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人生:以恩慈相待

作為一位社會工作者(簡稱「社工」),以恩慈相待往往在處理個案工作是重要的價值觀。不論個案面對怎樣的處境、他如何回應,他個人的特性都應該被尊重。這份信念一直影響著我與患有情緒病的個案的互動,我提醒自己,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要保持耐心和同理心。

我曾遇到一個患有情緒病的個案,名叫「阿輝」(化名);他因長期壓力和挫折導致情緒困擾。當我第一次接觸阿輝的時候,他充滿憤怒和抵抗情緒,也對我的存在產生懷疑和敵意;不願意分享他自己的困境和情緒。我明白他的困惑,因此我選擇接納他的抵抗,同時讓他知道我要來幫助他。我逐漸與阿輝建立信任關係,我以耐心和同理心去聆聽他的故事。在我們的交流中,我試著理解他的處境和情感,並與他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他的選擇,我予以尊重;尊重他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另一位受情緒病困擾的個案是小明(化名),他因長期有憂鬱情緒而導致無法正常生活。小明對自己的處境感到無助,也對外界充滿疑心和懷疑。我與小明的互動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挑戰。有時候,他會突然中斷輔導,或者對我的接觸持懷疑態度。我明白他不信任我,因此更需要以包容的態度去理解他的情感和處境。我不斷努力與小明建立關係,雖然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和困難,但我提醒自己需要以恩慈相待,不放棄對他的幫助。我與小明一起探索他的困境和找到解決的方法。同時,我也尊重他的決定,並理解他的處境。

在與這兩位受情緒病困擾的個案交流的過程,我深刻地體會到以恩慈相待的重要意義。恩慈相待並不是意味著對他們的抵抗和懷疑產生忍耐,而是對他們的情緒予以理解和給他們支持,並且尊重他們。「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32《和合本》)這份態度對於社工來說更重要,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態度,需要確保在與有情緒病的個案交流之時,能夠以恩慈對待他們,而不是以批判的態度看待。這樣才能夠在他們脆弱的時刻給予愛和理解,並為他們的康復提供寶貴的幫助。

盧英傑

香港心理衞生會社區康復學院營運總監

社關人生:藝術的力量

我算是生於一個有藝術氣色的家庭,哥哥姐姐不是彈鋼琴,便是拉小提琴;姐姐又有繪畫天分,經常把她喜愛的角色畫在畫簿裡;父親也寫得一手好書法,常常在家中練字。我就喜愛藝術,但不太懂藝術。自從開始在精神健康服務範疇工作,我便見識到藝術的力量。我見過一些害怕表達自己的復元人士在舞台上大聲地講出心底夢想。我又見過患精神病多年的中途宿舍舍友舉辦個人畫展,展示了她親手畫出來的不同人士的面譜;繪畫的手法精細,甚至令我讚嘆不已。

藝術的力量實在不能輕看。根據多項學術研究證明,藝術的確能為人帶來很多不為人知的好處,包括:

  1. 藝術讓我們放鬆自己:通過藝術創作,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注能力,讓腦袋可以減少處理不必要的煩擾,有助我們舒緩壓力。
  2. 刺激創意:不論創作藝術或欣賞藝術,皆有助刺激腦神經增長,可提升創意,增強解難能力;對我們處理日常的問題,有莫大的幫助。
  3. 提升滿足感:藝術無分好壞,也沒有對錯之分;能完成一項藝術創作便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有助建立自信,提升自尊。
  4. 舒緩情緒,增強與人的關係:一起創作藝術,除了可以增強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外,通過欣賞別人的創作成果,又可以用對方的視覺觀賞世界,成為另一種與人的連繫。
  5. 幫助保持身心健康:大多數研究發現,藝術創作可以讓人減少壓力荷爾蒙,減少疾病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保持正面的情緒。

若你有機會欣賞一些藝術展品,特別是一些由展能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透過欣賞他們的創作,與他們連結起來,便能夠更多認識他們眼中的世界,發現彼此共通的地方。

不少電影故事由於改編自真人故事,能夠令觀眾特別投入,因為這些是曾經發生過、有血有肉的故事。藝術的力量能夠讓我們重新經驗生命,尤其是一些我們平時忽略了的角度,藉著藝術來表達,往往能重整那遺留了的部分。

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嘗試靜心欣賞身邊的創作,了解創作者的心思,留意創作者要與我們分享怎樣的世界。讓我們一同踏進生命的藝術之旅,去聆聽、去觀察、去感受那豐富的藝術世界吧!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寬恕的力量

隨著社會服務進步,對服務的投訴風氣更普及化;可以說每個社會服務機構必定有一個厚厚的檔案,記錄著一些慣常投訴的重點個案。作為社工及機構主管,我當然遇上過不少這樣的個案。如果問我應該怎樣處理?我會說,首要是不去把對方當作敵人,要明白每個投訴者必定有自己的負擔和委屈之處;投訴別人的同時,他們其實也同樣辛苦了自己。

我遇過其中一個個案,投訴者是一位年逾70歲的長者。她是國內早期解放後首批大學生,是一位天主教徒;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因而對人對事有自己的執著和很高的要求,極為重視別人對她的尊重態度。因為有這種心態,她總覺得別人有意輕視她,所以經常感到被人冒犯。無論是大小事情還是誤解,她都把這些令她不滿的事情投訴至單位主管。同事們對她聞風色變,最後她總會來到我面前申訴她的委屈。與她相處的故事,讓我深深體會到寬恕的力量。

我每次接到她的投訴,已知道與她進行理性分析是完全沒有作用,反而讓她覺得我維護著自己的同事。因此,我選擇好像和自己的長輩般相處,耐心地聆聽她的心聲,嘗試理解她的感受,並且尋找疏解她心結的方法。每次與她傾談後,她都會變得稍為輕鬆,但是有一次我感到她的內心特別苦悶;我決定嘗試放下社工的角色與她互動。在這次平常的會面中,我提議跟她一起禱告,我請求天父賜予我們寬恕的心,讓我們能放下心中的重擔。我也唸了聖經中一句說話給她聽:「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埃及記34:6《和合本》)

那一刻,我看到她眼中的變化;她的眼淚慢慢地滑落,伴隨著一種釋懷的感覺。她告訴我,從來沒有人為關心她而替她禱告,這是她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寬恕的力量。故此,她決定寬恕那些「冒犯」她的人。從那天起,這位長者的態度有了微妙的改變。她不再像以前那樣經常投訴,而是學會了用更加開放和理解的心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她對我說,她放下心中的包袱之後,覺得輕省了許多。

這次經歷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有時候我們不僅僅需要解決問題的技巧,更需要給予心靈上的撫慰和作出靈性的引導。正如天父的教導,就是要我們學會寬恕。寬恕不僅能夠釋放他人,也能夠釋放我們自己;它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能夠轉化心靈,修復關係,並且使心裡有平安。

程志剛

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

社關人生:感動治療與我

我想起一次美好又珍貴的學習經歷,就是曾經參加過香港心理衞生會主辦的感動治療(Accelerated Experiential Dynamic Psychotherapy,簡稱AEDP)課程。這是一段值得回味的體驗,在過程中我學習了感動治療的技巧和理論,同時也更深體會人與人之間情感互動的可貴。在這段學習旅程中,我回憶起一個曾經溫暖我心的人,他是我的二姑丈(二姑姐的丈夫)。

我的二姑丈是一位基督徒,我形容他是一位懷抱基督心腸的長輩。記得小時候,我每次和他見面,他總會特意花時間跟我談話,主動關懷我的近況,也特別關注我的生活。有時候,我遇到一些難以啓齒的事情,他總願意細心聆聽,陪我一起回顧我的軟弱和不堪,並給予勸勉。二姑丈的存在讓我感到被接納和被珍惜,這份關懷成為我在未來遇到低谷時的心靈依靠。

在學習感動治療的過程中,常常令我回想起與二姑丈相處的片段。感動治療的切入,往往像二姑丈給予的安靜和溫暖,他從不輕視我的想法和感覺;反之,總是以慈愛和接納的態度對待。感動治療強調無偏見、不評價的環境創造,讓受助者敢於展示真實的自己。輔導員的接納讓受助者感到安全,讓受助者能夠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內在困擾。這樣的氛圍給予受助者力量進入療癒,也促進受助者的個人成長。

感動治療是一種健康的情感交流,也是一股彼此攙扶的力量。學習感動治療也幫助我改善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在與家庭成員相處的情境,我學會放慢自己的步伐,更多去留意與家人建立共情的溝通,著意與家人一起細味生活的日常事。感動治療的學習讓我懂得更加人性化地關懷自己和他人,促進更健康和深入的家庭關係。

羅馬書第十二章15節提到「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這段經文正提醒我作為社會工作者,可以陪伴服務使用者同喜同哀,以共情的態度對待情緒和需求,這種態度不僅讓對方感到他們並不孤單,也能夠幫助他們找到釋放和療癒,這也是感動治療所強調的精神,乃是對情感的重視和關懷。

感謝有感動治療的學習旅程,讓我回想起和二姑丈相處的片段。這位曾經溫暖我心的人,他的存在對我的生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在我學習感動治療的過程中提供了寶貴的啟示。二姑丈和感動治療展現的溫暖和接納,顯出人際情懷及與人同行的重要性。這種窩心的互動是對我的關愛,也是給社會工作者的滋潤。

盧英傑

香港心理衞生會社區康復學院營運總監

社關人生:字裡隱含的智慧

有一次接受朋友的邀請,出席了一場有關生活設計的講座;聽到講者分享了一個很有趣味和啟發性的產品創作故事。話說有一間水杯製造廠,主要生產白色的杯子。廠方十分重視杯子的質素,對每一件產品要求做到零瑕疵,因此有很高的知名度。純白無瑕的杯子成為了完美的象徵,深受市場歡迎之餘更賣得好價錢。不過,有一利自然有一弊。在質素控制這一關,只要發現杯子表面有一小黑點,便會把杯子打破丟掉,造成大量浪費和變相減少原有的利錢。為了改變這個現象,老闆廣邀員工出謀獻策,結果有一位設計師靈機一觸,運用這小小的黑點,在杯上寫Imperfect(不完美),然後在I和m中間加上一撇,頓然成為I’m perfect (我是完美的)。從此工廠不再需要丟棄有瑕疵的杯子,而且更開發了充滿幽默感的新款杯子,大大提高了工廠的收益。

在這個故事裡,我深深體會到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可以隱含豐富的生活智慧。為此,我也找來了幾個頗有意思的字,來同大家分享我自己一些反思,或許也可讓大家對生活態度有另一番體會。

  1. Forgive(原諒):Forgive可分為For-give,可用作給予。原諒可以是一份禮物,可以送給人,為他人帶來心靈上的釋放;更重要是,讓自己的內心也變得輕省。
  2. Understand(明白):Understand可分為Under-stand,即在站立位置以下。要明白對方,必須先懷著謙卑的心走進對方的位置,設身處地感受;當人能夠易地而處,先去了解對方的立場,才能真真正正達至明白。
  3. 憂與優:「憂」者、愁思也,代表要思量很多,對未來有擔憂。若加上「人」在旁,便成為「優」,有優良、優勢、優哉悠哉的意思。若我們用心思量,要為將來定出計劃,為眾人的福祉付出努力,與人分憂。「憂」便可以化成「優」,成為我們的優勢,令人可以更優悠快樂地生活。
  4. :從這個字,你看到甚麼呢?當中有「眼目」、有「心」、有「耳」,原來真正的聆聽,要用十隻眼睛看、專心一意去聽,而且要像尊重「王者」一樣尊重對方。看來,若要明白對方,必需用心聆聽對方,真是願意放下自己,然後經過不斷地學習,才可以做到。

在職場或生活之中,總會遇上困難,嘗試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現況,或會找到處理方法和出路。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任職社工的旅程中,我常常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說話提醒了我,不要因為那是微小的行動,就忽略其影響力;也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就算我們的影響力真是有限,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小小的行動為他人帶來積極的改變,效果可能超出我們的預期。

在我工作的社區中,我曾遇到一位名叫「小華」(化名)的中學生。父母離異,他只好跟祖母居住。我看著他憂鬱的表情,感覺到他對未來充滿無助和迷茫。面對這樣的情況,有時我自己的內心也會充滿無力感。我們可能真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他的處境,沒有辦法改變他父母離異的事實,但深信「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理念,我們仍然可以從他身邊的小圈子開始行動。

我努力尋找一些可以幫助他的資源,聯繫了一些慈善機構和志願者組織,爭取他們來幫助小華,包括為小華的家庭提供食物銀行援助,並為他提供一些學習資源,幫助他補習等,盼望能夠協助他追上學業進度。此外,我也提供一些情緒管理建議和技巧給小華,幫助他應對自己的壓力和負面情緒。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或許無法解決小華所有問題,至少能給他一絲希望和安慰,讓他感受到來自社區的關愛和支持。

在我的工作中,我們遇到很多像小華一樣,需要幫助的人,他們各有自己的困難和痛苦。有時候,案主面對的問題十分複雜,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及處理到他們所有的需要。即使是這樣,我們也可以選擇從小事開始,由微小的行動開始點亮他們的生活。這些小小的舉動可能很簡單,但對於受到情緒困擾的人來說,卻帶來了力量和希望。

「人點了燈,不會放在籃子下面,而是放在燈台上,為家裡所有的人照明。」(馬太福音5:15)我們每個人也可以成為世界的光,我們每一個行動都能夠照亮周圍的人和事。即使影響力有限,只要我們願意成為光,我們也能帶來正面的改變。就讓我們帶著「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信念,努力去成為這個社區上積極的力量,運用每一個小小的服務機會,在他人的生命中播下種子。期望每個人也能夠意識到自己擁有的影響力,並且勇於行動,為這個社會帶來更多盼望。

盧英傑

香港心理衞生會社區康復學院營運總監

社關人生:看哪,和睦共處是多麼美!

良好和諧關係需要雙方一起努力經營,單方面難以維持良好而長久的關係。

早餐和會

有一天早上,我親眼目睹一個非常美麗的場面:早餐和會!

現場報道

兩位中年婦女在一間餐廳吃早餐,當時我坐在她們鄰座。

女士A:「有一次我叫你,你卻不理我!」

女士B:「不是我不理你,是你不理我!還有啊,是你突然間不理我。你有十幾日沒有WhatsApp聯絡我,平時你三幾日就會給我WhatsApp訊息。」

女士A:「是嗎?」

後來女士A改口:「我不敢煩你!我對你無意見喎!」

接著她們繼續展開對話,有雙向的溝通。

女士B:「好啦,大家講清楚,無事啦!」

女士A:「只是誤會!今日我請啊!」

女士B:「多謝!我有好多……你看……」然後,繼續展開其他話題。

關係中的沙石

誤會,就是她們是次造成矛盾關係的沙石。若不處理,不單阻礙友誼發展,甚至可能破壞原本的友好關係,令她們失去好友。

聖經怎樣說

聖經很重視人際關係,更重視彼此和好的關係。

使徒保羅這樣教導:「如果有人對別人有埋怨,總要彼此寬容,互相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3:13《環球聖經譯本》)

關係有時難免會為各種原因或誤解,導致雙方產生嫌隙或抱怨。倘若雙方能夠互相寬容,彼此饒恕,總能化解兩人之間的嫌隙。

耶穌也非常重視彼此和睦相處的關係,他曾經教導門徒化解嫌隙的方法,就是主動去與對方和好,然後,才來向神獻祭。可見主動與人和好比單單獻祭更美好,更合上主的心意。

「所以,你在祭壇上獻供物的時候,在那裡如果想起弟兄對你有甚麼指責,就要把供物留在壇前,先去跟弟兄和好,然後才回來獻你的供物。」(馬太福音5:23-24《環球聖經譯本》)

主動尋求和好的美

一段和諧穩固的人際關係需要雙方努力經營,過程中可能會遇上許多起伏不定的考驗。只要有一方在意彼此關係,先主動尋求和解,就可望和好,重建關係。

重建和好關係需要有一方願意先作主動。別輕看主動的一方,這是帶著真誠與被拒絕的勇氣而來。別輕看主動的一方先踏出的一步,這一步帶來了震撼的力量,就像强力化油劑,幫助大家一起通往順暢的友誼之路。

我曾多次見證,主動尋求和好而帶來的美善關係。雖然有時候未必可以即時見到預期的圖畫,但是主動一方釋放出來的真誠與勇氣,就像在叢林中散發出清新的氣味,令人心靈得到潤澤。

「看哪!主動與家人、朋友、同學、同事或鄰舍尋求和好,是多麼的善,多麼的美!」

洪美清

香港心理衞生會服務經理

社關人生:「在任何時候,我都可以選擇幸福」

幸福可以選擇嗎?以前上生物課時,老師告訴我們:人類有「反射行為」,例如坐著時敲打膝蓋,小腿便會自然彈起。這種行為不需要經過思考,也未能選擇。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行為都不屬於這種「反射行為」,而是要經過我們思考,繼而選擇作出那些反應,如別人禮貌地向我們說一聲「早晨!」我們會回應對方「早晨!」或報以微笑。當我們經過思考,認為對方友善,我們會選擇向對方表示友好,回報微笑或說一聲好。當遇到一些惡意的責駡,我們可選擇駡回去,與對方大吵一場,也可以選擇保持緘默,不火上加油;就讓對方敗興而歸。

大部分反應都經過我們思考,然後作出選擇;而幸福往往也是取決於瞬間的思考。

著名精神科醫生Dr. Glasser提出「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 )。他認為每人在生活中的行為都是個人的選擇,重覆的行為久而久之便會成為我們的習慣。當中有七種習慣讓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滿足人們愛與被愛的需要;也有七種習慣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人變得疏離和感到孤單,從而失去幸福。

拉近彼此距離的七種習慣有支持、鼓勵、聆聽、接納、信任、尊重和互補不足;造成疏離的另七種習慣則有批評、責備、投訴、厭煩、威嚇、責罰和賄賂。我們的行為習慣究竟是多與人拉近距離,還是與人疏離?人基本需要彼此愛護、互相扶持,多些建立拉近距離的習慣;減少造成疏離的習慣,讓人可以獲得更多幸福。有時,我們遭遇一些不幸的經歷,不要當作「反射行為」,以為必定要自怨自艾,或是必定要痛恨對方。要知道我們可以選擇,可以選擇感恩,讓生命經歷磨練,茁壯成長;可以選擇表達自己的感受,彼此分享生命的艱辛,互相支持。聖經說:「讓我們為自己選擇何為公正,讓我們彼此知道何為美善。」(約伯記34:4)要知道,在經歷和反應中間,我們可以選擇。

記得有一次,我替一位患上末期癌病的朋友舉辦「加油」慶祝會;朋友們都為那位病患的朋友送上串串祝福。這位主角分享:「生命雖然很脆弱,不在我的掌握中,然而,有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我選擇勇於面對生命,繼續接受化療和電療,不再畏懼。」此時,她選擇了堅強地面對人生,成為她的幸福。

你又會怎樣選擇你的幸福呢?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你是神所寶貝的孩子

你喜歡自己嗎?

作為社工遇上的其中一個難題,就是要讓案主喜歡他自己,並且相信自己有價值。

當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不喜歡自己的時候,便會經常做出折磨自己的行為,當中最危險是自殘及自殺。有人在人際關係上竭力討好別人,為別人犧牲和付出一切,期望對方以愛回報,渴望換取別人對自己好。

我曾經遇到一位漂亮又多才多藝的女子,但她樂於助人的素質是「被訓練」出來的。因為她自小在家庭裡被孤立和受虐待,所以要很懂得看人的眉頭眼額,討人喜歡令自己感覺有價值。直到長大成人,她仍是這樣。若果別人不喜歡她,她就會不合理地自責,會打自己,甚至不想生存。在惡性循環下,她常常在人際關係上吃苦,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

我有次和她傾談,知道她原來是教會熱心侍奉的中堅份子,我們提到聖經裡主耶穌醫治患12年血漏(經血不止)的女人的事蹟(馬可福音第5章25至34節)。血漏在猶太人社會是不潔的疾病,被患者觸碰過的東西都被視為污穢。那女人花盡錢財治病,反而令病情更惡劣。然而,她深信只要摸到耶穌的衣裳,就足以令她痊癒。那女人抱著信心,勇敢地擠進人群中,要去摸耶穌的衣裳;結果她真是立即止血,痊癒了!事情還沒有告一段落,耶穌感到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他在人群裡「環視四周,要看是誰做了這事」。那女人就恐懼戰競,俯伏在耶穌跟前如實相告。主不但沒有怪責她,反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心使你痊癒了,平安地回去吧,你已經好了,脫離了病痛的折磨。」

「女兒」就是這個長年被社會邊緣化的女人的新身份,耶穌不單要她身體痊癒,還要讓她的心靈得醫治。耶穌堅持在擠迫的人群「環視四周」,為要找到她,讓她知道自己已經完全被主接納。

這個患上血漏的女人沒有討好主,只是單單交出信心,她就獲得主的愛和醫治。同樣地,我的案主總覺得自己不會被愛,於是無止境對人百般遷就和討好。在教會積極侍奉,為要證明自己有價值,值得被愛。在她來說,很難相信自己會白白得到神的愛,然而,這卻是聖經明明告訴我們的事實:「神愛世人,甚至把他的獨一愛子賜給他們,為要使一切信他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我們縱使會失落人的愛,但在神裡卻永不失落。憑著信心,我們都是主所寶貝的孩子;這是無條件的愛,不是我們要做甚麼事來換取。因為這份恩典是白白給出來,憑我們的信心就可以獲得。單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喜歡自己。

潘錦華

香港心理衞生會社工

社關人生:人生列車的乘客

在社工的工作中,我常常將服務使用者比喻為人生列車中的乘客。我與他們每一位相遇,彷彿成為他們人生旅程中的一站,可以讓他們獲得一些溫暖的補給。我知道自己無法陪伴他們走過整個人生旅程,但是我可以在他們人生旅途中,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記。

曾經跟進受情緒病困擾的小卓(化名),他因為長期失業,陷入沮喪的情緒之中;對未來失去了信心,甚至有自殺的念頭。當我們相遇時,他的眼神充滿痛苦。我投放很多時間聆聽他的故事,並且給他支持和安慰。我和小卓一起探索他對前路的擔憂,我鼓勵他由基層工作重新開始。最終,他找到了工作。他告訴我,我的陪伴讓他感受到支持,成為他走出黑暗的力量。

這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在每一個個案中,社工都盡力成為一位理解者和支持者。我們提供情緒支持、心理輔導和實際的解決方案,務求幫助案主走出困境;但有時候,我們只需要提供一對專注聆聽的耳朵,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困擾和壓力;又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以減輕他們的孤獨感。無論是提供實際行動方案,還是情感上的支持;目標都是讓他們感受到被人接納、被人關心和被人支持。

正如有一位乘客登上了列車,這位乘客可能正處於壓力重重、情緒低落或者焦慮等等的狀態之中。儘管車長與乘客只在人生旅程中的某一站遇上,但車長的存在和付出,卻可以為這位乘客帶來溫暖和希望。車長可以用友善的笑容,讓這位乘客感受到被接納和關心;車長可以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乘客安心出行;或者列車車長可以細聽乘客的故事,讓乘客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申訴。車長少少的付出對乘客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他們可以感受到被重視、被關心;對於需要情緒支援的乘客是非常重要的支持。這種關愛和支持有助他們減輕負擔,並為他們的旅程帶來暖意。

「就算只把一杯涼水給其中一個喝,我確實地告訴你們,他絕不會喪失他的報償。」(馬太福音10:42)即使我們只是存在於別人人生旅程中的其中一站,我們少少的行動也會被看重。無論是提供一杯涼水,給予簡單的慰問,或是輕輕的擁抱,這些溫暖的付出都有價值。我們默默地付出實在能夠為情緒病患者帶來積極的影響,為他們帶來祝福和正向的改變。

盧英傑

香港心理衞生會社區康復學院營運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