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啊!求你開我的嘴,使我的口宣揚讚美你的話。因為你不喜愛祭物;我就是獻上燔祭,你也不喜悅。 神所要的祭,就是破碎的靈; 神啊!破碎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聖經新譯本》〈詩篇51﹕15-17〉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失禮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動怒,不計較人的過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存不息的。
《聖經新譯本》〈哥林多前書13﹕4-8〉
編寫﹕謝芳
「35年過去了,當初結婚時的甜蜜何時沉於褪色中;當年在神、在人面前的誓言:『無論環境順逆、疾病健康、富裕貧窮,大家都會伴隨左右、互相支持、終身不渝!』卻隨著時間流逝、生活壓力的增加而沒落了。每天對家人怨言、對孩子失望、對同事的指責、對社會制度不滿……,曾甜蜜的心被侵蝕了,家庭核心的堡壘被摧毀了,大家將家漸變成情緒發洩、互相攻擊和指責的戰場,更甚將兒女的問題,變成夫婦衝突的磨心:『你點做人母親?將兒女縱容成無所事事的廢人:』『我在外面已經很辛苦,回到家只想安靜一下,不是盡聽你的埋怨。』『兒子不守諾言就接二連三被趕出家門,你有沒有反省自己,這些年來有多少諾言未守,包括對婚姻忠誠的承諾。你這樣大過分了,我決定離家與他搬出去住。』」
人海茫茫,兩人從相識相知,誓言結合在一起已不易,何時兩人變了敵對,怨恨怒氣常常填胸,久久不散,動輒更衝突連連。象徵婚盟的小小的婚戒確讓人肩負著巨大責任,同時也是背負著糾纏不清的愛與恨,放下自己談何容易。當有朝一日,無名指上的婚戒愈來愈緊的時候,感覺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你選擇脫下,還是讓自己適應,任由戒指遮蓋住的指節上早已形成的那道潔白的「鴻溝」?當你在婚姻路上走到無力,如何繼續行下去?如何化解家庭裡互存的怨氣、憤慨?今期有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李耀全博士/牧師和黃葉仲萍博士,淺談如何在婚姻困境之中找尋出路。
化解﹕調校愛的出發點、期望與目標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暨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李耀全博士/牧師撰文回應時指出﹕「35年(或更長) 婚姻的夫婦仍然可以『愈老愈可愛』!每一次在主持婚禮的時候都提醒新人,婚戒是圓的,代表在神面前建立的關係,有神的愛,而神的愛是完美的,婚戒是用最堅硬的金屬打造成的,代表婚姻的關係該是同樣的堅固!」
李耀全博士/牧師强調,這並不是說婚姻關係必定自然一帆風順,相反的是,婚姻經歷了環境與時日的考驗,才更加成熟、恆切與美麗,因為經過考驗的婚姻關係的光輝不流於表面,它流露出的是成熟不變的真愛,是經得起考驗的,這便是「患難見真情」之深意!
再者,李耀全博士/牧師指出,最崇高的愛乃是以對方(被愛者)需要為焦點的愛,並不是要滿足自己(愛者) 的需要,乃是犧牲自己的愛。故此,化解婚姻關係深層結構的矛盾關鍵在於調校愛的出發點、期望與目標,甚至放下自己操控的核心(locus of control)。「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不求自己的益處。…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若夫婦其中一個願意先走出第一步,去調校自己的要求與期望,無私地愛,就會牽動愛的回應,漸漸扭轉負面的情緒與關係。
不自責,多角度去聆聽及明白
現任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系副系主任暨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黃葉仲萍博士(Susanna Wong)撰文回應時指出,有人說愛情像酒,愈久愈醇;也有人說愛情會褪色,甜蜜會被侵蝕,感情是真的如這些講法?又究竟那一個才是真實呢?
愛侶進入婚姻時都帶著憧憬,也會努力去達到自己的願景。可惜,結婚之後,日子如水,大家漸漸對照映中自己的影子,特別是深藏在內心深處的影子,可能也有不願看到的樣子。當我們看到時會產生一份不妥的感覺,或會想去修正、改變它!但是,結婚戒指的卻將你困住在圈狀的中間。
其實,在圈狀的中間滿是期望,本來是好意,但若覺得被困就成了壓力。如果丈夫希望改進太太,太太也希望改進丈夫,許多好意努力的修正,只是加上了甚殷切的期望,就容易變成了批評,繼而換轉了成為標籤。而且日子久了,連沒有說出口的含混印象也加在裡面,慢慢累積成誤會。
假若夫婦兩人的價值主要建立在功能、角色上,這些標籤就容易變成不合格、不夠好,也足以摧毁他們的堡壘了。而子女是家的守護者,因為家是他們庇護的地方,夫婦之間的張力都會影響到孩子,他們也不自覺地填補在這些空隙之中,孩子會成為磨心、爭奪作平衡的對象;無辜的孩子自願的填補其中的缺乏,而押上了自己的心理及生理健康。
怎樣才可以從這個圈圈跳出來呢?許多人第一個反應是離婚,可惜形態上的分開並不代表心理上可以做到。當問題出現時,不需要自責,可以理智地聆聽及明白,或從不同觀點與角度去看,可能並沒有真正的對與錯,也不需要有「一定」!健康成熟的心理是需要能力把自己及別人區分出來。而婚姻就是在這進程的一個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