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EQ(情緒商數)的迷思,擁有良好情緒商數,似乎更能偵測、理解及處理情緒。同時,避免被情緒騎刧,理性地應對生活中大小事項。那麼,我們如何提升情緒商數呢?筆者有以下建議:
一、認識情緒
情緒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所有情緒都有其功能,並推動我們採取行動,以應付周邊發生的事件。比方說,當我們面對失去(如失去工作、分手)或人生經歷挫折時(如考試不合格、籃球比賽輸了),我們會感到悲傷;悲傷的情緒反映著我們所經歷的現實跟我們期望的生活有差異,也告訴我們所失去的對我們十分重要;而悲傷推動我們反思及分析挫折。例如:分手後感到難過,我們便知道這段關係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然後我們會反思如何處理及珍惜關係,令下一段關係更成功。另一種常見的情緒是焦慮,焦慮提醒我們將來有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協助我們為未來作好準備。例如:當我們面對考試時,焦慮會提示我們分配時間溫習,並暫時減少玩樂時間,以較佳的狀態應付考試。
二、了解情緒的三個部分
其實,每種情緒體驗都可以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想法」、「身體感受」及「行為」。例如,當你今個月的業績下降,被上司責備時,你可能會感到「難過、失望」,伴隨的想法可能是「我能力不足,業績下降都是我的錯」,身心感到很沉重,沒有動力做其他事。由此可見,情緒跟想法、身體感受及行為環環相扣。當你察覺腦海裡有一些想法、身體有不同感受、有一些行為傾向時,這都是情緒的一部分。事實上,當這三個部分改變時,我們的情緒也隨之改變。承上例子,當同事跟你分析「業績下降與你的能力未必有直接關係,現在市道有點差,的確會有影響」,你便會有一個更符合現實、減少自責的想法;難過和失望的情緒便得以紓緩。因此,當我們重整了想法,便能為情緒「降溫」了。
三、感受當下
在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太強烈,使我們不能好好分析「情緒的三個部分」,更遑論重整想法!靜觀能讓我們專注於此時此刻,從固有的思考模式和情緒中抽離出來,可騰出空間讓我們客觀、冷靜地思考;達到紓緩情緒的效果。我們不妨練習靜觀呼吸。觀察每次呼吸,吸氣時,腹部會漲起;呼氣時,腹部會收縮。若在呼吸練習時,留意到自己在思想及情緒間盤旋,嘗試把注意力慢慢轉回呼吸上。只要持續練習,你就能在情緒強烈時,抽離一下;從而理性地分析,作出更明智的行動及決定。
鄧朗然
臨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