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 之 以家庭協作面對精神健康困擾

人人都不要只關注自己的事,也要關注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環球聖經譯本》)

文:陸振洲│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精神健康是指精神健全,能夠適當地應對生活中多方壓力,能實現自身潛力,妥善學習和工作,並且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若精神健康受嚴重影響,會產生精神困擾,例如出現憂鬱、焦慮、緊張、恐懼、憤怒等情緒。若是輕微的困擾可藉著尋找娛樂、找朋友傾談或運動去舒緩及釋放。要是精神健康困擾嚴重會導致情緒病和精神疾患,如抑鬱症、焦慮症、驚恐症、強逼症、燥狂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等。

家庭與精神健康的關聯性

家庭應該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家人在外面受到不同的精神壓力(包括:學業上、工作上、感情上等)而感到焦慮,可以在溫暖的家庭關係中得到歇息和療癒。不過,家庭也可以是精神壓力和焦慮的來源(包括:學業管教上、婚姻關係上、疾病或家人離開世界……),可以嚴重影響精神健康。

我們若能建立「良好家庭互動」,就算經歷外面的風風雨雨或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困難,都能夠因為家人的關心與支持,生出極大的抗逆力和堅韌性去面對種種困難和挑戰。反之,若家庭關係惡劣,便會帶來種種痛苦及傷害,甚至會帶來嚴重精神健康困擾。

建立「良好家庭互動」的困難

良好家庭互動的基礎是彼此尊重,真誠溝通,各自承擔責任,懂得保留自我空間及積極保養顧惜關係;做到了,才能成功。可是,受到原生家庭和不正確的社會主流論述影響,能成功建立良好家庭互動並不容易!

以家庭協作面對精神健康困擾

有別於傳統以藥物處理受精神健康困擾的人士,「家庭治療」是藉著當事人、其家人及專業治療師的互相協作,一起尋索困擾當事人的源頭,回應他的渴求。建立起良好家庭互動,能夠幫助當事人面對精神健康困擾,超越障礙,重新過上有質素的生活。

家庭系統概念

家庭是一個系統,例如手錶中的齒輪是互相影響,一環扣一環。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是重要的,若各人都能做好自己的角色和任務,整個系統的質素會提升,就會產生美好的成果。

家庭治療師的重要性

每個家庭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特質和成長經歷。家庭治療師會根據當事人當前的困擾情況切入,然後層層推進;要兼顧當事人的過去、現在及對其將來的影響和需要作出適切的陪伴和指導。治療過程需要多次面談,在大家積極協作下,便會產生效果。

個案分享(I)

兒子在學業上經歷挫折,他覺得自己落後於同輩,感到抑鬱,終日打機,但仍然感到痛苦,甚至有輕生的念頭。他不願意接觸人群,所以不願意前來與我們面談。媽媽愛子心切,主動尋求協助。

我先疏理媽媽的憂慮,讓她看到兒子其實也很想上進;並指導她和丈夫合拍,增進和兒子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溝通機會,進退有度地給兒子空間和適當的關心,陪伴兒子一起尋找進修機會。經過約半年時間,他們一家三口的家庭關係漸趨融洽,兒子也有動力再發奮進修學業。

個案分享(II)

兒子有社交障礙,難於和別人溝通;而家人努力催促他尋找工作,令他抗拒及感到憤怒。因為缺乏自信,他仍然未敢踏出第一步去嘗試。

我先與他建立親切互信的關係,經歷新的人際關係,讓他知道自己可以喜歡獨處,也可以開放自己與別人溝通。我也和他媽媽面談,了解及回應她的感受和期望;接著,我安排跟兒子及媽媽一起面談,共同建立生活目標,推動兒子進入社群。經過約一年時間,兒子與別人溝通的能力明顯地提升了。他嘗試尋找工作,又努力探索配合自己興趣的發展機會。

家庭各成員的重要性

不要低估家人的重要性,因為家人能提供日常緊密的情感支持及實質的生活援助,而這些都不是家庭治療師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家人可提供的情感支持

受精神健康困擾者極需要家人理解和認同,家人可透過陪伴和親切的關懷,再加上積極和投入的態度去提供情感支援。

家人可提供的實質生活援助

  • 留心他們的精神狀況,給予關懷
  • 鼓勵他們在適當環境及可控制範圍內表達情緒
  • 或許觀點不一致,但仍可認同他們的感受
  • 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困擾,減少壓抑
  • 避免說出否定他們的言語,嘗試正面詮釋說話的意思
  • 把握機會,準確並及時給他們肯定
  • 善用慣性,協助他們建立有規律的起居飲食
  • 探討他們過往成功的經驗,重複多做
  • 與他們一起運動,有助舒緩情緒及增強認同感
  • 一同做家務及購物,協助他們投入正常生活
  • 鼓勵他們參與正向社會組織,擴闊生活圈子
  • 協助他們尋找有意義的人生目標,提升生活的動力

家人也要顧及自己的精神健康

家人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心力去照顧受精神健康困擾的人士,壓力是非常之大,所以要懂得為自己設立適當界線;需要爭取空間調息,避免身心透支。外界或周圍的朋友也不要只把焦點放在受精神健康困擾的人士身上,也要關心他們身邊家人的情感和實質生活需要。

歡迎請按此報名

談天說道 之 環保是一種文化

「起初,神創造天地。」「神看見自己所造的一切的確非常美好!」(創世記1:1,31《環球聖經譯本》)

文:何慕怡(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起初,神創造一切都是甚好的。今天,神再看這個世界,又會如何評價呢?

香港政府原本定於2024年4月1日起,實行垃圾徵費(全名: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如今延遲至8月1日才實施。不過,剛過去的4月1日有部分樓宇以「先行先試」的方法處理垃圾,效果如何?可留意傳媒報道。垃圾,如何徵費?現時很多市民仍然不清楚。法例實施後,市民若要棄置垃圾,必須使用在指定的超級市場購買的指定膠袋盛載,膠袋收費按每公升而定,分為3至100公升,共9種容量。若有無法放進袋裡的大型垃圾,便要貼上一個劃一價11元的標籤。政府的目的是推動源頭減廢,即是通過用者自付的原則,棄置垃圾愈多,收費愈多,而費用就在購買膠袋之時收取。垃圾愈少,須用的膠袋愈少,費用也會愈少。不過,筆者認為,能有效令香港成為環保之都,鼓勵式教育是十分重要。

梁先生經常教導孩子先把垃圾分類,然後他在空餘時間送到「綠在區區」回收。

梁先生(化名)曾經於「綠在區區」工作,是一名環保分子;育有兩名兒子的他經常教導小孩先把垃圾分類,然後他在空餘時間送到綠在區區回收。他笑稱:「回收後有些少獎勵,然而這少少的獎勵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推動力。當然,政府若能加大宣傳,加大獎勵,效果當然會更加好啦!」雖然他上班很忙,但回家後仍要埋首處理廢物,又要教育下一代廢物分類及減廢等知識,他從不後悔,也不言累。他說:「我認為教育對下一代是很重要的,家庭的教育比政府立法更加有力量。就如我的孩子,他們在常識書已學懂三種顏色的回收桶的用處。若果沒有足夠配套,我走在街上也找不到這三種顏色回收桶的話,即使孩子學過了,也只是紙上談兵,實際上做不到,教育及配套兩者不可或缺。」

筆者很同意梁先生的說法,教育及配套是推行環保的重要元素。筆者曾在德國生活,環保已成為德國人的習慣,就算不懂環保的人走入社區,也能立時變成環保分子。在德國,垃圾膠袋是免費提供,市民可以走進政府市政廳索取。筆者初到德國,由於配套充足,又有鄰居教導,已可自動自覺行動。至於,是誰教導我的鄰居呢?他表示,這是一代傳一代的做法。

膠樽、玻璃樽回收

德國在各個超市都有回收機器,專門回收膠樽及玻璃樽。市民買塑膠及玻璃樽的飲料時,要先付大概0.25歐元費用,稱為「押金」(Pfand)。當退回空樽後,回收機便自動列印一張條碼票,等同退回空樽的費用,當再次購物時,掃過條碼便可當現金使用。故此,在德國生活的人,儘管是遊客,都會自動自覺退回空樽。由於每間超市都有回收機器,退款又方便,大大起了鼓勵的作用,增強了參加回收的動力。

此外,德國環保工作成功,也跟一條法例有關。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市場調查公司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在2019至2022年期間,由於德國包裝法的嚴格要求,塑膠包裝的設計必須考慮可回收性及使用回收物料、可再生材料,故此帶動行業的積極性。根據歐盟的指令,到2025年,歐盟一半的塑膠包裝應被回收。報告也預計到了2030年,這個比例會上升到55%;德國比其他歐盟國家行得更快,目標是在2025年,有90%家用塑料包装可回收或可重複使用。他們期望到了2029年,塑膠空瓶的回收率達到90%。[1]

藍綠黃三色桶

德國也有回收垃圾的三色桶(包括黃、藍、啡),黃色垃圾桶代表回收輕型包裝,即所有非玻璃或紙質包裝(例如塑膠袋、塑膠樽、罐頭等);藍色桶代表回收紙類(例如紙袋、報紙、紙箱等);啡色垃圾桶則回收可堆肥的廚房和花園垃圾(例如咖啡、茶渣、蛋殼、樹葉等)。政府在每星期固定的日子安排了垃圾車前往收取不同顏色桶的垃圾,住戶只須在指定的日子把不同顏色的桶放在路邊,垃圾車便會主動來收集。這個方法方便市民,由於每次有固定收集時間,成為了市民的習慣。

二手市場的流行

德國的二手市場十分流行,筆者曾經以50歐元賣出一部已用了10年的LG電視,也曾以10歐元賣出一部老舊數碼相機。以上的情況,在香港可能乏人問津。筆者收到這些額外零用錢的同時,也驚訝德國的環保文化。德國有很多二手店,如跳蚤市場、慈善商店(如Oxfam)等。筆者最愛瀏覽“EBay kleinanzeigen”的二手網上市場,因為在家便可瀏覽到“zu verschenken”的免費物品,又或把個人不要的物品賣出或送贈。這種循環再用的流行文化,大大減少了垃圾。

德國環保教育

教育也是推動環保的重要一環。德國由幼稚園開始,便教導學童環保意識,讓小朋友身體力行實行分類;而小學一年級學生有一本環保記事冊,記載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心得,讓他們更加認識環保。

現今世界,處理垃圾是令人頭痛的問題,香港也不能獨善其身。神創造的美好世界得靠我們每一個人盡力用環保去挽救,然後一代傳一代維持下去,形成一種文化。世界是屬於神的,詩篇第五十篇10至11節記載:「因為林中的百獸屬我;千山上的牲畜也屬我。山中的飛鳥,我都認識;野地的走獸,也都屬我。」相信神不希望祂創造的世界受到污染和破壞。聖經沒有明言人們需要環保,因為當時社會的人未有智慧與能力製造破壞大自然的東西,至少當時社會沒有膠袋,不用包裝。在聖經中,土地是十分重要的主題。舊約提到土地的次數多達2,000次,新約則有250次;神給亞伯拉罕46次應許裡,有40次提到土地。可見聖經很著重土地,然而我們在這個時代,不斷地改變土地用途,破壞全球生態,製造更多垃圾,這是神所不願見到的事。[2]


[1] Germany Plastic Packaging Market Size & Share Analysis – Growth Trends & Forecasts (2024 – 2029) ,網站:https://www.mordorintelligence.com/industry-reports/germany-plastic-packaging-market (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4月2日)

[2] 布克雷、趙汝圖:《耶穌的環保學》(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2015) 頁56

請掃碼了解詳情

談天說道 之 大器晚成──ADHD特兒特教

『「亞洲精神藥物學醫學會」有一個特別研究ADHD的專家小組,組員撰寫了文章,並結集成書《大器晚成──ADHD特兒特教》出版。內容既介紹相關的科研進展,並提供一些有效且專業的方法幫助患者調適,及為他們身邊教養、照顧者提供正確信息和教育。期望文章能喚起社會重視相關問題的同時,願意主動投放更多資源幫助這群有特殊困難及需要的人士,提供合適的服務。祈望他們生活得更愉快、學習更進步,日後在工作上發揮所長,回饋社會。』麥基恩醫生簡介書籍時說。

兒童篇:孩子是「真」懶惰還是「假」懶惰?

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上,經常遇見有家長不理解學校老師或社工建議自己孩子作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的評估之原因。其實,香港的孩子大多是從小和父母一起生活,儘管生活上需要長輩或家傭幫助照顧,父母(尤其是母親)仍然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但為何未能發現孩子有ADHD徵狀?直至孩子在學校出現學習上的困難、情緒低落或是對學校和學業有極大的焦慮,嚴重的甚至會拒絕上學,家長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

隨著科學界對人腦神經細胞運作的研究及醫學界的統計學應用逐漸增加,我們已熟知ADHD是腦部發展的障礙,其主要徵狀可分為三大範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及控制衝動能力不足,並可以有效透過調節腦神經分泌的藥物治療。

沒有兩個ADHD小孩的徵狀會一模一樣,另外,共病(Co-morbidity)亦很常見,ADHD作為一種腦部發展障礙,不少患者同時有其他腦部功能的發展障礙,較常見的例子包括讀寫障礙(Dyslexia)和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因此,一般家長,尤其是家中只有一個小孩,沒有比較就更難認出孩子的情緒行為表現屬於病徵。

每當遇上家長和學校老師意見不一的情況,更需要精神科醫生的客觀評估及分析。精神科醫生要細心聆聽,從家長方面了解孩子的成長生活狀況,家族成員的ADHD或疑似ADHD的病史;亦要從老師課堂上的觀察了解孩子的情緒行為及學習表現。真正的ADHD病徵必然在不同的環境也會出現,透徹地了解孩子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的表現,才能作出準確的診斷。

父母和老師之間的意見不一,源於雙方對ADHD病徵的誤解。有父母以為自己的孩子只是「懶」、「無心向學」或是「頑皮」、「沉迷打機」,所以用嚴厲的管教方式去處理孩子的學習困難。但父母的打罵不但增加孩子對學習的壓力和抗拒,亦犧牲了親子關係,甚至是夫妻關係的和諧。ADHD的孩子並非完全不能專注,而是專注力不能持久,所以在學校(尤其是全日制)的問題尤其明顯,老師在課堂同時面對數十個學生,會較容易發現疑似有ADHD的學生。父母多會發現孩子不專注的狀況:經常在家「發白日夢」,孩子亦經常遺忘日常生活的規律和指示,引致父母要生氣地再三催促才能完成。他們看似可以坐定定看電視、玩電腦、看YouTube影片,但其實心不在焉,或許父母在孩子看完YouTube之後,不妨考問一下他看過甚麼?ADHD另一特性是不能抗拒令人分心的事物,「打機」正是要有「一心多用」、「一眼關七」的能力,所以「打機」對專注力不足的人是相對輕鬆和容易之事。「捨難取易」是孩子的天性,或是人的天性,要把孩子的心力

放回學業上,便要父母和校方同時配合,減低學習的難度。透過合適的藥物亦可改善ADHD徵狀,提升孩子的持續專注力,再加上學校配合該學生能力的調適作為過渡措施,孩子必會重拾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以往的「懶惰」原來是假的!

莊勁怡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成人篇:衝動、易怒、多言= ADHD?

作為一個成年人,易怒、衝動魯莽又不斷說話,會否患上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躁鬱症?其實,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愈來愈受到關注,大約每15名兒童便有1名患者,而大概65%會持續至成人階段。兒童及成人階段ADHD的病徵會有所不同,如成人階段出現專注力失調和魯莽衝動的問題會持續,但活動量過度情況會減少。

要診斷成人ADHD並不容易,因為這個診斷有很多病徵與躁鬱症重疊,例如ADHD患者經常發怒、不斷說話、活動量過度和衝動魯莽,這些徵狀和躁鬱症躁狂時期的情緒亢奮容易混淆,而專注力下降也可以是躁鬱症抑鬱期的主要病徵。故此,要作出正確診斷便需要一個完整的精神科評估,因為兩者的治療方法完全不同,亦有些複雜的個案是兩者同時出現,診斷時往往更具挑戰性。若要分辨成人是否患上ADHD或躁鬱症,可以留意以下幾點:

(1) 一般躁鬱症的病情發作會有周期性,大多數患者會經歷躁狂期和抑鬱期的接連交替,當發作周期緩解時,有一段情緒穩定期;而成人ADHD徵狀是沒有周期性,徵狀是持久的。

(2) 診斷是否有ADHD,必須知道童年階段是否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等徵狀,因為ADHD的徵狀在年幼時已經出現,若果年幼時沒有此等徵狀,診斷ADHD就沒有合理基礎。

(3) 病徵如情緒高漲、意念飛躍、澎湃自信心,並且和自身基線水平出現明顯的變化,診斷躁鬱症是比較明顯的。

(4) ADHD的易怒和憤怒通常較為短暫及源於外在,而躁狂期的狂怒會持續較長時間和源於內在。

(5) 躁鬱症的專注力不足是源於過度抑鬱或亢奮,而ADHD的專注力不足是持續性,與情緒沒有太大關係。

張逸和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爸爸媽媽,我知道我有很多缺點,我並不完美,但我會努力,我會成長。長大後的我,會用我最愛的汽車載你們到處遊玩,我能夠承載你們,並會建立自己的家庭,延續屬於自己的人生。請不用擔心,我愛您們!」郭瑋珆(插畫師)

點擊了解詳情及訂購方法:https://tdww.org.hk/2024/01/30/《大器晚成-adhd特兒特教》第二印/

點擊網上試閱:https://rainbow.org.hk/rainbowexpress/

  1. 索取《傳基號》Vol.84實體報紙(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2. 歡迎小學訂閱
  3. 請聯絡:info@rainbow.org.hk/ WhatsApp(69961159)

談天說道 之 「共親職」的必要性和荒謬

「要知道,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篇127:3《環球聖經譯本》

文:吳敬宗牧師│風雨同路人基督教單親家庭事工社區及項目發展主任

夫婦離異難合作

要培育子女成長,除了投入金錢,還要夫婦二人同心攜手、投入大量心力,才能成功。因此,教養孩童之事在一般家庭都容易產生張力。對離異家庭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的挑戰。做不成夫婦有很多原因、很多故事,既然兩人已選擇放棄,試問又如何在雙方都互不相讓的教養問題上合作呢?事實上,不少導致夫婦衝突的導火線正正是雙方在教養下一代的想法南轅北轍。在導致關係破裂的點上,要求雙方合作,這本身已是十分荒謬。不過,縱使荒謬難行,也不能否認下一代的成長脫離不了上一代的合作和努力。如何在這荒謬又必要的矛盾上突破?便是當下有子女的離異家庭最頭痛的問題。

一對夫婦因各樣原因未能一起走下去,為減少不必要的持續傷害,一般會選擇離婚。假如他們沒有子女,分開便分開,要處理的事項也只是一些共同擁有的資產;而資產縱使複雜也不過是物品,分好了便完結。唯獨是子女不一樣,培育子女是夫婦二人要持續共同承擔的責任,直到子女18歲成年或大學畢業。換言之,假如父母在子女4歲離婚,雙方要在子女問題上繼續糾纏多十四年以上。試想想,一對連見面都不想的離異夫婦仍要被迫在一些沒有對錯的倫理問題上溝通,弄不好絕對是「戰火重燃」的困局。

不能推卻道德責任

須知道,一對夫婦關係縱使很惡劣,但為了攞脫對方,在離婚過程中,還有很大誘因令他們作出讓步和妥協。不過,他們最想要的離婚令一旦到手,任何妥協、一人讓一步的期望便會瞬即歸零。因此,要求離婚後的夫婦再度協作,絕對是寸步不讓的殺戮戰場。縱使如此,為了孩子成長的福祉,近年推行了「共親職」(co-parenting)教育。期望可以幫助不再是丈夫和妻子的離異夫婦,以「孩子父母」的永恆身分和視角,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好好合作。

研究顯示,父母之間的合作對子女的成長和發展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共同撫養子女可以讓子女持續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關愛,並且可以幫助他們建立穩固的情感基礎。此外,父母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減少子女在父母離婚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和困擾,讓子女能夠容易一些適應新的家庭環境及轉變。某程度上,這是父母選擇離婚之後,不能推卻的道德責任。

子女成長需要大於情結

因此,儘管共親職可能帶來挑戰和困難,但從「必要性」角度來看,這種合作對子女的成長和發展至為重要。父母應該努力克服溝通上的困難,以子女的利益為重,共同合作撫養子女。通過溝通、尊重和合作,離異後的父母可以共同創造一個穩定和支持的環境,讓子女健康成長。因此,共親職期望夫婦分手後繼續合作,或許「荒謬」,但從子女成長的需要角度來看,這種合作還是父母不可或缺的重任。

有見及此,「風雨同路人」致力以全人關顧的觀念結集信仰及社會資源,用兩至三年時間與離異家庭同行,陪伴他們走出陰霾。因為我們相信,道理上離異夫婦不是不知道共親職的重要性,問題是如何在負向情緒滿滿、愛恨交織底下,實踐共親職的理念。偏偏情緒這回事不單是頭腦上的認知或技巧上的運用,不能五時三刻便可以解決或處理妥當;而是需要長期、穩定地疏理,一步步解開當事人內心的糾結,並且需時療癒傷痛,才能令離異雙方在親職之上重新發揮功能;共親職就相對容易實踐。

請支持「風雨同路人──基督教單親家庭事工」
https://www.familyblessing.org.hk

談天說道 之 神同在得主恩,人同行不孤單

文:梁美燕女士│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總幹事

當年求助無門

「家父在40多年前因為患上肝癌而離世。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聽到『癌』這個字,親身體會到癌病的可怕;知道一旦遇上它,必死無疑。父親由病發至死亡,只是短短三個月,整個家庭可說翻天覆地。家人得這病之後,一切的人與事變得不一樣,無論病人或家屬的心情都如同被判了死刑,只是等待著時間執行而已。各人心情沉重,每日愁眉苦臉,以淚洗面。在當時,更求助無門。

近年,親人中亦有人相繼患上癌症。雖然醫療設備與治療相對40多年前進步許多,治癒率也比前高很多,卻沒有減少人們對癌病的恐懼。得悉患癌後,仍是忐忑不安,惶恐終日。可見人們對癌病仍存著很多恐懼、憂慮,會無助、不安,甚至有錯誤理解。」

設立「癌關小組」牧養關心

事實上,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癌症統計報告,2021年本港癌症新增個案達38,462宗,平均每日有105人確診癌症;而每年有15,108人因癌症離世,佔全港整體死亡人數29.3%。每年新增個案亦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而且有年輕化的情況;故此,不論你是否癌症病人、家屬、照顧者或任何人,應要對癌症有更多了解和認識。

「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簡稱「癌聯」)在14年前成立,使命是致力在全港各區教會舉辦有關癌症的公開講座和進行「癌症關懷義工訓練」;讓信徒對癌症有正確的認識外,亦支援和幫助教會建立「癌關小組」,使癌患者和家屬(不論是否信徒)有一個安全和屬於他們的平台,得到適切的牧養和關心。

阿玲(化名)是一位單親母親,得悉患上鼻咽癌後,方寸大亂。她除了沒有勇氣面對治療,更不知如何面對仍在學的兒女;因而變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在兒子介紹下,阿玲參加了教會的癌關小組,有同路人體諒、分擔和代禱,重擔得以卸下。治療的路雖然漫長又辛苦,但她有被人明白的機會,有人同行而不覺得孤單。現在她已完全康復,並以過來人的經歷祝福其他病患者。

開拓關懷的地域

感謝主!現今全港共有34間教會成立了癌關團契或小組;唯增長的數目對比癌患者增加的數字,看來仍不足夠。「癌聯」希望病人在居所附近找到合適的小組。除了成立癌關小組,「癌聯」也有出版書籍,包括《教會建立癌關事工指引》、《癌症療程手札》、《癌關大使錦囊》、《共渡癌關路》,用來幫助病人每日親近神和禱告的《日悅恩言‧當軟弱遇上靈藥》,以及每年出版癌病人見證集《與心共鳴‧生命見證》等。每月在網上亦有《癌聯通訊》,更新各區教會癌關小組週會內容和情況;讓教會和病患者得到全面的支援。

    在未來日子,「癌聯」除繼續推行已有的事工,亦會致力更新和開拓新事工:

1.更新網上事工

    隨著癌患者年輕化,本會將更新網頁設計,例如每日的《日悅恩言》網上版更新及加強對癌症的認識的專題等等,目的是讓更多年輕患者及家屬通過本會網頁得到更大幫助。

    2. 開拓新的事工

    不單香港的癌症病患者增加,全球各地的人同樣面對癌病威嚇;然而,在很多國家或地區對癌患者的支援和關顧並不多,因為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資源。在過去的日子,本會在網上舉辦的專題講座有分別來自台灣、馬來西亞、澳洲、英國、加拿大等地的基督徒參加。去年「癌聯」移居美國的顧問在當地舉辦癌症講座,反應非常好。因此,「癌聯」將會善用現有的資源和經驗,在未來的日子探討如何有效地使用網上專題講座或培訓課程,幫助不同地域的華人教會,讓關懷癌症病人的事工能夠在當地發展。

    另一方面,本會在數年前出版了《日悅恩言‧當軟弱遇上靈藥》,至今已送出幾千本,受惠的人多不勝數。很多病者和家屬蒙受祝福,有癌患者臨終前更囑咐家人取一本《日悅恩言》作為陪葬品;除了文字版外,我們在YouTube和Facebook播放廣東話和普通話版本影片。同時為了各地的需要,將與當地宣教機構或教會合作,把《日悅恩言》翻譯為當地的語言,現在正進行越南文翻譯工作。期盼可以儘快錄製越南文的電子版和印刷成小冊子,為當地癌症病人帶來安慰和幫助,更重要讓他們聽見福音,認識主耶穌,得著永恆的生命。

    面對越來越多人患癌和廣大的福音禾場,我們需要你們的禱告和支持,使癌患者「有神同在,經歷主恩;有人同行,不至孤單。」

    如欲了解更多「癌聯」事工,可登入本會網頁https://www.hkccca.org

    談天說道 之 學童自殺與解難和溝通能力

    我們在你們中間卻是謙和的,就像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前書2:7《新譯本》)

    文:區美蘭博士│「學習潛能、認知能力及專注力」認證教練、特殊教育顧問(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2023年香港學童自殺個案激增,教育局指,首11個月共匯報31宗學童懷疑自殺身亡個案為過去五年最多,令人感到極度難過,亦喚起各界關注學童的情緒健康。

    為何孩子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近期接獲的個案,案主年齡最小是6歲。他是一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升小一後不適應,不喜歡上學的主因是「老師」和「作業」。他一度企圖爬窗,曾透露以為現實如玩遊戲機,死後可以重生。

    有一名18歲女生去年備戰文憑試,溫習的時候做錯數學題,感到非常挫敗,成為她自殺的導火線。她獲救後憶述:「那幾條數學題以我的能力來說,不應該錯,……好像有把聲音質疑自己『為甚麼你這麼廢?為甚麼你任何事都做不好?』」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2023年11月進行「學童自殺與求助研究」。研究發現,逾七成學童認為「學業問題」為自殺原因,其次是家庭關係及人際關係。

    香港的學校教育現況

    香港本土學校非常注重學業成績,中小學選校和進入大學都需要良好的學業成績,好成績成為評核一個學童成功與否的量度標準。除此之外,學校(包括大學)也要求學生有其他能力,如溝通、領導、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要附合各方面的要求,孩子們喘不過氣,難以在學習和生活取得平衡。即使是學業成績良好的孩子,也拒絕上學。Paul(化名)現時就讀小四,個性內向,極擔心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或發言時出錯,怕出洋相。他的學業成績屬於中上水平,但英語口語能力較弱;要是預計當天有需要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言或有英語口語課,他上學前便會感到不適,出現嘔吐或焦慮,抗拒進入校門。他不願意接受私人補習提升英語口語能力,減輕焦慮。他解釋:「安排私人補習便佔用我休息時間,目前我的閒暇時間已經非常有限。做作業用去很多時間,玩耍的時間很少……」Paul的情況出現膠著狀態。

    學童這麼「討厭」做作業,老師能不能少佈置一些?少做作業能減輕學童的學業壓力嗎?作業最初的目的是甚麼?原本佈置作業用來幫助學童鞏固在校所學,但學童常常將作業視為壓力,使他們討厭學習和上學。做作業佔據了他們很多休閒或玩耍時間。國際學校佈置的作業不多,讓孩子在長假期得到充分休息。許多家長即使要支付昂貴的學費,仍將孩子送到國際學校。那麼,學校課程的正確焦點應該是甚麼?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2001年發表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指出「……為了裝備學生面對廿一世紀的挑戰,學校課程必須協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貫徹終身學習的精神,從而學會如何學習;培養各種共通能力,以便獲取和建構知識,奠定全人發展的基礎……」

    「共通能力是學習的基礎,能幫助學生學得更好。通過不同學習領域或科目的學與教,可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這些能力還可以遷移到其他學習情境中使用。」九種「共通能力」包括批判或明辨性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協作能力、運算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創造力及研習能力。

    香港教育局明白「共通能力」的重要價值,那是學習的基礎;但期望能「通過不同學習領域或科目的學與教,可以培養學童的共通能力」,這可能只是一個理想。在現實的學與教,老師和學童一概把焦點放在學業成績之上。因為只有獲得好成績,才能選取理想的學校。

    香港學校課程和教學側重學科內容的學習,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溝通能力等方面的力度相對地輕。當學童在學習或社交方面遇到困難,他們不懂得表達和求助;或者告知父母後,父母以為補習可以解決學童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如果補習的方式只是著重完成作業或操練,學童在學習上的基礎能力並沒有因此提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學童在學習上感到十分沮喪,因為努力溫習後仍然不曉得作答考題,仍得不到好成績。

    「認知功能」與解難和溝通能力

    從認知發展和學習的角度來看,這些孩子的「認知功能」可能沒有好好發展或有缺失。認知功能對一個人的學習非常重要,良好的認知功能讓人在學習過程中能掌握「知道怎樣學」和「知道要學甚麼」,從而達致「學會學習」及解決困難。認知功能連繫到認知能力,包括資料分析、理性思維、發問、解難、溝通創意思考及評鑑等。這就是香港教育局提倡學童應該發展的共通能力,是學習的基礎能力。孩子如能掌握好這些能力,其自信心、解難、抗壓、溝通等能力也因而提升,不會因為在學業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便得出沒有出路或沒有人明白他們的結論。由於不想面對不能解決面前困難的痛苦,有人便作出結束自己生命的行動。

    認知功能可以通過訓練而提升。與任何其他認知訓練相比,霍思坦教授(Prof. R. Feuerstein)的方法經得起時間考驗。半個世紀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通過它,在學習潛能上發生了巨大的轉變(Feuerstein et al. 2006)。2021-2023年香港教育大學特殊需要與融合教育研究所進行的「支援專注力不足學童服務計劃」中,有20位5至6歲的學童接受約24周(48小時)由霍思坦教授及其團隊發展的認知功能訓練後,參加者的視覺觀察能力、邏輯理解能力、聽覺記憶容量、聽覺運作空間及言語表達能力等,均有顯著提升。希望家長能因應子女的成長需要,給予孩子適時和適切的幫助,並協助他們明白,解決困難有多元出路。

    「你們要祈求,就會給你們;要尋找,就會尋見;要叩門,就會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

    談天說道 之 齊撐老友記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上帝。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章32節)

    長者曾為我們「搵食」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長者是晚輩、家庭、社會的貢獻者。有人形容長者為「行走的寶藏」、「獨特而珍貴的參考書」、「人生指引」。你同意嗎?偶爾聽見一些長者說:「人老了,無用啦!」有義工不敢苟同,反問:「您們有回想年輕努力工作的時候,那個充滿拼勁的自己嗎?」聽到這問題,有長者只是微笑著,沒有說話;有長者回答:「手停口停,要『搵食』呀!」「自己唔食,仔女都要食啦……」三言兩語,講到年輕時的目標,那股「搵食」的鬥志仍然活潑動人。即使長者們表現謙虛,我們也不忘記他們的功勞。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簡稱「傳基」)趁農曆新年,約了「齊撐老友記」關心長者義工團隊的義工,一起帶老友記出來飲茶。

    義工與老友記歡欣相聚,又唱歌又玩遊戲,一同享受愉快午餐。

    席間老友記開開心心唱歌,玩遊戲,收禮物,還有佳餚美點,享受了一頓愉快的午餐。義工與老友記的互動非常溫馨,就如好朋友相聚。疲情時期,又有移民潮,環球天道傳基協會成立了義工團隊,以電話形式關心慰問長者(包括獨居和住院舍的長者們),聆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要。疲情不方便探訪,特別是隔離時期,長者更需要人關注;只要接通電話,長者便有千言萬語告訴義工。聽到他們說得高興,義工們也感到欣慰。

    梁福祺牧師和師母齊撐老友記

    導師教老友記樂杖行的技巧,鼓勵長者們盡量多做運動,例如步行。

    義工有話說

    我透過電話關心一位住在長者中心的婆婆,她體諒已移民的兒子要追求自己的生活。婆婆有「積穀防饑」,能自給自足,而且她信靠上帝,思想積極。每次通電話聆聽她的故事,使我獲益良多,她很高興有我來聽她的生命故事呢!(康小姐)

    探訪或用電話與長者交談,可滿足他們的需要。懷抱一顆謙卑而開放真誠的心聆聽長者,對自己和長輩都很美善!(鄧先生)

    很開心同林婆婆傾偈,婆婆雖然剛剛才病好,卻中氣十足。她唱了一曲《主耶穌愛你》鼓勵我,令我好感動!欣賞婆婆在困難中依然對神、對人充滿感激。「解人口渴者,自己也得以解渴。」(箴言11:25下)我真的被婆婆頑強的鬥志和正能量鼓勵!(Isabella)

    我和婆婆傾談了約半小時左右,已經談到以前及現在的事情。婆婆好開放講了好多不同的事,我感覺到她對我的信任,同時覺得她很想跟人談話,可以不停說,但我不覺得她嘮叨。我體會到婆婆很想有人聽並明白她現時的狀況及為她代禱。(羅姑娘)

    我接觸的老友記已經91歲,她除了跟我分享身體近況和她的擔心之外,也跟我分享自己過去的生命故事。她由幾歲開始說起,我彷彿成為歷史見證人,以前課本讀到的,如今一幕一幕重現。我雖然未曾見過她,卻感恩能在空氣中成為她的傾訴對象,她過去的辛酸委屈,今天終於有人共鳴。我覺得這種服事很有意義。(Rosana)

    樂活長者活動資助計劃

    本計劃旨在關心長者身、心、社、靈的需要,希望藉著各教會弟兄姊妹參與,為長者們設計合適的活動,向長者送上關懷,以行動傳遞神的愛。

    申請須知:

    • 申請人須是基督教教會/機構服務者,對長者工作有負擔。
    • 本計劃建議的服務對象以獨居,或患癌症、認知障礙、抑鬱症等情緒困擾長者優先。
    • 每項活動最高撥款金額為港幣$30,000,以實報實銷形式獲發有關款項。
    • 申請獲批准後,會收到本會通知,須於六個月內完成活動項目,並提交活動檢討報告及相關的活動照片。
    • 申請必須提交活動建議書,以作審核。

    「齊撐老友記」長者義工隊

    疫情時期成立,主要關心獨居長者、住院舍長者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希望在緊急時期,能為長者提供支援,藉著電話去問候關心他們,陪伴他們渡過隔離時期的孤獨日子。後來,社會復常,長者仍然需要被社會人士關懷。齊撐老友記義工圑隊多走一步,主動去到長者身邊,邀約飲茶的飲茶,上門家訪的家訪。服務對象為獨居長者及有需要的長者(歡迎轉介長者)。服侍主要先以電話形式慰問關心,與長者閒談,了解生活狀況,舒緩情緒;如方便見面,便會出隊探訪。歡迎加入我們的義工行列。

    長者課程

    有時候,照顧者因為欠缺具體知識,照顧長者產生不少壓力和無助感。事實上,照顧長者需要學習;有知識,也有理論,要細心觀察,也要實踐。「傳基」曾與機構、神學院合辦照顧長者的課程,並且邀請到很多資深的專業人士來授課;學員獲益良多,助人自助皆宜。課程主題是給長者全人關懷,包括認識長者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態、情緒健康、社交需要、靈性需要,甚至幫助長者放下執著。下次開課日期時間,請留意本會網站。

    詳情:樂活長者活動資助計劃

    有任何查詢,請致電或WhatsApp(6996 1159)與李小姐聯絡
    電郵:atlasli@tdww.org.hk

    *如有任何爭議,以本機構為准。

    談天說道 之 寄宿家庭x難民家庭 見證無血緣親情

    「我們要全心、全智、全力愛他,並且要愛人如己,這比一切燔祭和祭物重要得多。」馬可福音12:33《環球聖經譯本》

    文、圖:香港世界宣明會

    ▲近600萬名烏克蘭難民被迫逃到歐洲各地尋找棲身之所。

    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爆發至今,有約600萬名烏克蘭難民被迫逃到歐洲各地。許多難民兒童除了面對生活所需匱乏外,也要適應從新環境而來的挑戰,並承受著與親友分離的打擊。槍炮戰火在小小的心靈留下了莫大的創傷。

    戰火無情,但人間有愛。本身也相當貧困的東歐國家摩爾多瓦,至今接收了超過11萬名烏克蘭難民。當地有不少教會化身為難民收容中心,也有不少家庭願意開放家門接待難民。適逢近日俄烏戰爭步入第三年,讓我們一同看看烏克蘭難民兒童在摩爾多瓦寄宿家庭接待下,如何慢慢走出戰爭的陰霾?

    獲寄宿家庭接待  大家庭慢慢適應新生活

    ▲Maryna(左)一家人曾擠身在難民收容中心狹小的房間裡生活,感恩後來得Yuri接待。

    Maryna一家人從烏克蘭逃到摩爾多瓦後,起初數月住在一所難民收容中心。「我和先生、媽媽、三個孩子和愛犬擠在一個只有數平方米大的狹小房間裡。生活很不容易,但我們別無選擇。」Maryna憶述。「感恩我們後來遇到Yuri,他開放家庭讓我們住下來。對我們而言,實在是莫大的幫助!」Maryna續說。

    對於像Maryna這樣擁有大家庭的人,或那些未能入住難民收容中心,又負擔不起租金的烏克蘭難民而言,願意接待難民的寄宿家庭是他們在困境中的重要幫助。在摩爾多瓦,宣明會與世界糧食計劃署(糧食署)合作,派發現金補助予寄宿家庭,幫補他們因接待難民而增加了的糧食及生活開支,並鼓勵更多家庭接待難民,讓難民得到溫飽。

    ▲宣明會伙拍糧食署,於摩爾多瓦向接待烏克蘭難民的寄宿家庭派發現金補助。

    「摩爾多瓦因為嚴重通脹,食物、電費等大幅加價,宣明會和糧食署的現金補助實在非常重要呢!」助人者Yuri說。在Yuri的接待下,Maryna的孩子終於有空間好好完成功課。「剛來到摩爾多瓦時,我非常緊張,現在我已經適應,自信多了。」Maryna的孩子說。

    倉皇逃難 寄宿家庭是安身之所

    「道別時,我哭了,大家都哭了。之後,我感覺還好,因為我知道我們已來到這裡,一切都會好起來。」想起逃難往摩爾多瓦後,得到Angelica一家窩心接待,9歲的Ana百感交雜,忍不住哭倒在Angelica的19歲女兒Elisabeth懷裡。

    ‪‪▲ Angelica感恩得到宣明會和糧食署合作派發的現金補助,以致有能力向烏克蘭難民伸出援手。

    戰爭爆發後,Ana三姊妹和媽媽被迫跟爸爸分離。她們匆匆收拾行裝後,便從烏克蘭倉皇逃難,去到摩爾多瓦;心裡非常焦慮害怕,不知道往後如何生活?感恩在Angelica一家接待下,有安身之所。Angelica一家作為寄宿家庭,也感恩得到宣明會和糧食署合作派發的現金補助,以致有能力向烏克蘭難民伸出援手。「通脹下,開支大了不少,特別是水費和電費。現金補助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支援。」Angelica說。

    無血緣親情  在彼邦有另一個「家」

    「我在家鄉無法安睡,也不能出外散步,在這裡卻全部都能做。」Ana14歲的姐姐Eugenia感恩地說。在烏克蘭無數個無眠的黑夜終於可以劃上句號。曾經擔憂在摩爾多瓦的生活的Eugenia,從來沒想過會在這裡找到另一個「家」。她在 Angelica一家的接待下,可以安穩地享受平凡不過的生活日常;兩家人一起煮飯,打掃,到公園散步等,就像一家人一起非常融洽地生活。

    ‪‪▲ Ana(中)和Eugenia(左)獲Elisabeth(右)一家窩心接待,感覺多了一個大姐姐。

    「幫助別人很重要,因為我們都是人。」Elisabeth說。Ana和Eugenia在功課上遇到難題時,Elisabeth會指導她們;哭了,也有她陪伴安慰。Elisabeth的關心和幫助令Ana和Eugenia覺得自己好像多了一個大姐姐。「我一直渴望有姐姐或哥哥。現在看來,我終於有一個了!」作為家中長女的Eugenia說。她們感激Elisabeth一家待她們如待自己家人一樣,讓她們不用擔心三餐一宿,身心得以慢慢療癒。「長大後,我希望幫助那些曾經幫助我的人!」Ana如此說,令Elisabeth會心微笑。

    素未謀面的家庭,因為有心人的支持,主動慷慨分享所有,讓彼此有機會連結起來,不但令難民有安全的棲身之所,也令兩家人有機會像一家人相處,經歷不一樣的親情。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27),這不單是吩咐我們遵守的誡命,更是賜予我們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掃描二維碼知更多

    市民參與

    我們縱然無法止息戰火,卻能好像Yuri、Angelica和Elisabeth一樣幫助有需要的人,譬如捐出利是,支援接待難民的摩爾多瓦寄宿家庭,讓飽受傷害的難民兒童得到心靈和實際支援。詳情可瀏覽網站或掃描二維碼:

    http://www.worldvision.org.hk/redpacket/

    談天說道 之 獻上自己力量,服侍貧窮社群

    所以,弟兄們,我本著神的憐憫,勸勉你們把身體獻上為祭,這祭是活著的、聖潔的、蒙神喜悅的,是你們有思想靈性的侍奉。不要模仿這現世時代,卻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使你們可以分辨出甚麼是神的旨意,即甚麼是美好、蒙他喜悅和完美的。(羅馬書12:1-2《環球聖經譯本》)

    文:趙嘉欣│施達基金會推廣拓展部主管

    上主呼召的僕人

    在近年的退休及移民潮下,各界均提出各樣方式「搶人才」。商界招募人才尚且面對困難,基督教機構在有限資源下,員工的薪酬及福利很難與商界競爭,能成功「搶人才」,機會微乎其微。

    Winnie(左二)與同工到訪埃塞俄比亞。

    感恩在上主的恩典及帶領下,本機構施達基金會(簡稱「施達」)終覓得合適人選,出任總幹事一職。於去年12月接任總幹事的馮韻兒博士(Winnie)於本地成長,憑著高中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哈佛大學,主修應用數學。畢業後,她選擇繼續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攻讀經濟學博士。之後,她一直於美國著名的基督教學府惠頓大學任教經濟。很多人知悉她的學歷及背景後,便稀奇,她為何願意到本地的小型基督教機構事奉?深信以她的條件可隨意選擇其他國際組織。尤其是Winnie在惠頓大學任教多年,已取得終生教席,理應繼續留在教育界發展;為何轉換「跑道」,投身資源不足的扶貧機構服侍?Winnie表示,全是上主對她的呼召;藉著她對貧窮人的「三個看見」,改變她往後的人生路,就是放下學術界的「鐵飯碗」,加入靠奉獻運作的「施達」,服侍身處邊緣困境的貧窮人。

    改變人生的「三個看見」

    第一個看見發生在她讀博士的第一年。當時她跟隨學生宣教組織到菲律賓馬尼拉,探訪貧民窟。由於當地衞生環境惡劣,她在第三星期便病倒了。「當時我求問上主:『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我讀的書和學習的知識都與我身處的環境完全無關。』就在那刻,上主讓我看見,無論我學歷有多好,對我身旁那對貧乏的年輕菲律賓夫婦和他們餓了也沒有奶喝的嬰孩來說,根本毫無意義。同時,主又讓我看見,修讀經濟其實不只為個人興趣。若我能夠從社經結構層面去幫助人,可以很有意義。故此,當我回到美國,我便由原本主修企業金融改為主修發展經濟,並主力研究饑餓、貧窮等議題。」

    第二個看見來自她於北非一個伊斯蘭國家的短宣經歷。她當時入鄉隨俗,和其他女性一樣戴頭巾,穿長袍。後來回到美國,有一天她走在路上,看見很多人蒙著臉,戴頭巾;她赫然意識到不止在伊斯蘭國家,在美國她居住的社區中,也有許多蒙著臉的「鄰舍」,而她以往視而不見。「那一刻,上主讓我看見我『看不見』的!她們明明每日在我身邊,但我卻沒有看到她們。」

    第三個看見是在北非旅程中,她體會到自己與貧窮人的「共同人性」(Common Humanity)。有次她和幾個同樣身穿罩袍的女孩一起到公共浴室洗澡,由於大家語言、宗教和文化背景都不同,她估計溝通應該有許多隔閡。怎料當她們去到浴場脫掉罩袍後,她才發現女孩子們原來有許多共通處——罩袍遮蓋的她們一樣愛美,一樣關心體型肥瘦。「上主讓我看見,原來我們並沒有不同。大家同樣渴望愛,渴望安全,需要獲得尊重,我明白大家並沒有區別。此後,每當我接觸貧窮人,我都覺得特別親切;甚至每當飛機降落在貧窮國家,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Winnie(左三)心繫「亞非拉」國家,相片攝於尼泊爾。

    這些經歷讓Winnie決定於2018年放下在美國建立的一切,回流香港。她認為基督教的信仰中心已經由西方國家轉移到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簡稱「亞非拉」),一個被統稱為「Majority World」(主體世界)的區域;而她渴望在這地方經歷和參與上主的工作。「據統計,全球有25億基督徒。每100名基督徒中,約有67個居住在「亞非拉」,79個住在中度或高度貪污的國家,而上主的靈正在其中工作。」

    小機構、大角色

    回港後,她獲邀加入「施達」董事會,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施達」工作。

    「施達」是全球基督教救援及發展組織聯盟Integral Alliance(IA)的創會成員之一。IA有21個機構成員,它們和「施達」一樣,都是基於實踐整全使命和整全福音去進行扶貧發展及救援工作。」她發現,「施達」雖然是本地機構,但透過這個網絡,事工可以延伸到85個國家,接觸到500多個貧窮國家的夥伴,亦因此能迅速參與在敘利亞及阿富汗等大型災難的救援工作。縱然「施達」是一個小機構,卻在基督教扶貧發展的國際舞台上,擔任相當重要的角色。

    是恩典,不是犧牲

    了解過Winnie的背景後,讀者認為她加入「施達」的「犧牲」是否很大?我問Winnie,父母對她的決定有否不快?是否認為她放棄大好前途而加入了「貧窮人行列」?的確,她加入「施達」事奉,薪酬比以往跌幅大。然而,她感恩父母非常開明,對她的職業從不干涉,給她自由去選擇。此外,對於委身服侍貧窮社群,她不認為是「犧牲」,反倒是恩典處處。她分享:「同工常自以為所作的微不足道;而我卻認為『施達』的服侍如鑽石般珍貴,有機會與上主同工,是祂給予我們的恩典。」

    現時經濟低迷,很多機構籌款不足,「施達」亦面對同樣境況,這有影響她事奉的信心嗎?「我相信『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第十一章25節下《和合本》)上主是供應者,祂會適時提供資源給我們。只要機構同工盡力去服侍貧窮人,上主會為我們預備。」

    求主藉著Winnie在扶貧發展上的知識和經驗,帶領同工獻上自己的力量,一起在幻變和複雜的世代繼續肩擔扶貧濟困的使命,服侍有需要的貧窮社群。

    談天說道 之 失落了的品德教育

    「要訓導孩童走他當行的路,這樣他到老也不會走入歧途。」(箴言22:6《環球聖經譯本》)

    文:呂英華│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這些年來,似乎也不太多人關注青少年的品德問題。直至YouTuber「床哥」(「JFFT」成員陳鈺麟)的事件開始,才討論社工品德與私生活的問題。有人拿這問題延伸討論:「若然床哥有這個在YouTube說話不太正經的背景和人設,又到學校作實習社工,會否影響或教『壞』青少年?」或許,人或多或少都認為品格重要。現在,有人擔心學生受別人影響而學壞,卻沒有人討論加強校內的品德教育,就好像在說,只要不學壞,成績達標,就是一個好學生一樣。

    對於與青少年品格相關的研究,原來理工大學早在2018年便做過「香港中學生發展研究」,探討中學生品德問題。當中受訪者包括中學生、教師與家長,三者在青少年成長時期扮演著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整體結果而言,普遍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欠佳(如在尊重他人、愛心、同情心等等特質方面),且有下降的趨勢;普遍教師認為學校對學生提供的品德教育不足;而大多數家長及老師都認為香港青少年充斥「自我中心主義」,「我」凌駕於一切之上。超過一半受訪家長坦言,青少年總是一副「我永遠是對的」嘴臉。 筆者無意逐一再次分析研究結果,只不過想建基於這個有趣的現象,回應一下現今社會狀況。

    負責研究的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石丹理直指在調查分析中,其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家長雖然對於青少年品德發展的重要性表示肯定,但始終還是較著重學業成績,且大多讚賞子女成績上的成就,卻鮮有讚賞其在品德上做得好的地方。當社會依然只著重學業成績,學生的道德水平只會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其實,一個小孩由「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到認知「其他人都是世界的持份者」,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換言之,就是由「自我中心」直到學懂「為他人犧牲」的過程,孩子需要教師與父母的身教。不過,經過數年疫情,學校提供的品德教育有限;同時,教師的身教也缺席了。近來卻又說學校的性教育不足,花費資源在品德教育便不是首要選擇。

    超越才能的努力

    或許很多家長期望子女成績優越,又能夠發展到潛能,最好比其他人強。事實上,有不少學生的確除了學業知識,課外活動的成就也不能少看。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一個人到達自我實現,發展了自己的潛能,就是人最終極的理想;但單純的「自我實現」只能對自己產生益處。心理學家法蘭克(Viktor Frankl)否定了人最終極的狀態只是「自我實現」;他認為還有高於「自我實現」的層次,就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所指並非只是實現自己內在能力,而是「超越」自我去尋找崇高和偉大的價值。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當一個人有成就,不論是學業成績或其他範疇中所得的成就感,很容易轉化成一種優越感,變成認為自己總是比他人強而自我膨脹,而且我們也必須提出一個問題:「一個有才能,有成就的人為甚麼要成為一個品德『好』的人?」事實上,一個有能力的人不可能自動變成一個有品德的人。Viktor Frankl一早點出一個重點,就是當人單單「自我實現」時,世界就成為他自己的舞台;並指出:「人不能把世界看成光為了表現自己,也不能將它視為只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工具或途徑。這兩種態度都會使所謂的世界觀(Weltanschauung)變成『世界評價』(Weltentwertung),因而瞧不起世界。」(註1)若然一個人獲得成就感,卻沒有人教導他謙卑,必然會叫他自高自大,瞧不起其他人,即使他沒有表現出來。

    教育的初心

    香港教育的目標乃是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中獲得均衡的發展。「德」是追求「善」的教育、「智」是追求知識和真理的教育、「體」是追求身體強健和良好機能的教育、「群」是追求人際關係和人倫之間和諧相處的教育、「美」是學習欣賞藝術的教育。 香港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就是單單追求「智」。他們已經喘不過氣來,看看多少學生因為學業壓力而選擇離開世界就知道;再者,在「填鴨式」的教育中,「智」也只是停留在「知識」層面,忽略了「真理」的層面。即是旨在應付公開考試,而不是探索知識,享受學習。既然「智」已經夠忙了,更不用說其他四方面了。

    香港政府在教育上雖本著五育的理念,實際上卻主動忽略建立良好品格的重要性。記得大約半年前,香港政府公布了平機會新任主席的招聘條件,由2018年要求的「清晰遠見、持正不阿、具出色的領導才能、行政技巧及成熟品格」,到今天已將「成熟品格」改為「成熟的行政及公關技巧」 。親自抹殺了「成熟品格」對於作為領袖的重要性,仿佛在說:能夠處理行政及公關工作,就是一個好領袖。

    近年的新聞報道也令人大開眼界。一個月前,發生了一宗匪夷所思的事件,懷疑有小學生在學界球賽涉嫌走線「打假波」,目的是為免出線挑戰強隊。球員在禁區頂罰球回傳,守門員懷疑故意將球漏入自己龍門。足總懷疑有人教唆或鼓勵球員不全力和不誠實作賽,正展開調查。 根據報道對事件的描述,可能是學生或教練怕輸,才作出如此欠缺體育精神的舉動。事件正在調查中,若然真有其事,學生也實在欠缺正確價值觀教育;若是教練教唆學生如此作賽,這教育方式也實在令人無言以對。

    另一則新聞,便是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在本年2月發表的一份香港青少年2019-2023干犯有關性罪行個案概況研究報告。報告指出,近年青少年涉嫌性罪行的個案激增,2022及2023年的青少年涉非法性交及猥褻侵犯案件較2021年分別上升1.8倍及3.5倍,而涉猥褻侵犯案的被告年齡僅11歲。 雖然這裡直指是性教育不足的後果,但這個結果也表示許多青少年並不懂得尊重他人。

    雖然坊間許多討論認為教育工作者的私德不應該被干預,但事實上對青少年來說,「身教」尤其重要。因為一個小孩的成長大部分在於「模仿」,他們模仿誰,便決定了他們的成長向度,特別是在品德教育方面。雖然學業成績重要,但作為陪伴小孩成長的人,除了成績之外,應更多讚賞小孩在品德上做得好的地方,同時自己也付諸實行,不應「講一套,做另一套」。網絡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價值觀,若然認為品德教育重要,也當增加自己對青少年的影響力,以免他們被欠缺道德責任的網絡環境所薰染。

    註1:弗蘭克(V. E. Frankl):《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趙可式等譯(台北:光啟文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