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ADHD特兒特教》第二印

作  者:《亞洲精神藥物學醫學會》Asian Association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李耀基醫生、張逸和醫生、莊勁怡醫生、麥基恩醫生、
劉潔玲醫生、賴子健醫生、鄺碧綠醫生、關家力醫生
(按姓氏筆劃排序)

出       版: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第二印出版日期:2024年1月

編  號:TDW081

頁  數:123頁

國際書號:978-988-76225-6-7

售  價:HK$80.00

封面插圖設計意念:

「爸爸媽媽,我知道我有很多缺點,我並不完美,但我會努力,我會成長。

長大後的我,會用我最愛的汽車載你們到處遊玩,我能夠承載你們,並會建立自己的家庭,延續屬於自己的人生。請不用擔心,我愛您們!」

郭瑋珆

內容簡介:

承蒙《亞洲精神藥物學醫學會》的委托,在過去一年,把學會的一個特別研究ADHD的專家小組組員的文章,交由環球天道傳基協會在「談天說道」版面上的專欄(逢星期三刊登)發表,內容既介紹有關科研進展,又提供一些有效專業方法去幫助患者調適,以及為他們身邊教養或照顧之人士提供正確信息和教育,為關懷有特殊需要的群體作出不少貢獻。現將各專家的文章彙集成書﹕《大器晚成—ADHD特兒特教》,以饗讀者。

藉此期望此書能起「拋磚引玉」之功用,讓社會更能重視有關問題的同時,願意主動投放更多資源去幫助這群有特殊困難及需要的人,並提供合適的服務。祈望他們能夠活得更愉快、學習更進步,以及日後在工作上發揮所長,回饋社會。

麥基恩醫生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香港總幹事

作者簡介:

李耀基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張逸和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莊勁怡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香港大學社區精神醫學深造文憑、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麥基恩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香港大學醫學博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榮授院士、英國倫敦精神病學文憑、香港精神科學院院士。

劉潔玲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賴子健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鄺碧綠醫生

執業兒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兒科文憑、愛爾蘭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兒科醫學院院士、愛爾蘭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兒科)、英國格拉斯哥皇家學院內科榮授院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職業醫學文憑。

關家力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大學社區老年醫學深造文憑、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家庭醫學文憑、英國威爾斯大學醫學院實用皮膚科文憑、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健康深造文憑、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老人學理學碩士。

推介文:

我總覺得過動症的患者在現在的社會是被委屈了,若在過去,他/她可能是雄霸一方的將軍、馳騁沙場的戰將,又或許是商場上奮力一博的掌門老闆。可惜的是,現在的社會卻要求他們「硬繃繃」地坐在課堂上學習他們不是太有興趣的課程,又或者在框架窄小的辦公室不情願地幫別人賣命。

在許多不管是被霸凌或者是霸凌者的校園的故事裡,你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你可以在蹺家中輟的人影中瞥見他們,或在嗑藥或者是幫派的電影裡面也看見他們;甚至開始自暴自棄、放逐自我,走向憂鬱自殺一途。但是,我必須告訴你,這些都不是他們甘願成為的樣子。

葉啓斌醫師
三總精神科主任
三總基隆分院院長
東吳大學心理系教授

時至今天,因應這數年對ADHD學童的挑戰,孕育出這本和ADHD不同範疇有關分享的新書,覆蓋範圍廣泛,包括有關共病、新冠病毒、電腦和電子產品、藥物治療、理財能力和家人壓力等等,亦照顧到一般市民對於ADHD關心的問題,書內各篇文章都能夠深入淺出地把各主題帶出來,引起讀者共鳴和討論,本人能夠獲邀為這本那麽有意義的書寫序言,心感非常榮幸!這是近年難得一見全方位探討ADHD的參考資料,相信可增加市民對ADHD這個病症的深入認識和理解,從而減少對患者的標籤影響。

黎大森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

目錄:

序言

1. 葉啓斌醫師

2. 黎大森醫生

(一)兒童篇

  1. 專注力不足過分活躍精神障礙(ADHD) / 李耀基醫生
  2. ADHD的類型 /李耀基醫生
  3. 「羅生門」踢人事件(一) (媽媽篇) / 李耀基醫生
  4. 「羅生門」踢人事件(二) (老師篇) / 李耀基醫生
  5. 「羅生門」踢人事件(三) (希希篇) / 李耀基醫生
  6. 可以把所有壞孩子變乖嗎? / 莊勁怡醫生
  7. 孩子是「真」懶惰還是「假」懶惰? / 莊勁怡醫生
  8. ADHD孩子可以返教會嗎? / 莊勁怡醫生
  9. 藥物假期(Drug Holiday) / 關家力醫生
  10. ADHD患者較易感染新冠病毒?/ 賴子健醫生
  11. 兒童ADHD與語言發展 / 麥基恩醫生
  12. 樂觀的ADHD  / 莊勁怡醫生
  13. 「我不要調適!」— 細聽ADHD學生的心聲 / 莊勁怡醫生
  14. 兒童ADHD會在成長中消失嗎? / 麥基恩醫生
  15. 長期失眠會否影響ADHD兒童? / 張逸和醫生
  16. 的共病問題  / 李耀基醫生
  17. 疫情下的ADHD: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學習 / 莊勁怡醫生

(二)成人篇

  1. COVID-19疫情對專注力不足(ADHD)學習影響 / 麥基恩醫生
  2. 衝動、易怒、多言 = ADHD?/ 張逸和醫生
  3. 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 麥基恩醫生
  4. ADHD與受傷和意外的關係 / 劉潔玲醫生
  5. ADHD患者的理財困難(Money Management Problem) / 賴子健醫生
  6. ADHD與電腦遊戲成癮/ 李耀基醫生
  7. ADHD患者的共病困擾(Co-morbidity Problems) / 賴子健醫生
  8. ADHD與在囚人士 / 麥基恩醫生
  9. 治療ADHD最重要的地方是甚麼?/ 李耀基醫生
  10. ADHD家長疑問ABC / 鄺碧綠醫生
  11. ADHD患者的記憶力比較弱? / 關家力醫生
  12. 成人ADHD會否容易患上情緒病?/ 張逸和醫生
  13. ADHD患者母親的挑戰 / 莊勁怡醫生
  14. ADHD對工作的影響 / 劉潔玲醫生
  15. ADHD藥上癮?/ 莊勁怡醫生
  16. 成人也有ADHD?/ 劉潔玲醫生
  17. ADHD與情緒失控 / 麥基恩醫生

結語:麥基恩醫生

10月出版:趣味精神綜合症2

作  者:麥基恩醫生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編  號:TDW086
國際書號:978-988-76225-8-1
頁  數:164頁
售  價:HK$108

作者簡介: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多年來投入教會事奉,又致力推廣精神健康、健康婚姻關係。關注大眾的情緒問題,過去十多年主理環球天道傳基協會「與情緒共舞」講座,並著有多本關於情緒心理的書籍;也有以婚姻、情性為題的著作;又於報章及網上撰寫醫學、心理、情緒及情與性等專欄。曾任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教授,現在部分時間兼任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又是現任香港心理衞生會副會長、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長老、太平紳士;2011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內容介紹:

很多人覺得精神疾病深奧及難以理解,又因為一小撮病患者的表現而感到不知所措,甚至驚懼。其實精神疾病五花八門,由各種不同病徵導致各種表現。不過,大部分人對這方面的認識不多,而且相當片面,因而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各類綜合症未能當作真正的病症或疾病名稱,還要加上其他考慮,才可以斷定是屬於那項精神障礙。

精神醫學及心理學界以特別的方式為綜合症命名,例如採用發現這些綜合症的專家的姓名(例如「妥瑞綜合症」以妥瑞醫生之名命名),或者某些有這類情況的著名人物(例如「瑪麗安東尼(一夜白髮)綜合症」因為瑪麗‧安東尼皇后被捕時一夜白髮),甚至是故事中的虛構角色(例如「唐吉訶德綜合症」參照了唐吉訶德的人格和心態),也會以最突出的病徵命名(例如「音樂耳朵綜合症」)或用該綜合症最初出現的地方命名。由於這些名稱容易吸引人的興趣(例如「國王的新衣綜合症」),讓更多人想去認識精神病,因而減少對精神病人的恐懼。

本書摘錄了56個綜合症,各有各的故事,確實趣味盎然。作者考究了病症的相關背景及其他專業介紹,又追尋與該綜合症有關的人物、地點、故事來源,並且在每篇文章加入了「解結小貼士」,給讀者減輕心理壓力的建議。

推介文:

有些心理現象,如很多新近退休或工作壓力極大的人士所經歷的困擾,都對他們和身邊的人造成負面影響。究竟是他們已患上某種精神疾病,是他們有心理問題,抑或是他們有性格缺陷呢?其實這些心理現象可能或多或少在我們身上出現。《趣味精神綜合症2》這本書介紹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心理精神現象,以綜合症的形式,用深入淺出的寫作手法和聖經人物的經歴為我們介紹這些有可能在我們身上出現的現象。麥醫生也就每類綜合症提出一些應對的「小貼士」,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更正面和積極地面對這些問題。

王明爍醫生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

當我拿起麥醫生這本書的草稿時,我立刻被書中56個標題吸引,繼而閱讀了這些文章的內容。我相信很多讀者在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因為很多文章的標題都令人感同身受,例如《錯誤記憶綜合症》和《國王的新衣綜合症》等等。作為一名作者,麥醫生通過他有力量的寫作,再次更廣泛地向讀者介紹心理健康知識。本書有一個獨特之處,在於麥醫生還將不同的精神健康狀況與聖經不同部分的描述聯繫起來。對於有基督教背景的讀者來說,這無疑為他們的基督教信仰提供更多相關的認識;而對於非基督徒讀者來說,這一特點也會促進他們對聖經有更大興趣。

林大邦教授
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教授

本書名為《趣味精神綜合症》,實在名符其實。麥醫生以生動活潑的寫作風格將精神綜合症與聖經、小說、童話、心理學、社會學、溝通學、歷史事件、社會現象和性別研究等範疇結合起來,融會貫通;繼而將每個病症逐一舉例拆解,並且賦予有趣的學名。本書內容情節精彩,引人入勝,讓人愛不釋手。閱讀後,會心一笑,同時能夠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之中。當您翻過最後一頁,您將以一種更新的目標感走出來,並擁抱前方豐富的可能性。願這本書成為一盞指引明燈,照亮您內心深處,激勵您開創有意義且充實的道路。

謝樹基教授
香港大學精神健康學教授、學生事務長

文章目錄

I. 兩性篇

  1. 已婚單身男士綜合症
  2. 出走妻子綜合症
  3. 匆忙婦女綜合症
  4. 成人受欺凌後綜合症
  5. 經前經後綜合症
  6. 好男人綜合症
  7. 性高潮後病情綜合症
  8. 持續性性興奮綜合症
  9. 強暴創傷綜合症
  10. 煩躁雄性綜合症
  11. 憤怒女士綜合症

II. 身心篇

  1. 幻肢綜合症
  2. 耳蟲(歌曲受困)綜合症
  3. 痛楚瘀傷綜合症
  4. 想像背肌綜合症
  5. 電磁波過敏綜合症
  6. 反芻綜合症
  7. 呼吸過速綜合症
  8. 夜食綜合症
  9. 附身(鬼上身)綜合症
  10. 音樂耳朵綜合症
  11. 記憶信不過綜合症
  12. 激素火爆綜合症
  13. 燒盡綜合症
  14. 錯誤記憶綜合症
  15. 顯著失調綜合症

III. 人物篇

  1. 哈克貝里芬(逃學)綜合症
  2. 唐吉訶德綜合症
  3. 康斯坦扎綜合症
  4. 瑪麗安東尼(一夜白髮)綜合症
  5. 魔法子彈綜合症
  6. 尼采綜合症
  7. 白武士綜合症
  8. 妥瑞綜合症
  9. 長髮公主綜合症
  10. 柴可夫斯基綜合症
  11. 馬莎米切爾綜合症
  12. 國王的新衣綜合症
  13. 麥克白夫人綜合症
  14. 賽貝羅斯綜合症

IV. 雜症篇

  1. 大電影綜合症
  2. 不在此生綜合症
  3. 不在我後院綜合症
  4. 日落綜合症
  5. 他的草更綠綜合症
  6. 自動釀酒綜合症
  7. 巫術綜合症
  8. 災難前綜合症
  9. 災難綜合症
  10. 禿鷹綜合症
  11. 風信子綜合症
  12. 退休綜合症
  13. 移動底線綜合症
  14. 第三人綜合症
  15. 新掃帚綜合症
  16. 鐵達尼號綜合症

《戰爭與心理健康》

作  者:麥基恩醫生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編  號:TDW073

國際書號:978-988-76225-2-9

頁  數:XIV+126頁

售  價:HK$98

內容介紹:

《戰爭與心理健康》全書分成三個部分,包括戰場上的心理狀況、戰爭對社會心理健康的影響、戰爭中人們的心理健康。本書主要講述戰爭爆發之時,受影響的人不止在戰場上的士兵將領,兩國(甚至多國)的社會及人民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大影響。除了造成人命傷亡、財物經濟損失之外,人們(包括平民、婦女、孩童、殘疾人士、戰俘、老兵、難民等)的心理健康遭受的影響難以估計;有不少人出現精神問題,需要長期醫治,也給國家、社會、經濟帶來另一種沉重的負擔。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各類人士不同的精神狀況及治療建議,盼能喚起大眾關注戰爭帶來的影響,而且盡力關心幫助受戰火波及的人。除了提供物質支援外,信主的人更要切切禱告記念他們,並向世界傳揚耶穌基督使人和睦的福音。在地上生活,人們不能獨善其身,「彼此相愛」始終是至理名言。

作者簡介: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多年來投入教會事奉,又致力推廣精神健康、健康婚姻關係。關注大眾的情緒問題,過去十多年主理環球天道傳基協會「與情緒共舞」講座,並著有多本關於情緒心理的書籍;也有以婚姻、情性為題的著作;又於報章及網上撰寫醫學、心理、情緒及情與性等專欄。曾任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教授,現在部分時間兼任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又是現任香港心理衞生會副會長、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長老、太平紳士;2011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推介文:

2022年開始的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使我們覺得戰爭可以很近、很逼真。傳媒對於戰爭的焦點離不開數字,這本書卻介紹了戰爭對其他群體(平民、戰俘、難民、孩童、婦女等)帶來的情緒影響。受戰禍波及的群體較多被人忽略,傳媒也鮮有提及戰爭對這些群體的心理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更不要說應該怎樣去治療他們。本書分析了戰爭對每個群組的心理影響,也提供了一些很實際的處理方式。很多資料都是根據一些權威專家的意見,非常有參考價值;另一特點就是精簡,很容易讀和消化。作者插入一些有關的聖經經文,讓讀者反思聖經的教導和價值觀怎樣解讀這些處境或怎樣關心和為這些群體禱告。

高主賜律師

閱讀這本書的人會被作者挑動內在的善性,關注戰爭對人心靈的影響。對我而言,這書有兩個功用:一、明白在戰爭中,交戰雙方不論勝敗,其軍民在心理健康方面均受到長、中、短期的傷害。讀者日後能更立體地想像受苦者的景況,能更切實地為他們禱告。二、本書簡述了一些研究及重要概念,讀者可以藉著提供的作者名字,使用網上搜尋器獲得有關文獻,從而有更深入的了解。

許志超博士
社會及組織心理學家

麥醫生這本《戰爭與心理健康》閱讀價值甚高,書中剖析了戰爭中一般心理狀況及影響,也提供了不少實例個案及學術專文研究分析,帶出在戰爭中需要關注人的身心靈健康的信息。他於每篇文章結尾部分總是從聖經、從神的層面角度回應及探索出路,盼望藉這書喚起讀者去認識戰爭中各類人士的身心靈健康狀況。這書理論與實踐平衡,治療與預防並重;又以基督徒精神科醫生角度結合聖經分析及回應,實屬罕有上佳的著作。

黃永康牧師
建道神學院教牧學博士

序言:

在2022年初,俄羅斯開始軍事行動,與烏克蘭展開戰爭。戰事不單令軍兵死亡,連平民百姓也難免受害,更引起了全世界能源及糧食危機。不少人擔心,在背後支持烏克蘭的美國及歐洲諸國要是直接捲入這場戰爭,恐怕會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又假若俄羅斯因此使用核子武器,而「北約」及美國以同樣方式回應的話,可能導致世界末日。

不過,即使沒有核戰,戰爭除了導致人們身體及生命傷亡之外,也帶給人類心理及心靈創傷。有些群組,例如兒童及長者、難民及戰俘、前線士兵及救援人員,會特別容易出現焦慮及憂鬱症狀;影響社會功能及人際關係,在家庭、事業及日常生活中,會出現嚴重失調。在戰爭時期,心理及精神治療服務會受到嚴重衝擊,一方面求診人數激增,另一方面人力資源及藥物供應卻大大短缺。

幸而在多場戰爭之後,有不少關於心理健康與精神障礙的數據及現況被公布,經專家分析後發表出來。總括這些報告,戰爭只會帶給這個世界困難與不幸,對人類的心理能造成短期及長遠的創傷。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Graham Allison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WWI)的前因後果,他曾經這樣說:「雖然事實告訴我們,有很多理由去相信某些事,或者沒有存在任何意義,應該不可致信,甚至事情不可能發生,但是卻發生了。」他的意思是,雖然有很多原因顯示不應該開戰,但縱使所有人都會遭受損失,又沒有人得到利益,仍然會持續出現國與國之間的戰事。就WWI來說,參戰國家的領袖在戰爭結束前,已經差不多全部失勢,例如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蘇聯及奧圖曼帝國,他們已經在本國革命下被推翻了。英國與法國的國力、經濟也遭受重創,間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WWII)鋪路。

在過去某段時間,我根據俄烏戰爭的發展,參考一些相關資料及學術論文,寫了一系列關於戰爭與心理健康的短文,刊登在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心靈關懷」(soulcare.hk)網頁上,與留意時事的朋友分享;希望喚起讀者對戰爭下各類人士的身心靈的關注。蒙上主恩典,有機會結集成書出版,我深感欣慰;又得蒙高主賜律師、黃永康牧師及許志超博士不嫌棄為此書撰寫序言,兼且蒙林瑞麟弟兄為此書撰寫讀後感,實在非常感激,謹此衷心致謝!

期望上主恩待這個世界,讓人類從過去的戰爭中得到教訓;並感化各國領袖顧及戰爭帶來的沈重代價。因此,盡心盡力為全人類謀求福祉,互相合作止息干戈,並且締造和平。舊約聖經箴言第二十一章1節說:「君王的心是耶和華掌控的灌溉水道,轉向甚麼地方都隨耶和華喜歡。」

麥基恩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文章目錄

I. 戰場上的心理狀況

  1. 兩方開戰的時候
  2. 戰爭中的心理戰術
  3. 冷戰的心理武器
  4. 戰爭中的談判
  5. 軍事投降的心理決定
  6. 戰爭中對平民的暴行
  7. 戰爭中的心理急救學
  8. 戰事中特務的心理
  9. 戰爭中PTSD高危士兵
  10. 戰事新娘
  11. 集中營的精神創傷
  12. 集中營與意義治療法
  13. 生化戰爭與精神障礙
  14. 核戰與心理健康
  15. 俄烏戰爭與精神健康
  16. 伊拉克戰爭與心理健康
  17. 阿富汗戰爭與心理健康
  18. 南斯拉夫內戰與心理健康

II. 戰爭對社會心理健康的影響

  1. 如何預訪戰爭帶來精神創傷
  2. 戰爭對社會心理的影響
  3. 戰爭引致精神障礙的高危因素
  4. 戰爭中精神健康的性別差異
  5. 戰爭中的道德傷害
  6. 戰爭英雄的社會心理
  7. 戰爭罪行的心理問題
  8. 戰爭下殘疾人士的特殊照顧
  9. 戰爭孤兒
  10. 勝利疾病
  11. 創傷後壓力症
  12. 軍事演習的心理效用
  13. 認知作戰
  14. 和平主義與反對戰爭
  15. 內戰的社會心理
  16. 軍閥的社會心理
  17. 難民急需的精神健康服務
  18. 戰後重建精神健康政策

III. 戰爭中人們的心理健康

  1. 戰爭中政治領袖的精神健康
  2. 戰爭中的逃兵
  3. 作賣國賊的心理
  4. 戰俘的精神健康
  5. 戰俘的心理創傷
  6. 戰爭孩童
  7. 難民的精神健康
  8. 烏克蘭民兵的精神健康
  9. 駐阿富汗士兵因傷截肢的精神健康
  10. 老兵綜合症
  11. 放棄求生綜合症
  12. 倖存者綜合症
  13. 波多黎各綜合症
  14. 海灣戰爭綜合症
  15. 越南綜合症
  16. 達科斯塔戰後綜合症
  17. 曠日持久難民綜合症

《教學人生──校長寄予生命的愛語》

作  者:林家儀校長、林逸龍校長、翁美茵校長、翁港成校長、曹美娟校長、梁錦波博士、陳加恩校長、陳章華校長、黃智華校長、蔡世鴻校長、鄧瑞瑩校長、鄭建德校長、謝慶生校長、羅裕安校長、木子、英韻、橫眉、點滴

出版日期:2023年4月

編  號:TDW082

國際書號:978-988-76225-7-4

頁  數:XVIII+166頁

售  價:HK$90

購書請登入天道書樓網頁:https://www.tiendao.org.hk/store/) 或
於本會網上訂購表格登記:https://forms.gle/qioMKLmjZZh8ee5a6

內容介紹

《教學人生──校長寄予生命的愛語》結集了「談天說道」之「教學人生」專欄(2021-2022)的部分文章而出版。全書共有十八位作者,十七位是中小學校長,一位是退休大學教授。他們都是主內資深教育工作者,對教育充滿熱情、熱誠,對學生、對生命流露著愛。處理繁重的學校工作外,他們願意藉著文字在報章與廣大讀者分享個人在教育專業中的寶貴經歷及體驗,教育路上的心得、啟發和感想。字裡行間表達出教育工作者的愛與誠,同時道出教育雖任重道遠,但不是單打獨鬥的工作,而是有伴同行、互勉互助的專業。最重要一點,作者經驗到教育工作是神的召命,是神揀選委任的使命;神也與他們同行。

作者簡介

全書共有十八位作者,十七位是中小學校長,一位是退休大學教授。作者於教育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資歷,以耶穌基督的愛和榜樣為本,教學育人。

推介文:

從內容來看,文章是從微觀角度分享個人感受和觀察。作者很多是中小學,以至特殊學校的校長。他們大多從自己學校發生的事情出發,抒發所思所感。許多時候,他們都剖白自身的成長背景,而且毫不諱言,自己絕對不是天下無敵,有不少在成長時是頗為不濟的,成績和操行都不是位列前矛,只是經過一番努力和跌跌撞撞才邁向成熟。本人有幸先睹為快,看到有血有肉的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他們關愛學生和同事的慈愛心腸。他們都能從基督教教育的立場勉勵,自我期許!

倪紹強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在不同的專業交流活動上,我經常說:「教育絕不單是教學,而是照顧好學生在知識、品格和心智的成長」。也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就是這個道理。事實上,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生涯中,曾遇上了不少熱誠有勁、敬業樂業的校長和教師,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教育是用心、用愛築成的育人工程。因此,對老師而言,愛心和耐性可能比任何教學技巧更重要。在《教學人生──校長寄予生命的愛語》一書中,輯錄了不同校長在校園內外及老師對學生在傳知識、授業、解惑之中不同的體驗、見證和分享,當中不乏愛和窩心的喜樂情境,絕對值得細味。

容寶樹先生
前教育局首席助理祕書長
匡智會教育執行委員會委員

這書沒有驚天動地的內容,但每一篇章總會叫你「看見生命的頌讚」。要是把這些文章串連起來,正好是教育工作者教與學的生命閃耀,一幕一幕「愛的服侍」,都能成為「鼓舞激勵人」的故事,「讓生命不平凡」。閱讀時,也讓我想起自己教學生命的點滴……。再三細閱這書,看見一群奉獻了歲月的教育工作者,仍然不改初心,對孩子的熱忱從未減退,在教育崗位上「作個能承載生命的人」。教育就是有這份魅力!

郭永強校長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董事

承擔教育工作是神聖的覺悟。因為教育就是培養生命,創造未來的過程。感謝各位老師願意付出愛心教育下一代。細讀各位校長的文章,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教育領導者的心態和想法,非常有意義。推薦各位家長和教育界的朋友,從這書取得靈感,可在育兒和教學上更上一層樓。

陳美齡博士
教育學博士、作家、歌手

前言

教育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因為人自幼到老都要不停地學習。

近年來香港在教育的議題上,出現不少爭議。不少人批評目前教育太著重知識,而非教導做人的道理。同時,也有人認為要追上現今世界的發展,就必須在知識和技能上加倍努力學習。因此,出現了STEM的教育重點: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四大方面。我個人認為,不是每一個學生也適合這四方面的發展;而且單單以上述四個範疇來教育學生,未免容易流於功利主義。我曾經在一個畢業禮上提出另類的STEM:

一、Spiritual靈性教育:注意學生的心靈需要及為他們培養宗教性的生命價值。

二、Temperamental人格教育:培養個別學生的良好品格,貢獻社會。

三、Emotional情緒教育:教導心理健康及自我控制情緒的方法。

四、Moral道德教育:培育倫理觀念及客觀地分析是非黑白。

我認為若能夠把上述新演繹的STEM也加到教學的指定範圍內,可能更加有效達到真正的全人教育目標。學生無須考試,就只是鼓勵他們思考和討論便可。

為這目標,我們「談天說道」之「教學人生」專欄邀請了一些主內資深的教育工作者,藉著他們寶貴的教學經歷及觀察體驗,分享教學與人生的信息。希望可以補充目前學校全人教育的一些不足。非常感恩得到多位敬重的教育工作者(校長或師長)慷慨支持,在百忙之中為這個「教學人生」專欄撰文。我謹在這裡衷心向他們每一位致謝,並求上主使用這些文章,令讀者(特別是師生)反思,對人生有所啟迪。

麥基恩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文章目錄(按姓名筆劃序)

林家儀校長

  1. 特殊教育的愛與包容
  2. 神奇小子

林逸龍校長

  1. 尋仁記
  2. 原來「師心」不是教師獨有
  3. 放下身段

翁美茵校長

  1. 我們都有召命
  2. 作個能承載生命的人
  3. 感恩我遇上──愛的服侍

翁港成校長

  1. 價值教育何價
  2. 為前線醫護及學生打氣
  3. 「微不足道」的幫助

曹美娟校長

  1. 說話暖心窩 鼓舞激勵人
  2. 成就獨一無二的人生
  3. 分享交流豐富生命

梁錦波博士

  1. 老師的冠冕
  2. 從特殊需要孩子中看見生命的頌讚

陳加恩校長

如何栽培兒女健康成長

陳章華校長

  1. 我是誰的鄰舍
  2. 救還是不救
  3. 最強的同理心

黃智華校長

  1. 每一點都有幫助
  2. 愛讓生命不平凡
  3. 每一天愛自己

蔡世鴻校長

  1. 兩隻蝸牛
  2. 人間有情
  3. 兩位好老師

鄧瑞瑩校長

  1. 守護天使
  2. 逆境同行 彼此相愛
  3. 陽光,你值得擁有

鄭建德校長

  1. 為師──為父為母
  2. 老師「八福」(一)
  3. 老師八福(二)

謝慶生校長

  1. 排隊
  2. 破窗守望
  3. 老‧土‧皇帝

羅裕安校長

  1. 疫情下的校園仍然滿有喜樂
  2. 回到原點

木子

你的專業 我的欣賞

英韻

  1. 比賽中的激勵
  2. 疫情給我的生命教育
  3. 感恩的背後

橫眉

  1. 香港的大學生(一)
  2. 香港的大學生(二)
  3. 對於學業成績的「睦鄰效應」

點滴

  1. 同理心與待人之道
  2. 好牧人

《大器晚成—ADHD特兒特教》(非賣品)

作  者:《亞洲精神藥物學醫學會》Asian Association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李耀基醫生、張逸和醫生、莊勁怡醫生、麥基恩醫生、
劉潔玲醫生、賴子健醫生、鄺碧綠醫生、關家力醫生
(按姓氏筆劃排序)

出       版: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編  號:TDW081

頁  數:123頁

國際書號:978-988-76225-6-7

封面插圖設計意念:

「爸爸媽媽,我知道我有很多缺點,我並不完美,但我會努力,我會成長。

長大後的我,會用我最愛的汽車載你們到處遊玩,我能夠承載你們,並會建立自己的家庭,延續屬於自己的人生。請不用擔心,我愛您們!」

郭瑋珆

內容簡介:

承蒙《亞洲精神藥物學醫學會》的委托,在過去一年,把學會的一個特別研究ADHD的專家小組組員的文章,交由環球天道傳基協會在「談天說道」版面上的專欄(逢星期三刊登)發表,內容既介紹有關科研進展,又提供一些有效專業方法去幫助患者調適,以及為他們身邊教養或照顧之人士提供正確信息和教育,為關懷有特殊需要的群體作出不少貢獻。現將各專家的文章彙集成書﹕《大器晚成—ADHD特兒特教》,以饗讀者。

藉此期望此書能起「拋磚引玉」之功用,讓社會更能重視有關問題的同時,願意主動投放更多資源去幫助這群有特殊困難及需要的人,並提供合適的服務。祈望他們能夠活得更愉快、學習更進步,以及日後在工作上發揮所長,回饋社會。

麥基恩醫生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香港總幹事

作者簡介:

李耀基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張逸和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莊勁怡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香港大學社區精神醫學深造文憑、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麥基恩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香港大學醫學博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榮授院士、英國倫敦精神病學文憑、香港精神科學院院士。

劉潔玲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賴子健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鄺碧綠醫生

執業兒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兒科文憑、愛爾蘭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兒科醫學院院士、愛爾蘭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兒科)、英國格拉斯哥皇家學院內科榮授院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職業醫學文憑。

關家力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大學社區老年醫學深造文憑、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家庭醫學文憑、英國威爾斯大學醫學院實用皮膚科文憑、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健康深造文憑、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老人學理學碩士。

推介文:

我總覺得過動症的患者在現在的社會是被委屈了,若在過去,他/她可能是雄霸一方的將軍、馳騁沙場的戰將,又或許是商場上奮力一博的掌門老闆。可惜的是,現在的社會卻要求他們「硬繃繃」地坐在課堂上學習他們不是太有興趣的課程,又或者在框架窄小的辦公室不情願地幫別人賣命。

在許多不管是被霸凌或者是霸凌者的校園的故事裡,你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你可以在蹺家中輟的人影中瞥見他們,或在嗑藥或者是幫派的電影裡面也看見他們;甚至開始自暴自棄、放逐自我,走向憂鬱自殺一途。但是,我必須告訴你,這些都不是他們甘願成為的樣子。

葉啓斌醫師
三總精神科主任
三總基隆分院院長
東吳大學心理系教授

時至今天,因應這數年對ADHD學童的挑戰,孕育出這本和ADHD不同範疇有關分享的新書,覆蓋範圍廣泛,包括有關共病、新冠病毒、電腦和電子產品、藥物治療、理財能力和家人壓力等等,亦照顧到一般市民對於ADHD關心的問題,書內各篇文章都能夠深入淺出地把各主題帶出來,引起讀者共鳴和討論,本人能夠獲邀為這本那麽有意義的書寫序言,心感非常榮幸!這是近年難得一見全方位探討ADHD的參考資料,相信可增加市民對ADHD這個病症的深入認識和理解,從而減少對患者的標籤影響。

黎大森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


目錄:

序言

1. 葉啓斌醫師

2. 黎大森醫生

(一)兒童篇

  1. 專注力不足過分活躍精神障礙(ADHD) / 李耀基醫生
  2. ADHD的類型 /李耀基醫生
  3. 「羅生門」踢人事件(一) (媽媽篇) / 李耀基醫生
  4. 「羅生門」踢人事件(二) (老師篇) / 李耀基醫生
  5. 「羅生門」踢人事件(三) (希希篇) / 李耀基醫生
  6. 可以把所有壞孩子變乖嗎? / 莊勁怡醫生
  7. 孩子是「真」懶惰還是「假」懶惰? / 莊勁怡醫生
  8. ADHD孩子可以返教會嗎? / 莊勁怡醫生
  9. 藥物假期(Drug Holiday) / 關家力醫生
  10. ADHD患者較易感染新冠病毒?/ 賴子健醫生
  11. 兒童ADHD與語言發展 / 麥基恩醫生
  12. 樂觀的ADHD  / 莊勁怡醫生
  13. 「我不要調適!」— 細聽ADHD學生的心聲 / 莊勁怡醫生
  14. 兒童ADHD會在成長中消失嗎? / 麥基恩醫生
  15. 長期失眠會否影響ADHD兒童? / 張逸和醫生
  16. 的共病問題  / 李耀基醫生
  17. 疫情下的ADHD: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學習 / 莊勁怡醫生

(二)成人篇

  1. COVID-19疫情對專注力不足(ADHD)學習影響 / 麥基恩醫生
  2. 衝動、易怒、多言 = ADHD?/ 張逸和醫生
  3. 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 麥基恩醫生
  4. ADHD與受傷和意外的關係 / 劉潔玲醫生
  5. ADHD患者的理財困難(Money Management Problem) / 賴子健醫生
  6. ADHD與電腦遊戲成癮/ 李耀基醫生
  7. ADHD患者的共病困擾(Co-morbidity Problems) / 賴子健醫生
  8. ADHD與在囚人士 / 麥基恩醫生
  9. 治療ADHD最重要的地方是甚麼?/ 李耀基醫生
  10. ADHD家長疑問ABC / 鄺碧綠醫生
  11. ADHD患者的記憶力比較弱? / 關家力醫生
  12. 成人ADHD會否容易患上情緒病?/ 張逸和醫生
  13. ADHD患者母親的挑戰 / 莊勁怡醫生
  14. ADHD對工作的影響 / 劉潔玲醫生
  15. ADHD藥上癮?/ 莊勁怡醫生
  16. 成人也有ADHD?/ 劉潔玲醫生
  17. ADHD與情緒失控 / 麥基恩醫生

結語:麥基恩醫生

新書推介:《全心牧靈 全恩療心》

書  名:全心牧靈 全恩療心

作  者:李耀全牧師/博士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

第一冊 牧靈篇編號:TDW075156頁國際書號:978-988-76225-3-6售價:HK$150
第二冊 療心篇編號:TDW076140頁國際書號:978-988-76225-4-3售價:HK$150
第三冊 齊家篇編號:TDW077120頁國際書號:978-988-76225-5-0售價:HK$150

套裝編號:TDW080 |套裝售價:HK$250

(購書請WhatsApp本會:6996 1159 或登入天道書樓網頁:https://www.tiendao.org.hk/store/)

網上訂購

內容介紹:

這套心靈成長與精神治療全集,彙集了李耀全牧師/博士過去十數年在傳基侍奉時親筆撰寫的文章,專文精選超過230多篇,合共逾20萬字。當中有不少專文(2012-2022)從未收入任何的文集裡,部分是專欄合著成書(2007-2017)的重編文章。文章多數以具體個案開始,然後從醫學、心理、及靈性的角度作全面分析並提出可行解決困惑的方法。本書的名稱是《全心牧靈、全恩療心: 牧靈.療心.齊家》 (三冊) ,「牧靈」(Soul care,cura animarum)是指全人之牧養 (關懷(Care )和治療(Cure) );「療心」(Soul therapy)是指精神與靈性的治療,這背後重要的理念是,人乃身、心、靈的整合,三者是息息相關,不可分割,故此,牧靈、療心即全人醫治!

第一册「牧靈」篇,是綜合在牧場上群羊之處境與困惑,包括肢體在過去三年面對Covid-19疫情大流行影響深遠的心靈困惑。

第二册「療心」篇,是綜合了從精神醫學的角度處理林林總總的心理病態與精神疾病,包括人人必經「生、老、病、死」之苦,以及各樣的特殊的「古靈精怪之重症精神病」。

第三册「齊家」篇,是綜合了在家庭生活中常見的挑戰與困惑,包括從靈性的角度處理一些基督徒婚姻磨合中之矛盾和青少年成長之掙扎。當然「案例」(Casebook) 便只是例子,並不是包羅萬象。

本書不是甚麼輔導的百科全書,只不過是一些常見的實例,為更具體應用筆者之輔導、治療、牧靈的理念。讀者可從15個分類中尋找和閱讀有興趣的案例,思考它背後的大原則,並將不同方案不同的處理,集腋成裘,構成個人成長與輔導的理念與方向。

作者簡介:

李耀全牧師博士生於香港,少年成長於沙巴(東馬),現與太太美華及兒孫一家共18人定居加拿大溫哥華。李耀全牧師是資深牧師與神學院大學教授、專業心理治療師,專長個人心理健康、婚姻與家庭治療及屬靈導引。教學時曾兼任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香港宣道會北角堂義務牧師。他是生命與婚姻啟迪培訓的創辦人之一,致力推動Prepare/Enrich婚前輔導與婚後成長。由2012至2022年於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擔任主任牧師,牧養近千人兩文三語的教會。現任《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國際總幹事,退而不休地致力於各地福音宣教、神學研究、寫作和教學,整合靈修神學與心理治療。

李耀全牧師博士持有6個美國及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學府及神學院之學位,包括University of Manitob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Regent College、Western Seminary 所頒發的學位:道學碩士、神學研究碩士、專業輔導心理學文學碩士、教牧與家庭輔導教牧學博士等。在輔導心理研究範疇,包括加拿大華人背景下的家庭治療研究,以及在著名家庭治療大師沙維雅博士指導下研究她在家庭輔導中如何運用隱喻。在港作專業治療時,持有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副院士及輔導員認證,亦是顧問督導師。

由1994至2012年,他先後在香港建道神學院及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全職擔任教授。 在建道設立了教牧學博士課程,亦在崇基設立了教牧菁英計劃,為教牧同工提供屬靈導引。 回加牧會時亦在 Regent College 及加拿大華人神學院溫哥華兼任客席教授。多年來並曾於世界各地包括英國、澳洲、菲律賓、澳門、台灣、西馬、巴拿馬等地作客座講師,桃李滿門!

他擅長專文寫作,著作甚豐。亦為香港各大報章專欄「全恩心窗」、「全心信箱」、「婚姻靈性操練」「每週牧語」、「加國輔導在線」等撰文。過去曾著作合著出版超過40本以心理輔導及基督教靈性為題的書籍。著作包括《屬靈操練與生命關懷》(天道)、《心靈輔導》(建道)、《心靈關懷》(匯美)等。編著包括《心靈關懷聖經·新譯本》(環球聖經)。

這本新書彙集了李牧師過去近15載於媒體報章上刊登的「談天說道」版面之筆耕精選成果逾230篇,部分文章更是與一班在精神醫學、輔導學友好共同創作和相互呼應之佳品,字字珠璣,特別在身心靈全人醫治的提醒和聖經的教誨思考,令人深思且拍案叫絕。

目錄:

**《全心牧靈、全恩療心》I:牧靈篇

一、牧言心聲與全心信箱

(1)  生命之道
(2)  新年蒙恩
(3)  不能熄滅的愛情
(4)  紓解民困要「濟弱扶傾」
(5) 多元智能(MI)
(6) 基督教之民主自由
(7) 「五餅二魚」有何意義?
(8) 香港家庭幸福的指數
(9) 禱告﹕為世界各地戰禍及天災人禍
(10) 在難民潮中再問﹕誰是我的鄰舍?               
(11) 「母老虎戰爭之歌」
(12) 一同哀哭,同舟共濟
(13) 關懷貧窮學校:「好撒瑪利亞人」的學校
(14) 豐盛生命的教育
(15) 最低工資=最高保障?
(16) 送舊迎新的再思
(17)全心信箱之患癌怕痛拒治療可以嗎?(一)
(18)全心信箱之患癌怕痛拒治療可以嗎?(二)
(19)全心信箱之患癌怕痛拒治療可以嗎?(三)

二、「加國輔導在線」

(1)   見「焦」拆「焦」
(2)「純良如鴿子、靈巧如蛇」?!
(3) 大麻合法化的隱憂
(4) 校園欺凌
(5) 季節性情緒異常SAD
(6) Omicron之憂患
(7) 沒有安全的世界!
(8) 焦慮與接種疫苗與否的困惑
(9) 友善、冷靜、安全
(10) 加國宅男  
(11) 加國原來不是天堂
(12) 教我如何不傷心?
(13) 教我如何不憤怒?
(14) 解封了,為何還爭吵不休?
(15) 疫苗!疫苗!疫苗!
(16) 陳老太是否患了認知障礙症呢?
(17) 兩代新「移民」的困惑 
(18)「七一」有甚麼可慶祝?(一)
(19)「七一」有甚麼可慶祝?(二)

三、時代脈搏

(1) 在動盪時代作見證
(2) 疫情之下:不懼病毒、小心預防
(3)「脫『癮』而出
(4) 家庭事件簿之心理健康
(5) 婚姻的幸福從哪裡來?
(6) 都市人工作壓力
(7) 結婚戒指太緊了
(8)壓力、焦慮、健康
(9) 永遠需要照顧的下一代

四、金錢、情慾、權力

(1)   金錢﹕投資與投機
(2)   金錢﹕爭家與奪產
(3)   金錢﹕節儉與吝嗇
(4)   金錢﹕購物狂與豪華生活
(5)   金錢是萬惡之首
(6)   情慾﹕網上情人
(7)   情慾﹕同性與雙性
(8)   情慾﹕丈夫與情人
(9)   情慾﹕醜婦與嬌娃
(10)  權力﹕政治與良知
(11)  權力﹕家庭鬥爭
(12)  權力﹕留低或退位
(13)  權力﹕辦公室政治

五、贈序與主編的分享

(1) 《生、老、病、死》之導言  
(2)《揭開性愛神秘面紗》之序言
(3)《人際溝通的一把鑰匙》之前言
(4)全是恩典﹕「全恩心窗」專欄15載
(5)主編的話(季刊)(一)
(6)主編的話(季刊) (二)
(7)主編的話(季刊)(三)
(8)主編的話(季刊)(四)
(9)主編的話(季刊)(五)
(10)主編的話(季刊)(六)

**《全心牧靈、全恩療心》II:療心篇

六、醫學與情理

(1)  人工受孕         
(2) 「安樂死?」
(3)  捨嬰救母
(4)  換肝不成
(5)  女兒病情的私隱權
(6)  子戀母
(7)  不重生男重生女
(8)  白色謊言(white lie)
(9)  安能辨我是雄雌?
(10)  自由、自遊與自尤
(11)  防衛性醫療
(12)  拒絕輸血
(13)  近親婚姻
(14)  虐兒個案                                                                        
(15)  弱能者絕育
(16)  高齡懷孕的危險
(17)  基因改造食物 
(18)  麻疹與生育
(19)  預設醫療指示
(20)  擇時出世

七、生、老、病、死

(1) 生老病死之語 
(2)「生」﹕初為人父的壓力
(3)「生」﹕產後抑鬱  
(4)「生」﹕渴望懷孕
(5)「生」﹕懷孕之憂慮 
(6) 「老」:失智症
(7) 「老」:老年抑鬱
(8) 「老」:身體衰弱
(9) 「老」:孤獨終老
(10) 「病」:丈夫剛確診肺癌
(11) 「病」:女兒患上紅斑狼瘡病
(12) 「病」:太太患上情緒病
(13) 「病」:害怕生病
(14) 「死」:配偶死亡
(15) 「死」:子女死亡
(16) 「死」:懼怕死亡 
(17) 「死」:墮胎流產

八、身心靈協奏曲

(1)   瘦不了﹕糖尿與抑鬱             
(2)   「為何是我?」﹕胰臟癌         
(3)   「過度瘦削」﹕厭食症與父母離異
(4)   反應遲滯﹕甲狀腺與躁鬱
(5)   腸癌驚魂﹕緊張性格
(6)   驚魂未了﹕母親心臟病死
(7)   透不過氣﹕患有哮喘
(8)   周身痕癢﹕工作壓力
(9)   清潔過度﹕強迫症
(10)  晴天霹靂﹕類風濕關節炎
(11)  憂心戚戚﹕怕窮怕病
(12)  功能全失﹕工傷賠償
(13)  慢性疲勞﹕有心無力

九、古靈精怪之重症精神病解碼

(1)急性壓力精神障礙—好「境」不常  
(2) 適應性壓力精神障礙—新移民 
(3) 創傷後壓力綜合症—遇上交通意外
(4) 譫妄症—突然赤裸暴
(5) 失智症—經常遺失財物
(6) 失憶症—望女成鳳坐困愁籠 
(7) 藥物濫用—校園索K
(8) 藥物濫用—濫用咳水      
(9) 藥物濫用—安眠藥成癮
(10) 藥物濫用—酗酒
(11) 短暫性精神障礙—職場壓力重心難鬆
(12) 精神分裂症—樂樂不快樂 
(13)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仍是長不大的「高大威」
(14) 思覺失調(妄想症)—疑心生暗鬼
(15) 抑鬱症 — 十年感情揮不去
(16) 躁狂抑鬱症—驟增「工作」壓出病
(17) 無名之火—怒火中燒
(18) 生亦何哀—生無可戀 
(19) 創傷後壓力症—能醫不自醫  

十、寰宇精神事件簿:全人醫治的角度

(1)災難之後
(2)沙士疑慮
(3)鉛懸不絕  
(4)校園欺淩
(5)學童自殺
(6)電話騙案
(7)恐怖襲擊
(8)受盡歧視
(9)身份轉移﹕正向心理自助法
(10)間歇暴力     
(11感冒疑慮
(12)害怕自殺
(13)共渡寒冬

**《全心牧靈、全恩療心》III:齊家篇

十一、婚姻靈性操練

(1) 丈夫不滿教牧離開了教會
(2) 丈夫有婚外情,「死忍」嗎?
(3) 夫妻倆為主事奉與奉獻的爭執
(4) 如何順服比我柔弱的老公?
(5) 婆媳相處或孝敬父母?
(6) 婚姻危機因伴侶沒有進修神學?
(7) 婚姻的奧秘
(8) 聖經禁止信徒離婚嗎?
(9) 鶼鰈情深?
(10) 牧師認為天主教是異教,真的嗎?
(11) 教我如何順服他?
(12) 愛兒過於愛夫,是聖經的教導嗎?

十二、青少年精神健康

(1) 一夜情
(2) 考試及升學壓力
(3) 沉迷賭博 
(4) 毒品誘惑 (校園販賣)    
(5) 家中失竊
(6) 校園欺淩   
(7) 草食男       
(8) 援交
(9) 厭惡食物 
(10) 瘋狂購物 
(11) 網絡情人
(12) 隱蔽一族

十三、家庭隨想曲﹕身心靈輔導

(1)   拔毛髮的女兒             
(2)   長期缺課的兒子
(3)   沉溺色情網的兒子
(4)   長期失眠
(5)   癌病驚魂
(6)   不忠疑雲
(7)   力保青春
(8)   長者迷路
(9)   孫女離世
(10)  兒子結婚
(11)  中年失業
(12)  再別狗兒﹕身心靈輔導
(13)  心理陰影      

十四、都市人的精神健康

(1)   丈夫剛剛離世
(2)   女兒𠝹手
(3)   工作壓力很大
(4)   心情有點不對勁
(5)   自小很多憂慮
(6)   我的要求很高
(7)   我很注重體重
(8)   我喜歡賭波
(9)   爸爸媽媽都是情緒病患者
(10)  神經病!精神病之心靈因素1
(11)  神經病!精神病之心靈因素2
(12)  患情緒病的太太再度懷孕
(13)  最後服的一粒抗抑鬱藥
(14)  擔心自己有老人癡呆
(15)  醫生說我患了情緒病

十五、都市的人際溝通:全人醫治的角度 

(1)互信危機
(2)大失所望
(3)朋輩壓力  
(4)贏了甚麼?
(5)傲慢上司
(6)感情混亂
(7)戀戀醫護
(8)政教陰謀
(9)人情冷暖﹕正向心理自助法  
(10)依戀醫藥
(11)有愛無性
(12)戀愛妄想

最新出版:《心理情意結》(附試讀)

書  名:心理情意結

作  者:麥基恩醫生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

編  號:TDW071

頁  數:192頁

國際書號:978-988-76225-1-2

售  價:HK$98

(購書請WhatsApp本會:6996 1159 或登入天道書樓網頁:https://www.tiendao.org.hk/store/)

內容介紹: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定義,心理上的「情意結」(Complex)大意是指一組意念或感受(甚至衝動)潛藏在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之中,產生了一種心態,影響了個人的情緒及行為。因此,「情意結」(又稱「情結」)可以用來解釋某個人的想法、情緒、期望、記憶及感覺,如何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個人的思維及行為表現。通常這等情意結牽連到人際之間的關係,內容很多時與身份及權力有關。

換言之,了解「情意結」的來龍去脈,就能夠更深認識自己的心理;有需要的話,更可以幫助自己修正思維,從而改善行為表現,連帶人際關係也可能修補。這是一本解結讀物。

https://youtu.be/Z9WX2aItRi8 作者介紹新書

譚日新博士(臨床心理學家):這些情意結有時是有益及有建設性的,但是有時卻又成為我們的阻礙,令我們在做人處世時感到左右為難,甚至與人格格不入。作為信徒,有些教導會強調要「裡外一致」、「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等,這或許與我們的情意結帶出的做人處事原則相違背。事實上,不少人在社會上做人處事日子久了,便會發覺時常也不能簡單地把事情劃分為黑白,有太多灰色地帶,需要我們抽絲剝繭及有智慧地去分析和面對;特別在香港現今的社會,需要我們有兼容並濟的胸襟,才能和不同處境和立場的人士對話和合作。故此值得我們深思,內心的情意結對我們行事為人有著甚麼樣的影響。

說到本書,當中分為七個範圍去探討不同的情意結,涵蓋了古今中外、家庭倫理及人生百態等範疇。我相信一定有一篇能夠令你共鳴,希望你能學懂「用理性輔助感性做人處事,榮神益人!」這是麥醫生在序言中提及的寫作目的。

翁傳鏗牧師(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表面看來,「情意結」不容易被察覺。因為它藏在心靈深處,屬於潛意識的心理狀況,但卻蘊含無比力量。如果遇到刺激的生活情況,便會爆發本能衝動,從而産生相應行為,往往破壞人際關係。這種有諸內而形諸於外的表現,有時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綜觀麥醫生大作,除了全面描述各種「情意結」的成因和特徵,更附有解結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掌握自己的困局之外,更可以運用這些有效的建議,透過不斷反思,意識到問題所在,從而轉化思想,避免產生影響他人,以及自我懊悔的特殊行為。當然,如果有人對「情意結」嚴重偏執,那麼就要尋求專家(如輔導員、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一般而言,書中提供的解結方法,必定於讀者有所裨益。

推介文:

喜見麥基恩醫生這本新著作《心理情意結》,我想起很多在職人士和家長曾與我談及他們內疚的往事。他們都覺得自己做錯的事,全是不值得原諒的。

在深入會談中,他們醒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記仇」,自覺很「小氣」。經過一再細心分析之後,發現他們不能原諒的事情也與自己曾經犯錯的事件類別極之有關連。

繁忙都市生活使我們沒有空間自我察覺,因此我們有很多盲點是一生都沒有處理的。在很多年後,那些遺憾感覺使我們總是在回憶往事的時候感到很痛苦。

我很期待麥醫生這本書能夠進入我們每一個家庭,成為兩代溝通的好話題。

我們很需要對別人予以原諒,也需要原諒自己。

余德淳博士

情緒智商訓練顧問

作者簡介: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多年來投入教會事奉,又致力推廣精神健康、健康婚姻關係。關注大眾的情緒問題,過去十多年主理環球天道傳基協會「與情緒共舞」講座,並著有多本關於情緒心理的書籍;也有以婚姻、情性為題的著作;又於報章及網上撰寫醫學、心理、情緒及情與性等專欄。曾任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教授,現在部分時間兼任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又是現任香港心理衛生會副會長、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長老、太平紳士;2011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試閱:

1.「該隱」情意結 (Cain Complex)

依聖經記載,該隱(Cain)是始祖亞當和夏娃的長子。根據創世記第四章描述,他與弟弟亞伯(Abel)一起獻祭給上主。由於他是農耕的人,因此獻上土產;弟弟卻是牧羊的人,故此把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結果上主悅納了亞伯的祭物,卻引來該隱的憤怒;他把弟弟帶到田間去,在那裡襲擊他,把他殺了!這事件應該是歷史上第一宗謀殺案。

社會心理學家喜歡用「該隱情意結」(Cain Complex)形容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嫉妒及紛爭。有這種情意結的人會感覺到父母偏愛其他子女,卻對自己特別嚴苛。他會感到被忽略、排擠或拒絕,因而失去很多應得的東西。假若父母真是偏心的話,這情況很容易出現。如果兄弟姊妹不是由同一位父親或母親所生,更可能像很多小說的情節,悲劇會不斷發生。這情況最早可能發生在兒童身上,特別是母親把注意力放在照顧剛出生的弟妹之上。很多時,這情況到了成年期仍然會出現;特別是與金錢利益有關(例如爭奪繼承家族產業)的時候。

匈牙利精神科醫生Leopold Szondi用這情意結來作心理分析,分析一個人如何把被歧視(或不公平對待)的不滿,在壓抑控制不住之下爆發出來。此外,也會受到外間刺激而被引爆,因而出現突發性的暴力及傷害行為。故此,這現象也帶出了「該隱直覺」(Cain Instinct)這個名詞。「該隱直覺」是指有一種衝動要去虐待或打駡自己的兄弟姊妹,即使他們沒有做錯事或刺激到自己。

由於該隱的妒忌心態及衝動行為不單得不到上主的歡心,更被驅趕離開家園,成為逃犯。其實上主並不是喜歡牲畜多於土產,也不是對這兩兄弟有偏愛,只是有關他們的「信心」表現。希伯來書第十一章4節有這樣的解釋:「憑著信心,亞伯獻給神的祭物比該隱的更美好;藉著這信心,他蒙神稱許為義人,這是神指著他的禮物所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藉著信心仍然說話。」

解結小貼士:

一、收或送禮物,要著重心意多於價值。

二、送禮的時候,最好明白受禮者的喜好或需要。

三、不要嫉妒別人或競爭對手,反而應該尋找合作機會。

四、將失敗化為成功的推動力,改善自己,讓自己日後做得更好。

2.「失敗」情意結 (Failure Complex)

會及大眾傳媒經常歌頌成功人士,對那些創業家及成績優異的運動員刻意讚賞,使他們成為其他人的榜樣。

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成功談何容易?若沒有後台或其他支持因素,失敗反而是常見的現象。就算是那些很成功的人,例如得到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的運動員,大部分人都經歷過不少失敗。

可能讚賞成功,批評失敗的社會氣氛讓很多人恐懼失敗,因此養成「失敗情意結」(Failure complex)。這種心理可能與自小做錯事或在失敗的時候,遭受到父母、老師或其他人埋怨或譴責所致。假若小孩子刻意犯錯(例如考試不作準備及胡亂作答),受責備是合理的,假如他們是無心之失(例如看錯題目或漏答,因感冒而沒有精神作答)卻遭到家人譴責,則會産生負面的失敗感覺,甚至留下創傷陰影。長大後,便出現不做不錯的逃避責任心理,免得有失敗的可能。假若逃避不了責任,會找別人頂替或找藉口去拖延結果。這時候,他們感受到很大的壓力,腦海裡出現失敗及重複思想不良的後果,以致影響了工作效率,甚至身體健康。很多時候,這些工作是他們勝任有餘的,只是由於有「失敗情意結」,往往因過度悲觀及焦慮,反而令計劃真是失敗了,變成一種「自我預言」的應驗。結果產生了惡性循環,令這情意結更加嚴重。

聖經教導信徒,雖然會失敗,但是不要害怕。箴言第二十四章16節:「因為義人雖然七次跌倒,仍能再起來;但惡人必在禍患中絆倒。」在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9節,上主就對害怕失敗的人說:「我的恩典足夠你用,因為我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解結小貼士:

一、人生肯定有成有敗,不能逃避,也不需要恐懼。

二、若不是自己刻意做錯,不要把失敗看得太重,也不要怪責他人;更加不要有內疚的感覺。

三、在失敗的過程中,可能的話作出反省,從中吸取教訓或找出意義。

四、中國的名句「失敗乃成功之母」有其重要的意義。

文章目錄:

Chapter 1 英雄領袖  
「成就」情意結 (Achievement Complex)
「認可」情意結 (Acknowledgement Complex)
「權威」情意結 (Authority Complex)
「榮譽」情意結 (Honour Complex)
「優越」情意結 (Superiority Complex)
「英雄」情意結 (Hero Complex)
「超人」情意結 (Superman Complex)
「卓越學生」情意結 (Excellent Student Complex)  

Chapter 2 歷史人物  
「亞歷山大」情意結 (Alexander Complex)
「克莉奧佩特拉」(埃及妖后)情意結 (Cleopatra Complex)
「拿破崙」情意結 (Napoleon Complex)
「納西瑟斯」(自戀)情意結 (Narcissus Complex)
「歐菲莉亞」情意結 (Ophelia Complex)
「點石成金」(邁達斯)情意結 (The Midas Complex)  

Chapter 3 宗教人物  
「該隱」情意結 (Cain Complex)
「約拿」情意結 (Jonah Complex)
「猶達斯」情意結 (Judas Complex)
「耶和華」情意結 (Jehovah Complex)
「彌賽亞」情意結 (Messianic Complex)
「救世主」情意結 (Savior Complex)
「殉道者」情意結 (Martyr Complex)
「罪責」情意結 (Culpability Complex)  

Chapter 4 童話主角
「美女與野獸」情意結 (Beauty and Beast Complex)
「灰姑娘」情意结 (Cinderella Complex)
「唐璜」(情聖)情意結 (Don Juan Complex)
「小飛俠」(彼得潘)情意結 (Peter Pan Complex)
「溫蒂」情意結 (Wendy Complex)  
Chapter 5 人性情緒  
「大自我」情意結 (Big Ego Complex)
「依賴」情意結 (Dependency Complex)
「失敗」情意結 (Failure Complex)
「內疚」情意結 (Guilt Complex)
「自卑」情意結 (Inferiority Complex)
「孤寂」情意結 (Loneliness Complex)
「遺棄」情意結 (Abandonment Complex)
「陽剛」情意結 (Virility Complex)  

Chapter 6 家庭倫理  
「父親」情意結 (Father Complex)
「母親」情意結 (Mother Complex)
「兄妹」情意結 (Brother-Sister Complex)
「厄勒克特拉」(戀父)情意結 (Electra Complex)
「依底帕斯」(戀母)情意結 (Oedipus Complex)
「柔卡絲塔」(戀子)情意結 (Jocasta Complex)
「俄瑞斯忒斯」(弒母)情意結 (Orestes Complex)
「戀愛」情意結 (Lovely Complex)  

Chapter 7 社會文化
  「不能說不」情意結 (Inability To Say No Complex)
「不能自愛」情意結 (Non-love To One-self Complex)
「拜金」情意結 (Money Complex)
「文化」情意結 (Cultural Complex)
「健食」情意結 (Orthorexic Complex)
「處女」(貞操)情意結 (Virginity Complex)
「受害者」情意結 (Victim Complex)    

最新出版:《人性心聲──心理萬花筒》(附試讀)

作  者:麥基恩醫生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編  號:TDW063
國際書號:978-988-77523-9-4
售  價:HK$98 (購書請WhatsApp天道書樓:6898 7466 或登入https://www.tiendao.org.hk/store/)

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主題是「人的心理」,看目錄便知道所涉獵的範圍廣泛,於世界、社會及日常生活,以至個人身上都容易發現這些心理形態及行為,例如投訴文化、排隊、羊群心理、敵我分明、種族恐懼、說謊、婚外情、父母偏心、後悔、失望、感恩等等。但是大多時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許,沒有時間作深入的探究吧!是次,作者以淺白的文字論述各個主題,令讀者容易明白內容及掌握要點。作者以其對心理學的知識及豐富精神醫學經驗,加上博覽相關研究報告及參考專家意見,對應社會現象及個人行為作出剖析,寫成這本《人性心聲──心理萬花筒》。

人的心理相當複雜,仔細考究出來的學問非常有價值和意義──能夠使人快樂。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別人的言語行為背後的動機,便能夠多給體諒,減少磨擦、紛爭。當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包容、和睦的互動關係,生活便健康、愉快得多。這是作者對本書的期許、對讀者的祝福。

(作者溫馨提示:切勿隨意把相關內文指向別人,特別是在不太了解前因後果及環境情況之下。)

作者簡介: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多年來投入教會事奉,又致力推廣精神健康、健康婚姻關係。關注大眾情緒問題,過去十多年主理環球天道傳基協會「與情緒共舞」講座,並著有多本關於情緒心理的書籍;也有以婚姻、情性為題的著作;又於報章及網上撰寫醫學、心理、情緒及情與性等專欄。曾任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教授,現在部分時間兼任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又是現任香港心理衛生會副會長、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長老、太平紳士;2011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推介文: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中國人說: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人的一生,基本上離不開這些情緒。所謂「心理健康」,不在於「擺脫」或「去掉」這些情緒,乃在於不受它們的羈絆或轄制,不成為它們的奴隸。讓我打個譬喻:「七情」就好像七匹馬;心理健康的人仍然有「七情」,但不是任由它們像七匹野馬般把人胡亂拖行,人要像個受過訓練的騎師,能夠好好策騎這七匹馬,使之帶他去到目的地。

麥基恩醫生不單是位資深的精神科醫生,也是一位很人性化、情理通達的長輩。他撰寫的這本《人性心聲-心理萬花筒》,深入淺出帶出後工業社會及現代科技帶來種種的精神健康課題。不論是兒童抑或年輕人,以至中、老年人都承受著一定的壓力,以致「七情」受到相當程度的困擾。這書本不單令我們「認識」問題,更加學到應對和舒緩的方法。

吳思源先生

愛百合牧養總監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顧問

《人性心聲──心理萬花筒》這本小品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好些社會心理學的概念,不含批判,如實引述了不少著名的心理學研究實驗結果,閱讀起來簡單明快、容易消化吸收。這書亦提出了在個人層面上,思想模式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健康,例如:完美主義就是一個已知的影響精神健康及降低抗逆力的高危因素。相反,感恩的心卻是一個有效的保護因素,能夠促進創傷後的成長。

希望這書能夠廣傳開去,在這後社運及疫情反覆的年代,幫助大眾反思個人及身邊親友在這段時間的經歷;繼而逐漸重整價值觀及核心信念,踏上復和及復康之路。

李詠茜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顧問臨床心理學家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實務副教授

麥醫生憑他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時代敏銳的觸角、心理學精闢的灼見、文獻廣博的涉獵,切合時宜地寫成此書。其中對社交媒體、社會運動、社會暴力、假新聞心理學、敵我分明的心理現象等等有深入淺出的分析,最後以聖經真理為依歸。我有幸率先拜讀此書,讀後獲益良多。有感亂世正需要這書如清泉般洗滌心靈,以正視聽;讓讀者洞悉各種心理現象和盲點,希望有助社會重回正軌。

願上帝祝福這書,引導基督徒在主裡化解分歧,合而為一。本書取名《萬花筒》(kaleidoscope),甚有深意。智慧的亮光能把萬千的不同融合,成為一幅幅美麗和諧的圖畫,這就是希臘語字根“kalos”(漂亮)的原意。

張建良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試 讀

I. 社會‧萬象

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

在很多組織(政治、宗教、社交等等)的活動裡,當一位有魅力的領袖提出要求,就算不是偉大目標,甚至是傷人不利己的行為,仍然是一呼百應,有很多人跟著領袖指示去做。很多時候,這些人(不是所有人)並沒有深入思考,單憑感覺就依從,甚至有所犧牲亦無異議。雖然日後有可能發現做錯了,但是很少人作出投訴。

為了分析這個現象,我們要先解決兩個重要問題。

首先,要看看魅力領袖的特色。一個沒有魅力的領袖就算如何忠厚勤力,也實在很難吸引一班跟隨者。有分析指出,「魅力」其實有一些特徵,其中包括非常自信、有遠見、有想像力、有夢想、有排除萬難的決心,當然也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不過,有上述特徵並不等如他一定會成功。反過來,也可以帶領他人走向失敗,甚至傷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希特拉」,他帶領德國人屠殺猶太人及引起世界大戰。

接著我們要問:「為何有一班人能夠甘願放棄自己的自主能力(autonomy),甚至個人的理想(ideality),不假思索去跟隨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呢?」這就需要談談「羊群(跟隨者)心理」了。在族群的社會歷史演變中,跟隨別人是生存之道。藉著一位有能力的人帶領,其他人聽從或參與往往就能應付外敵或其他災禍;另一方面,個人的弱點也會被群體所淡化,甚至遮蓋,不至被淘汰。例如有野獸來侵襲,自己不能單獨應付,但是藉著群體的團結則戰勝有餘。反過來,不合群的話,就往往缺乏支援而要單打獨鬥,對個人的體力要求及心理負擔是非常重大的。不過,若果個人真的能夠應付自如,那人便有機會成為有魅力的領袖了。

心理學者認為跟隨者的動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理性」的跟隨,就是期望藉著一位領袖的影響力,幫助自己得到回報( 特別是金錢、名譽、地位);若不跟隨,反而擔心失去機會。另一種是「不理性」的跟隨,就是無意識地盲目跟隨,可能就是將自己潛意識的渴望(例如美好形象、得人愛戴、生活享受等)投射在領袖身上。著名的心理分析家弗洛伊德把這解釋稱為「轉移」transference)心態。不過,現在的社會心理學家則認為這種跟隨是由一種社會身份認同(social identity)的心理推動而已。在這理論之下,個人的身份會受群組的道德行為及價值觀同化;例如個人不喜歡唱歌,但是因為加入了教會,便漸漸唱起歌來,後來更加入詩班。

不過,「羊群心理」不是永恆的。當發生危難、恐慌的時候,大部分人的本能就是各人單單顧及自己的安危,再不理會領袖的指揮或群體的需要。這就是名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意思。然而,在逃命期間,跟隨者也大多會依照其他人的方式或路線前行,很少人會自創出路。WD Hamilton稱上述恐慌時的現象為「自私性群體」反應。當然也有少部分狂熱的跟隨者好像那些服從軍令指揮的人,至死不渝地跟隨領袖。

這種行為與真正的羊群似乎不一樣。絕大部分的羊在危險關頭,也會一路跟著領頭的羊(或牧羊人)逃命,橫沖直撞,甚至跳進深淵之中。

由此可見, 大部分人都有跟隨者的心態。但是,應該小心選擇,不要單靠領袖的魅力,也要小心察看他有沒有真正關心、愛護跟隨者的心態。

耶穌在聖經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11)

II. 人性‧心聲

婚外情的社會心理

外國的研究指出, 至少10% 至20% 的已婚夫婦曾經出軌(即是有婚外性行為),而且有增加的趨勢。當然,不同國家的統計有所分別。若婚外情也包括沒有性行為的關係,比率會增加。近年流行網上情緣,雖然沒有性行為,但是有性引誘及性語言,令婚外情的數字增加不少。此外,婚姻出現第三者是普世性的情況。即是不分文化、種族、地區等,而且是自古以來都會發生的情況。有解說,原始民族因嬰孩夭折機會很高,而懷孕時期很長;故比,較需要濫交才能延續後代,甚至改良物種的遺傳因素。不過,不同時代的接受程度實在有分別。除了某些特殊狀況,例如帝王可以多妻妾、有少數民族容許一妻多夫等;婚姻以外的性愛還是不為大多數社會所接納。

有些研究發現,婚外情的發生率並沒有男女之別;這有別於傳統思想,認為主要是丈夫不忠。這感覺(錯覺)似乎是由於不少社會對男性出軌比較忍讓或接受,而女性則有隱瞞婚外情的需要,以及比較小心,避免被發現。另外,女性因為愛與性很難分開,故多數與第三者產生感情,一旦出軌便很難與對方斷絕關係。因此,她也會對配偶不忠的反應更為劇烈;因為她肯定丈夫與第三者產生感情而捨棄自己。

為何妻子會出軌呢?有分析指出下列一些因素:

一、她們感覺不被尊重或被丈夫忽略了, 丈夫只是當她們是家務負責人或子女的母親。

二、她們渴求親密的感覺, 包括親吻、擁抱、關懷、尊重、交流分享意見及珍惜特別的日子等。

三、她們在家感覺無聊及孤單, 特別是子女已成長或離開, 而丈夫毫不浪漫或長時間在外工作。

四、她們並沒有感覺到被珍惜及愛護

雖然這些因素反映妻子注重自己的感受, 但是很難消除她們浪漫的幻想,特別是大眾媒介強調近乎不現實的愛情。不過,這也反映出不少丈夫確實不懂妻子多心理需要。可是,也有不少男士利用這些女性心理,製造網上情緣的欺騙陷阱。

另一方面, 偷情是一件緊張, 甚至興奮的事情,特別對男性而言更有新鮮感覺。中國人的名句:「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有點反映這種心理。由於男士可以把性與愛分開,故此「博愛」(即同時有多位第三者)的機會較多;還有一點,一旦墮入婚外情而不被察覺,就很容易繼續下去。若能得到性滿足,更會盲目沉迷下去。

要避免婚外情, 最重要是預防它發生。首先要明白人感情上的脆弱,提醒自己出軌的危機,避免受引誘的機會。此外,更要明白配偶的身心靈(包括性愛)需要,並加以滿足,令夫妻更恩愛。有人認為少少妒忌心理有助減少婚外情,但是過分猜疑則會破壞感情。

假若真是被配偶發現婚外情, 坦白道歉及誠心悔過乃是最好的求寬恕方法,比用其他藉口或詭辯更有效。當然要有行動證實自己會改變,不再犯錯,方能長久有效。因為這心理創傷深入記憶,需要長時間才能復原。

對某一些人來說, 特別是那些有被他人背叛過的經歷或對創傷有過分反應的人(包括不能想像有被人欺騙的可能的自負者及有報復心的人),會很難去原諒他人。故此,在困難時間,應該勇於接受輔導,甚至調解。

聖經十誡裡說明「不可姦淫」, 希伯來書第十三章4 節說得更清楚:「人人都應該尊重婚姻,婚床也不要玷污,因為神一定審判淫亂的和姦淫的人。」

文章目錄:

 I. 社會‧萬象

1.     網上遊戲的治療作用

2.     Z世代

3.     社交媒體與心理健康

4.     假新聞的心理學研究

5.     閑言閒語與惡作劇

6.     投訴文化的心理和偏見

7.     投訴的心理健康

8.     排隊社會心理

9.     社會運動與心理健康

10.   社會運動與精神健康

11.   社會暴力行為

12.   羊群心理

13.   敵我分明的社會心理

14.   貧者愈貧的社會局面

15.   魅力領袖的社會心理

16.   操控面面觀

17.   選舉有關心理健康

18.   雙重標準的社會心理

19.   權力的社會心理

20.   權力鬥爭的心理

21.   移民與心理健康(一)

22.   移民與心理健康(二)

23.   移民與心理健康(三)

24.   種族恐懼症與「定型」偏見

25.   恐怖主義

II. 人性‧心聲

1.     完美主義者的認知思維

2.     完美主義是最佳的缺點?

3.     先入為主的心理

4.     欺騙的心理學

5.     說謊的心理

6.     謠言的心理剖析

7.     信口開河的心理

8.     信任的心理剖析

9.     跨越紅線的心理

10.   婚外情的社會心理

11.   情人眼裡出西施──一廂情願的心理偏見

12.   父母偏心的心理

13.   後悔的心理健康

14.   埋怨的心理健康

15.   袖手旁觀的心理

16.   報復的心理健康

17.   筒倉心理

18.   舒適區

19.   仇恨罪行

20.   失望的心理健康

21.   被出賣的心理感受

22.   虛偽的心理剖析

23.   買家懊悔的心理

24.   魅力的心理剖析 25.   感恩的心理

《揭開性愛神秘面紗》

作  者:麥基恩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曾任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教授、香港心理衛生會副會長、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出       版:環球天道傳基協會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編  號:TDW070

頁  數:157頁

國際書號:978-988-76225-0-5

售  價:HK$90  (購書請WhatsApp天道書樓:6898 7466 或 登入網站:https://www.tiendao.org.hk/store/

內容簡介:

「性與愛分得開嗎?」這是作者麥基恩醫生在書中首篇「性與愛」中的主題。「一般來說,性行為之發生是男女雙方愛得濃情蜜意的時候,即是說先有愛,後有性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因此有專家認為性是一種愛的表達,是一種非語言的身體溝通。…可以單獨有愛情而沒有性愛呢?當然會發生。現實有不少夫婦結婚多年,尚未正式圓房(即是性交不成功)。筆者確實遇到有結婚多年的夫婦前來求助,只是因為想生兒育女而已。對於這類夫婦,筆者覺得他們應該先尋求性功能治療,成功後才考慮生兒育女。否則的話,十月懷胎後再嘗試有性生活,失敗的機會又再發生。」

「從心理學及醫學的研究發現,性慾本身是自然及健康的,甚至是私人有快感的。今天的基督教,也開始解說性慾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故此,處理性壓抑的問題,要有健康的性教育材料,包括對性慾及幻想的接納,並對自己赤裸的身體及性生理反應等感覺自然及舒適;對於性行為的表達不應強制壓抑,但應該加以疏導,在合法的情況及合宜的環境中進行。當然,在其他時候需要控制性慾,不能讓自己沉溺在慾海當中不能自拔。聖經對性其實是正面的(見舊約的雅歌書),性慾不需要壓抑,但需要合宜表達,特別在婚姻之中。但是,『為了避免淫亂的事,男人應當各有自己的妻子,女人也應當各有自己的丈夫,丈夫對妻子應該盡他的本分,妻子對丈夫也應當這樣。』〈哥林多前書7章2-3節〉」(見「性慾壓抑」之文)

的確,性與愛是親密婚姻之中的不可或缺的東西,只是隨著婚齡的增加,婚姻不再甜蜜,加上身體機能的衰退,不同的性障礙愈來愈多,夫婦之中的親密關係遞減,有些夫婦乾脆分床而睡,肉身的隔離帶來心靈上的隔閡,漸漸浮現於不斷的懷疑、挑剔、惡言相向。如何解決?作者麥醫生撰寫的這本書提供了許多的醫學知識、提醒和自助良方,並輔以聖經的教誨。在「知識」、「婚姻」、「趣味」、「異常與現象」四部分中列出了50篇專文,一篇篇的文字之間解答了許多讀者的疑問:沒性愛、性障礙或性冷淡的婚姻關係仍可彼此甜甜蜜蜜,甚或更勝從前。麥醫生期望這書能解開讀者心中(應該是腦海中)對性的部分疑惑,減少性的謬想,在身心靈都能健康地享受性愛的樂趣,令個人及婚姻生活更為美滿。

作者簡介:

作者麥基恩醫生是執業精神科醫生,多年來推動健康婚姻關係不遺餘力,著有多本婚姻輔導的書籍及文章;退休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教授;現任香港心理衛生會副會長;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教會長老;太平紳士;2011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推介文:

「《揭開性愛神秘面紗》新書,是麥醫生數十載在醫學臨床和研究上的心血結晶,是整全的親密婚姻關係的面面觀。『性愛』不等同『親密』,而婚姻中的『性愛』也不一定是美滿,麥醫生與本人共同持守的信念是『性愛』與『愛情』乃唇齒相依,美滿的婚姻關係之中,這兩元素是息息相關,缺一不可。正確的性知識與真正的愛與情同樣重要,相信現代人之婚姻缺乏了真正的親密與性愛的滿足,實在是與這兩大元素之分割有密切的關係。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我們亦相信神是願意賜給人間滿有幸福的婚姻。」

李耀全博士/牧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在這本書的內容,麥醫生採用了直接到位的方式去解答和答辯,也引用到位的例子,讓讀者像找到字典般的感覺。這本書亦可以用『坦蕩蕩』來形容,完全不避諱、不隱瞞,直接導入問題的核心疑惑。麥醫生更帶領讀者去看一些一般人不敢問的問題,甚至是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同時,麥醫生示範了一個先驅的作用,細心陪伴我們在『性』的有關題目,亦即生活的題目上老老實實的走了一圈,看多了,看濶了。」    

黃葉仲萍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我們怎樣才能找到關於性學更多知識呢?《揭開性愛神秘面紗》這本書便是一個很好的資源。作者麥基恩醫生以他淵博的性學知識探討不同的課題,例如性慾壓抑、性慾亢進、童年時期被性侵犯對性功能的影響、生殖器崇拜、色情刊物與夫妻關係、調情簡訊等。麥醫生以歷史、醫學、心理學和人際關係角度去分析各課題,並以簡潔的文字深入淺出地解釋,讓一般讀者都能明白其中資料和道理。有關婚姻裡的性生活,麥醫生更有創新的提議,就是夫婦去渡性愛假期(Sexcation)。至於夫婦性生活不美滿的原因,他亦有更深層的分析,就是男女可能各持不同的性劇本。本書還有兩個特點,其一就是麥醫生在每一篇文章裡都闡述有關專家的研究和發表的文獻,並註明出處;另一點就是每一篇文章都引述聖經的話作結尾,這對基督徒來說,真猶如黑夜的燈塔、沙漠的甘泉。無論讀者有信仰與否,本書是志願多認識性學的人一個好的資源,讀後在性學的知識、技巧和觀念方面均會獲益良多。」

吳頴英醫生
家庭醫生/性治療師

「本書內容從不同階段的婚姻生活探討夫妻的性心理和生理。此外,作者亦分享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性偏差行為。不難發現,困擾人們的多是個人或伴侶對性行為的誤解、缺乏認知和開放的態度。本書提示性行為的多樣性,性是沒有所謂的「正常」標準的,只要個人和伴侶之間能從性活動和經驗中獲得滿足感,又不帶來困擾和苦惱,就不是甚麼問題了!性是需要學習的,但美滿的婚姻除了性,還得努力經營夫妻關係。」

馮淑貞博士
澳門理工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高等學校副教授

目錄:

序言

1. 作者序
2. 李耀全博士/牧師序
3. 黃葉仲萍博士序
4. 吳穎英醫生序
5. 馮淑貞博士序

I. 知識

1. 性與愛
2. 性快樂的剖析圖(The sexual profile)
3. 性慾節制
4. 性慾壓抑
5. 童年虐待經歷與成年性功能關係
6. 色情刊物與宗教
7. 色情刊物與父妻關係
8. 行經時性交?
9. 懷孕中性交
10. 色情AV能改善婚姻關係嗎?
11. 性與自尊
12. 民族性的「性情色」文化
13. 基督教對性與愛的觀點

II. 趣味

1. 偉哥的故事
2. 割包皮與健康
3. 高潮差距
4. 高潮種類
5. 性劇本
6. 男女性劇本不同
7. 性的「哄誘」
8. 媾的文化
9. 調情簡訊 (Sexting)
10. 生殖器崇拜
11. 性愛「餘暉」(Sexual afterglow)
12. 以性作交易
13. 負責任的性行為

III. 婚姻

1. 敦倫之樂(閨房情趣)
2. 閨房之苦
3. 性愛沉悶
4. 性愛假期 (Sexcation)
5. 性:誰作主動?
6. 性交的頻率度?
7. 婚姻中的性更美滿?
8. 喪偶的性生活
9. 無性婚姻
10. 老夫老妻性生活
11. 感激的性

IV. 異常與現象

1. 男女性不同
2. 色情差距
3. 性慾低下
4. 性慾亢進
5. 睡眠性交症 (Sexsomnia)
6. 性愛雙重標準
7. 乳房迷戀
8. BDSM與寄生蟲
9. 與性有關的英文字母
10. 性幻想
11. 性愛前奏
12. 情與性遊戲
13. 綺夢 (Sex dreams)

新書推介:《醫學、人生、福》

作者 : 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

定價:$95.00 (購書請WhatsApp天道書樓:6898 7466 或 登入網站:https://www.tiendao.org.hk/store/

出版及發行:環球天道傳基協會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5月

產品編號:TDW069

書籍介紹:

由執業基督徒醫生及牙醫撰文,主要分享醫學資訊、職場見聞體會、與病人的互動,以及個人信仰反思;鼓勵讀者思想生命及關注身、心、社、靈的需要。從醫者與病人的溝通、接觸,發現強大的生命力;見證基督對人的愛,並賜人生命亮光,帶來盼望。作者們期望藉著其信仰分享,讓人認識賜人福氣和盼望的神;通過解答常見的醫學問題,他們又希望幫助讀者增進醫學知識,同時鼓勵人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總括而言,《醫學‧人生‧福》所記載的故事隱藏了一班基督徒醫生對病人的終極關懷和醫治。本書是「醫學人生」系列叢書最後一冊,前面六冊是《愛》、《信》、《望》、《真》、《善》、《美》。多年來甚受病人、讀者歡迎。       

作者簡介:

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The Christian Medical and Dental Fellowship of Hong Kong(簡稱CMDF)於一九七六年九月正式成立。由基督徒醫生及牙醫組成,藉著對神的信及從神而來的愛,在社會作見證。

CMDF的目標包括──各成員藉著團契分享和禱告彼此建立。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要面對各種的醫療問題,特別在道德和倫理的爭議上,建立清晰的基督徒立場。鼓勵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在本地及外地傳福音,與基督徒護士及其他醫療人員合作,向其他同事及病人傳福音。以生命影響生命,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去服侍,讓我們一起見證神的榮耀。

目錄:

序言

1. 任卓昇醫生

2. 雷同德醫生

3. 薛頴雄醫生

牙科

缺牙後遺症    智慧牙E

小改變大改善──潔牙輔助工具     智慧牙E

外科

身體的寶石         杏林園丁

她不再需要憂鬱藥了         杏林園丁

原來是痳瘋病     杏林園丁

大便出血     杏林園丁

腸胃鏡面面觀     杏林園丁

擔任2019冠狀病毒採樣員的經歷(上)        杏林園丁

擔任2019冠狀病毒採樣員的經歷(下)        杏林園丁

放射診斷科

超級無敵「超音功」?     合徒酥

甲狀腺與超聲波         合徒酥

見微知著 MRI     合徒酥

病向淺中「照」         合徒酥

醫生‧病人         合徒酥

「同舟共濟」抗逆秘笈      愚不肖

歷史、經濟、大流行         愚不肖

「無情水」與「雜耍球」          愚不肖

一錘定音與狼共舞     愚不肖

疫情·政經·腦交戰       愚不肖

腎科

從今年的世界腎臟病日說起     有容

兒科

不要罵「夜遺尿」的孩子         重明

那打素精神,做死自己人?     重明

骨科

骨的枯榮     無力者

運動與種族         無力者

「我問你,你要求我幾分?」          半兵

用藥要到胃,還是到位?         半兵

用右手還是左手拿拐杖?          半兵

睡眠與床褥枕頭          半兵

走路與跑步         半兵

男女始終不同     半兵

醫病的「同歸」與「殊途」       半兵

「手腳麻痺,半身不遂?」     老醫生

「人又老,錢又冇,健康又冇?」    老醫生

睡眠會窒息?     老醫生

在世長壽     老醫生

免疫知一二         老醫生

「醫學、人生,再會!」          老醫生

心臟科

珍惜時光    盼望

在盼望中要喜樂          盼望

人生的春夏秋冬          盼望

家庭醫學

偏見礙醫     冷對

健康中的「樂觀偏見」      冷對

或然率偏見與搭飛機         冷對

不願變的偏見與健康         冷對

避凶趨吉的偏見         橫眉

各花入各眼之框架效應      橫眉

解釋級別理論與做手術     橫眉

探射燈效應與透視錯覺      橫眉

精神科 

愛打岔的「小學雞」         巧靈子

「無理由咁好運」      巧靈子

撇除偏見 愛人如己     巧靈子

認真便會輸         巧靈子

焦慮的解方         巧靈子

更新的版本         巧靈子

附錄:

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簡介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