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與營商的支柱

「你要一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承認他,他必使你的路徑平坦正直。不可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必使你的身體健康,使你的骨頭滋潤。」《聖經新譯本》〈箴言3﹕5-8〉 

在營商的環境裡,如何持守基督教信仰的真理?怎麼樣在「情色利」的世界裡仍能潔身自愛?今期是澳至尊上市集團創辦人及董事局主席蔡志輝的營商與信仰之路的分享。

 文﹕謝芳

 這天,走訪了蔡志輝弟兄。「你覺得自己成功嗎?」面對記者開門見山的提問,他笑指要先為「成功」下個定義﹕「一般人認為事業有成,家庭、經濟等各方面都穩定,已算是成功,在此定義下,我和許多人一樣都算不錯。但成功也可收窄為個人的目標,即經過努力而能達致美好的成果,以此定義而言,我在不同階段的目標也已成功達致,也算做得不錯。其實,成就也好,賺錢或事業發展也好,是永無休止的,若將期盼不斷提升或增加,就永不滿足。所以,我認為人到某個階段應到達一種滿足的狀態,好好享受和回味自己努力所得的成果。相對成功兩字,以成果來形容更能體會箇中的意思。」

帶有毅力和固執成份的堅持
他自喻是一個相當有鬥志的人,認定了的事情,就會竭盡所能去做。「記得當輔警時,每次的步操訓練,教官若發現有人放軟手腳,就會大喊不要『揸流攤!』意即不要馬馬虎虎。我就是不喜歡『揸流攤』的人,無論是信仰、家人或事業上的原則,答應了的事一定會竭力去完成,從不苟且了事。」蔡志輝

他說,這份帶有毅力和固執成份的堅持承傳自父親。「我在藍田邨長大,是一個成長於基層家庭的『屋邨仔』。」一家四口依靠爸爸運送凍肉掙錢餬口;有一段時間跟叔叔一家住在一起,兩家八口就擠在一個二百多呎的公屋單位內;辛勞工作賺得微薄的收入,還拿部分寄回鄉下,毫無埋怨,他對這個重擔是甘心去負責。」父親這份愛的承擔深深感染了作為長子的他,隨後的成長日子,更是義無反顧地負起分擔家庭經濟的重擔,中六開始便靠補習自給自足和幫補家計;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因父親失業而中途輟學;隨後又加入輔警…。

經營保健產品的成功
在去澳洲度蜜月旅行途中,讓他們夫婦首次接觸到健康食品的療效。回港後,抱著嘗試的心態,於2001年在香港成立信基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與太太何家敏合資經營澳洲天然保健產品,創立家傳戶曉的健康食品名牌「澳至尊」。直至2016年9月12日,「澳至尊」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版上市。他坦言公司上市,可以說是一種機遇,也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相信有助公司的長遠發展。

主耶是「幕後金主」
回望走過的營商之路,他感激主耶穌這位「幕後金主」的看顧。在新書《至尊之路──從屋邨仔到上市集團主席》裡,他寫著﹕「我和太太從創業之初,就沒有任何金主注資,也沒有從親人或朋友身上得到任何財力支持,那時也不像現在有那麼多的創業基金可供申請。我們只是靠自己微小的積蓄開始業務,再加上努力,經過三番四次的挫敗、失落及打擊,然後再努力,才令生意納入正軌。所以,我有時會頗自豪地跟自己說﹕『沒有人出資金給你做生意,又沒有前輩指導你,最終能成就這門生意,也算不錯吧!』不過,當我安靜下來,仔細回想過去18年的奮鬥過程,發覺原來我的生意確有一位幕後老闆,而且他經常出手相助,令我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如此說來,其實是這位大老闆成就這盤生意的。

一次,有個自稱某某金融集團董事的男人,向我呈獻一些似是而非的發達大計。我一如以往般回應:『我會將你的建議轉告公司的律師及各顧問,先諮詢他們的意見。』那人說:『蔡生,別開玩笑吧!』我說:『我是非常認真的,我是基督徒,不想做任何不合法的事。』跟著,他竟然說:『你是基督徒就最好,很多基督徒也長期跟我這樣合作,街外錢,齊齊賺。我告訴你,商業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還有灰色的。』我告訴他:『我應該有色盲,只能看到黑和白,還有彩虹七色。我的世界是黑白分明兼色彩繽紛的,惟獨看不到灰色。你的人生可能比較灰暗,所以常常看到灰色。』於是,他提高嗓子問:『蔡老闆,我明白你有信仰,有原則,但你應該考慮我的建議,其實這跟你的信仰和原則並無衝突。』我也稍為提高嗓子回應他:『不要叫我蔡老闆,其實這間公司背後還有個老闆。嚴格來說,我只是打工的。』他非常緊張,探過頭來問我:『你背後有金主?』我點點頭,回答他:『沒錯!我背後有恩主,祂叫主耶穌基督,也就是我們公司的真正大老闆。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都必須合乎這位老闆的指導。』這個人當場黑著臉,『藐藐嘴』就走了。大概他覺得我不識抬舉,糟蹋了他的一番美意。」

依靠主必得勝
事實上,蔡志輝的正義感和勇氣,來自聖經的教導﹕「我想起耶穌基督受試探時,魔鬼領祂到最高的山頂上,把世上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祂看,對耶穌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回答:『撒但(魔鬼的別名),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太4﹕8-10〉我雖然沒有耶穌般聖潔,但豈可為不義之財來得罪祂?比起萬國的榮華,少少的錢財算得了甚麼?況且,我們夫婦擁有的一切,都是天父所賜的。因此,我們認為澳至尊這公司是主耶穌的,我們只不過是『管家』。」

「創業及上市之路艱難崎嶇,一言難盡,既要提防許多厚顏無恥的奸險小人,又要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和考驗。感恩有太太與我休戚與共,讓我寵辱不驚,並深信靠著上帝的帶領,無論環境順逆,只要堅守『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我們的神同行』的營商信念,定能衝破萬難,成就美事。」

2018Oct_1_TSTR

和平之子

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聖經新譯本》〈太5:9〉。

你們的話要常常溫和,好像是用鹽調和的,使你們知道應當怎樣回答各人。
《聖經新譯本》〈西4﹕6〉

現今社會,工作場所言語之間的誤會、處事手法的欠缺協調,往往帶來不少矛盾,這個情況即使在教會,以至宗教機構亦會出現,如何調解?

文﹕謝芳

富有調解經驗的黃永康牧師接受訪問時坦誠,教會都是由人組成,教會裡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人事的衝突與商業機構裡的也是無可避免的。在不同宗派的教會,黃牧師亦曾見有人事之間衝突的情況。有鑑於此,他的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畢業論文,都是以基督教調解為主的「教牧作人際衝突調解工作」為議題,希望藉著探討而找出化解衝突的方法。

他談到當年對調解和衝突處理有負擔的起因時表示﹕「記得信主後,曾看見一教會早期同心合意的發展下,人數不斷增長,本是一件感恩的事。可惜,傳道同工與執事人事之間卻出現了一些的衝突,之後,彼此的衝突惡化,在缺乏有效的調解,衝突未能處理的情況下,傳道人和衝突的執事分別離開,令教會士氣大受影響,教會的發展也因此一直停滯不前,教會失去當年同心發展的興旺。」他說這種感覺令人極之難過和傷痛。

他說,教會的發展,隨之帶來的人事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大家若懂得有效的調解,也許能化解不少的衝突關係和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作為基督教的調解員,在實行時會面對怎麼樣的困難?」「在實際推行時,基督教的調解員會受很多的因素影響,如本身的性格和為人怎樣,處理情緒和衝突的手法、待人處事是否有效溝通和成熟、在衝突中能否掌握自身的角色及責任等。」他強調,作為基督教的調解領袖,最重要的將焦點放在恆常尋求、聆聽、敏銳和順服於神的心意,而不是單依A或B的意見;再者就是擁有聆聽和有效溝通的能力,才會在處理衝突時作有效的帶領。

事實上,每人都會活在「自我」的情緒裡,有主觀、有情緒、有脾氣,心情容易被問題牽動,要完全公平公正去實行不容易。黃牧師提醒說﹕「認識自己是處理衝突的重要第一步。所以,我們的第一課就是需要自我醒覺(Self Awareness),敏銳自己的身心狀態及衝突的處理。」「以駕車和撞車作比喻,有人經常都遇上交通意外,是周圍的人撞他?抑或是自己的駕駛技術欠佳?在學習自我醒覺後,若發覺原來是自己的駕駛技術差,是引發頻繁交通意外的根源。此比喻是提醒有心志作調解的和好使者要先好好認識自己,身心是否健康,亦檢視自己遇上衝突時,是否有效處理衝突,若調解員平常也善於處理衝突,會容易協助他人處理衝突。

基督教調解的培訓,有基礎及進深後續的課程,基督教調解的訓練,是幫助學員學習基本以「促進調解模式」(facilitative mediation)及「焦點解決方案」(solution focused),按雙方的需要及利益為前提,協助雙方作有效的聆聽及溝通、以理性的方式來處理衝突,解決爭議的問題 (problem solving),達成和解。基督教調解的進深培訓,也包括教會及家庭的調解個案研習、人心靈需要的原諒、寛恕及復和關係等重要元素。」他提醒,處理人的衝突,愛心和時間的付出都是關鍵。

黃牧師坦誠,無論基督教或非基督教,最難處理的衝突是信念(conviction),包括信仰、核心價值觀(core value)、人生觀等。「事實上,衝突有很多不同種類,如溝通的衝突、誤會和資訊不足的衝突、情緒衝突等。衝突亦有不同的層面,低層次的衝突是持不同意見、其次是牽涉到情緒的衝突、再者是互相角力攻擊;最嚴重的是認為對方的惡行應公諸於世,應得到上天或人的懲罰,充滿仇恨的心態。」

他說,當來自江湖四海的人信了耶穌,並不等於一下子就失去了原本的個性、喜好和想法,「十個指頭有長短」,耶穌十二門徒也有不同的性格、想法和脾氣,信主的教徒也有掙扎、吵架,甚至互相不滿意的情況。「《聖經》裡也有提醒我們要作鹽、作光和調和,「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太5﹕9〉教會愈早推行基督教調解的普及教育愈好,包括學習人與人的相處,了解自己的情緒、思想和調解。「可在主日學、團契開始,提供訓練和基本人際衝突處理的教育,培育家長如何與子女溝通,教導孩子宣洩情緒或處理負面情緒,以及與人溝通或處理衝突等技巧。另外,可以在教會、基督教機構或在學校訓練更多使人和睦的基督教調解員,他們尤如屬靈消防員,當『火災』(衝突)發生時,可以盡快去救火,另一方面,也學習敏銳於防火。正所謂『杜漸防微』、『預防勝於治療』。」

「基督教調解究竟有何價值?」「基督教調解工作,盼望培育更多基督徒的調解員,他們以耶穌基督對人的關心、聆聽、接納、服事、柔和、謙卑、原諒及寬恕的生命榜樣,使人和睦。如有人在社區裡,極需要愛來彼此原諒寛恕,但做不到,而兩位當事人都信任社區裡教會的調解,我們可協助他們,以神的愛去彼此原諒及寛恕。或有家庭裡,伴侶出現第三者,亦想尋求教會的調解,而感情還在,太太很想原諒先生,但又做不到,亦想尋求教會的調解…。我們在基督教調解中,可讓當事人考慮,選擇以上帝的愛和寛恕作調解,破損的家庭可以有選擇以神的愛去復和、重建關係。」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主辦的基督教調解課程的運作,讓大家認識有關教會處理衝突的調解技巧、提升溝通預防衝突、調解神學觀等,同時在人際處理的教育和調解上及早作好裝備。詳情可登入網址﹕https://tdwwcm.org/

2017July19和平之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