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靈性操練 之 婚姻危機因伴侶沒有進修神學?

淑玲生長在一個基督化家庭,父親是教會的長老,對基督信仰十分認真和虔誠,不但兼任教會司琴,晚間更修讀神學。淑玲是一名中學的音樂老師,她在任教的學校認識任教理科的同事自强。兩人在同事十年間,日久生情,現已結婚七年,惟沒有生育孩子。初時,自强跟隨淑玲上教會,決志信主後也天天讀經靈修,星期天的主日學和崇拜從不缺席。本來,自强和淑玲在會友的眼中是一對模範夫妻,常在教會出雙入對。今年教會正推動神學教育,這本應是好事,但素來敬虔的淑玲卻不斷對自强說:虔誠的基督徒要進修正統的神學,光靠讀聖經、上主日學、靈修是不足夠的!自强覺得自己已很努力,對太太的這番說話無所適從。及後,當太太不斷重複「施壓」,自强漸生厭煩,甚至質疑自己在婚姻中只是不斷滿足太太的要求而已!他們二人便因此進入冷戰,婚姻首次亮起紅燈!

曾幾何時,見到不少的教會虔誠的老牧師反對會友讀神學,認為讀神學是理性主義的行為。信徒只需要天天靈修讀經禱告,每週做禮拜、奉獻便是好基督徒!事實上,這些靈修建議都是信徒的基本功夫,不可或缺,但同時不可因此自滿,也不可履行責任式地進行。現今神學教育已經非常普及,不少平信徒也有很多機會修讀神學而感到自傲,反而基本的靈修卻沒有!所以,若把讀神學成為信徒更加虔誠之路,它便是得救/成聖功夫之枷鎖!本人作為神學教育者近四十年,當然也會贊同讀神學的好處,但我卻不會把它等同信徒虔誠之旅,況且讀神學也要小心辨別那些才是正統福音派的神學院。的確,平信徒讀神學該有助於信徒更明白聖經、系統神學和教會/神學歷史,進而協助牧者牧養教會,尤其是在主日學等的教學。

在早期教會出現了「猶大派的假教師」(Judaizer) 誤導信徒說,除了信耶穌之外,外邦人的信徒要先成為猶太教信徒(受割禮),令這些信徒無所適從!〈使徒行傳15章〉耶路撒冷的教會領袖、巴拿巴和保羅都一致反對這種律法主義,因所有的人都是「因信稱義」。今日教會在發展中也要避免新的「律法主義」!

淑玲和自强要互相體諒各自成長的背景不一的同時,在主内更需一同成長堅固,彼此相愛!

「你們得救是靠著恩典,藉著信心。這不是出於自己,而是 神所賜的;這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夫妻倆為主事奉與奉獻的爭執  

志雄與小燕剛剛慶祝結婚七週年,相愛的二人育有一對子女,是教會弟兄姊妹眼中的家庭典範。但私底下,夫婦二人卻是有苦說不清,教會事奉與金錢奉獻常成爭吵的根源。原來,性格文靜的志雄生於貧窮的家庭,素來生活簡樸節儉;而外向活潑的小燕卻來自中產家庭,生活無憂無慮,從來不用擔心起居飲食。他倆乃大學同學,拍拖期間,志雄隨小燕上教會,結婚前更願意受浸加入這間小燕的母會。

小燕在教會也十分熱心事奉服侍,由擔任詩班指揮到探訪、佈道會,每天忙忙碌碌,這也是教會上下視這家庭為典範的主因。而勤奮的志雄加入教會後,雖然工作忙碌,有時連星期天也要加班,經常缺席主日崇拜,但他對教會卻是非常忠心,聽從主的教導作出什一奉獻。可是,小燕不滿志雄在什一奉獻的計算方法,指以扣稅及其他公積金等使費後的入息計算不好,應該用每月薪金全數計算才是真正的忠心,此舉令志雄感到困惑和無奈。志雄對小燕的事奉也有不滿,指她忙於教會的事務甚於家事,令他在繁忙之中連家務也要兼顧!漸漸地,這對夫妻之間的張力愈趨嚴重,他們最後不得不向筆者求助!

其實,類似的問題常在基督徒夫婦身上出現,尤其是夫妻忙於單方或雙向在教會事奉,陷於疲於奔命之時,會嚴重地影響夫婦及家庭的生活與關係。教會事奉本身當然是崇高與滿有意義,夫妻熱心事奉原是好事,但當事奉破壞夫婦與家庭,這肯定不是神的原意。當夫婦單方或雙向投入事奉(或任何一樣佔用我們時間的東西),必要維持一定的界線與限度,免得疲勞過度而犧牲了二人親密和睦之關係,並忽略愛護家庭的天職。而且基督徒要分辨愛神與愛事奉,因事奉神是愛神其中的一種表現而不是全部,若不小心,「事奉」本身甚至可以成為「事務」,失去原初為愛神而作之意義,此點由聖經故事中的馬大為服侍耶穌而疲憊不堪可見(参路加福音10:38-42)。我常在教會鼓勵弟兄姊妹,在事奉上要分工合作、各盡其職,選擇焦點某一個項目,不要樣樣都参與,這些大家都要謹記!

至於金錢奉獻重點,是以感恩為祭,要出自甘心樂意,不能勉强;各人要憑自己信心的程度作出奉獻。其實,什一奉獻乃舊約神治時代以色列人奉獻的指引(什一奉獻也有三種,在此不詳述)。雖然在今天的經濟體系中制度已大大不同,但以上的大原則卻是不變,故此不要過分堅持計較,否則任何一方都可能有「律法主義」之嫌,失去甘心樂意、感恩作奉獻之真正意義!以此互勉!

「一個人不能服事兩個主人;他若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忠於這個輕視那個。你們不能服事 神,又服事金錢。」〈馬太福音6﹕24〉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牧師認為天主教是異教,真的嗎?

小敏是一位賢妻良母,婚姻與家庭生活都非常美滿,但最近的一件事卻令她與丈夫的夫妻關係出現了張力。事源小敏相信了耶穌,並加入當地一間基督教會。丈夫陳强雖沒有反對,不過除了一些特別聚會卻甚少與小敏在星期天同去教會崇拜。陳强自小就讀天主教學校,名義上自認是天主教徒,在節日也會上天主教教堂。他認為,天主教與基督教都是信耶穌,兩教大同小異。可是,在兩星期前,小敏教會牧師講道時說天主教是異教,令她十分困惑,夫妻二人因這事開始有爭論,更常喋喋不休。小敏來求助,因她知道我既是牧師,又是治療師。我也樂意幫助他們。

信仰往往是婚姻的「助力」,但也可成為婚姻的「阻力」!若夫妻二人有共同信仰,在婚姻的難處中不能以「自力」解困時,信仰便是一種「他力」,可協助他們面對問題和突破困局,故牧師自然希望會友中的夫婦能在信仰上一致。從建立穩固婚姻的角度來看,這是重要的,相信這也是小敏教會牧師說話背後的原因,至終希望小敏的丈夫陳强能與小敏信行一致。

重視傳福音,並高舉基督、篤信聖經和信仰純正,這都是基督教(新教)五百年優良的傳統。純正的教派是重要的,但信仰的重點該是在真正認識救主耶穌基督與祂所賜的救恩,以及因信稱義的恩典。因此,我們要小心避免誤信似是而非的基督教之「異端」,如耶和華見證人、摩門教等,也要明白基督信仰與其他宗教,「異教」如佛教、回教等的分別。「異端」乃基督教派中自稱基督教但卻在主要教義上有很大的偏差之群體。主要的偏差包括﹕不信三位一體神、不信耶和華是獨一真神,並否定耶穌是全人全神的真神,否定聖靈有位格、是三一神的第三位等等。「異教」乃基督教以外的宗教信仰,是信其他的「神」,如信佛、信Allah等,與基督信仰完全不同。

簡而言之,「天主教」也是信以上所提有關純正基督信仰的要義,信耶穌、信聖經,但自從主後445年至今,在其教會與信仰歷史中加上不少視為同樣重要的教會傳統(在此有限的篇幅無法詳述) ,又加上了不少新教認為是不純正的教義。基督教(新教) 在1517年的產生乃因為跟隨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堅持「唯獨聖經、唯獨信心、唯獨恩典」的基要信仰。所以我們不可以將「天主教」看為「異教」。

作為牧師,實在需要細心引導陳强和小敏「回到聖經」、重建家庭。「親愛的,不要每個靈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否出於 神,因為有許多假先知已經來到世上了。」〈約翰一書4:1〉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丈夫有婚外情,「死忍」嗎?

在一個月前,美玲無意發現丈夫忠誠有婚外情,頓時感到晴天霹靂,從來沒有想到一直深愛的丈夫竟然有出軌的行為。她求助,並透露夫婦二人已結婚七年但卻沒有孩子,彼此相愛,是教會的模範夫妻。原來,在去年,教會有一位姊妹小燕的丈夫不幸車禍喪生,忠誠非常同情小燕,看見她既要獨力持家,又要照顧兩個分別五歲與三歲的小孩,故此處處和事事拔刀相助,協助小燕家裡大小的事務,如維修工作。就是這樣,忠誠和小燕日久生情,並發生了性關係。加上忠誠非常喜歡小孩子,使他覺得與小燕是「相見恨晚」,雖然明知犯錯,但事到如今,進退兩難,不知所措!

美玲向她的牧師求助,牧師有輔導她們夫婦二人。但除了苦苦相勸忠誠,牧師只著美玲要忍耐,為丈夫悔改懇切禱告!一個月過去了,忠誠仍然繼續維持與第三者的關係,並自認這是承擔對小燕一家的責任!傷心欲絕的美玲給我的問題是﹕「我這樣忍下去,便是犧牲的愛嗎?」

坦白說,在我處理的這起背叛婚姻的個案,案主以「相見恨晚」、要對第三者負責任,甚至說「我的婚姻是一個錯誤」等自圓其說的「理由」來解釋婚外情,實在是荒謬,難道他對髮妻沒有責任嗎?聖經不是明明記載說:「法利賽人前來試探耶穌,說:『人根據某些理由休妻,可以嗎?』他回答:『造物者從起初‘造人的時候,就造男造女’。‘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些話你們沒有念過嗎?這樣,他們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體的了。所以 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開。』他們就問:『為甚麼摩西卻吩咐‘人若給了休書,就可以休妻’呢?』他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才准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如果不是因為妻子不貞,就是犯姦淫了。』」 〈馬太福音19﹕3-9〉

經文說明神的心意是﹕婚姻乃一生一世,除了婚姻出現「不貞」(像這個案一樣),神是不願婚姻無理的終結。婚姻的倫理是清楚的,但處理婚姻問題的輔導卻是複雜的。簡單來說,「忍」,甚至不成熟的「饒恕」多時只能產生反效果,並延續與第三者的關係,無補於事!輔導該令加害者的丈夫明白他背約所帶來的傷害,而負責任該同時是對髮妻與第三者的受害人。在輔導過程要讓夫妻明白關係的「推力」(分裂夫妻的動力) 和「拉力」(外在吸引的元素) 。既然丈夫也知錯,便要化他的悔意成為悔改的動力!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愛兒過於愛夫,是聖經的教導嗎?

陳大衛與小敏結婚多年,夫妻關係尚好,美中不足的是,他們祈禱多年太太仍然不育。婚後十多年,他們終於接受人工受孕,但卻要經過三次嘗試才成功產下一個兒子。故此夫婦二人非常疼愛這寶貝,視他是神所賜的禮物,更為他起名為Samuel(撒母耳),如舊约約聖經中不育的哈拿求神給她一個兒子而生下撒母耳,還把他奉獻給神!小敏有了孩子便立刻放下高薪厚職,自己一手專心照顧Samuel。隨著Samuel漸漸長大,小敏成為Samuel的影子,凡事無微不至,大衛便因無後顧之憂而專心事業。起初看來這小康之家是十全十美,但好事不常,大衛發覺他漸漸失去在家庭的地位,太太為照顧Samuel疲於奔命,夫妻二人關係愈來愈疏離,缺乏親密。大衛向小敏提出他的關注時,小敏卻不以為然,還振振有辭地說要好好珍惜和愛護「神的禮物」,終令夫婦關係亮了紅燈!

聖經不乏對良好的家庭、夫妻與親子之教導,在篇幅之限下不能在此詳述,候在其他文章分享。但在此個案,問題並不在個別獨立的關係之問題上,陳大衛夫婦看來非常愛神並順服主,故蒙神應允祈求。他們夫妻關係一直和睦,沒有大的問題,只是有了孩子之後,他們可說是典型「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甚至小敏認為自己是「賢妻良母」,看母職為天職!故當丈夫提出「問題」,小敏反而覺得大衛無理,甚至認為他已變得不屬靈,沒有盡作父親的職責而自私地看自己的需要過於妻子、孩子與家庭的需要!其實,聖經教導中重視各樣關係之互愛、關懷、夫妻相愛、父母對子女之「愛與管教」、兒女對父母的孝順等,這一切都是在愛主高於一切的大原則下培育!

在多年家庭與親子關係的治療與事工,早已發現父母總是關心子女的成長多於夫妻之關係,故此不斷要提醒父母,子女的健康成長乃建基在父母夫妻二人親密的關係與模範。其中家庭健康最重要的元素乃心理學家稱為「界線」(boundary) ,即家庭成員間有適切的界線,以及另有親密的關係(intimate relationship)與獨立的空間 (self-differentiation)之平衡 。前者家庭系統(family system)中要有合宜的「界線」,有如夫妻二人、母子二人、父子二人與父母子三人的各種副系統,都要有健康恰當適切不同的「親密」關係與互動,同時關注夫妻親密相愛、親子悉心的培育(避免溺愛) 等。

在陳氏的個案,要留意的是夫婦二人需培養親密互助的關係,而作太太的小敏更要學習愛神、愛兒如己,相連繫又獨立的關係!「求你把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 把我帶在你臂上如戳印;因為愛情像死亡一般的堅強;嫉妒如陰間一般的堅穩;它的烈燄是火的烈燄,是非常猛烈的火燄。愛情,眾水不能熄滅,洪流不能淹沒; 如果有人拿自己家裡所有的財產去換取愛情,就必被藐視。」〈雅歌8﹕6-7「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警醒地禱告。 最重要的是要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蓋許多的罪。」〈彼得前書4﹕7-8〉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婆媳相處或孝敬父母?

恩愛是典型的賢妻良母,丈夫陳孝忠與妻子相親相愛,結婚多年才生下兒子小强,故此與丈夫視兒子為寶貝。為要親自養育兒子,恩愛終於決定在孩子一歲前放下高薪厚職,全時間照顧他,不再依賴奶奶。誰知問題就由此開始,婆媳之間本是和諧相處,但現在二人不斷爭吵。原來孝忠是獨子,小强是他們唯一的孫兒,故此婆婆也十分愛惜他,天天如常上門「幫手」!恩愛初時不以為然,後來更發覺婆婆管教孩子的方法與自己南轅北轍,她嘗試善意提醒,以求方法一致,婆婆卻堅持己見,認為自己育兒豐富的經驗,所用的方法永遠是對的!不幸的是,作丈夫的孝忠站在自己母親的一方,認為孝敬父母是聖經的教導,並視孝敬等同凡事順服父母!結果夫妻關係一落千丈,每天便爭吵不休!

我們先要了解,家族是一個家庭關係的系统(system) ,由不同家庭成員組合成為副系統(sub-systems) ,交叉互連在一起,代代相傳,彼此影響,例如夫妻是家庭的核心,三代的延伸家庭直屬在上有雙方的父母,在下有夫婦二人的兒女。每二人或以上可以成為不同的副系統,例如父母二人、夫妻二人、孝忠恩愛與小强、婆媳等都是不同的副系統。若要維持和諧關係便要設立合宜的界線(boundaries) ,善用家庭關係的規則,調節各成員的互動關係,一起又個別體會到「你、我、他(們) 」的需要與愛好。

看來陳家需要有家庭輔導,去處理家庭角色、三代互動關係及教養原則等。輔導要由恩愛和孝忠開始,再加入奶奶在過程中。可能在肯定奶奶在他們家庭的重要性之同時訂立界線、規則與時間表,大家約法三章,彼此尊重協調。關鍵人物是作為丈夫又是(母親的)兒子的孝忠的角色,要用諸般的智慧調息婆媳之間在所難免的張力,盡量配合今日時代的處境與養育之新模式。

從靈性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檢討聖經的婚姻觀與家庭觀,和兩者間之相關性。太初,神為亞當創造了夏娃是為他預備「相配的幫手」〈創世記2﹕20〉;而亞當便讚歎神的傑作,有了美麗的配偶〈創世記2﹕23〉。創世記的作者如此注釋﹕「因此人要離開父母,和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2﹕24〉家庭關係原是由夫妻二人為核心,兒女長大後便要「離開」父母,建立自己的家庭,傳宗接代。但「離開」(leave) 不是「離棄」(abandon) 乃是為「連合」(cleave);而「孝敬」(honour)不是「盲從」(submit) 乃是為「敬重」(respect)。建立自己的家要同時守「孝敬父母」之誡命與蒙福途徑﹕「要孝敬父母,使你在耶和華你的 神賜給你的地上得享長壽。」〈出埃及記20﹕12〉兩者不是彼此排斥。另外,作為長輩也要謹記養育兒女的責任不需要延續到孫兒的一代,該多為孫兒代禱,放手享受弄孫之樂吧!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丈夫不滿教牧離開了教會

阿强原是一個認真的信徒,一直十分努力向親戚朋友傳福音和領人歸主。但近年的社會事件,他覺得教會的立場「太離地」,經多次與牧者交流不果,結果失望地離開深愛的母會。他在外「漂流」數月,仍找不到合宜的教會,最後連教會也不去!他雖然確認仍是基督徒,但卻覺得神離自己很遠。作太太的眼看丈夫如此境況,不知所措!

筆者不會討論政見,但相信無論立場是甚麼,教會應該是關心社會,不能離地﹕「世人哪!耶和華已經指示你甚麼是善,向你所要的又是甚麼;無非是要你行公義,好憐憫,謙虛謹慎與你的 神同行。」〈彌迦書 6﹕8〉本文專注教會和阿强夫婦的困惑。

我認識不少家庭都因三代人都有類似不同的意見與分歧,各持己見、喋喋不休,甚至不能共處!其實,三代人因時代、背景與經歷不同,對事物有不同的角度與觀點是不足為奇,甚或是在所難免。若把社會議題搬到教會這個關係緊密的群體,談論到一些較為敏感的部分,若雙方不能在一些非核心的問題上採取中庸之道,將會引發和產生互不相讓的衝突,結果會兩敗俱傷,不歡而散!故此,筆者認為教會必要訂立教會的使命(有清楚的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分辨何謂教會首要的任命,甚麽是次要,不能本末倒置。這並不是說,首要比次要更重要,乃是說每一個群體都要清楚自己的定位,這樣,教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分歧與衝突。而且,教會應該不斷以所訂立的使命宣言為焦點,把教會團結起來。始終,每教會要有自己劃一的教會的屬靈觀!

回看阿强,他本是愛主、愛教會和愛妻的弟兄,可惜被某些政見遮掩了信仰的立場,當遇上教牧持不一樣的立場時,結果陷入水火不容的死胡同!相信這對夫婦的關係緊密,作太太的該與丈夫協調,若阿强不能放下自己的立場 (而教會為大局亦不能容納有異見的人) ,那麼二人要達成共識,另找能容納他們的教會。夫婦二人總不能分道揚鑣,讓丈夫無路可走,孤單漂流而至終離棄上帝!婚姻的靈性乃是以神為中心,夫婦二人在任何的處境都不離不棄,這不就是聖經的教導嗎?「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好像順服主一樣,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好像基督是教會的頭;基督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照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好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為的是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作榮耀的教會歸給自己,甚麼污點皺紋等也沒有,而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丈夫也應當這樣愛妻子,好像愛自己的身體一樣。愛妻子的,就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體,總是保養顧惜,好像基督對教會一樣,因為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為了這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無論怎樣,你們各人都要愛自己的妻子,好像愛自己一樣。妻子也應當敬重丈夫。」〈以弗所書5﹕22-33〉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鶼鰈情深?

A姊妹問基督徒輔導員:「丈夫不信主,如何營造基督化的家庭?」原來A姊妹與丈夫青梅竹馬,大學畢業後終成眷屬。兩人情投意合,在朋友眼中乃屬天作之合,現已踏進婚姻十週年。但在過去四、五年,婚姻隨著兩個小朋友的來臨便漸漸起了變化。A姊妹為了專心育養她兩個寶貝放下了高薪厚職,更決心把孩子送到基督教學校。原來,她成長於基督教家庭,雖然因丈夫未信主很少去教會,但對營造一個基督化的家庭之意念,隨著小朋友步入上學的階段日益加强。其實,未信主的丈夫雖然不反對讓孩子報讀基督教學校,但當太太在家庭生活凡事都以基督信仰作出發點時,他漸心生不滿,夫妻兩人因此天天爭吵不休,A姊妹亦陷入了抑鬱,怎麼辦?

這是一個難題,關鍵並非情緒病的結果,乃出自夫婦在價值觀不一時,生活上怎樣協調和取捨。「鶼鰈情深」是形容夫妻和藹相處、互補互助的婚姻關係所用的中國民間故事。聖經中亞當與夏娃乃彼此幫助「配偶」的關係,一起建立家庭,同作管家。要成功經營婚姻與家庭便需要有共同宗旨、異中求同,這包括不同價值觀包括金錢、時間、幸福、信仰等。筆者多年在社會及教會推動婚前輔導,是因為相信男女在婚前要清楚了解又接納男女大不同,明白雙方價值觀的異同、性格的差別,才踏進山盟海誓的婚諾。若婚姻關係乃一生一世,兩人便要在婚前明白雙方在多方面的異同而協調,達成協議,又學到在意見不同、習慣有別及價值不一時,曉得如何化解衝突而達成共識。當然這是在真心相愛、彼此謙讓的大前題之下才能成就。

對基督徒而言(其實任何信仰的信徒也該如此),信仰並不單單是一個宗教的認同或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生活整體的大原則。愈重視堅持信仰便自然在大原則所涉及的範圍中愈難妥協。面對類同本個案的處境,案主若要堅守信仰,她便需要耐心地讓丈夫明白自己信仰立場的原因,並用愛心的行為與生命感化丈夫,如經上所說:「照樣,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好使不信道的丈夫受到感動,不是因著你們的言語,而是因著你們的生活,因為他們看見了你們敬畏和純潔的生活。」〈彼得前書3﹕1-2〉A姊妹與丈夫是相愛和愛惜家庭的,她需要的是耐心地在一些大原則上堅持的同時,亦需要一些生活的小節上放鬆,以維持和睦的家庭氣氛,相互邁向共融和和睦共處﹕「如果妻子有不信的丈夫,而他也情願和她住在一起,她也不要離棄丈夫。因為不信的丈夫因著妻子成為聖潔,不信的妻子也因著那個弟兄成為聖潔了。不然,你們的兒女就是不潔淨的,但現在他們都是聖潔的了。如果那不信的要離去,就由他離去吧;在這種情形之下,信主的弟兄或姊妹都不必勉強。 神呼召你們,是要你們和睦。」〈哥林多前書7:13-15〉發展下去,相信A姊妹的抑鬱可以不藥而癒!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聖經禁止信徒離婚嗎?

曾經遇上案主大華,他說自己是一個願意服從神帶領的虔誠基督徒,要與現任太太離婚的原因是當初誤解了神的帶領,如今他遇上另一個心儀女孩,才知道她是神為自己預備的,合乎神的心意!可以娶她嗎?

另有一對陳姓夫婦的求助。他們在教會認識,青梅竹馬,被視為天作之合,現剛好成婚七年。但不幸地,丈夫因常北上出差,結果與某內地女同事日久生情,同居後還生了一個孩子。丈夫雖然為此曾對妻子有愧疚,但也覺得欠了第三者和他們所生的孩子;加上陳先生夫婦膝下猶虛,常感遺憾,故此陳先生想與太太離婚去「解決」問題。作太太的傷心欲絕,堅持基督徒不該離婚,惜苦無出路,結果陷入嚴重的抑鬱症,怎辦?

本文的題目用「禁止」信徒離婚的字眼,而同時又質疑這立場是否絕對。首先,筆者認為基督信仰並非教條式的信仰,神對信徒的生命與生活有祂原本至高的旨意與教導,包括婚姻、離婚與再婚。同時,聖經的真理是適用和應用於任何的處境,從神原初的旨意來看,一夫一妻的結合乃為一生一世同甘共苦的伙伴關係。〈創世記2﹕18,24〉〈羅馬書7﹕2〉〈哥林多前書7﹕39〉故此離婚是與神對婚姻的原意背道而馳,而耶穌自己解釋舊約有離婚的條文乃因人心的剛硬(hardness of heart)形成不可避免的罪果(a necessary evil)。〈馬太福音19﹕6,8〉故此,教會不鼓勵離婚作為解決婚姻的出路;若信徒的配偶不是信徒,信徒在可能之下仍要與不信的配偶共處。「我要對其餘的人說,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而她也情願和他住在一起,他就不要離棄她。如果妻子有不信的丈夫,而他也情願和她住在一起,她也不要離棄丈夫。」〈哥林多前書7﹕12-13〉

話雖如此,耶穌亦指出信徒唯一可離婚的例外(exception clause),就是當配偶犯了「淫亂」或「不貞」(sexual immorality, Gk. Porneia),否則信徒離婚而再婚便是犯了姦淫。在這裡「淫亂或不貞」是指一切恆常不道德的性行為與關係,是導致婚姻關係的破壞行為。所以,聖經也清楚指出,為另行嫁娶而離婚的便是犯了姦淫,「…誰休妻另娶,誰就是犯姦淫,得罪了妻子。如果妻子棄夫另嫁,也是犯了姦淫。」〈馬可福音10﹕11-12〉

在上文第一個案例,明顯的是大華乃隨心所欲,還用聖經自圓其說、自欺欺人。其實以歪理曲解聖經,正隨時陷入姦淫。至於陳先生夫婦,陳先生實在把自己放在進退兩難的處境,陳太不願離婚是符合神對婚姻的原意,但她卻因此陷入抑鬱,故要先好照顧自己。既然是丈夫犯了「姦淫」(婚外情) ,若陳太被迫離婚,她就是無辜的受害者,是聖經容許的。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婚姻靈性操練 之 如何順服比我柔弱的老公?

曾認識一位姊妹名「如男」,這是父母為她起的名字,他們想她如自己所期待的男孩子般,原來她是家裡第六個女兒。如男自小真的像一個男孩,一般男孩子能做的事情,她都能做甚比男生做的更好!而且學業成績出色,事業上的發展亦步步高升,只是感情生活真空,適婚多年一直未婚。

直至認識了現任的丈夫文華。他們初次見面是在朋友的婚禮上,在家排行最小的文華,在美國中部某小鎮長大,現任職美國某間大藥廠高層。他雖然滿口美式英語,但全身散發著中國傳統男生温文有禮之氣質。兩人拍拖不久便決定結婚。

從社會階層來看,兩人確是門當戶對,有相若的家庭背景、文化與信仰的條件。他們的性格屬「雙極互吸」,起初相愛確實是因為文華被如男的才華吸引;如男亦因文華無微不至的追求感動。但漸漸地,太太如男性格「太強」,内向的丈夫文華為討好太太,處處遷就,久而久之,為避免起衝突,文華為息事寧人便逆來順受,雖心裡總是不快,但仍忍氣吞聲、閉口不言。他們結婚不足一年,夫妻關係即陷入冷戰,無法不尋求婚姻治療。

其實,因男女大不同、性格、文化背景各有特色,配偶在不同中有磨合和雙極中互吸,這都是可以改善關係的。但如男最不滿意丈夫性格太「被動」,埋怨他沒有「大丈夫」的風範,還用信仰的角度去認為不能順服一個比自己柔弱的丈夫!基於以上的分析,文華是否或為何顯得被動柔弱是有商榷的地方,她能否「順服」丈夫的關鍵與正確「順服」的理念又是息息相關。

聖經的教導有關妻子要順服丈夫,是要與丈夫愛妻子的互動關係得到正確平衡的理解。「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好像順服主一樣,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好像基督是教會的頭;基督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照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好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為的是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作榮耀的教會歸給自己,甚麼污點皺紋等也沒有,而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丈夫也應當這樣愛妻子,好像愛自己的身體一樣。愛妻子的,就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體,總是保養顧惜,好像基督對教會一樣,因為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為了這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無論怎樣,你們各人都要愛自己的妻子,好像愛自己一樣。妻子也應當敬重丈夫。」〈以弗所書5﹕22-33〉妻子順服丈夫有如教會順服基督,而丈夫愛妻子又有如基督為教會捨己,因此夫婦要彼此相愛、互相敬重。而這關係要在神的看顧之下:「還要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以弗所書5﹕21〉順服並非單向的,這也是婚姻的奧秘!

李耀全博士/牧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