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人生:相處之道

作為機構主管,在機構的日常工作中,除了提供、發展服務以外,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管理員工。每每與部門或單位主管談及對下屬的期望,很多時見到他們搖頭嘆息。大家常常談到部分新世代的員工,就形容他們好到「唔話得」,令到作為上司的主管進退兩難,卻仍然希望找到彼此相處之道。現實工作中,上司與下屬的關係往往是推行服務成功與否的關鍵。以個人的經驗分享,聖經中其實有許多智慧的教導,而關於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教育方式,就同樣適用於社會服務職場中的領導與團隊管理。團隊的主管不僅是決策者,也像父母一樣,就是團隊的人生導師和靈魂。聖經以弗所書第六章4節提到:「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而要照著主的教導和勸誡養育他們。」這段話對於從事社會福利服務的主管來說,也是關於如何與下屬相處的寶貴指南。

首先,領導者應該創造一個積極和有鼓勵氣氛的工作環境。父母不應該通過責罵或激怒孩子來教育他們,領導者也應該避免使用負面的批評或懲罰來管理團隊;相反,可以嘗試通過正面的反饋和建設性的指導來激勵下屬,再加上言教身教,才可以增強員工的自信心和工作動力。

再者,領導者需要展現出耐心和理解力。每個下屬都像孩子一樣,有其獨特的個性和需求,領導者應該像父母一樣,能夠聆聽和理解他們的觀點。這不僅能夠幫助下屬解決工作上的問題和矛盾,還能夠建立起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和尊重。

領導者是一個正面榜樣,就如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樣;領導者的行為和態度會直接影響下屬。領導者應該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展現其專業操守和價值觀,這樣才可以贏得下屬的尊重。

最後,領導者應該耐心地為下屬提供指導和支持。聖經教導我們,做父母要引導孩子走正確的道路。同樣,領導者應該幫助下屬設定清晰的目標,並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來達成定下的目標。這樣不僅能夠幫助下屬成長,也能夠推動整個團隊進步。總括來說,我們作為資深的管理層,可以從聖經中吸取智慧,學習如何像父母般與下屬相處。要創造一個積極的工作環境,方可有效地管理團隊,並促進各成員的成長和進步。

程志剛

香港心理衞生會總幹事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