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心理學:愛在不打不相識

不少電視及電影的愛情故事情節中,描寫男女主角最初互不相識;及後在某一場合相遇,卻產生了誤會,或者各自隸屬惡性競爭對手,甚至來自敵對的家族、組織或陣營。劇情發展下去,就是雙方越對抗,越加深對對方的認識和了解,並且漸漸接受對方的特別性格及背景;繼而欣賞對方的美麗和優點,終於擦出愛情火花。即使在家人及朋友反對之下,都無阻二人發展感情,終於以締結良緣作為結局。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指出,確實有不少男女的愛情是從互相競爭或爭鬥開始。由於這種情況會在雙方的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為了向對方報復或爭勝而朝思暮想。這種際遇一般比普通交際約會更刺激、難忘,因為整個交往過程多數令當事人更加了解對方的性格及處境。再加上本著人性的同情心,或者藉著自我安慰的動機,會漸漸體諒對方,因而產生憐憫及愛惜的心態。結果往往是由憐生愛,以互相遷就方式交往。假若對方有第三者出現,更會產生妒忌心態,更加想戰勝情敵,不作他想要獨霸對方。因此,有人認為在戀愛期間曾經出現爭吵及誤會,仍然走在一起,甚至進到婚姻的夫婦,比那些從未有這種衝突經驗的情侶,能更好地適應婚姻生活;而在面對生活困難的時候,仍能維持和諧的關係。

其實電視及電影故事的橋段通常比較誇張,有太多機緣巧合的情景,但是也有部分反映了實際情況,例如有些情侶「不打不相識」。當然也有不少人由始至終格格不入,不斷互相敵對,打得你死我活,做不成情人。

在人際關係中,若果要化敵為友,互相溝通時應該抱著下列基本心態:

一、虛心聆聽對方的說話,盡量減少辯駁。

二、努力包容對方的弱點,不要雞蛋裡挑骨頭。

三、嘗試認識對方的處境及背景,體諒對方的矛盾和煩惱。

四、思考並且發掘對方的優點,再來稱讚及表示欣賞。

五、關心對方及家人的健康,需要時給予幫助。

聖經教導信徒對待敵人的態度和方法:「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好叫你們成為天父的兒子」(馬太福音第五章44至45節上);「只是我告訴你們這些正在聽的人:要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你們的人」(路加福音第六章27節);「你的仇敵如果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羅馬書第十二章20節)。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