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信箱~教會調解

問?

基督耶穌吩咐祂的門徒要合一,要彼此相愛。教會本應是互相建立的地方,可惜弟兄姊妹之間往往在參與教會事奉的過程中,因為意見不同,衍生了各樣的嫌隙。教會如何透過「調解」來幫助弟兄姊妹解決爭議,修復關係?

答:

每當雙方交往時發生了不協調、嫌隙,甚至衝突,一連串的負面情緒便會啟動了自我保護意識的反應,彼此之間就彷彿築起了圍牆,拒絕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感受和處境,互信的關係便因此而被破壞。

作為神家裡的人,無不想能夠實踐聖經的教導,彼此關係復和,互相原諒接納;而身邊的牧者、弟兄姊妹都盼望自己能夠成為和平之子,樂意作為橋樑幫忙雙方化解積怨,讓紛爭之星火及早撲滅,不會成為破口,埋下日後教會分裂的隱憂。

「調解」確實是一個很有效的溝通平台,可以讓破裂冰封的關係重新復修,再現生機。一般而言,教牧長執和資深信徒領袖能夠成熟地參與和協助調解是相當重要,他們都明白自身教會的文化背景,可能會更有效率地體會到問題的癥結,帶動相關的弟兄姊妹積極參予;甚或他們本身就是紛爭的當事人或受害者,調解正好給予他們一個表達和解說的機會。

調解在教會應用的範圍也相當廣闊,例如:弟兄姊妹之間的個人糾紛、教友家中成員的各種生活爭拗、各事工發展會議成員之間的意見分歧以至大動肝火、執事與教牧對教會發展路線看法的落差,又或教會辦公室行政決策丶同工之間人事合作問題等等;何處有紛爭,何處便需要調解,實在是數之不盡。

「基督教調解」的特色除了保密丶自願和自主之外,透過使用不同的溝通技巧方式來讓雙方可以表達各自的關注和立場,還加入了屬靈生命的元素。例如在調解會議當中,調解員可以與雙方一起禱告,祈求神幫助、光照啟迪各人生命和心中的盲點,將原先爭議的焦點轉回問題的根源之上,就是信徒生命本質的問題;讓雙方的眼光從只看到對方眼中的刺轉移,看到自己眼中的樑木,甚至可以轉眼仰望耶穌,遵從聖經的教導與神和好,並且與弟兄姊妹坦誠溝通,把分歧縮窄拉近,心意回轉願意冰釋前嫌。這樣便能夠使教會回復和諧,彼此能同心合意,成為美好的見證,榮耀主名。

平和 | 認可調解員

基督教調解中心
Whatsapp及電話 : 6996 1159
網址 : http://www.tdwwcm.org

調解信箱〜調解:新年新機遇

問 ?

春節新年期間,一年之始,大家都神清氣爽,懷著歡喜快樂的心情與家人、親友、同事相聚拜年送上祝福,同時也是檢視和修復關係的好時機。我們可以如何做?

答 !

經過幾年新冠疫情的洗禮,大家被迫困留在家中,經歷不同程度的隔離與被隔離,家人之間的磨擦與了解都同時加添;工作時而上班又時而在家,同事團隊之間合作也增添了不少包容和遷就;箇中滋味盡在心中,有吃不消的委屈和解不開的爭拗,這些都會令人聯想到「調解」。

「調解」精神的首要和終極目標是恢復關係。想能將雙方敵對的立場緩和下來,必須要能打開對話的空間和溝通的渠道,透過對話的過程,讓雙方都有機會盡訴心中情,同時也可以聽到對方的心聲和感受,使爭拗事件的箇中關注能更清晰地展露,讓彼此的處境和立場更加透明,在求同存異的原則下,盼望可以將分歧縮窄、拉近。

爭拗事件的本身並沒有絕對的解決方案,但如何能有一個雙方都共同接受的最合適解決方案才是問題的關鍵。實際上,每一個方案都必定有利有弊,不能只顧單方面的利益,要從對方角度了解出發,雙方都必須要作出適當的讓步來平衡他們的利益 ; 雙方也必須要自願配合,一起來修補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破壞,並且共同付出代價去彌補缺欠和重建關係。

能讓衝突的雙方和好、恢復關係是一項祝福;衝突解決的後果是平安。聖經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5﹕9〉我們基督徒都是屬於上帝的兒女,是「和平之子」,並且使人和睦的使命已經托付了我們,我們要把上帝的平安帶給身邊所有的人。

新年期間,我們可以將平日在嚴肅氣氛下進行的調解會議變身成拜年的飯局和茶聚,由家長或老闆充當調解員,邀請雙方來一起相聚,在輕鬆的氣氛下邊吃邊談,看來應該是個好時機改善關係和化解衝突,先不求成果但求破冰,假若雙方都能友善相待,也許已經算鬆了土,為將來預備正式安排調解會議奠定機會,冰釋前嫌就更是指日可待!

祝願諸位﹕家和萬事興,一團和氣!

平和
認可調解員

基督教調解中心
Whatsapp及電話 : 6996 1159
網址 : http://www.tdwwcm.org

和平之子

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聖經新譯本》〈太5:9〉。

你們的話要常常溫和,好像是用鹽調和的,使你們知道應當怎樣回答各人。
《聖經新譯本》〈西4﹕6〉

現今社會,工作場所言語之間的誤會、處事手法的欠缺協調,往往帶來不少矛盾,這個情況即使在教會,以至宗教機構亦會出現,如何調解?

文﹕謝芳

富有調解經驗的黃永康牧師接受訪問時坦誠,教會都是由人組成,教會裡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人事的衝突與商業機構裡的也是無可避免的。在不同宗派的教會,黃牧師亦曾見有人事之間衝突的情況。有鑑於此,他的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畢業論文,都是以基督教調解為主的「教牧作人際衝突調解工作」為議題,希望藉著探討而找出化解衝突的方法。

他談到當年對調解和衝突處理有負擔的起因時表示﹕「記得信主後,曾看見一教會早期同心合意的發展下,人數不斷增長,本是一件感恩的事。可惜,傳道同工與執事人事之間卻出現了一些的衝突,之後,彼此的衝突惡化,在缺乏有效的調解,衝突未能處理的情況下,傳道人和衝突的執事分別離開,令教會士氣大受影響,教會的發展也因此一直停滯不前,教會失去當年同心發展的興旺。」他說這種感覺令人極之難過和傷痛。

他說,教會的發展,隨之帶來的人事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大家若懂得有效的調解,也許能化解不少的衝突關係和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作為基督教的調解員,在實行時會面對怎麼樣的困難?」「在實際推行時,基督教的調解員會受很多的因素影響,如本身的性格和為人怎樣,處理情緒和衝突的手法、待人處事是否有效溝通和成熟、在衝突中能否掌握自身的角色及責任等。」他強調,作為基督教的調解領袖,最重要的將焦點放在恆常尋求、聆聽、敏銳和順服於神的心意,而不是單依A或B的意見;再者就是擁有聆聽和有效溝通的能力,才會在處理衝突時作有效的帶領。

事實上,每人都會活在「自我」的情緒裡,有主觀、有情緒、有脾氣,心情容易被問題牽動,要完全公平公正去實行不容易。黃牧師提醒說﹕「認識自己是處理衝突的重要第一步。所以,我們的第一課就是需要自我醒覺(Self Awareness),敏銳自己的身心狀態及衝突的處理。」「以駕車和撞車作比喻,有人經常都遇上交通意外,是周圍的人撞他?抑或是自己的駕駛技術欠佳?在學習自我醒覺後,若發覺原來是自己的駕駛技術差,是引發頻繁交通意外的根源。此比喻是提醒有心志作調解的和好使者要先好好認識自己,身心是否健康,亦檢視自己遇上衝突時,是否有效處理衝突,若調解員平常也善於處理衝突,會容易協助他人處理衝突。

基督教調解的培訓,有基礎及進深後續的課程,基督教調解的訓練,是幫助學員學習基本以「促進調解模式」(facilitative mediation)及「焦點解決方案」(solution focused),按雙方的需要及利益為前提,協助雙方作有效的聆聽及溝通、以理性的方式來處理衝突,解決爭議的問題 (problem solving),達成和解。基督教調解的進深培訓,也包括教會及家庭的調解個案研習、人心靈需要的原諒、寛恕及復和關係等重要元素。」他提醒,處理人的衝突,愛心和時間的付出都是關鍵。

黃牧師坦誠,無論基督教或非基督教,最難處理的衝突是信念(conviction),包括信仰、核心價值觀(core value)、人生觀等。「事實上,衝突有很多不同種類,如溝通的衝突、誤會和資訊不足的衝突、情緒衝突等。衝突亦有不同的層面,低層次的衝突是持不同意見、其次是牽涉到情緒的衝突、再者是互相角力攻擊;最嚴重的是認為對方的惡行應公諸於世,應得到上天或人的懲罰,充滿仇恨的心態。」

他說,當來自江湖四海的人信了耶穌,並不等於一下子就失去了原本的個性、喜好和想法,「十個指頭有長短」,耶穌十二門徒也有不同的性格、想法和脾氣,信主的教徒也有掙扎、吵架,甚至互相不滿意的情況。「《聖經》裡也有提醒我們要作鹽、作光和調和,「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太5﹕9〉教會愈早推行基督教調解的普及教育愈好,包括學習人與人的相處,了解自己的情緒、思想和調解。「可在主日學、團契開始,提供訓練和基本人際衝突處理的教育,培育家長如何與子女溝通,教導孩子宣洩情緒或處理負面情緒,以及與人溝通或處理衝突等技巧。另外,可以在教會、基督教機構或在學校訓練更多使人和睦的基督教調解員,他們尤如屬靈消防員,當『火災』(衝突)發生時,可以盡快去救火,另一方面,也學習敏銳於防火。正所謂『杜漸防微』、『預防勝於治療』。」

「基督教調解究竟有何價值?」「基督教調解工作,盼望培育更多基督徒的調解員,他們以耶穌基督對人的關心、聆聽、接納、服事、柔和、謙卑、原諒及寬恕的生命榜樣,使人和睦。如有人在社區裡,極需要愛來彼此原諒寛恕,但做不到,而兩位當事人都信任社區裡教會的調解,我們可協助他們,以神的愛去彼此原諒及寛恕。或有家庭裡,伴侶出現第三者,亦想尋求教會的調解,而感情還在,太太很想原諒先生,但又做不到,亦想尋求教會的調解…。我們在基督教調解中,可讓當事人考慮,選擇以上帝的愛和寛恕作調解,破損的家庭可以有選擇以神的愛去復和、重建關係。」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主辦的基督教調解課程的運作,讓大家認識有關教會處理衝突的調解技巧、提升溝通預防衝突、調解神學觀等,同時在人際處理的教育和調解上及早作好裝備。詳情可登入網址﹕https://tdwwcm.org/

2017July19和平之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