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信箱~教會調解

問?

基督耶穌吩咐祂的門徒要合一,要彼此相愛。教會本應是互相建立的地方,可惜弟兄姊妹之間往往在參與教會事奉的過程中,因為意見不同,衍生了各樣的嫌隙。教會如何透過「調解」來幫助弟兄姊妹解決爭議,修復關係?

答:

每當雙方交往時發生了不協調、嫌隙,甚至衝突,一連串的負面情緒便會啟動了自我保護意識的反應,彼此之間就彷彿築起了圍牆,拒絕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感受和處境,互信的關係便因此而被破壞。

作為神家裡的人,無不想能夠實踐聖經的教導,彼此關係復和,互相原諒接納;而身邊的牧者、弟兄姊妹都盼望自己能夠成為和平之子,樂意作為橋樑幫忙雙方化解積怨,讓紛爭之星火及早撲滅,不會成為破口,埋下日後教會分裂的隱憂。

「調解」確實是一個很有效的溝通平台,可以讓破裂冰封的關係重新復修,再現生機。一般而言,教牧長執和資深信徒領袖能夠成熟地參與和協助調解是相當重要,他們都明白自身教會的文化背景,可能會更有效率地體會到問題的癥結,帶動相關的弟兄姊妹積極參予;甚或他們本身就是紛爭的當事人或受害者,調解正好給予他們一個表達和解說的機會。

調解在教會應用的範圍也相當廣闊,例如:弟兄姊妹之間的個人糾紛、教友家中成員的各種生活爭拗、各事工發展會議成員之間的意見分歧以至大動肝火、執事與教牧對教會發展路線看法的落差,又或教會辦公室行政決策丶同工之間人事合作問題等等;何處有紛爭,何處便需要調解,實在是數之不盡。

「基督教調解」的特色除了保密丶自願和自主之外,透過使用不同的溝通技巧方式來讓雙方可以表達各自的關注和立場,還加入了屬靈生命的元素。例如在調解會議當中,調解員可以與雙方一起禱告,祈求神幫助、光照啟迪各人生命和心中的盲點,將原先爭議的焦點轉回問題的根源之上,就是信徒生命本質的問題;讓雙方的眼光從只看到對方眼中的刺轉移,看到自己眼中的樑木,甚至可以轉眼仰望耶穌,遵從聖經的教導與神和好,並且與弟兄姊妹坦誠溝通,把分歧縮窄拉近,心意回轉願意冰釋前嫌。這樣便能夠使教會回復和諧,彼此能同心合意,成為美好的見證,榮耀主名。

平和 | 認可調解員

基督教調解中心
Whatsapp及電話 : 6996 1159
網址 : http://www.tdwwcm.org

2022年9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各位主內弟兄姊妹及支持我們的朋友:

平安!

這半年來,每天的新聞除了報道新冠病毒疫情發展之外,更會報道「俄烏戰爭」的最新狀況。對於這些負面消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做些甚麼事呢?有些時候,看見屬於人禍的戰爭,我們會感覺無助及無用。其實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與人際間的衝突十分相似,需要用愛心互相包容。耶穌在「登山寶訓」提出「天國八福」,有「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的教導。故此,我們應該在這方面盡一些我們的能力能夠負擔到的責任。在這段時間中,我寫了一些戰爭與心理健康的文章,指出戰爭實在帶來很多「身心靈」的創傷,尤其是對於某一類士兵或平民,更容易導致他們患上各類精神障礙。歡迎大家在網上(https://soulcare.hk/category/戰爭與精神健康/) 閱讀這些文章,並留下建設性的評語。

此外,傳基的「基督教調解中心」除了以專業服侍教會及弟兄姊妹處理彼此間出現的糾紛之外,即將舉辦一個調解進深課程 “PEACEMAKING TRAINING”,日期定於10月份每個星期一(8p.m.-10p.m.)。我們與一間英語教會合作,特意邀請了外國的一位著名基督徒調解專家為參加者進行深入的調解培訓;只歡迎曾經有與調解有關的學習,或有實際調解經驗的兄姊參加,是以英語教學。此課程共有五堂,須收費,但非牟利。由於有實踐互動環節,學生人數有限額,唯有先到先得。請與調解中心的李姊妹聯絡,了解詳情及報名 (電話: 2356 7234)。

另外,我們將於10月15日(星期六)下午2:30-4:30pm舉行特別針對「服侍孤單長者」的交流分享會。這題目非常重要,特別在香港此時此刻的環境氣氛。聚會地點是在金鐘「統一中心」5樓,費用全免,設有自由奉獻。屆時有專家講述「孤單」(Loneliness)與精神健康的關係,也有香港大學朱啓華博士及其團隊介紹適合長者鍛鍊認知能力的遊戲;也邀請到作義工的弟兄姊妹分享過去服侍孤單長者的經驗。敬請踴躍參加,並為這活動代禱!

我們每年印刷精美的掛牆年曆又快要出版了!歡迎大家訂購自用送禮、介紹給教會或其他機構選用。我們今次特別製作了座枱月曆,美觀精緻之餘,座枱架可以放置iPad,十分實用。贈送給親友,是一份不錯的禮物。請大家積極支持選購!

一年一度的基督教書展於10月19日(三)開始,環球天道傳基協會與天道書樓將會有攤位展覽及售賣書籍。希望弟兄姊妹能善用消費券,多謝大家選購屬靈書籍及相關禮品!

雖然疫情似有緩和跡象,仍然希望大家小心避免感染,並保持全人健康!

你的弟兄
麥基恩謹上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二年九月

~~~ 感動回應表 ~~~

調解信箱~家人對遺產分配因異議起爭端

問﹕

老爺最近患癌病去世,小姑在喪禮後整理財物時,發現抽屜裡有一張「平安紙」(遺囑),列明將大部分的房產交給自己,其他股票現金等平均配給各人。當她告知大伯和小叔時,他們認為此分配不公平,並聲言要追討。頃刻間,一家人就此遺囑起了指責和爭吵。怎麼辦?

答﹕

死亡並未有終止死者與親人之間獨特而個人化的情感關係,可是,在世的人卻往往直角地以遺產分配多寡來量化他們之間的親疏、地位和關係。金錢利益是衝突的最表層,接下來就是家庭傳統價值觀的量值,排資論輩的背後是身份的象徵,名份和地位是被受尊重的規格;受益人會以為遺產的份量等同死者對自己的愛有多少,甚或是等同死者對自己所付出之認同和肯定,每當期望與現實有落差,受益人會有一種被受傷害的感覺,因此便不服氣地提出異議,要為自己討回公道,肯定自我的價值。

遺產分配就如分餅的定律,餅的大小已經是固定的,至於份額大小應如何分配,表面是金錢利益的衝突,其實每位當事人的背後都有自己所執著的底線和限制。繼承糾紛(爭產)這種情況都屢見不鮮,被稱為爭議性承辦(contentious probate)。爭議的重點包括:(1)應否有繼承權和遺產的分配,例如遺囑的效力、遺產的範圍和數額、受益人的身份及繼承順序;(2)對於遺產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的不法或不當行為也常起爭端,例如侵吞遺產、錯誤分割遺產份額、拒絕接受受益人的資格。

爭產的家族成員,雖然可透過以民事訴訟方式訴諸法庭,不過官司的時間既長而且律師費也不菲,大興訴訟,難免傷和氣、損名聲。當事人何不先考慮透過調解和協商方式處理爭議糾紛,期望達成共同接受的協議。

調解是保密和自主的,沒有特定的法則,故此更能靈活地讓當事人彼此溝通,將遺產分配的份額、時間、妥協讓步的空間和可行性都逐一商討,研究尋求達至共同接受和可行的利益分配方案。也許最終未必是全數解決遺產分配問題,起碼剩餘下的爭議部分已經可以縮窄範圍,減輕訴訟對家族的傷害性和所花費的律師費用。

往者已矣,遺下給親人的餽贈,身後反卻成為他們的爭端,相信這斷不是死者原來的心意。與死者的關係已是定局無法挽回也無法修復,但與在世親人的關係還是可以有選擇,破壞是容易,修復卻是困難,受傷了就不易復元,一輩子都會留下傷痕。權衡利弊,若能以互諒互讓的態度去處理爭議,總比對簿公堂更為上策,這亦算是對死者的一點敬意,同時也讓自己在繃緊的糾纏中可以劃上一個句號。

平和
認可調解員

基督教調解中心
WhatsApp及電話﹕6996 1159
網址﹕http://www.tdwwc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