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孩子就如種植的過程一樣,由小種子(小孩子)冒芽,長出嫩葉,經歷風雨,(大人和小孩)學習不怕困難,勇敢面對挑戰,最後幼苗茁壯成長。整個成長的過程毫不簡單,不禁讚嘆上主造物之奇妙!
還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我參加了園藝小組,負責的老師教我們種植玉米及落花生,小孩子只懂好奇,盼望著何時有玉米吃,何時可以親手從泥土中挖出一顆顆的落花生;至於澆水、除草、殺蟲的工作就交給了花王叔叔了!事隔幾十年,認識了一位會種植香草的朋友,才又重拾我對種植的興趣。學習種植,讓我體味人生,亦讓我更明白栽培植物(栽培孩子)的道理。
在一次「親子園藝治療工作坊」活動中,我問孩子:「為甚麼撒下了同一批種子,有些卻長得快些、高些,有些卻長得慢些、短些?」孩子反應也快,回答我說:「因為所給予的陽光、空氣、水分都有不同!」我隨即向在場的家長追問:「孩子的回應對大家有甚麼啟示呢?」一位家長回答說:「我們要多給孩子做運動、遠足,到郊外呼吸新鮮的空氣,孩子才會長得健康呢!」家長這一回答,叫在場的孩子都連忙點頭。
對呀!孩子需要多到郊外跑跑,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也需要我們給予時間和空間。植物在細小的盆子裡,泥土不足,水分不夠,生長當然會又慢又瘦弱;要是我們再拔苗助長的話,那就更糟糕了,得不償失啊!
在栽種的過程中,我明白了神賜美好陽光,但也會有打雷下雨的日子;在栽種的過程中,我明白了神沒有應許天色常藍,但神卻應許我們:「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他所信賴的,這人是有福的。他必像一棵樹,栽種在水邊,樹根伸進河裡;炎熱來到,並不害怕,樹葉仍然繁茂;在荒旱之年,它不掛慮,並且不斷結果子。」(耶利米書17:7-8)教導孩子的過程也是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用心經營,需要一點一點積累經驗,只要用心,有毅力,放膽嘗試,彼此分享,互相守望,便能種出美好的果子,滋潤人心。
願我們抓緊神的應許,一起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栽種幼苗,培育孩子具有勇敢創新的特質,對世界充滿想像、充滿愛,並成為積極正面、健康自信的孩子。
鄧瑞瑩校長
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李一諤紀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