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信箱~教會調解

問?

基督耶穌吩咐祂的門徒要合一,要彼此相愛。教會本應是互相建立的地方,可惜弟兄姊妹之間往往在參與教會事奉的過程中,因為意見不同,衍生了各樣的嫌隙。教會如何透過「調解」來幫助弟兄姊妹解決爭議,修復關係?

答:

每當雙方交往時發生了不協調、嫌隙,甚至衝突,一連串的負面情緒便會啟動了自我保護意識的反應,彼此之間就彷彿築起了圍牆,拒絕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感受和處境,互信的關係便因此而被破壞。

作為神家裡的人,無不想能夠實踐聖經的教導,彼此關係復和,互相原諒接納;而身邊的牧者、弟兄姊妹都盼望自己能夠成為和平之子,樂意作為橋樑幫忙雙方化解積怨,讓紛爭之星火及早撲滅,不會成為破口,埋下日後教會分裂的隱憂。

「調解」確實是一個很有效的溝通平台,可以讓破裂冰封的關係重新復修,再現生機。一般而言,教牧長執和資深信徒領袖能夠成熟地參與和協助調解是相當重要,他們都明白自身教會的文化背景,可能會更有效率地體會到問題的癥結,帶動相關的弟兄姊妹積極參予;甚或他們本身就是紛爭的當事人或受害者,調解正好給予他們一個表達和解說的機會。

調解在教會應用的範圍也相當廣闊,例如:弟兄姊妹之間的個人糾紛、教友家中成員的各種生活爭拗、各事工發展會議成員之間的意見分歧以至大動肝火、執事與教牧對教會發展路線看法的落差,又或教會辦公室行政決策丶同工之間人事合作問題等等;何處有紛爭,何處便需要調解,實在是數之不盡。

「基督教調解」的特色除了保密丶自願和自主之外,透過使用不同的溝通技巧方式來讓雙方可以表達各自的關注和立場,還加入了屬靈生命的元素。例如在調解會議當中,調解員可以與雙方一起禱告,祈求神幫助、光照啟迪各人生命和心中的盲點,將原先爭議的焦點轉回問題的根源之上,就是信徒生命本質的問題;讓雙方的眼光從只看到對方眼中的刺轉移,看到自己眼中的樑木,甚至可以轉眼仰望耶穌,遵從聖經的教導與神和好,並且與弟兄姊妹坦誠溝通,把分歧縮窄拉近,心意回轉願意冰釋前嫌。這樣便能夠使教會回復和諧,彼此能同心合意,成為美好的見證,榮耀主名。

平和 | 認可調解員

基督教調解中心
Whatsapp及電話 : 6996 1159
網址 : http://www.tdwwcm.org

情愛心理學:結婚是愛情的墳墓?

「結婚是愛情的墳墓」(marriage is the tomb of love)被認為是十八世紀意大利著名作家卡薩諾瓦(Giacomo Casanova)的名言(見於他逝世後衍生的作品《我的一生》),這句說話引起不少人共鳴。除了婚姻亮起紅燈的夫婦之外,有不少人因為父母的婚姻經歷也認同了這句話。不過,這種想法也引起其他人反感,有人認為把婚姻的重要性貶低了。反對的人認為,婚姻應該是「快樂的起點」(marriage is the beginning of happiness),是屬於新婚夫婦的結婚禮物。

既然說得出「墳墓」這個詞語,就表示愛情應該確實曾經出現過,只可惜在結婚後被埋葬了。的而且確在男女戀愛的過程中,愛情肯定非常熾熱。這時候雙方的關係是十分浪漫甜蜜,自由自在;兩人會盡量表現出自己的優點(外貌及內涵),卻又隱藏自己的缺點。結婚之後,這些被隱藏起來的弱點便陸續浮現出來。另外,婚禮之後雙方便一起生活,需要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生活瑣碎事宜,並不怎麼有樂趣;而且在互相適應時,很容易出現矛盾。還有一種心理現象,算是「光環效應」,就是戀愛有如月亮的光環向周圍擴散,把所有事情美化了。但是蜜月期過後,就把這效應消除,暴露了生活暗淡的地方。

另一方面,結婚也有新鮮的環境,又容許兩人享受二人世界。對於遵奉傳統道德的夫婦,結婚後使性愛合法化,甚至安全感增加,減少未婚懷孕的憂慮。因此,更加能夠享受性的樂趣。此外,結婚帶來組織家庭的責任,使夫妻關係更進一步,讓愛情變得更現實及更成熟。故此,結婚應該是戀愛的「學車證」,而不是「畢業證」。根據“Health Encyclopedia”的意見,結婚後夫妻應該學習下列事情:

一、經常及清楚地溝通

二、向對方說出感激的說話

三、製造浪漫的二人世界

四、計劃一些屬於個人的時間

五、明白雙方可以意見不同

六、互相建立信任

七、彼此寬恕

聖經也提及婚姻的各種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項:

一、彼此相愛:「無論怎樣,你們每個人都要愛自己的妻子,像愛自己一樣,妻子也要敬重丈夫。」(以弗所書第五章33節)

二、互相配搭:「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個和他相配的幫手。』」(創世記第二章18節)

三、生兒育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對他們說:“要繁衍增多,充滿這地,征服它」(創世記第一章28節);「教養孩童走他當行的路」(箴言第二十二章6節)。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