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普遍市民都能夠認識情緒健康與身體狀況是息息相關,故有些男病人會問我,他們的情緒低落是否與自己到達「男性更年期」(andropause)有關。
人體構造極之複雜,在我們身體內運行、循環不息的激素(荷爾蒙),除了維持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功能外,還負責穩定我們的情緒。經常聽到的,例如甲狀腺、皮質醇(壓力荷爾蒙)等激素,它們的過高或過低水準,會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女性月經前的煩躁不安,眾所皆知是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其實,雄激素(即男性荷爾蒙或睪丸激素)同樣也可以影響男士的心情,它不單止在青春期幫助生殖器官發展,可為男士長成出一個雄赳赳的身軀;還有最重要的,它能助增性慾。可是,當男士到了40歲後,這激素便開始漸漸下降,平均每年1-2% 的遞減,到70歲後,水準可以只剩下高峰期的四成。
雄激素的下降速度一方面來得慢,更因為沒有像女士們有月經停止的顯明及客觀之變化,所以在男士中,很難察覺甚麼急變,於是我們不能說有「男士更年期」來臨的存在。
雄激素偏低所造成的肌肉和骨骼萎縮、心肺和性功能的下降等,都可能容易被發覺到。至於無形的心理和認知上的改變,便難於讓身邊的人留意到,例如集中注意力下降、容易疲累、失去興趣、思考變慢、情緒起伏、抑鬱心情等。若果是病變而引致的過低雄激素情況,例如愛滋病或腦下垂體出現腫瘤,當給患者補充雄激素後,這些病徴便會驅除。那麼我們可否用雄激素去治療抑鬱症呢?這是一直以來難以明證的醫學課題。但是近年,著名美國醫學雜誌JAMA,刊登了一個數據整合分析的報告,發現高劑量雄激素的補充,明確有效改善抑鬱症病徵。但是,雄激素補充劑也有它的副作用,例如前列腺增大和增加癌症病變風險等。還有,從過去所見到的現象:有些運動員濫用雄激素去增強肌肉和提升運動表現,換來很多不良的心理反應,例如情緒不穩、衝動、好勇鬥狠、甚至乎反過來變了抑鬱。所以,現時精神科醫生會考慮用雄激素作輔助治療抑鬱症,只限於在極低雄激素水準的病人身上,或者在極頑強的抑鬱症,當一般抗抑鬱藥完全沒有效用時。不過,因為雄激素過低而導致的抑鬱症,醫生們必須首先排除,尤其在60歳以上的男性病人。
至於生活習慣怎樣可以提升身體雄激素?都是老生常談:常運動(特別是阻力運動)、充足睡眠、到戶外吸收陽光而曾加體內維他命D,從而幫助吸收鈣質、進食豐富蛋白質食物等等。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16〉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