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人生:藝術的力量

我算是生於一個有藝術氣色的家庭,哥哥姐姐不是彈鋼琴,便是拉小提琴;姐姐又有繪畫天分,經常把她喜愛的角色畫在畫簿裡;父親也寫得一手好書法,常常在家中練字。我就喜愛藝術,但不太懂藝術。自從開始在精神健康服務範疇工作,我便見識到藝術的力量。我見過一些害怕表達自己的復元人士在舞台上大聲地講出心底夢想。我又見過患精神病多年的中途宿舍舍友舉辦個人畫展,展示了她親手畫出來的不同人士的面譜;繪畫的手法精細,甚至令我讚嘆不已。

藝術的力量實在不能輕看。根據多項學術研究證明,藝術的確能為人帶來很多不為人知的好處,包括:

  1. 藝術讓我們放鬆自己:通過藝術創作,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注能力,讓腦袋可以減少處理不必要的煩擾,有助我們舒緩壓力。
  2. 刺激創意:不論創作藝術或欣賞藝術,皆有助刺激腦神經增長,可提升創意,增強解難能力;對我們處理日常的問題,有莫大的幫助。
  3. 提升滿足感:藝術無分好壞,也沒有對錯之分;能完成一項藝術創作便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有助建立自信,提升自尊。
  4. 舒緩情緒,增強與人的關係:一起創作藝術,除了可以增強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外,通過欣賞別人的創作成果,又可以用對方的視覺觀賞世界,成為另一種與人的連繫。
  5. 幫助保持身心健康:大多數研究發現,藝術創作可以讓人減少壓力荷爾蒙,減少疾病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保持正面的情緒。

若你有機會欣賞一些藝術展品,特別是一些由展能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透過欣賞他們的創作,與他們連結起來,便能夠更多認識他們眼中的世界,發現彼此共通的地方。

不少電影故事由於改編自真人故事,能夠令觀眾特別投入,因為這些是曾經發生過、有血有肉的故事。藝術的力量能夠讓我們重新經驗生命,尤其是一些我們平時忽略了的角度,藉著藝術來表達,往往能重整那遺留了的部分。

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嘗試靜心欣賞身邊的創作,了解創作者的心思,留意創作者要與我們分享怎樣的世界。讓我們一同踏進生命的藝術之旅,去聆聽、去觀察、去感受那豐富的藝術世界吧!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字裡隱含的智慧

有一次接受朋友的邀請,出席了一場有關生活設計的講座;聽到講者分享了一個很有趣味和啟發性的產品創作故事。話說有一間水杯製造廠,主要生產白色的杯子。廠方十分重視杯子的質素,對每一件產品要求做到零瑕疵,因此有很高的知名度。純白無瑕的杯子成為了完美的象徵,深受市場歡迎之餘更賣得好價錢。不過,有一利自然有一弊。在質素控制這一關,只要發現杯子表面有一小黑點,便會把杯子打破丟掉,造成大量浪費和變相減少原有的利錢。為了改變這個現象,老闆廣邀員工出謀獻策,結果有一位設計師靈機一觸,運用這小小的黑點,在杯上寫Imperfect(不完美),然後在I和m中間加上一撇,頓然成為I’m perfect (我是完美的)。從此工廠不再需要丟棄有瑕疵的杯子,而且更開發了充滿幽默感的新款杯子,大大提高了工廠的收益。

在這個故事裡,我深深體會到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可以隱含豐富的生活智慧。為此,我也找來了幾個頗有意思的字,來同大家分享我自己一些反思,或許也可讓大家對生活態度有另一番體會。

  1. Forgive(原諒):Forgive可分為For-give,可用作給予。原諒可以是一份禮物,可以送給人,為他人帶來心靈上的釋放;更重要是,讓自己的內心也變得輕省。
  2. Understand(明白):Understand可分為Under-stand,即在站立位置以下。要明白對方,必須先懷著謙卑的心走進對方的位置,設身處地感受;當人能夠易地而處,先去了解對方的立場,才能真真正正達至明白。
  3. 憂與優:「憂」者、愁思也,代表要思量很多,對未來有擔憂。若加上「人」在旁,便成為「優」,有優良、優勢、優哉悠哉的意思。若我們用心思量,要為將來定出計劃,為眾人的福祉付出努力,與人分憂。「憂」便可以化成「優」,成為我們的優勢,令人可以更優悠快樂地生活。
  4. :從這個字,你看到甚麼呢?當中有「眼目」、有「心」、有「耳」,原來真正的聆聽,要用十隻眼睛看、專心一意去聽,而且要像尊重「王者」一樣尊重對方。看來,若要明白對方,必需用心聆聽對方,真是願意放下自己,然後經過不斷地學習,才可以做到。

在職場或生活之中,總會遇上困難,嘗試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現況,或會找到處理方法和出路。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在任何時候,我都可以選擇幸福」

幸福可以選擇嗎?以前上生物課時,老師告訴我們:人類有「反射行為」,例如坐著時敲打膝蓋,小腿便會自然彈起。這種行為不需要經過思考,也未能選擇。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行為都不屬於這種「反射行為」,而是要經過我們思考,繼而選擇作出那些反應,如別人禮貌地向我們說一聲「早晨!」我們會回應對方「早晨!」或報以微笑。當我們經過思考,認為對方友善,我們會選擇向對方表示友好,回報微笑或說一聲好。當遇到一些惡意的責駡,我們可選擇駡回去,與對方大吵一場,也可以選擇保持緘默,不火上加油;就讓對方敗興而歸。

大部分反應都經過我們思考,然後作出選擇;而幸福往往也是取決於瞬間的思考。

著名精神科醫生Dr. Glasser提出「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 )。他認為每人在生活中的行為都是個人的選擇,重覆的行為久而久之便會成為我們的習慣。當中有七種習慣讓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滿足人們愛與被愛的需要;也有七種習慣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人變得疏離和感到孤單,從而失去幸福。

拉近彼此距離的七種習慣有支持、鼓勵、聆聽、接納、信任、尊重和互補不足;造成疏離的另七種習慣則有批評、責備、投訴、厭煩、威嚇、責罰和賄賂。我們的行為習慣究竟是多與人拉近距離,還是與人疏離?人基本需要彼此愛護、互相扶持,多些建立拉近距離的習慣;減少造成疏離的習慣,讓人可以獲得更多幸福。有時,我們遭遇一些不幸的經歷,不要當作「反射行為」,以為必定要自怨自艾,或是必定要痛恨對方。要知道我們可以選擇,可以選擇感恩,讓生命經歷磨練,茁壯成長;可以選擇表達自己的感受,彼此分享生命的艱辛,互相支持。聖經說:「讓我們為自己選擇何為公正,讓我們彼此知道何為美善。」(約伯記34:4)要知道,在經歷和反應中間,我們可以選擇。

記得有一次,我替一位患上末期癌病的朋友舉辦「加油」慶祝會;朋友們都為那位病患的朋友送上串串祝福。這位主角分享:「生命雖然很脆弱,不在我的掌握中,然而,有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我選擇勇於面對生命,繼續接受化療和電療,不再畏懼。」此時,她選擇了堅強地面對人生,成為她的幸福。

你又會怎樣選擇你的幸福呢?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習慣成自然

有一次朋友的兒子來我家,因為家中沒有玩具,我便特意讓他從電視收看網上動畫系列節目作為娛樂。他十分雀躍,並且要求由第一集開始看,我對他說:「每集內容是獨立的,由哪一集開始看起都是一樣好看。」但他仍是嚷著要由第一集開始。他媽媽表示,這是兒子的習慣,看書必須由第一頁開始看;練琴也必須由開首的旋律開始練習;總是沒有辦法改變他。其實在我們成長階段中,也不知不覺間養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習慣,就如有些人每天必定要洗澡後才上班;有些人睡覺時必定抱著兒時的毛氈,才可安然入睡一樣。

隨著個人成長,一些待人接物的習慣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如見到威嚴的人,好像老師、上司等,會習慣性結結巴巴,失去自信,不知自己想說甚麼;有些人習慣不表達自己心裡所想,認為別人沒有興趣細聽他們的想法,造成自卑和孤獨;有些人卻習慣不拒絕別人的要求(俗稱“yes-man”),也不考慮自己的意願;又有另一些人總是習慣逃避和拖延工作,到限期仍未能完成任務;凡此種種都令人產生壓力並感到內疚。

如果我們細心留意,便會發覺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習慣,我們並不知為何要這樣做,甚至不喜歡這些做法,但我們仍是「習慣」地做。這些久而久之的習慣漸漸形成我們的性格特質;因著這些特質,我們常常為自己作出或正或負的評價。有良好習慣的人,會對自己有較好的評價;相反的話,往往被別人和自己冠上較負面的評價。

既然如此,我們不是應該努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嗎?根據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培養習慣有以下幾方面要注意:

一、要有清晰圖象化的行為目標:如每星期四次,晚上九時後往公園慢跑三十分鐘,以保持未來三個月體重不上升。

二、重覆行為練習,直至能不經思索地進行:像練習游泳一樣,起初手和腳的動作好像並不協調,直至經過不停重覆練習,整個人自然地配合起來。

三、越早練習,越快成為習慣:成年時的習慣往往能追索至兒時培養出來的習慣。當我們希望改變舊有習慣,便須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成功。

說到這裡,先和大家分享一個良好的習慣,聖經說:「凡事謝恩;這就是神在基督耶穌裡給你們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8)「凡事謝恩」確實是一個人人受用的良好習慣,它可以幫助人處於逆境時,仍然能積極面對一切。大家又有沒有計劃為自己建立更多良好習慣呢?只要你願意努力不懈地向著目標練習,自然有美好的收獲。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我的成長日記

很喜歡一首歌──《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其中一段歌詞是這樣的:「人大了,難得放肆地笑,才會懂煩惱盡量忘掉,而患病這刻,才發現極渺小,學會珍惜了……」的確,當我們驀然回望以往曾經經歷過的困難和不快,縱然當時是十分艱難,現在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然而,這些或悲或喜的經歷卻往往能讓我們更珍惜現有的幸福。年少時經歷困難,當時可能覺得難以克服,但正正因為有這些經歷,才讓我們成為更堅強的人。或許,數算一下這些成長歷程,能幫助我們更理解今天青少年人的需要。

工作上,我遇上過不少家長,他們一方面希望看見自己的兒女在各方面茁壯成長,另一方面卻又不願意放手讓兒女自行作出選擇。這個時候,我會用上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邀請他們回想一下自己如何長大;接下來,我會再建議他們取一張白紙,跟著以下步驟,一步步寫下自己的成長日記:

第一步:把手掌放在白紙上,勾劃出自己手掌的形狀;然後在手指上劃上樹枝和樹葉,並在樹幹下劃上一條地平線作為泥土,讓樹木生長

第二步:泥土代表讓人成長的土壤,請在泥土上描寫自己的成長環境。

第三步:樹幹是支撐整個人的重要部分。在個人成長中,有哪些正向的事情支持著自己?可以是人、事、物、經驗、說話和環境等等。

第四步:最後有關葉子,你會用哪些正向的字句形容自己?把自己的專長、興趣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寫在葉子上。不用過分謙虛!

完成後,下一步就是仔細地看看自己繪畫出來的成長樹,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經歷。在其中發現了哪些成長得著呢?又有哪些部分可以幫助青少年子女或自己身邊的年青人成長呢?作為孩子的父母,能成為支撐著他們成長的樹幹,又有足夠的養分支持他們嗎?想想孩子所經歷的環境和事物,能足以滋養他們嗎?有哪些必須的養分仍需要為他們提供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能在好土中長大,自然可以健康成長,就如聖經箴言第二十二章6節說:「要訓導孩童走他當行的路,這樣他到老也不會走入歧途。」他們需要那份明白和體諒,耐心靜待他們成長是父母必須做的事。就讓我們抱著這份耐性去扶助年青人,為他們提供所需的養分。這樣,兩代之間便可以連結起來,衝破彼此隔膜,薪火相傳,在彼此的成長路重新同行。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生活中的填充題

作為社工,幫助別人之前,總要先設身處地明白對方的境況。在聆聽對方的時候,就像回答填充題一樣。不知你懂得回答以下的填充題嗎?

1.) ______食;2) 三個臭皮匠,_____;3)她因考試成績不合格,所以很___心。

可能你的答案是:1 )食;2 )勝過一個諸葛亮;3)心。又是否可以是下列答案呢?1)食;2)三個臭皮匠,激死諸葛亮;3)她因考試成績不合格,所以很有決心,下次要更加努力。我們從小便學習對事情給出一個確實的答案,例如對方向你笑一笑,代表他很友善;別人批評你,代表他不喜歡你;當對方沒有回應你,代表他拒絕你等等。其實,可以有其他答案嗎?

人的行為原因很多元化

簡單而言,人的行為表現受其情緒、成長經驗、對事情的理解影響。試想想:當你開心的時候,你有甚麼行為表現呢?可能是開懷大笑、手舞足蹈等。我想不同的人最少有一百種不同程度的開心表現,有人可能給一個微笑,有人可能輕鬆地吹口哨,有人可能表面上沒有分別,內在卻開心。如果我們只是單憑對方的行為,便判斷對方的動機和心情,很容易錯誤地理解對方的原意,做成彼此間的誤會,甚至造成雙方無謂的衝突。

如何作答生活中的填充題

1. 在解讀對方的表達時,應保持客觀;人的行為其實很複雜,而且不是單一原因造成。我們應留心聆聽對方表達的內容,並詢間對方是否想表達我們所想的意思,便可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2. 找出對人對己皆有正面幫助的答案,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凡事也有正反兩面。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位清潔女工,她每次遇見誰都很熱誠地稱對方為「靚仔」或「靚女」。當然,我不會視她的稱呼為「虛偽」或「奉承」,我視她的稱呼為友善的表現。後來,她辭去工作,回家弄孫為樂,各同事對她仍然十分懷念呢!

生活中要作答的問題可多了!有些問題可能我們以往曾給予負面的答案,一直影響自己和對方至今。回想一下,你曾給予的答案是否客觀?是否對己對人有正面的幫助呢?如果不是的話,希望你能再次鼓起勇氣,重新作答;不要因一時的錯誤,引致無法修補的後果啊!

社關人生:做個「正念偵探」

早前看了一輯電視節目,名為《笑看人生》。節目當中提及Cognitive bias management(認知偏見管理)的概念,表示人有情緒問題,主要受到我們的性格和左右腦部影響;左右腦分泌失衡,使人容易受負面畫像吸引。改善情緒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訓練自己多去注意生活中的正面畫像。專家們開發了一些電腦遊戲,幫助人改善他們的認知偏見。在電腦畫面中,同時出現十多張面孔,其中只有一張是笑臉,其餘都是憂愁和負面表情的面孔。玩遊戲的人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哪張是笑面,然後重覆玩十至十五分鐘。經過幾個星期,結果是參與這遊戲的人的情緒較之前開朗,左右腦的分泌也較以往平衡。

於是,我做了一個小實驗:我像偵探一樣,發掘在生活中出現的正面畫像;然後在睡前記下三項當天感到愉快的事情,起床時再思想這三項事情。看看這樣會否影響我對人生的看法。

當進行這實驗時,起初我覺得自己身邊沒有甚麼十分正面的事情,只是平凡地過著日子,生活在進行著。我心感不忿,我始終相信生活中仍有很多正面的影像,只是我沒有留意到。於是,我便決定成為一個「正念偵探」,細心地發掘生活中的美好事情和相關的正念。有一天,我留意到在「港鐵」車箱裡,有一位彪型大漢主動讓座給一位老婆婆;然後他身邊有一位年輕人仿效他,讓座給另一位老人家。這是第一件好事。隨後,當我放工回家,開始做飯時,以往我不是沒有把西蘭花煮熟,便是煮得太熟。於是,我嘗試把西蘭花先放在水中煮一會,然後再炒,發覺味道很好。原來我也可以把菜弄好,這是第二件好事。晚上,收到一位朋友傳來的信息,原來她的父親患有癌病,他內心很恐懼。這位朋友邀請她父親詳談了一整晚,開解了他的心事,給與他鼓勵和支持,父親開懷了很多。我看到作為女兒的孝心、對家人無比關懷,這幅美麗的影像牢牢印在我心中。這是第三件好事。於是,我便把這三項事情記下。睡醒後,再翻看這三項正念事件。

原來,生活中仍然有種種美好的事情,心情隨之豁然開朗起來。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只要我們像偵探一樣留意發掘,就會發現身邊發生了不少好事和正念;就把每一件事情記錄下來,我們便可以帶著感恩和愉快的心情過我們的每一天。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性格無分好壞,在乎正確發揮

記得有一次在講座中,我詢問出席者:「紅色、白色和黑色,你認為哪種顏色最好?」即場有不少人舉手,並表示白色最好而黑色最不好。接著,我問他們:「顏色有好壞之分嗎?」他們皆笑著搖頭,表示顏色不分好壞,只視乎環境需要;例如填寫表格時,黑色字體看得清楚,淺色字體則難辨別。

由小時候開始,父母常常教導我們甚麼才是好,甚麼不好。這對於個人道德成長本是好事,但有時過了應有的界限,例如在一些本來沒有分好或壞的範疇,也給予好與壞的判斷:用左手寫字不好,用右手寫字才正常;哭不好,要笑面迎人才好;害羞不好,要開放地結交多些朋友;慢不好,應事事講求效率;玩不好,專注學習才能增值;與人意見不合不好,要學會事事遷就他人等等。

漸漸地,我們的價值觀便隨著這些觀念發展,認為要多多金錢,才有快樂的生活;居住的地方要大,才有舒適的家;要有多些朋友,才不會孤單;要有學識,才有智慧和社會地位。不知不覺間,連性格也有好壞之分:性格硬朗很好,性格柔弱便不好;能高談闊論好,沉默寡言就不好;理性的人好,感性的人不好;循規蹈矩好,我行我素不好。我不禁問:「性格真有好壞之分嗎?」

我很喜歡《周處除三害》這個故事,話說周處是一個出名的惡人,做盡壞事,與山上的白虎和江中的蛟龍齊名,被鄉民形容為「三害」。某一天,周處洗心革 面,決意為鄉民做一番好事。他先到山上戰勝了白虎,也到江裡消滅了惡蛟龍,保障了鄉民的性命;然而,當他知道自己原來是鄉民口中的「第三害」,他感到十分懊惱!如何除去「第三害」呢?難道要結束自己的性命嗎?一位智者知道周處的困擾,也喜悅他的決心,便對周處說:「你既然知道自己是一個『壞人』,就把你的『壞』除去,只留下『人』在世上,自然便可以為社會除去第三害了。」

性格亦如是,只要我們除去那不好的「惡習」便好。性格本來沒有分好或壞,視乎我們待人處事有沒有恰當運用?如性格文靜的人就做好聆聽者;感性的人會體諒別人的需要;事事專注的人是成功的管理者;我行我素的人生活得悠然自得,充滿創意。你的性格屬於哪一種?你可以如何有效地發揮自己?

「世人哪,耶和華已經告訴你甚麼是善,他向你要求的是甚麼呢?無非是要你行公義,好憐憫,謙卑地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8)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

社關人生:不一樣的追求

小學時,因我哥哥姊姊在名校就讀,而我只是在普通的屋村學校上學,所以讀到小二時,老爸便帶我去考名校;彷彿入讀名校,便等如有好教育、好靠背、好前途。經過一連串膽戰心驚的面試和筆試,最終我不獲取錄,只好仍舊在普通學校完成中小學學習。不過,我的生活也蠻開心,有好同學,有老師讚賞,並且能順利入讀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當我們長大後,我與兄姐彼此分享對老爸的感受。原來他們最惱便是老爸安排他們入讀名校,讓他們的童年成長很不愉快,因他們常常被人欺負。孰得孰失,我想老爸起初預料不到。

坊間常說「贏在起跑線」,弄得人人自危;父母趕緊為子女安排大大小小的學習課程,子女也要趕著學這學那。有些大人也整天抱怨自己以前沒法贏在起跑線,以至現在弄得如斯田地!儘管如此,我仍然喜歡魯迅先生一句說話:「路是人走出來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認識一位朋友,她開創了一條新的人生路。她原本擔任老師,在美國有安定美好的生活,可是她患上癌病。康復後,她決定離開安舒的生活,走到柬埔寨幫助從「火坑」(妓寨)被救出來的少女。她給她們住宿和教育,又訓練她們工作,讓她們重投社會。多麼了不起!

根據輔導學大師Carl Rogers所說,人有三種自我:一、真實的我(Real Self);二、我眼中的我(Perceived Self);三、理想的我(Ideal Self)。人們對自己有著不同的期望和追求,當理想的我跟其他自我不同時,內心便很掙扎、很不安。若無止境地幻想自己要得到這些、得到那些,理想的我就永遠遙遙無期,人生便十分艱辛;所以追求甚麼目標,便成為快樂人生的關鍵。

通常理想的我往往會被社會期望影響。一般來說,人們喜歡追求「多」,如多金錢、知識等,好像越多越有保障,越得人尊重;人們也喜歡追求「大」,如大房子、大權力,追求地位、控制感,不怕被別人欺負;人們也喜歡追求「美」,如美麗的臉、美好的身段,好似越美越得人喜愛。如果有機會,你們會選擇作以下不一樣的追求嗎?

1. 追求「心寬」:可以包容更多人,可以放下更多執著,可以更多欣賞自己和別人,可以有更多空間聆聽別人的需要。

2. 追求「簡單」:不讓事情複雜化,知足常樂;更多珍惜地球資源,也愛身邊人;少抱怨,多欣賞。

3. 追求「共融」:多禮讓,多關心,使社會更平等;不論老弱或不同種族,人人得到尊重,讓自己和別人得到平等發揮的機會。

人若果擁有「心寬」、「簡單」及「共融」,他的生活跟其他追求「多」、「大」、「美」的人比較起來,哪一方會得到更多尊重、心安及友誼呢?你追求甚麼呢?你會選擇不一樣的追求嗎?

黃敏信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