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個生活片段令我有所觸動。
某日在教員室門外遇到兩位學生,他們想找老師問一些學科問題,剛巧老師不在。我看見他們的問題屬於我之前任教的學科,於是向他們解說,他們明白後展露了愉悅的表情,並向我致謝。做了校長一段日子,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久違了的教學滿足感。
朋友聚會,傾談到學校的工作,驚覺自己多了開會,尤其過去兩年需要面對很多挑戰,經常與老師商討應變方法,學生留在校園的時間也不多,師生互動也少了,真的希望自己和老師仍然敏感於學生的需要,並且認識及了解我們的學生。
這兩個片段觸動我,因為讓我回想到當初想做老師的原因,是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然而,沒有接觸,何來了解?沒有認識,何來影響?因此,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面對什麼環境,都想接觸學生,了解學生,幫助他們成長,我相信這也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初衷。每當見到學生有成長及進步,心裡自然流露喜悅之情。學校正在籌備生命教育計劃,過程中讓我反思到:好的計劃誠然能幫助學生成長,但說到底,老師的生命才是影響學生的關鍵,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會令很多學生改變。當然,兩者互相配合,必然產生更美好的效果。
除了學生,認識同工也很重要。當然,在一般工作上一定會有不少接觸,包括老師、職員、工友等。但是我也發覺個別的溝通也很有價值,過程中可梳理同工的工作困難,協助他們訂立目標方向;老師能實踐教育抱負,令更多的學生得到祝福。在教學人生中,我越來越體會到,生命影響生命,範圍不止於老師對學生,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縱然我們有不同的崗位及處境,但是都可在各自的崗位正面影響身邊的人,有時候一個微笑、一個行動、一句說話、一個決定或一個祈禱,都可以觸碰別人的生命。
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翰福音10:14) 好牧人和羊群是彼此認識的,牧人也帶領他的羊到青草地及溪水旁,並保護羊群。願意我們有好牧人的心志,認識我們的學生,認識我們的同工,讓我們在教學人生中,都能以生命影響生命。
校長: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