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陰霾之下,香港剛渡過了近二十年來僅有的嚴寒聖誕節。受「北極環流」南下影響,2022年底的北美內陸,風雪竟在零下45。C低溫中肆虐。諷刺的是:儘管今年歐洲人都恐懼能源短缺和保暖困難,荷蘭、丹麥、德國、波蘭、捷克、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等國,偏錄得了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1月1日,令很多著名景點和滑雪場不得不基於「雪塌」的安全而關閉!
氣候極端化的例子近年可謂不勝枚舉。我們應該深切理解:「氣候變化」不單是夏天要多開空調那麼簡單。它其實複雜而影響深遠,既造成了糧食供應緊絀、洪澇和天災頻繁,更關係著人類歷史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場生死之爭!
去年十一月底在埃及舉行的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27)終於在紛亂爭議中草草閉幕。會議最令人深刻的印象是:「巴黎協議」中要求全球在21世紀末達至降溫1.5-2.0。C這目標,從今已不再聚焦於「是否要去做」的討論。各國正積極探討「如何做」和「儘快做」。遺憾的是:「中西」雙方和「南北」兩個向度的爭議,竟是「誰該去做多些」和「你為甚麽不做多些」等自私自利理據的拉鋸!終會協定是設立所謂「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由較富裕的國家去補償並援助那些正飽受氣候變化影響、貧窮而落後國家。可惜,協定沒寫出機制,兼且各說各話,細節條款要留待隨後召開的細碎會議中繼續磋商云云,一切押後在兩年後再算。協議徒是「交差」和「演戲」,令環保組織和學術界十分失望。然而,在政治舞臺上,中國和針對它的西方集團國可絕不含糊,暗底下正積極角力,期望利用經濟利誘,外交合作項目投資,扭曲貨幣政策、操控「綠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場亅等等遊戲方式,各自牟取自身利益,兼且主導外交的發言權。總括而言,各國領導妄顧了生態平衡和人類生命的安危,各式言談只是「演好一臺戲」〈哥林多前書4:9〉罷了!
我們至終要向上帝交賬,亦要為「人與大地關係破裂」徹底負責!如何做好「大地管家」的職責,工作應與一般傳道和牧養等量齊觀。環保逼在眉睫,「眾目睽睽下的教會亅豈能再坐視輕忽?「我朝見耶和華,在至高的 神面前叩拜,當獻上甚麼呢?…世人哪!耶和華已經指示你甚麼是善,他向你所要的又是甚麼;無非是要你行公義,好憐憫,謙虛謹慎與你的 神同行。」〈彌迦書6:6-8〉
何建宗教授
編輯 : 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