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事件簿:都當尊重

筆者希望透過人物故事,帶出人性的輭弱及其衍生出來的問題;繼而和讀者一同探索出路。

她滿心歡喜,只因為今晚又見他了!出門前,考慮到天氣,連忙取起手機,發了個短訊提醒他:「天涼,多穿衣服。」

餐廳內,業界友好濟濟一堂。她四處張望,瞥見他,心花怒放,急急趨前。她卻突然意識到他身旁坐了一個陌生女子,倆人狀態親暱,不禁心感納悶。

「嗨!這位是業界女強人,這是我的太太。」他給她倆介紹。

她打了招呼,面帶笑容,一顆心卻頓時往下一沈,深感不快,亦覺得奇怪。相識多年,多項聚會活動一直未見他𢹂眷出席。上回業界好友遊船河,儘管是週末,他也單獨赴會。她還以為他婚姻失意。他一向和自己談得攏,那回眾人又玩得盡興,她於是開懷多喝了酒。當坐在船倉內拍照,她帶著微醉,情不自禁,把手擱在他的大腿上,他竟沒有避嫌。她滿以為接著下來,可以更進一步。豈料今晚他和太太赴宴。

侍應這時送上一盤飲品,只見他取了一罐啤酒。他的太太立即問:「要摻些甚麼嗎?」他便多取了一罐汽水。

她看在眼𥚃,挑起眉。他是出名酒量好的,何需摻淡?

他太太見她一臉疑惑,微笑解釋道:「他胃炎,要少喝酒,喝時也要調淡些。」

她䆁了疑團,卻隨即非常關心,勸喻他:「汽水糖份高,不要斟太多。」說罷,才覺得自己在人家太太面前越了界線,加上她心情鬱悶,便說:「我去和其他人打招呼。」說罷,便拿起酒杯離席。

她四處找人寒喧,帶著淡淡的憂愁。為何喜歡的人,不能早一點遇上?為何有如此嬌妻,不早點帶她出來,釋人疑團?遊船河那一回,他幹嗎沒表示抗拒?莫非人性的軟弱總是喜歡異性仰慕、愛慕?

她無意間抬頭望去,剛好見他倆笑語晏晏,那股淡淡的憂愁頓然變得濃濃的,化不開。她知道無法再和他倆同坐一席,便索性去別的桌子,和另一班相識的同坐。她接著喝了頗多的酒,賭氣地想:管它的酒入愁腸愁更愁。

餐宴到了尾聲,眾人陸續離開。她留意他倆也站起來道別。目睹他倆手牽著手,她心酸得很,不假思索地走了過去。她意識到自己腳步浮晃,「啊!喝多了!」她心想。然後,她失去控制,忽然對著他說:「你今天帶了太太來,就讓我吻吻你的面頰。」「嘟嘴」傾前便要吻他。但是,她隨即感覺到自己的臉給狠狠地推開了。錯愕不已,她的酒意完全醒了。她扭過頭來,發現推她臉的人是他的太太。只見對方橫眉怒目看著她。她沒預期會發生如斯尷尬的場面。幸好,畢竟是跑慣江湖,於是她連忙道歉:「不要誤會,他在工作上幫了我很多忙。我只視他為哥哥。」

對方不發一言,嬲怒神情轉為一臉厭惡。他則微笑著道別說:「再見。」看不出心想甚麼,留下她呆在原地。

瞬息間,她回過神來,唏噓地想:「是的。『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希伯來書13:4上)」何況,即使婚姻由原先的伊甸園,基於種種原因不幸轉為戰場,只要沒有人退役,那麼干卿底事?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和合本》)

巫婉婷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情愛事件簿:脫離「那惡者」(下)

筆者希望透過人物故事,帶出人性的輭弱及其衍生出來的問題,繼而和讀者一同探索出路。

她耿耿於懷,因為她認為與已婚的異性朋友深交,並不成問題。問題只是身為太太的,無理取鬧,還要當著朋友面前數落她的不是,暗示她超越了界線。她難免心存芥蒂,所以這晚抵達會所聚餐時,刻意在離對方頗遠的地方坐下。

「聖誕快樂!」她向眾人祝賀後,便靜聽大家報告近況,漸漸釋懷一些。待聖誕晚餐給端了上來,眾人高興地說著、吃著,她才完全鬆弛下來。接近尾聲時,她的電話震動起來。由於會所內嚴禁使用電話,她連忙離座,走向出口處,接聽來電。

她在走廊邊走邊說,隱約聽到後面響起了腳步聲;來到她身邊時,戞然而止。她轉面看去,發現原來是對方。對方微笑著說:「聖誕快樂!」同時把一份禮物遞給她。她不知怎的,忽然怒火中燒,粗聲粗氣地衝口而出說:「不用了!」一邊推開對方的手,一雙腿則繼續向前行,留下對方一臉錯愕地站在原地。

逕直走到大門,她才停下來;挨著門框,打算好好地繼續電話的交談。豈料她一抬頭,竟然瞥見他站在會所的前園。她喜出望外,笑逐顏開,舉起手興奮地向他揮動。只見他朝她處點點頭,隨即轉移視線,落在她身旁。原來是他的太太,此刻正經她身邊行過。倆人會合,便𢹂著手走了。

她暗地裡吃一驚,她有目睹自己向她的丈夫揮手的一幕嗎?

她的心頓時砰砰跳躍,極之不安。她不耐煩地向電話中人說:「對不起!我們稍後再談。」掛斷了電話。

匆忙中,她沒有穿上大褸,一陣冷風驟然掠過,使她顫抖。但她此刻只想佇立不動,好好地整理思緒。她回想剛才發生的一幕幕,覺得是對方的錯。不是嗎?她正在跟人通電話,對方突然出現並送上禮物。在毫無心理準備之下,她自然來不及恰當地反應啊!接著,她又不得不承認,自己看見他時,同樣也在通電話,但卻即時變得那麼興奮。反應為甚麼不同?

她的確喜歡和他相處,會主動找他。有一回,朋友圈相聚,他夫婦倆均缺席,她便給他發訊息,告訴他一班人決定以後慶祝生日的安排。最後,還忍不住俏皮地加上「報告完畢!」然而,她卻沒有同樣給他太太發訊息。為甚麼呢?

他生日,朋友們原擬定和他慶祝,他夫婦倆推說沒空。她按捺不住,發了訊息給他:「你生日飯也不來吃?」「是的,很忙。謝謝你們!」他回覆。

此刻在寂靜無聲的黑夜𥚃,她冷靜下來,驀然撫心自問:自己對他的太太深深不滿,除了曾被她責難之外,會否因為對方觸碰了她那隱藏心底,連自己也不敢面對的「陰暗」呢?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喫的人。」(彼得前書第五章8節《和合本》)原來一不小心,便成為那惡者的獵物。她不寒而慄,轉念一想:是否應該向她說聲「謝謝」? 看來對方幫了她一把,當頭棒喝,及時助她脫離魔鬼(那惡者)的迷惑。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第四章23節《和合本》)

巫婉婷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情愛事件簿:脫離「那惡者」(上)

筆者希望透過人物故事,帶出人性的輭弱及其衍生出來的問題;繼而和讀者一同探索出路。

她心緒不寧。這個平安夜並不平安。

眾好友約定一起吃晚餐慶祝聖誕節,本應是椿開心事;但想到要見她,她仍感蹩扭。那回,遇上他夫婦倆,她許久沒見他了,喜出望外,不禁問他:「肥了還是瘦了?」身旁的她即時搶著答:「他肥了瘦了,有我身為太太去操心。」她開始意識到對方不悅。

後來的一次遠足活動,她原以為能夠趁機會澄清誤會。大家浩浩蕩蕩上山後,她瞥見她和另一個朋友走在隊尾,特意回頭到他倆身邊,喜滋滋說:「猜猜疫情《限聚令》撤銷後,我出席一個講座時,坐在誰身旁?就是妳的丈夫。」她接著解釋:「其實,妳不用介意。我見他愈來愈忙,也不再參加我們的聚會,才特別關心他而已。」

豈料對方卻像抑壓許久,一觸即發,忿然作色應道:「是的,妳非常關心他。一起去探朋友,妳沿路一直和他聊天,抵達後,竟然拍拍椅子,叫他坐在妳身旁。後來的一次晚宴,妳見到我,劈頭第一句便問:『他不來了?』我說他忙,妳便顯得悶悶不樂。我逗妳説話,妳只低頭弄電話。待另一個朋友也問起他為何不來,我照樣解釋說他忙,妳又立即追問他究竟忙些甚麼。其實他忙啥,與妳何干?」

萬萬料想不到對方囤積這麼多憤懣,她一時間不知如何回應,只好默不作聲。

對方又接著指控:「我認識妳在先,有困難時是我關心妳,妳卻似乎關心他多過我,令人費解!」

對方說罷才緩緩氣,稍為平靜下來又說:「我這麼介意,因為一直有許多女士對他表示好感。其中有一個,凌晨三點也發短訊給他。知道吵醒了我,之後改發電郵給他。我是不對,偷看了他的電話和電郵。我知道他不會和她發展,但我真的難受。對方竟然膽大如斯,不放我在眼內。但是我不能接受自己的朋友也漠視我的存在。希望妳明白我的心情,體諒我為何介懷。」

她被對方責怪,並當著另一個朋友面前,還要她去體諒她?

「妳不認為妳令他難做?」她心中有氣,反過來質問對方。

「妳不明白,那我不再和妳說了!」對方回應。

「你又怎麼看?」她心有不甘,轉面向在旁聽著的朋友問道。

「我太太也會介意我太關心別的女性。」朋友回答。

「大家應保持恰當的距離,不要傷害人。」對方插嘴。

她不想再糾纏下去,只好息事寧人說:「如果因為他,令我倆有芥蒂,那我向妳道歉。」

對方沒有正面回應她的道歉,只說:「我先行。」便邁步向前走,拋下他倆。她悶悶不樂一整天。

晚上,對方發來短訊:「回想今天生氣,全然是讓疑團和不安一直累積著,沒盡早處理,對不起!」

她頓時百般滋味湧上心頭。對啊!對方應該打從第一個不滿,就向她直接提問就是了,為甚麼要憋在心裡?並且在別人面前怪責她,令大家尷尬。她自問是個爽快的人,討厭別人拖泥帶水。再者,是否已婚?是否朋友的丈夫?這會構成問題嗎?既然大家投契,深交又何妨呢? (待續)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第四章23節《和合本》)

巫婉婷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情愛事件簿:貪戀人的(下)

整夜睡不穩,翌日起床時,她渾身疲憊,喑叫「糟糕!」今早要見他呢!照鏡時,幸好不是一臉倦容,年輕多棒!她心情輕鬆起來,急忙悉心打扮。

她猜想,他看到昨晚的短訊,知道她不開心,理應第一時間便找她,上班的步伐於是變得輕快。然而,直至她回到公司,他仍未打電話來。她心𥚃嘀咕,擱下手袋,便急不及待去找他。

「早晨,對不起,昨晚給媽媽罵哭了。她怪我未找到新工便放棄一份安穩工作,我太難過,忍不住便發了訊息給你。」

「我晚上忘記關機,短訊傳來時,吵醒了我太太。她奇怪凌晨三時也有短訊,所以看了。」她有一剎那的尷尬和不安,「對不起!」

但見他沒往下多說,只安慰她:「其實,妳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還年輕又能幹。我也答應做妳的推薦人,會給妳好的評語。」

「謝謝你!」

「我和太太後天去英國探親兩週。做推薦方面,可以用電郵聯絡我。」

「麻煩你了。你回來時,我已離職了。」

這時他桌上的電話嚮起,他取起聽筒,向她說:「保持聯絡。」

她只好站起來道別。將又有一段時間不能見他,她心裡不禁發愁。

他去英國之後,她牽腸掛肚了數天,最後按捺不住找他。但她不敢透過手機傳訊息,免得給他太太看見。

上次電郵給他,純粹提供自己的履歷作推薦之用,抬頭客氣地稱呼他「先生」。

這回,她決定以他的英文名字稱呼他,並寫道:「發現一家新酒樓,你喜歡喝的鐡觀音很好。待你回來,和你一起去品嚐。」她不再以「先生」稱謂,亦約他單獨吃午餐。他明白她的心意嗎?

她苦苦地想,究竟內心何時起了變化,那份愛慕之情吞噬了自己的心?她已經不願意再保持距離。早前已大膽地在他一下機,毫不顧忌他偕太太同行,便打電話給他,又在凌晨給他發訊息,更在第二天一早便去找他。她知道自己已經泥足深陷。

等候他回覆,簡直是度日如年;最難過是數天後,他仍無音訊。為何會這樣?他那麼關心她,是出於甚麼?不應該是「神女有心,襄王無夢」吧?她搜索枯腸,過往倆人相處中,曾有火花的蜘絲馬跡,思念之苦煎熬著她。她只好再次電郵他。她打了主題:「禱告」,內容則是一連串的星星,暗示一切盡在不言中。最後,她豁出去了,加上「想念你!」

在最後的一個工作天,她離開公司前,最後一次檢查電郵,他依然音訊沓然。她敞開心房,他竟沒有反應。莫非純粹自作多情?她哀愁地想。最後,她邁出公司大樓,為自己在不愉快的情況離職傷心,最難堪還是感情方面,自己竟不能夠帶走一片雲彩。

後來有這麼一天,她走在街上,老遠看見他和太太手牽手,說著笑著。她黯然失神,終於明白他是屬於他身旁所愛的人,而自己竟曾貪戀別人的雲彩,真不該!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篇第四十二章5節《和合本》)

巫婉婷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情愛事件簿:貪戀人的(上)

筆者希望透過人物故事,帶出人性的輭弱及其衍生出來的問題;繼而和讀者一同探索出路。

她忐忑不安,呆望著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字,無法集中精神,只因為一顆心牽掛著他。他已外遊幾天,下午才返港。她想第一時間致電給他,聽聽他的聲音,奈何時間如烏龜爬行般慢。

早兩天,她去他的辦公室,從他的秘書得知他放假;和他的太太外遊去了。她不假思索便給他發了個短訊:「原來你外出了,哪天回來?」沒見數天而已,她竟若有所失,感覺鬱悶!武夷山出產大紅袍,她知道他喜歡喝茶,可惜同行是他的太太。她一想起便心如刀割,惟有努力不作多想。但轉念間又忍不住猜想:「玩得開心嗎?」簡直在煎熬著自己。

他在另一個部門工作,而且是管理高層,只因公事上合作機會頗多,同事們又喜歡在下班後辦些跨部門活動,才和他接觸多了。她發現他博學多才,加上外型出眾、性格豪邁,職級更為他添上光環;不知不覺間,她被深深吸引。偏偏不見他把妻子掛在口邊,當同事們工餘時一起吃飯喝酒,他也從不趕著回家。

好奇心驅使她留意他的寫字桌上擺放了的兩張照片,均是他夫婦倆年輕時拍的。一張是倆人蹲在名勝景點前的石級上,親暱地靠攏一起;另一張是他的妻子站著,手牽著年幼的孩子。她見他的妻子樣貌不俗,她不禁揣測,倆人經歷多年婚姻,難保感情已褪色,甚至乎美人遲暮。

早些時間,她和上司不和,決定轉工。他成為她的傾訴對象,那麼願意聆聽、樂於開解她,叫她放心,他會做她的推薦人。她心懷感激,於是更進一步,愛慕他。

終於等到航機降落的時間,她急忙打他的電話。

「嗨!回來了!」接通了,她高興不已。一句「好想念你!」險些兒衝口而出。

「是。有甚麼事明天再講!」他卻說。

她心一沉,但她明白他有太太在旁,不便多說。只好說「好的。」悶悶不樂地掛斷電話。不過,當她想到明天可以見他了,隨即開心起來,精神抖擻地完成工作。

下班後,她心情愉快地回家。萬萬料不到,媽媽又在飯桌上嘮叨,怪責她魯莽辭職。她心煩意亂,忍不住哭了!媽媽這才打住了後續的話。

上床後,她仍鬱鬱不歡,久久未能入睡。她真想搬離這個家,都說原生家庭不幸福,人便想早日離巢,擁有自己的家庭的意欲特別強。可惜未能遇上讓自己芳心顫動的人,直至認識了他。她才驀然發覺,也不一定要年紀相若;他比她大二十多歳又何妨?其實更有一份成熟魅力。至於他已婚,只要兩情相悅,也不算橫刀奪愛啊!也許,他正等待著一段新戀情,才能決心來個了斷。

思潮起伏,捱至凌晨三時,她終於按捺不住,取過電話,給他發了一個短訊:「媽媽因為我辭職,再次罵我。我哭了!」他一直關心她,所以收到訊息後一定在意,想安慰她。幸福是爭取回來的,不是嗎?(待續)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篇第四十二章5節《和合本》)

巫婉婷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情愛事件簿:就是愛(下)

待父母外遊回來,她第一時間約了媽媽,打算問個清楚。這段日子,她每當想起爸爸的婚外情,均心煩意亂;既鄙視他自私,也不屑媽媽妥協,同時也為自己被蒙在鼓裡感到憤怒,為破碎的家庭感到悲傷。

她安排在酒店大堂咖啡廳見面,因為害怕在家𥚃無所顧忌,會失控指責媽媽。媽媽準時抵達,步履輕快,笑容滿面。倆人點餐後,她打算待茶點送來後,不再受打擾,才開門見山問個明白。她於是找話題:「旅行開心嗎?」媽媽愉快地說:「很開心,重遊和妳爸爸初次遇上的街道。他當時和幾個同學一起逛街,我認識其中一個,便給我們介紹了。」她聽著,傾刻間非常憤怒。慶祝結婚紀念日,值得慶祝嗎?自欺欺人!她痛恨那份虛偽。

茶點送上來,侍應一轉身,她再也不能克制自己:「我打開您的首飾箱時,發現那個信封,上面寫著『請三思』,好奇心驅使,打開看,讀了內𥚃的信件。」媽媽一面錯愕。「為甚麼我一直不知道?」她質問媽媽。「為甚麼要讓妳知道?」媽媽迅速從驚訝中恢復過來,放鬆身體靠後坐,平靜地問。「我們是一家人,不應該坦誠嗎?我被蒙在鼓裡,你們扮若無其事,還好像很恩愛。說甚麼重遊相識地,慶祝結婚週年。不是大騙局嗎?」她開始變得激動。媽媽傾身拍拍她的手,意圖安撫她;她卻一臉厭惡地推開她的手。「我不喜歡將子女牽涉在父母爭吵不和的三角關係中;對子女沒有好處,只會擴大痛苦和焦慮。況且,他是個好爸爸,妳應該愛他。」「您怎能接受他對您不忠,不離婚?」

「半夜一個電話,吵醒我倆。他接聽了,支吾以對。我覺得奇怪,問是誰?他說是客戶,我不禁起疑,客戶哪會凌晨來電?追問之下,他才如實告訴我。我彷彿給一把利刀突如其來插進心房,痛不欲生。我倆結婚僅8年,已經發生婚外情,真是難以接受!但他哭了,說十分後悔,也誓神劈願說不再見她。他説在外受訓時有時間和空間考慮,決定和她分手。那些信是她當時給他的。他把信放入信封,封起交給我,算是給我一個交代。他寫上『請三思』,當然希望我不拆開。但我當刻沒法冷靜三思考,打開看了,那份親密簡直猶如那把利刀在我心房狠狠轉了轉,生不如死!但我後來反而能夠三思。」媽媽漸漸激動,硬咽地説著,眼泛淚光;看得出那份心如刀割的痛,她自己也不禁鼻酸。

「我相信,他選擇留下,應該愛我遠比她多。他也極有悔意,坦誠說出一切,也將信件給我作交代。我不排除那女子喜歡他之外,也貪財。所以明知沒有結果也要發展這段情。而且是甚麼樣的女子會喝醉酒鬧事?適合他嗎?即使僅是好友,我也不想他受騙吃苦,起碼在這關鍵時刻,要幫他安然渡過。何況我是他的妻子?我那麼愛他。聖經說:『現在存留的有信、望、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我相信他有悔意,希望他只是一時糊塗。我對他的愛也不容許我輕率放棄這段婚姻。」媽媽己經平靜下來,微笑道:「信望愛使我留下來了,後來更讓我倆願意檢討問題所在,然後為我們的婚姻加倍努力。」

她無言以對,因為深深體會到那份愛的大能。而且,一股暖流瞬間湧上心頭,淹沒了憤怒和不滿;她感恩那份愛維繫了這個家!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篇第四十二章5節《和合本》)

巫婉婷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