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情」 如何拆解孩子的專注力問題

head03

「家庭‧家情」在《明報》教得樂HappyPaMa刊登,本期為2018年4月03日,歡迎奉獻支持經費

近日發生6歲懷疑過度活躍症男童被外婆勒死的事件。事件引發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我的小女兒從小就很難專注學習,上課時四處張望;帶她到興趣班,她總會經常出位,與其他小朋友傾談,無法完成自己的功課。

我嘗試每天替她進行家居訓練,情況才慢慢改善。家長若懷疑孩子有專注力問題,可嘗試從以下幾方面找出問題的根源,再對症下藥。

一、興趣不足

孩子對有興趣的事情會全情投入去做,相反,要是沒有興趣,就提不起勁,像「拉牛上樹」一般。家長們若發現孩子玩遊戲時十分投入專注,可是做功課或學習時卻難以集中,很明顯就是興趣不足了。若是因為能力不足,讓孩子缺乏興趣,就要先幫助他提升學習技巧,例如:語文能力、記憶力和運算能力,滿足學業上的要求。若孩子純粹對學習的内容不感興趣,家長可嘗試降低要求,定下一些較易達到的目標,例如:讓孩子在15分鐘(因應能力而定)內完成抄寫生字或記10個生字等。完成後,給予讚賞和鼓勵。小休後,再進行下一項功課。

二、持續專注力不足

做功課時,某些孩子最初很能集中,但是過了不夠10分鐘,便開始發白日夢或者東摸摸、西摸摸,不能繼續集中了。這些孩子可能是持續專注力出現了問題,難以集中一段較長的時間,影響學習效能。家長們可嘗試與孩子在課餘時玩一些專注力遊戲,例如:Bingo、找數字、捉蟲蟲等。在遊戲中,孩子更容易投入和持續專注一段較長時間。另外,家長也可以按照孩子的能力定下一個持續專注的目標,例如:10分鐘完成一幅拼圖。孩子在進行活動期間,家長在旁觀察,不要騷擾他,若他有分心的表現,只需輕輕提醒,「做得好啊,繼續努力」當孩子完成後,可給予鼓勵。家長若能每天用半小時與孩子做以上的小活動,不久,你會發現孩子的專注力漸漸進步。

三、缺乏忍耐和衝動

某些孩子十分缺乏忍耐力,坐下做功課不久,便很想動起來四處走走,難以坐定一段較長的時間。除此以外,他們可能較情緒化,容易發脾氣和有一些衝動的行為。要幫助這些孩子,家長們可以嘗試教他們一些自我控制的策略;例如:當做功課很難專心時,可以深呼吸三下,或者,在心中慢慢由1數至10,讓自己平靜下來,再繼續下去。又或者,當很想發脾氣時,試試站起身跳10下,又可以在家中來回走走,讓身心放鬆下來。

四、難於過濾環境干擾

某些孩子在一個寧靜、沒有干擾的環境很容易專心,可是在較嘈雜和感官刺激較多的環境,如班房,就很難專注了。這些孩子難於過濾環境中的聲音和影像,很容易被這些刺激吸引。故此,上課時常分心,四處張望,甚至有出位情況。他們在家中做功課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播放輕音樂,後來漸漸將聲量放大,讓孩子慢慢適應,並在聲音的干擾下,習慣專注做事。

在課室中,若孩子容易受視覺刺激干擾,可以請老師安排一個靠前的位置,減少環境干擾。若孩子容易受聽覺刺激干擾,靠後的位置最合適,也較能讓孩子專心學習。家長也可以在孩子的筆袋放一張提示卡,寫著「專心上課」,不時提醒他要專心學習。

五、其他問題

若孩子的專注力問題持續超過半年,影響學業、社交和日常生活,有可能因為其他因素影響;例如: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和感覺統合失調等,是因為腦部的缺損造成的專注力問題。家長宜盡早找專業人士進行評估,需要時,進行相關的訓練,早日解決孩子的問題。

最重要常常為你的孩子禱告,無論你是否相信主耶穌,禱告總能夠帶給你和孩子身心的安寧,讓你們得著內心的平安。我也常常在訓練中默默為孩子們禱告,希望他們透過不同的訓練,問題得以改善,讓孩子能正常地學習和生活,健康、快樂地成長。

 

何定邦

職業治療師

國際認可感覺統合評估員

https://www.facebook.com/belovedhome2013/

「家庭‧家情」「誰的說話最中聽?」

「家庭‧家情」在《明報》教得樂HappyPaMa刊登,本期為2018年3月6日,歡迎奉獻支持經費

「誰的說話最中聽?」

「誰的說話最中聽?」那自然要看是誰人說了!對兒童來說,父母的說話應該最中聽吧!或許,你並不同意。因為不知何時何日起,一張白紙似的幼童開始不老實起來,懂得收藏自己的一些想法;開始含糊其詞,甚至偶爾出言不遜。然而,為人父母者皆深深知道,在經過時間得來的歷練下,自己每一句說話都影響著眼前的新生代。價值觀是從「言」、「行」建構起來的,父母「言出必行」、「言之有物」、「言而有信」、「言無不盡」,實在是以「言教」、「身教」造福自己的孩子,影響他們的一生。君不見許多成年人反思成敗得失的時候,總會提起父母或長者的一句或一番說話對他們的影響;如聖經所言:「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和合本‧箴言25章11節)

談到父母對孩子說話的技巧,最簡單及核心的建議:由「愛」出發。正如聖經所言:「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和合本‧以弗所書4章15節上)。有足夠的愛心,無論說話是「中聽」或「不中聽」,孩子永遠能感受到愛。雖然他們當下或者聽不入耳,但他們總有一天會把說話的意思「消化」出來。

其次,對孩子來說,任何信息若果以故事、比喻,甚或廣播劇、脫口騷、話劇形式演繹出來,他們最容易接收。因為這是「立體的語言」,他們接收的時候帶著影像、聯想等來吸收,事半功倍。高手的信息是放在故事內容裡的,要孩子像猜謎語、捉迷藏一樣尋求答案,由孩子自行發掘信息。他們會有何等的成功感,會有何等深刻的印象呢?讓他們學習及浸淫在這個自我領會、覺悟的思想旅程中,信息就自然地成了建立、塑造他們自我的一部分;從此,不再只是父母的教導及說話了。

記著,主耶穌在聖經的四福音中說了47個比喻故事及37個簡單比喻。主耶穌就是那位最偉大的演說家,祂教化人所引用的例子深入淺出,說故事更成為了祂與我們溝通的常用方式。為人父母,何不嘗試每日多說故事,做個「講古」的父母,為孩子帶來一生受用的人生故事?

李碧心
資深傳媒人


「算了吧!」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愛聽鼓勵和讚賞的話,可是我卻愛聽一句平平無奇的話,那就是爸爸常常說的「算了吧!」這句話充滿著包容和寬恕。對我這經常冒失的人來說,「算了吧!」給我重大的意義,給我改善的空間,給我自我反省的機會。因此,我最喜歡聽到這句話,尤其是出自爸爸的口中。

爸爸,您是一個「視照相機如命」的人,把它珍如拱璧的看待。可是,因為我一次貪玩,把它打破了;您卻輕輕地懲罰我,賜我一句「算了吧!」我只有默不作聲接受這三個字,但內心的難過和衝突起了爭戰,自我反省的心便油然而生。

爸爸,每一次我調皮,我闖禍,我無理取鬧,我對您不瞅不睬,您總是對我說「算了吧!」這句「算了吧!」就熄滅了我的怒火,建立了我和您的溝通橋樑。

您的包容,教我要體諒他人;您的寬恕,教我如何去寬恕敵人。在沒有懲罰的生活中,我培養了自我反省的能力。爸爸,我愛您,更愛您的「算了吧!」

小五男生

轉載自:《父母成長之說話的力量》

「家庭‧家情」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重要性

「家庭‧家情」在《明報》教得樂HappyPaMa刊登,本期為2017年12月05日,歡迎奉獻支持經費

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重要性       

兩位母親在接過孩子放學後,在歸家路上閒談著。

母親甲:「我的孩子冇鬼用,這次考試只得六十分,才剛剛合格。唉……」

母親乙:「你的孩子要比我的孩子好。我孩子連合格也談不上,他才是『冇用鬼』呢!」

兩位在母親身旁的孩子,聽得怏怏不樂!

在眾目睽睽下,當眾談論孩子,數點孩子的不是,就像在眾人面前,脫掉孩子的衣服;是在羞辱孩子,在剝奪孩子的自尊。

早在主耶穌在世之時,曾有孩子跑到耶穌的身旁,當時門徒隨即想趕走他們。孩子嘛,麻麻煩煩,打發他們走就是了。只是,主耶穌與門徒的想法截然不同。主耶穌重視兒童,愛顧兒童。有一些孩子很想到主耶穌的跟前,只是在當日猶太人的傳統背景底下,婦女與兒童沒有甚麼地位的。故此,當孩子要前來親近耶穌之時,隨即被門徒打發他們離去。一貫看顧兒童的耶穌看在眼裡,立時禁止門徒的做法,並鄭重地告訴祂的跟從者:「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十九14)透過主耶穌的舉動及祂的說話,正正能夠提醒我們:作為成年人,要給予孩子恰當的尊嚴及尊重,以便孩子們能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

事實上,自尊與自信,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孩子長大成人,能否過自尊、自信的生活,孩童的階段就是一個起步點。我們若能在日常生活細節上,處處為孩子多想一想,也想一想主耶穌對孩子的重視,相信你也能夠培育出一個有自尊、自信的孩子呢!

張漢強牧師

中華基督教會上水堂主任牧師

家長們,請你想一想……

  • 你有否試過在公眾場合,在孩子面前數算他的不是?
  • 回想你的成長經歷,有否因為父母當眾指責而感覺羞憤,甚至失去自信呢?你的感受如何?
  • 在為孩子建立自信、自尊的事情上,你認為自己有哪方面可以調節,從而做得更好呢?如何實行?

轉載自:《給孩子15個A+元素》


別再比較好嗎?

媽媽,我很想跟您說:「我不要比較!」這句話埋藏在我心底已久。

一直以來,您也喜歡把我和其他小孩比較,不論我成績好壞,您總是說:「我女兒的比你的差!」或許,您覺得這只是閒事,但是我可難受了!他人的冷言冷語和難看的臉孔我也不在乎,最難接受的,是您一直也不明白我。

我真的好想知道,比較有甚麼好?想一想,也沒有甚麼好處,真不明白,您為甚麼要經常把我跟他人比較?就好像上次放學,我們碰見XX,您二話不說就拉著X太到一旁談天。我和XX也想知道您們說甚麼,所以盡量走近您們。只聽見「我女兒的比你的差!」這句話,XX得意洋洋地說她比我好,其實論成績、為人等,我沒有一樣比她差。從此「我女兒的比你的差!」這句話一直深刻地刻在我心裡。但是,你一直也沒有留意我、了解我,去嘗試明白我。我需要人去關心、去了解。我想告訴你,我很難受。

小學六年級女生

 

Mingpao-output-05DE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