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事件簿:就是愛(下)

待父母外遊回來,她第一時間約了媽媽,打算問個清楚。這段日子,她每當想起爸爸的婚外情,均心煩意亂;既鄙視他自私,也不屑媽媽妥協,同時也為自己被蒙在鼓裡感到憤怒,為破碎的家庭感到悲傷。

她安排在酒店大堂咖啡廳見面,因為害怕在家𥚃無所顧忌,會失控指責媽媽。媽媽準時抵達,步履輕快,笑容滿面。倆人點餐後,她打算待茶點送來後,不再受打擾,才開門見山問個明白。她於是找話題:「旅行開心嗎?」媽媽愉快地說:「很開心,重遊和妳爸爸初次遇上的街道。他當時和幾個同學一起逛街,我認識其中一個,便給我們介紹了。」她聽著,傾刻間非常憤怒。慶祝結婚紀念日,值得慶祝嗎?自欺欺人!她痛恨那份虛偽。

茶點送上來,侍應一轉身,她再也不能克制自己:「我打開您的首飾箱時,發現那個信封,上面寫著『請三思』,好奇心驅使,打開看,讀了內𥚃的信件。」媽媽一面錯愕。「為甚麼我一直不知道?」她質問媽媽。「為甚麼要讓妳知道?」媽媽迅速從驚訝中恢復過來,放鬆身體靠後坐,平靜地問。「我們是一家人,不應該坦誠嗎?我被蒙在鼓裡,你們扮若無其事,還好像很恩愛。說甚麼重遊相識地,慶祝結婚週年。不是大騙局嗎?」她開始變得激動。媽媽傾身拍拍她的手,意圖安撫她;她卻一臉厭惡地推開她的手。「我不喜歡將子女牽涉在父母爭吵不和的三角關係中;對子女沒有好處,只會擴大痛苦和焦慮。況且,他是個好爸爸,妳應該愛他。」「您怎能接受他對您不忠,不離婚?」

「半夜一個電話,吵醒我倆。他接聽了,支吾以對。我覺得奇怪,問是誰?他說是客戶,我不禁起疑,客戶哪會凌晨來電?追問之下,他才如實告訴我。我彷彿給一把利刀突如其來插進心房,痛不欲生。我倆結婚僅8年,已經發生婚外情,真是難以接受!但他哭了,說十分後悔,也誓神劈願說不再見她。他説在外受訓時有時間和空間考慮,決定和她分手。那些信是她當時給他的。他把信放入信封,封起交給我,算是給我一個交代。他寫上『請三思』,當然希望我不拆開。但我當刻沒法冷靜三思考,打開看了,那份親密簡直猶如那把利刀在我心房狠狠轉了轉,生不如死!但我後來反而能夠三思。」媽媽漸漸激動,硬咽地説著,眼泛淚光;看得出那份心如刀割的痛,她自己也不禁鼻酸。

「我相信,他選擇留下,應該愛我遠比她多。他也極有悔意,坦誠說出一切,也將信件給我作交代。我不排除那女子喜歡他之外,也貪財。所以明知沒有結果也要發展這段情。而且是甚麼樣的女子會喝醉酒鬧事?適合他嗎?即使僅是好友,我也不想他受騙吃苦,起碼在這關鍵時刻,要幫他安然渡過。何況我是他的妻子?我那麼愛他。聖經說:『現在存留的有信、望、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我相信他有悔意,希望他只是一時糊塗。我對他的愛也不容許我輕率放棄這段婚姻。」媽媽己經平靜下來,微笑道:「信望愛使我留下來了,後來更讓我倆願意檢討問題所在,然後為我們的婚姻加倍努力。」

她無言以對,因為深深體會到那份愛的大能。而且,一股暖流瞬間湧上心頭,淹沒了憤怒和不滿;她感恩那份愛維繫了這個家!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篇第四十二章5節《和合本》)

巫婉婷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情愛事件簿:就是愛(上)

筆者希望透過人物故事,帶出人性的輭弱及其衍生出來的問題;繼而和讀者一同探索出路。

她怒不可遏,心情久久未能平伏……

她問准媽媽,取得密碼打開首飾箱,借用古董腕錶,卻無意中發現一個信封。信封面是爸爸的筆迹,寫著「請三思」,令她好奇不已。她又見信封沒有封口,於是按捺不住打開了。信封內有幾封信、一張醫生證明、一張照片,一張信用卡底單和購物單釘在一起,以及一張月結單。她逐一攤開細閲,頓感無比震驚,然後是震怒。若然不是父母正外遊,她會立即問個究竟。憤怒填胸,她感到極度辛苦!最後決定換上運動服,去海濱公園發狂地跑了好一段路。

現在累極了,她感到不單止軀體乏力,心靈也非常疲憊。她洩氣地坐木凳上,呆望著維多利亞港,無風也不大浪。藍天白雲下,船隻往來;遙望對岸景色,一切如常。只是那美滿的家庭不再一樣,父母的美好形象粉碎了!她的內心波濤洶湧。

「爸媽不是情比金堅、婚姻幸福美滿的夫妻嗎?爸爸不是個深愛妻子和家庭、忠誠負責任的好丈夫嗎?」她懊惱不已,腦海浮現那些信件的內容:「我倆經過兩地相思,我終於來香港了,偏偏不多久你要外出受訓,又要牽腸掛肚了!」「看了醫生,是發炎,沒有大礙,你不要擔心。但多麼渴望你在身邊。」「昨晚朋友來家,喝多了,喧嘩吵鬧,鄰居報警,去了警處,不在家,沒接聽你的電話。」她好奇對方是怎樣的女子,會醉酒鬧事?「很開心收到你電話,期待你回來,讓我擁抱胖胖白白的你。想你啊!」信尾印上鮮紅的吻,那份纏綿親暱躍然紙上;加上那張頗大數目的月結單,那簽帳副本表示是附屬卡,購物單列出貴價衣服,足以証明爸爸泥足深陷,毫無保留地願意照顧這個女人。這段婚外情已有相當時日,由內地發展來港,所涉及的時間,考慮和過程並不簡單;盡顯男方自私、放縱和欺騙之心。她恨惡他不忠誠!

她心想:相片中的女子看起來較媽媽年輕幾年而已,也不見得是絕色美人,憑甚麼奪人所愛?媽媽當時也年輕、樣貌不俗,竟被取代,地位受威脅!媽媽如何能接受?爸爸既然婚外情證據確鑿,倆人又看來那麼痴纏,媽媽焉能接受丈夫背叛,又包容他出軌?豈能原諒他?怎能不離婚?加上媽媽有自己的事業和經濟能力,怎能選擇留下?再者,婚外情被揭發後,應有的信任理應消弭於無,如何重新建立並維持信任?她百思不得其解。她對於媽媽不合理的妥協、懦弱和縱容,厭惡的感覺油然而生。

良久,她的情緒才漸漸平伏。但轉𣊬間,她想到「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竟然遇上兩情相悅、決定立誓結婚,其實並不簡單。她不禁感到失落沮喪,黯然落涙。一份原是至真的情、至深的愛,為何如此輕率便糟蹋了?婚姻不是一夫一妻、一心一意、至死不渝嗎?(待續)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篇第四十二篇5節《和合本》)

巫婉婷

資深輔導員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婚姻靈性操練 之 丈夫有婚外情,「死忍」嗎?

在一個月前,美玲無意發現丈夫忠誠有婚外情,頓時感到晴天霹靂,從來沒有想到一直深愛的丈夫竟然有出軌的行為。她求助,並透露夫婦二人已結婚七年但卻沒有孩子,彼此相愛,是教會的模範夫妻。原來,在去年,教會有一位姊妹小燕的丈夫不幸車禍喪生,忠誠非常同情小燕,看見她既要獨力持家,又要照顧兩個分別五歲與三歲的小孩,故此處處和事事拔刀相助,協助小燕家裡大小的事務,如維修工作。就是這樣,忠誠和小燕日久生情,並發生了性關係。加上忠誠非常喜歡小孩子,使他覺得與小燕是「相見恨晚」,雖然明知犯錯,但事到如今,進退兩難,不知所措!

美玲向她的牧師求助,牧師有輔導她們夫婦二人。但除了苦苦相勸忠誠,牧師只著美玲要忍耐,為丈夫悔改懇切禱告!一個月過去了,忠誠仍然繼續維持與第三者的關係,並自認這是承擔對小燕一家的責任!傷心欲絕的美玲給我的問題是﹕「我這樣忍下去,便是犧牲的愛嗎?」

坦白說,在我處理的這起背叛婚姻的個案,案主以「相見恨晚」、要對第三者負責任,甚至說「我的婚姻是一個錯誤」等自圓其說的「理由」來解釋婚外情,實在是荒謬,難道他對髮妻沒有責任嗎?聖經不是明明記載說:「法利賽人前來試探耶穌,說:『人根據某些理由休妻,可以嗎?』他回答:『造物者從起初‘造人的時候,就造男造女’。‘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些話你們沒有念過嗎?這樣,他們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體的了。所以 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開。』他們就問:『為甚麼摩西卻吩咐‘人若給了休書,就可以休妻’呢?』他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才准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如果不是因為妻子不貞,就是犯姦淫了。』」 〈馬太福音19﹕3-9〉

經文說明神的心意是﹕婚姻乃一生一世,除了婚姻出現「不貞」(像這個案一樣),神是不願婚姻無理的終結。婚姻的倫理是清楚的,但處理婚姻問題的輔導卻是複雜的。簡單來說,「忍」,甚至不成熟的「饒恕」多時只能產生反效果,並延續與第三者的關係,無補於事!輔導該令加害者的丈夫明白他背約所帶來的傷害,而負責任該同時是對髮妻與第三者的受害人。在輔導過程要讓夫妻明白關係的「推力」(分裂夫妻的動力) 和「拉力」(外在吸引的元素) 。既然丈夫也知錯,便要化他的悔意成為悔改的動力!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理性與感性:否定前因

午夜十二時了,方太太在家中忐忑不安,等候著丈夫回家。其實她知道丈夫晚上要出席公司的慶功宴會,晚飯後才返家。但是想不到這麼晚,還不見他的蹤影,而且也沒有致電回家,跟平常丈夫的表現十分不同。方先生平日準時放工,大概晚上七時左右回到家裡,便和妻子一起晚膳。方太太不斷打電話給丈夫,但總是接不通。

一路以來,方太太十分相信,一個準時放工回家的丈夫是好丈夫。但這晚丈夫遲遲未返家,豈不是出軌嗎?跟著她想起丈夫公司的女上司及女同事,又想到現在是否正和他一起鬼混呢?她越想越不安,甚至開始憤怒起來。

其實方太太正出現了「否定前因」的邏輯謬誤(denying the antecedent fallacy),因而煩惱。這謬誤是指前因若不出現,後果也會不出現。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的士司機,你就是有一份工作。但是現在你不是的士司機,故此你沒有一份工作。

再過了十多分鐘,方先生按門鐘,他回到家裡,但是身上有酒氣。他解釋是因為剛剛升級了,同事恭賀他,要求他多飲一、兩杯酒,但他沒有醉酒。當方太太質問他為何不聽電話的時候,他表示收不到任何訊息。她從丈夫口袋裡拿出那殘舊的手機來,發覺原來沒有電了。本來打算教訓他一頓,現在卻說不出口。為了避免同樣事情再發生,第二天早上,她情詞迫切地對丈夫說:「醫生曾經說過,假若你不飲酒,你會長命很多。昨晚你飲了酒,我很擔心你會短命,所以你以後無論任何情況都不能飲酒了。」

其實方太太給丈夫這種勸戒,動機雖然良好,但是仍然犯上「否定前因」的謬誤。沒錯,不飲酒的人一般比酗酒的人身體健康些,大抵也會長壽一些。但是科學並沒有證明喝酒的人一定短命,反而有些研究指出,飲少量紅酒可能會令身體膽固醇更加健康。故此,方先生昨晚可能多飲了一些酒,但是沒有證據證明他醉酒了,又或者出现其他後遺症狀。方太太這般緊張,可能是受昨晚煩惱的心情,特別是懷疑丈夫有「婚外情」的胡思亂想影響罷了!

不過,這種邏輯上的推論有時候卻是對的。例如前設是:如果我是董事會主席,我可以否決其他董事的投票決定。但是,現在我不是主席,故此我不能否決這個決定。這樣非常正確。

聖經馬太福音十八章一至六節記載:耶穌的門徒爭論在天國誰最大,耶穌叫了一個小孩子來,說:「你們如果不回轉,變成像小孩子一樣,絕不能進天國。」從字面看,一個成年人是否不能進天國?邏輯上似乎是這樣;因生理上,人的身體不可能返老還童。但是,從心靈角度來看,則非常合理。耶穌其實是針對門徒的爭論(好高騖遠),故借用小孩子來教導他們要謙卑。耶穌解說:「所以,誰自我降卑,變成像這小孩子一樣,這人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婚姻親子輔導室 之 我並非不寬恕,而是…

如何從破裂的婚姻關係中復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受傷的一方能寬恕對方。當導火線來自於婚外情時,寬恕便顯得更為關鍵。

志航和慧琪結婚十四年,已有兩個孩子,在親友眼中,是一個很幸福的家庭。不幸的是,志航早前和女同事發生了婚外情,期間經常離家、對家人無端動怒,甚至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歸咎於夫婦二人感情上的隔閡。過了一段時間,志航感覺自己的內心仍然充滿空虛、失落的感覺,再思時發現深愛的仍然是妻子慧琪。於是,浪子回頭的他回到慧琪身邊,認錯和懇求她的原諒。

隨後的日子,志航很努力地修好和慧琪的關係,細心觀察她的需要、抽時間陪伴她、主動照顧孩子。可是,慧琪的態度卻起了變化,遇上小事不順會勃然大怒,時而目光渙散呆站在窗前,面對志航的觸碰顯得很害怕。面對這種難以揣測的無常變化,志航心裡充滿著很多問號﹕「我已認錯道歉,為甚麼慧琪仍不願意寬恕我?」

或許大家會認為慧琪憤怒是對的,只是不該憤怒太久,應給志航一次悔改的機會。其實,慧琪有這樣的反應是很正常,大家看到的憤怒只是表面上的情緒,實際上,她的身心靈經歷了一次巨大的創傷,志航背叛她時的行為,與現在的他成了強烈的對比。慧琪的勃然大怒是一種訊號,反映她失去了安全感,害怕再次被出賣,擺出來的強硬之姿態就好像一道牢牢地圍起來的籬笆,保護自己不再被欺負和傷害。曾經被出賣,讓慧琪自覺愚蠢,懷疑自己的判斷能力,為甚麼會被瞞騙。此外,曾經被別人形容為幸福家庭,原來卻是如斯脆弱,不堪一擊,在在衝擊著她對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失神的表現正正是她不能接受自己被出賣的反應。

婚外情是一種背棄的行為,並非偶而發生的,是經過選擇的。面對志航的出軌行為,慧琪曾深深地經歷不再被愛的痛苦;處處懷疑自己比不上第三者,包括樣貌、性愛、智慧,志航的親近會造成再次痛苦的可能性,故此,慧琪會表現出冷淡,遠離的姿態。若大家只問為甚麼慧琪不能寬恕,確是輕看了受創的程度。現在的慧琪很需要重新建立安全感和對志航的信心,一個又大又深的傷口,豈可在短時間復原呢?如何讓慧琪重拾安全感?志航可嘗試表現出貫徹的態度,若認為是對慧琪和家庭好的,便堅持著,讓慧琪觀察出他的真誠。對於慧琪反覆無常的情緒,要表現出接納;同時也可表達自己的感受,讓慧琪跳出封閉的方式,再拾被重視的感覺;保持積極聆聽和清晰表達的溝通,讓慧琪有重新被聆聽和抒發的機會。寬恕並非只是一個結果,而是一段值得追求的過程。

陳小碧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2020_Mar_25_EQ

「婚姻親子輔導室」之 婚外情﹕擦槍走火的危機

愛萍與雄傑(化名)結婚多年,育有一子。雄傑事業有成,小康之家本來頗幸福;不過,雄傑與女同事發生婚外情,關係維持了一年,最近始被揭發,愛萍知悉的當刻傷心欲絕,更怒不可遏,立即將他趕出家門。此時,雄傑才如夢初醒,悔不當初。

幸而,他們兩人仍來尋求輔導,希望挽回瀕臨瓦解的婚姻。甫坐下來,愛萍搶先發言﹕「這件事發後,家人都指罵他,連兒子也對他不理不睬,真羞家呀!」雄傑顯得垂頭喪氣,連連道歉﹕「是我不對!我決定離開第三者,給我一些時間……。」

愛萍怒氣未消﹕「你對她仍餘情未了?真是自作孽,罪不可恕!」雄傑頓時啞口無言,輔導室裡的緊張氣氛霎升。「主啊,我應該如何幫助這對夫婦呢?」我默默祈禱後,主讓我感應到愛萍極度的憤怒裡,埋藏著很深很深的傷痕!

再次單獨約見愛萍時,她的怒火依然旺燒。我再懇切默禱﹕「主啊,讓我可更明白和體會她內心的痛!」跟著緩緩對愛萍說﹕「愛萍,明白他戀上第三者,破壞了婚姻的承諾,傷害了你的情感和信任愛慕。你現時一定感到十分混亂和矛盾,對感情與婚姻的信念都崩潰了,無法接受眼前事實和再信任他!」她靜靜地聽著,眼淚不由自主地淌下,痛苦地低頭抽泣……。

我以柔和的聲音安慰她﹕「眼淚可以替你說出傷痛、洗滌心靈,流淚很是自然和寶貴,毋須抑制,痛快地哭吧,你心裡面實在很難受很痛苦!……」過了一會兒,她的眼淚少了,緊繃的面容也鬆弛下來﹕「我只感覺到極度憤恨,但內心的痛處卻不敢去觸碰,故在這段時間,內心好像埋藏著一顆隨時爆炸的炸彈!」

我回應她﹕「是的,當伴侶被揭發有婚外情後,當事人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徵狀(Post-truma Stress Disorder Symptroms),一方面,腦海裡有時會回閃丈夫不忠的畫面(Flash back),出現情緒高漲激動而感到憤怒驚慌!另一方面,亦時有情緒麻痺,以逃避接觸內心痛處。」

她想一想,用力點頭表示認同。很快,她大力呼出一口氣,對於自己的情緒, 好像多了一份明白理解,亦開始體諒到丈夫的難堪﹕「我們一起那麼多年,他除了今次事件外,平日對我和孩子都幾好……,但是我現在真的很難再信他!內心那條刺不斷在刺痛我。原諒?誰知將來他會否再對我不忠?」

我表示認同,然後對她說﹕「你現在不必作任何決定,但你願意給予自己多些時間,再去觀察丈夫的品德為人是否真誠悔改,然後再作決定嗎?畢竟婚姻對你人生是很重要的,我不願意看見你將來有後悔呀!」她停頓一下,同意會繼續與雄傑來輔導室,一起探索重建關係的可能性。

此時輔導室裡,好像出現了一線曙光。雖然他們復合之路仍漫長,但我見到愛萍埋藏的憤怒與傷痛,彷彿化為一絲希望與轉機,感恩!

朱紹佳(Samuel Chu)
個人 /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2019_July_3_EQ

婚外情的危與機

「人人都應該尊重婚姻,婚床也不要玷污,因為 神一定審判淫亂的和姦淫的人。」《聖經新譯本》〈來13﹕4〉

婚姻裡出現第三者,對承諾長相廝守的夫妻來說是致命傷害,人們在同情受傷的另一半同時,對出軌一方和「狐狸精」千般指責和謾罵。婚外情是怎樣產生的?可以補救嗎?在婚姻危機工作坊上,身兼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的資深個人、婚姻與家庭治療師李耀全博士和誠信綜合治療中心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穎昭博士分別以「婚外情的創傷心靈及輔導」和「婚外情溝通的藝術」為題,一一為你剖析這些問題。

文/圖﹕謝芳

陳穎昭博士(Dr. Michelle Chan)指出,跟據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及教育中心於2013年至2015年進行一項「有關婚外情問題普遍性及態度調查」,其結果顯示,在有效的1,431份問卷中,有526名受訪者曾因婚外情問題求助。婚外情情況普遍,幾乎每2人便有1人身邊親友遇過婚外情問題。而主因有夫婦少溝通、聚少離多,分隔兩地和近水樓台。

她說﹕「說起婚外情,大家會想起男偷食、女性紅杏出牆,做了一些對婚姻關係有威脅性、傷害性和穩定性受損的行為。而出軌的風險因素是雙方欠缺強烈的情感聯繫、對婚姻不滿意、輕視道德觀念、缺乏深入傾談和溝通等,例如若丈夫長時間離家工作,大家的溝通流於表面;太太感壓力時想與老公傾訴,但老公又不理會或容易因小事大發雷霆,沒有用心或時間去真正聆聽對方;老公拖著疲倦身驅放工回家,太太只顧和他投訴奶奶不是或生活上的問題,甚至責怪對方不是,而忽略了對方歇息的需要和難處等,老公只會逃避又不懂表達自己;又或在處理日常生活的衝突時雙方各不相讓等;久而久之,溝通減至少之又少。事實上,溝通對關係來說很重要,就如空氣對生存般重要。」

「婚外情為何會令受傷害的一方感覺很痛苦?因為夫妻的關係極親密,對婚姻配偶都有期望,這個關係代表著海誓山盟的契約、情感避難所、一夫一妻制,可以互相給予愛、關懷和支持,是一個情緒肉體信任的安全依附關係。而婚外情粉碎了這些對婚姻關係的基礎信念,打破了對婚姻的期望,出軌的行為違背了承諾信任,令人感到晴天霹靂、受創、極大傷痛、失望、被背叛、被遺棄、忿怒、徬徨、甚至無助、懷疑自己、缺乏安全感、對婚姻失去信心等。」她說,當發現另一半有婚外情時,情緒溝通會有兩大障礙,如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和負面的相處互動模式(rigid interactional patterns)。「妳對得我住?枉我一直以來信任妳!」「她是誰?是否上次一起飲酒的XXX?我見到你們眉來眼去…。」「你之前不是說過不再聯絡她,為何現在又WhatsApp 她?我怎麼能再相信你呢?」

她說,若雙方也願意修補關係,婚外情的輔導會從溝通技巧,對負面情緒,以及過去負面或沒有建設性的相處互動模式提升覺察、了解及改善著手,從而讓雙方逐漸覺察及明白對方,建立健康的溝通和相處模式,增進親密關係;雙方亦要學習重新檢視自己和對婚姻關係的看法和期望、疏理及健康地表達情緒等。 「情緒、思想和行為是呈三角關係,情緒需要被確認和聆聽,它會告訴自己有甚麼需要和理解對方,不同的情緒令我們有不同的行為表現,例如:『點解你咁衰?』『點解你不出聲不講話?你不愛我。』憤怒的背後暗藏了其他不同的情緒及需要。」

7.3.2018 A

李耀全博士則指出,童年依附的關係影響一生,就如以家中被孩子收養的那隻流浪貓為例,無論我們如何照顧牠,一起生活也習慣了,但一聽到有聲響,牠立即閃避到隱蔽處,因出世時曾被遺棄而受到傷害變脆弱。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是如此,若遭破壞,所受的傷害令人在婚後對伴侶也不信任。第三者出現,過去成長所受傷害再被挑起來,令兩人關係不能暢通。「溝通是婚姻的鎖匙。而婚外情不易處理,除非雙方都願意修補,就是饒恕對方。」

再談婚外情的原因,李博士說,婚外情有十大典型心理﹕(1)補償心理﹕夫妻不和、分居、配偶生理缺陷;(2) 貪財心理﹕貪圖對方的錢財;(3)欠情心理﹕舊情復熾;(4)圖貌心理﹕貪圖對方美貌或身軀;(5)報恩心理:對對方抱有感激心理又覺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6)報復:因一方有外遇,為了報復,主動尋求第三者;(7)好奇心:感到婚姻生活平淡無味,嚮往浪漫婚外生活;(8)享樂心理﹕受性開放思想影響,及時行樂,濫交異性;(9)相悅心理﹕因工作關係,雙方日久生情;(10)失落心理﹕婚姻生活出現問題,產生心理上的失落感,萌發異心。7.3.2018 A2

至於男、女涉及婚外情普及的原因﹕(1)男方﹕早期性壓抑引致的反叛心理;擔心在年紀大的時候失去性衝動;配偶對性有太多限制,並視之為禁忌,雙方溝通差;工作繁忙引致性生活較少,並增加婚外情的機會。(2)女方﹕與第三者親密接觸的吸引力;報復配偶的不忠,藉此减少罪咎感;顯示個人的獨立性和受管制;情感需要的滿足。

至於婚外情的補救和處理,李博士表示一般有三個途徑﹕(1)重建婚姻關係;(2)容忍婚外情;(3)分居–離婚。「最重要的補救是尋求幫助,如配偶家人、社工意見及輔導等。而在發生婚外情後,夫婦必須檢討自我形象、婚姻關係和對婚姻的期望。而處理方面,新的自我形象,提高應付生活需求的能力,培養婚姻內外的生活滿足感,不一定要離婚。」

他說,以情緒取向EFT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的輔導是婚外情的治療方法,是80年代由Susan M. Johnson 和 Leslie Greenberg發展出來,注重個人內在經驗的歷程與整理,也重視關係中的互動與溝通,經驗情緒的力量至為重要;情緒的經驗與表達是建立親密關係的基礎,更是重建親密關係的改變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EFT 相信「想法」太快表達,「感受」卻沒有或太少被表達出來。

他強調,治療重點是把「行為層面」轉換為「情緒層面」,精髓在於協助夫婦重新整理情緒反應,以幫助找到新的和建設性的互動方式,並重塑其情緒經驗。其中有九個步驟﹕(1)評估;(2)界定負面互動模式;(3)找出深層情緒;(4)重新界定問題;(5)增強當事人對一直被否定的情緒的了解;(6)增加當事人對配偶的經驗/感受的接納程度;(7)鼓勵當事人表達渴望與感受,建立情感的連結;(8)應用新的互動模式;(9)鞏固新的互動模式和依附行為。

 而復和輔導是幫助當事人逐步消除關係中的張力,以饒恕代替報復,重建信任及安全感,向第三者交代決定並道歉,容許婚外情的一方哀悼逝去的感情,夫婦共同為婚外情解碼,促進溝通,尋求個人成長,以及夫婦再度委身。

2018March_7婚外情的危與機

致命的婚外情

你們要逃避淫亂的事。人所犯的,無論是甚麼罪,都是在身體以外,唯有行淫亂的,是觸犯自己的身體。《聖經新譯本》〈林前1﹕18〉

在茫茫人海中,從相識相知,到踏上「永遠愛你」甜蜜蜜婚姻征途,四目交投下作出的「執子之手,與之偕老」承諾。但隨著濃情蜜意的消減,有人選擇為感情增值,有人卻另尋昔日的激情。「丈夫出軌了!」「太太有了新歡!」婚外情的真相為另一半帶來刻骨銘心的痛苦,有人會作失卻理智的自毀行為,甚至禍及下一代。近日又增添因伴侶婚外情而抱著孩子輕生的報導,這些慘劇為我們帶來甚麼的警號?藉著三位在婚姻輔導和兒童心理有研究的專家文章分享,祈望讓大家有提醒。

編輯﹕謝芳

婚姻需要愛的土

黃葉仲萍博士
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督導
伯特利神學院輔導系教授

最近發生的家庭悲劇,都令我們更深思夫婦及家庭關係!究竟甚麼事可以促使一個人這麼急促的做出如此毀滅性的決定呢?愛去了那裡?人的理智會丟失得如此徹底?

每年的九月十日,是國際自殺防治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推動的「世界自殺防治日」,今年特別以「聯繫、溝通與關懷」為主題,希望藉此提醒大家重視關係。當然,構成自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精神困擾、家庭問題、人際關係、經濟困難等等,但一般輕生者都是在關係上出現嚴重的困難,認為自殺是最快速的解決或抽離關係的辦法。最常見在感情的事上,在「剪不斷、理還亂!」的困局當中,過度急於抽身及要解決問題,反而促成許多的困擾甚至悲劇!

愛之深的情感

中國人的愛喜以「心疼」來稱謂,表示愛之深;也因著這樣「疼」形成難捨難割的糾纏關係,特別是面對情感的失落時,會變得無法釋懷而耿耿於心。這種依戀的關係,從出生開始,嬰孩與母親之間就存在,只是在中國式的親密關係中,孩子比較難從這「疼愛」中獨立出來。母親「疼愛」孩子的故事,經常出現在書本裡,這種感情的流露強調「受方」的脆弱,因此更強調依附的關係,「我不能失去你」,「我沒有你就活不下去」的煽情場面。如果其中一方失約或出現問題,在情感上是會形成很難彌補的缺欠,也容易構成情感上的傷害及壓力。

在生物反應的觀點來看,自殺是由身體受壓的自動反應而來。因為生物遇到危險,它的自然反應是「迎戰與逃跑」fight or flight。在「疼愛」的關係底下,人容易因承受過大的壓力,而情緒起伏較大,有激動、易怒,容易表現出過激的反應,而自殺就是「逃跑」的反應之一。如果從內分泌來看,自殺輕生者的血清素在大腦前額的含量都偏低,較難容忍、控制外來的刺激,會有憂鬱或情緒激動的情況出現。這現象亦可能是長期感情的相互依賴形態所構成。

婚姻的維是一生的學習

事實上,關係的構成源於溝通,但在急促而忙碌的城市生活,加上婚姻中缺乏培養土壤,都會剝奪了夫婦之間感情溝通、結連的機會,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快就會返回舊有處理事情的模式;如果經歷過創傷,就更易響起警號,令人做出迷失理智的決定;日常的溝通亦流於解決問題而交換資訊,缺乏了溫情的表達、互相的支持及欣賞,更遑論情感傷害的修補、包容和忍耐,所以容易釀成悲劇。

婚姻關係可謂是靈性操練的進深班,是一生的學習與實踐,如果我們不加思索地認為自己做到了,可能已是勉強了自己,也勉強了別人!

============================================================================

婚外情的成因與預防

區祥江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輔導科)

婚外情的出現非偶發,而是夫婦關係出現問題最外顯的一種徵狀,正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婚外情這三角關係中,有婚外情者(Affair partner)、被出賣者(betrayal partner)及第三者(extra-marital partner)。三方都有自己要面對的問題,以及各自的內心掙扎和抉擇。

婚外情的三角關係

最常見的婚外情者是夫婦關係之間累積了很多不快,以婚外情者是男士為例,雖被公認為一個好好先生,但在婚姻關係中得不到滿足,或感到不被太太接納,性生活因為關係冷淡而常被太太拒絕,這些都讓他們誤解為「太太將自己推開。」所以將感情投放在第三者身上,起初被發現時,也未必會深感悔意或有修補關係的掙扎。

對於被出賣的一方,發現伴侶有婚外情之後,彷彿被拋進一個情緒的黑洞,滲雜了數不盡的情緒﹕一時感到愕然和自責﹕「為何她有第三者自己仍懵然不知?」一時義憤填膺﹕「我謹守家庭的崗位,他竟然欺瞞而在外風流。」有時又會感到自卑﹕為何配偶最愛的不是自己,而是另一個人?

多層面的感情的失落

不過,眾多感受之中,最核心的情緒是失落。這種失落是多層面的,例如,原本對婚姻家庭有一個夢想,但現在夢想幻滅了;本來對自己滿有自信的,現在的自我形象卻「插水式」下滑。要維繫一段婚姻以外的關係,過程中一定有很多謊言和隱瞞,被出賣者最常見的情緒,是對配偶失去了信任,不能自制地懷疑配偶的話,也不時要監視對方的行蹤。

我經常提醒被出賣者,婚外情是一個危機,需要冷靜面對。有危亦有機,婚姻無疑是亮起紅燈,但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重建失落了的關係。我也鼓勵被出賣者看挽救有問題的婚姻是一場硬仗,要自強和忍耐,才能將配偶奪回到自己身邊。

預防婚外情的秘訣

最近預備婚外情的講座,涉獵到一本很有見地的書,名為《Close calls》。作者 Dr. Dave Carder是從事輔導婚外情個案的一位牧師,他從有婚外情的過來人口中,總結了預防婚外情的秘訣。作者為我們分辨出甚麼是差點出事的友情(close call friendship),他列出一些危險的信號,值得我們留意:

  • 不與配偶分享一些個人感受,反喜向這位異性知己暢所欲言。
  • 與這位異性知己互相流露和傾訴各自的婚姻不快或不滿足。
  • 期望見到她/他多於自己的配偶。
  • 會花盡心思去善待這位異性知己。
  • 與這位異性知己單獨相處的時間愈來愈多。
  • 隱藏配偶有關與這位異性知己的溝通內容。
  • 當談及這位朋友時,你會怪責配偶過分敏感和帶有醋意。
  • 你與異性知己的談話內容牽涉到性的話題。

我們有時候或會相信紅顏知己或柏拉圖式的純友情,但當我們婚姻的「感情花園」正在凋零,心靈有很大的空虛時,彼此身心靈的個人界線劃得不夠嚴密,當兩顆寂寞的心相遇和擦出了火花時,後果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故此,我們不可掉以輕心,要好好與自己的配偶建立穩固的感情關係,才可以避免出現這些婚外情高危的情況。

============================================================================

婚姻出現問題,為何帶同子女自殺?

區美蘭博士
「學習潛能、認知能力及專注力」治療師

男女婚姻出現問題有多種成因。若男女沒有經營好自己的婚姻,積極解決兩人相處時產生的問題,很容易發生婚外情,因為與新的異性談戀愛和發生關係是開展新的一段關係,還未需要面對婚後的問題。開始時都是甜蜜的,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新的異性朋友較適合自己,其實相處的日子長了類似的婚姻問題會再出現。最重要的每個人必需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起責任,不能只為一時的開心快樂而不顧後果。結婚的男女除了要為對方負起責任之外,也要為子女負責任。

父/母帶同子女自殺可視之為個人自殺及謀殺孩子,後項行為屬於虐待和殺害兒童。不同的學者分析這行為可歸因於五大動機:

1.)利他主義:認為這是一個殘酷的世界,遺下孩子他會痛苦。

2.)錯誤的死亡信念:孩子遲早都會死,與自己一同去世,就不用擔心;死亡後可以與孩子在同一世界。

3.)報復的信念:把孩子殺死,向其父/母報復。

4.)錯誤的責任論:孩子是我帶來這世界,我現在要離去,有責任帶他/她同行。

5.)不需要或不受歡迎的孩子:認為這孩子來到這家庭不受歡迎,因此父/母自殺便同時把他帶走。

父/母生育孩子,把他們帶到這世界原是一件美好的事。無論父/母帶同子女自殺的動機為何,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生命是屬於他/她,不屬於父母的,奪取孩子生存的機會都是錯的。很多父母以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為孩子好,但他們必須明白當自己處於極度悲傷的狀況,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都會被扭曲,在這精神狀態不宜做一些重要的決定,應當找一位可信任的人或專業輔導員來幫助自己解決面對的困難。「認知能力」對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很重要,直接影響我們的理性思維,評鑑對錯,如何做決定才較適當等能力。若認為自己的思想和做事能力不理想,可找專業人士培訓和幫助提升,有助解決工作上和生活上面對的困難。所有困難都有出路的,保存生命就有希望解決困難。

防止自殺24小時求助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 0000
生命熱線︰2382 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協青社青少年服務熱線﹕9088 1023

2017April12致命的婚外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