品,包括口罩及有消毒或殺菌作用的濕纸巾搓手液及漂白水等,但這些物品在各區均供不應求。不少人更囤積口罩及消毒用品,以求自保,令市場供應更加短缺。社會上亦有一些富同情心的人士出錢出力想盡辦法從外地購入奇貨可居的口罩及消毒用品,免費派送給弱勢社群及醫護人員,在冷漠的氛圍中增添一股人間暖流。亦充分反映出「相爭則不足、分享則有餘」的道理。

隔離營內外的張力

為減低疫情傳播的風險,政府設立隔離營,為來自高危地區或密切接觸者隔離檢疫。營內隔離人士失去自由,亦擔心被其他帶有病毒的鄰居感染,目的只是希望防止病毒在社區散播。但隔離營附近的居民,千方百計阻止政府設立此等隔離營,擔心隔離人士感染他們,期望隔離營能遷往別處。其實要控制疫情,社會人人有責,並要互相體諒,彼此支持,而不是互相歧視排斥,才能戰勝疫情。

疫情與環境保育

疫症除嚴重打擊經濟外,對環境的影響亦不容忽視。為免感染病毒,人人都頻頻用梘液洗手,而家居及商場等亦會使用更多消毒劑清㓗地方,每日難免排出大量含化學物質的污水,對環境及海洋構成潛在破壊。若過量使用漂白水, 亦會産生有毒物質污染環境。另一方面,市民儲存過多物品亦可能造成浪費,不利環保。因此我們必須在抗疫及環保之中取得平衡。

網上世界與真實世界的結連

今次疫情,因停課致使幾乎所有大中小幼特學生連月來也無法上學,被迫要留在家中透過網上平台學習,甚至討論也透過視像會議軟件進行,大大促進了網上學習的發展。然而,年輕人必須與真實老師及同學相處,才能學懂人際相處之技巧,建立自己的品格和價值觀。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在網上學習與真實世界中取得平衡,才能達致全人培育的目標。

梁錦波博士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榮休校長

「言教之師」~ 談學校的正向教育

香港不少基督教學都以「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算到老都不偏離。」〈箴言22﹕6〉為學校的校訓,但甚麼才叫「當行的道」呢?

近幾年,不少學校都推行「正向教育」,那與以往的道德教育有甚麼不同?個人認為道德教育是外在的,如我們教學生守規有禮、尊重他人,都是對學生行為的要求和規範,而正向教育則是內在的,會教導學生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教他們面對逆境,教他們關愛別人,教他們為自己訂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有一次,我與一位中學生交談時,發覺她縱然面對不同的難題,都是正面面對,盡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我仔細了解後,發覺這種正面的思想,來自她常常當義工的關係,她說:「我看過很多比我更慘的人,我去幫了他們,他們開心,我也開心。當我有不開心時,我便會想想,其實自己已很幸福,仔細觀察,也會發現身邊有不少小天使,他們正在幫助我呢!」她這種正面的想法,緣於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關懷,所以我鼓勵我們的師生多做義工,多做服務。正向教育應不止於課堂教學,應包含體驗活動、歷奇、服務和自我檢視。

自去年始,我校正式引入正向教育,為每級學生訂下不同的目標、課外活動和服務。如一至六年級同學都要學習「攀石」,透過此活動,挑戰自己。除此之外,低年級同學要上不同的歷奇課程,由校外機構帶領,學習互相溝通;四年級到惜食堂參加體驗活動,體會住籠屋、執紙皮的苦況;五年級同學在學校宿營一晚,參與歷奇活動,學習彼此幫助;六年級要進行三天的福音營,透過不同的宗教活動,建立正向的人生觀。學校更與惜食堂和傷健人士協會合作,每星期在學校進行兩天的派飯活動,鼓勵學生和家長參與,透過派飯活動,與老人家一同建設關愛校園、關愛社區。

何謂「當行的道路」?何謂「正向教育」?就是釋放正能量,關愛他人,服務他人,彰顯基督的大愛。

蔡世鴻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言教之師~選擇有價

球王比利年僅十歲,便因超卓的足球技術而在小鎮嶄露頭角,當他走在路上,許多人熱情地和他打招呼,甚至會有人遞煙給年紀小小的他,比利也很陶醉被當成大人的感覺。漸漸地,比利染上煙癮,但又買不起煙,於是四處向人討煙抽。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要煙時,被父親撞見了,父親的眼底充滿著憂傷與憤怒。

回家後,父親問比利:「你抽煙多久了?」比利低聲回答:「只有幾次……」忽然,父親猛然伸出手,比利嚇得馬上捂住自己的臉。​然而,出乎意料,落在他身上的,並非一個耳光,而是一個緊緊的擁抱。父親將比利摟在懷中說:「孩子,你有條件成為一個偉大的運動員,但若不愛惜身體,怎能有足夠體力應付比賽呢?如果你染上壞習慣,你的足球生涯可能就到此為止了。將來的路怎麼走,你自己決定吧!」接著,父親拿出錢包,掏出僅有的幾張紙幣說:「如果你真想抽煙,就拿這些錢去買吧!向別人索要,會讓你喪失尊嚴。」比利羞愧萬分,眼淚奪眶而出,當他抬起頭來,發現父親臉上也淚水縱橫。

從此,比利再沒有抽煙。相反,他憑著精湛技術,成為一位偉大的運動員。成名後,曾有廣告商力邀比利當代言人,但他總是拒拍煙草、酒精的廣告。常有人問他為何能如此堅持,比利回憶著說:「在我差點誤入歧途時,父親那個溫暖的擁抱,比給我幾個耳光都更有力量!那也讓我日後能堅定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看完這則故事,讓人覺得比利的父親真了不起,簡單的一個擁抱和一句話,就幫助比利從錯誤的選擇中,上了寶貴的一課,漸漸學會了選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作出決定之前,必須三思。

我們的生命充滿著誘惑試探,從前比利面對香煙的引誘,如今我們也有電子煙的試探。聖經說我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哥林多前書3章16節〉,既然我們的身體都是神所造,抽煙或吸食電子煙都有害身體健康,我們作決定前就要想想,每個選擇要付上的代價和帶來的後果。「你若有智慧、是與自己有益‧你若褻慢、就必獨自擔當。」〈箴言9章12節〉如果被誘惑去做錯事,可以選擇做對的事,也可以選擇做錯事,被撒但奴役,但上帝賜力量給我們做選擇,我們何不三思而後行,作有智慧的選擇呢?

黃智華校長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

言教之師~正向課程 正向人生

 執筆之時,香港正揭發出幾宗虐兒的慘劇,作為教育界的一份子,我們都感到痛心疾首,我們常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但又有誰去教導他們的父母,教導他們愛護子女,讓孩童快樂成長?學校究竟又可做些甚麼?

     當此世代,大家多談STEM,少談關愛,所以學校更要多做和做得徹底一些。學校一方面應教導家長可謂父母之道,另一方面也要教導學生,教他們學會面對困難,逆境自強。我校在本年度提倡「正向課程」,目的是強化學生的抗逆力,課程的縱軸如下:

年級        主題
面對困難、我做得到
自主自立、關愛他人
學會欣賞、愛會感恩
溝通互愛、尋找天使
理想世界、共同建設
伴我成長、共創明天

 要達致這些目標,課程方面,我們製作了「感愛、敢動」關愛校園教材套,所謂「感愛」和「敢動」,意思是要「感受愛」,便要「敢於行動」,要主動關愛身邊的人。除此之外,我們提供不同的體驗活動,如攀石課、「杜絕欺凌」工作坊、惜食體驗課和感恩崇拜等,期望透過體驗,建立學生的正確人生觀。

    幫助他人的同時,往往會使我們更加堅強,所以學生如能多參與社會服務,對人生也會變得正面和積極。我校提倡「一人一服務」,要求學生每年最少參加學校其中一次的社會服務。香港的貧富懸殊愈趨嚴重,有的孩童被父母虐打和疏忽照顧;有的則在溫室中長大,未嘗過刻苦和失敗的體驗。學校除了傳授知識外,我們還要引領孩童,讓他們認識真理,實踐基督的大愛。願我們共同努力,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正向少年。

蔡世鴻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言教之師~日本人的公民教育

相信曾經到過日本的遊人,一定曾被日本人的禮貌及公民意識所吸引﹕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鮮有人高談闊論,或講電話。街道上找不到廢紙箱,但處處清潔。在馬路邊,沒有行人在紅燈時橫過馬路。

今年復活節期間,我校教師團隊一行20多人,獲沖繩觀光局的協助,到當地考察日本中小學的公民教育,收獲豐富。在日本,父母從小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別人。從幼兒園開始,就算貴為皇室成員的公主,也得自己背著書包上學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或老師絕不幫忙。日本冬天天氣嚴寒,但幼兒園規定,只能讓孩子穿短褲和七分袖,使他們習慣不怕冷,因為他們相信,少穿多動,較不易生病,健康也是這樣鍛鍊出來的。

我們團隊參觀琉球大學附屬小學,甫進校門,便看見一間鞋室,原來孩子回校後,要將自己的鞋子脫下,換上在校園走動的鞋子。在旁邊看去,幾百對鞋子整整齊齊,沒有一對越過鞋櫃邊緣。

午飯時間到了,我們參觀小二班的「給食」。午飯的四位值日生,頭戴紙帽,身穿圍裙,往廚房領取食物,六七歲的小朋友,一人拿取滿載三十人份量的飯桶,另一人取餸菜,一人取盒裝牛奶,另一人取餐具。整個過程,老師沒發一言,也沒有幫忙半點。待值日生說完「感恩、開動了」,便一起安靜享用。所有同學吃光餐盆中的食物,不留下半粒米飯;牛奶的空盒子摺叠好,並將餐具分類放回收集格。約半小時,整個「給食」便有條不紊地完成了。

午飯過後,便是集體清潔校園的時間,每日一小潔,每週一大潔:課室、走廊,甚或廁所。所有小學生不但沒半點埋怨,還樂在其中。

日本小學的教學理念,是先學做人,才學知識。學校強調學生從實踐中學習的三個教育方針:
(一)    說服孩子為何要做
(二)    教導孩子如何實踐
(三)    要求孩子如何做得更好

無怪乎,日本人成長以後,都能守法守規,不為別人添麻煩,更不斷力求改善,做事精益求精。箇中秘訣就在於趁孩子年少可塑性最高時,全面實施公民教育。

言教之師 ~ 收唔收SEN學生?

「收唔到生就無得講,收得到的話,邊個想收SEN學生呀!」在某教育界碰面場合,有校長這樣慨歎。(按:SEN乃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的簡稱,意謂特殊學習需要)

「剩係照顧佢一個已經用左我好多時間,我唔係唔想幫佢,但我有全班學生要照顧,我仲要備課教書,學校可唔可以唔好收咁多SEN呀?」經過一天的勞累,有老師在教員室向同事大吐苦水。

我所服事的學校是一所直資學校,且不參與中央派位機制,在收生上有自主權。在每年逾千中一申請人中,要挑一百五十位學生,難點在於若學生在小學時成績達到本校要求,面試表現又中規中矩,但家長十分坦誠地於申請表中夾附學生有特殊學習需要的評估報告,我該錄取他,還是把他的申請表擱在一旁?事實上,學校照顧一位SEN學生,確比照顧一位普通學生付上加倍心力。

因著知悉一位申請學生是SEN而拒絕取錄,我認為不僅違反《殘疾歧視條例》,且不符合我的道德標準,更不合聖經的教導。《殘疾歧視條例》第二十四條訂明,任何教育機構因申請者為殘疾人士而拒絕或沒有接受該人的入學申請,即屬違法;而平等機會委員會根據《殘疾歧視條例》而制定的《教育實務守則》更清楚指出「在準備錄取殘疾人士入學方面,訂立較差的條款或條件」是歧視性和違法行為。然而,不是法例叫我平等地考慮他們,而是我「心中的道德律」告訴我不應為他們架設額外的入學障礙。再者,舊約聖經中摩西多次重申耶和華上帝吩咐以色列人看顧弱勢社群;新約聖經耶穌更指出看顧有需要的人,就是把美事作在祂身上。

今天,每逢處理收生時我仍不時浮現這些掙扎:一方面擔心SEN學生加重老師擔子、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另一方面又因法例的要求、心中的道德律和聖經的教導而告訴自己不要為他們的入學設立額外的限制。通過不斷的和老師團隊分享溝通,我明確的讓老師知道我的原則:我不會因著申請人是SEN而放寬對他們的入學要求,即不會有「同情分」;也不會因申請人是SEN而額外對他有過多的要求,只要他們符合學校對申請人學業成績的要求,且面試及格,我就應該取錄他們。我相信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做法,也是神所喜悅的做法。

鄭建德校長
滙基書院(東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