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心理學:鑽石王老五

「王老五」是指年紀大仍然獨身的男士,大概出自蔡楚生導演在1937年執導的電影《王老五》。戲中的男主角是一個35歲且出身窮困的男性,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品性善良。他單戀著鄰舍的窮少女,可惜對方嫌他窮而拒絕他。後來他慷慨盡心幫助少女處理其父親的安葬事情,感動了女方以心相許。可惜結局卻是他在戰爭中被誣告為漢奸,被人轟炸而死。

不過「鑽石王老五」這名詞似乎是上述電影主角的反面,一般是指那些事業有成並家財豐厚,但仍未娶妻的男士。可能由於女性喜歡鑽石,而鑽石確是絕對矜貴的寶石,故此這類男士便被社會冠以「鑽石王老五」的雅號。根據分析指出,大部分這類型男士的生活相當低調,而且比較重視事業及家庭。因此,他們並不期望有美麗超群的妻子,反而要求一位溫柔、體貼的賢妻良母。不過,也有一些「鑽石王老五」喜歡美麗的女伴,但只限於談戀愛而不會結婚。

作家吳曉贇在其著作《再婚書》中指出,「鑽石王老五」有以下三類:

一、極品類:年輕有為,而且擁有魅力兼具性格;有很多追求他的女子,導致競爭激烈。

二、碩果類:因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婚姻,直至事業有成才希望娶妻生子。他們的性格一般平實敦厚,卻已一把年紀,而且不懂浪漫舉動。

三、暴發類:在機緣巧合下發大財了,為人比較粗俗,沒有氣質,甚至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

近年比較多被傳媒提及,是那些出生於富有家庭、有高學歷、有管理才能及關心社會的公子哥兒。他們可能屬於以上三種優良質素的混合體。

不過「鑽石王老五」在感情、婚姻之中,同樣會遇上困難。有不少他們心儀的女性因為害怕被別人譏笑為拜金主義者或貪慕虛榮,不敢與他們交往、談戀愛。此外,不少女性有一種觀念,就是認定富有的男士對愛情並不專一,更容易貪新忘舊,甚至喜歡玩弄女性的感情。因為這等觀念,女士們對「鑽石王老五」敬而遠之,拒絕他們追求。確實大部分王老五的年齡介乎中年或以上,到了這年紀還沒有結婚,多少反映出他們的性格或社交上有困難,或者曾經有童年創傷經歷,又可能曾經歷愛情失敗的打擊,出現了恐懼結婚的心理。

新約聖經多卷福音書(包括馬太福音第十九章16至22節、馬可福音第十章17至22節、路加福音第十八章18至23節)提及耶穌與一位年青有錢的男子對話。以馬可福音為例,其中記敘了這位似乎尚未結婚的男士跑到耶穌面前謙卑地求問:「良善的老師,我要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17節)由於他自小已遵守誡命,「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正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擁有的一切,送給窮人,你就會有財寶在天上;然後到這裡來跟隨我。』」(21節)可惜這男人聽見這話後,就變了臉色,憂憂愁愁地走了,原因是他擁有很多財產。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