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北極「綠化」,不容怠視!

「於是, 神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人;就是照著 神的形象創造了他;他所創造的有男有女。 神就賜福給他們,對他們說:『要繁衍增多,充滿這地,征服它;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所有走動的生物。』」《聖經新譯本》〈創世記1﹕27-28〉

文﹕何建宗教授
編輯﹕謝芳

極地原貌的變化

這幾年來,每次我往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 Isles挪威屬)考察,目睹的心驚膽顫之事愈來愈多:不單遊客激增,令朗爾巴城(Longyearbyen) 大興土木,房舍、道路和市鎮範圍急速擴張,而附近的冰川和冰湖的面積也縮小了;赤裸的山巖日漸添加,再難見厚雪蓋封的樣子。我是研究生態學的,數據得來,濱海帶愈來愈大,逐漸往後推,主要是冰舌(冰川的前端)受熱融化往後退卻的緣故。冰河前面佈滿青苔,而真菌和野草叢在碎石堆中冒出頭來,在平坦的地區還蔓生出及膝的綠色植物來,估計很多是人類活動帶來的「外來入侵品種(intrusive species)」!從前的浮冰愈來愈稀少,至少是愈來愈稀薄了。皚白冷凍已經舊事不再,海豹因此減少在浮冰上流連,令很些北極熊要跑上山崖,朝候鳥窩去覓食;有時還入侵人居的房舍旁翻廚餘吃。我們再不必經常穿上護冷衣服,因為走在沒雲遮擋的日光下時,除了紫外線猛烈,感覺是「熱的要死」呢!

剛收到「紫荊站」(我在北極圈建立的香港人考察基地)之房東的來郵訊:「今年夏天遊客雖然因應疫情減少,可亦不減熱閙;天氣卻反常,至高差不多22攝氏度!」媒體報導亦證實,北極近年逐漸「綠化」了!原來,氣候變化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受溫度和營養鹽刺激,岸濱堆積大量海草,腐敗時腥臭不堪;冰川流下來的水量多,山谷滋生了大量苔蘚,還有絲狀和塊狀仔大型綠藻。珍貴的「地衣(Lichens)」因為空氣污染,逐漸失去生存的競爭能力。每年5-9月,北極圈再難皚白,反而是「綠化亅,環境災劫日益明顯!

北極圈「綠化」帶來的後果

我在香港推動環保,爭取「綠化」這國際城市,四十多年不遺餘力。勇赴極地,為的是科研和推動環境教育,不覺亦二十七年。想不到如此這般,「綠化」今天竟發生於北極圈…… 的確痛心!我復無言:老兵不死,死的可能是自然生態!

北極地區的極端變暖,科學上歸因於「極地放大效應亅。這應該是由三方面的因素造成:首先,隨著全球變暖,極地一帶的光反射率發生變化。根據英國愛丁堡大學團隊的發現:過去30年來,由於白色的冰雪融化增加,陽光向天反射的能量大減,取而代之的是吸收熱能,令地球暖化的速度更加以幾何級數的曲線形式上爬。每況愈下,海濱和陸地的溫度亦受陽光熱量吸收率上升、反射率下降的影響,急速遞高。因此,氣候變化的速度比原來預期的時間表更快更烈。而即使浮冰洋會在冬季重新凝結,它將亦只會是一層薄冰,在下一年的夏天很快便融化了。

其次,是洋流的改變受連鎖影響。在正常的狀況下,太平洋溫暖的海水,每年會持續進入北極圈,再由北極帶出較冷的海水,進入大西洋回復質量平衡。然而,因為北極地區的冰山融化,向北冰洋注入了大量淡水,而淡水的密度低於海水,所以會漂浮在海水的上方。這些表層水體將加快北極海區的淡水冷漩渦環流系統(學名:博福特環流Beaufort Cyre)之速度,令更多淡水流入大西洋,再循而擾亂了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海水混合秩序,進一步提高大氣溫度升高並冰融的相對速度。

第三,洋流會驅動強大的極鋒急流(polar jet stream),令北半球區域內的冷熱空氣團分佈和移動變遷。隨著北極變暖,極鋒急流現在於南北半球劇烈地起伏:夏季和冬季的「水循環(water cycle) 」系統受影響,所以今年特別多水患;若風雨偏向一方,根據質量平衡模式,另外的地方則會旱涸和蝗蟲等災害。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大自然原來的周密完美運作,也如珠鍊脫失連環而散碎地上,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況堪憂!

警剔﹕生態環境變化引起的患禍

西伯利亞的極地凍土受冰融影響,今年頭在俄羅斯產生了油庫下塌、漏油污害生物,遍野哀鳴的慘況。話猶未畢,水災的警號響遍中國和北美。新冠病毒疫情疫情未過,目前更有反覆。而地球的生態環境變化,患禍更加深遠,目前只仍在起點。我們千萬別掉以輕心,更要坐言起行,在不同層次上預防、舒緩、應對、規劃和同心協力。聖經中清楚表明:上帝所創造的大地,原是榮耀美好;上帝特別賜人類有祂的「性格亅,吩咐我們用智慧去管理大地,榮神益人!環境問題事關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使命當前,實應「著眼全球,本土入手;共同參與,由我做起」!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有忠心。」此所以我仍竭力不怠,有一分力量,就要發一線光芒!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