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心理學:有愛無性的「亞情人」

在複雜的婚姻關係中,有一個特別的中文名稱「亞情人」。亞情人是指一對有非常密切關係的好朋友,兩人差不多是情侶,但只有愛情而沒有性行為。這樣的情況未曾達到真正夫婦的階段,卻超越一般好朋友的關係,也許介乎於戀情與友情之間的一種愛吧!

哲學裡有一種「柏拉圖式」(Platonic)的愛,是一種純粹交心的朋友關係。對同性來說,這是可能的;但異性之間,男女有分別。大眾一般認為,女性對男性能以純友情心態交往;但對男性來說,要是他們非常喜歡某女士,就很難沒有性方面的念頭。

亞情人在一個人心目中(腦海裡)就是一個非常喜歡你、理解你,甚至不斷掛念著你的異性好友。大家情投意合、默契程度甚至比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更深刻及成熟。亞情人出現,通常在夫婦結婚多年而雙方(最少一方)尚處於精力充沛時期。那時婚姻生活已經變得平淡如水,有情沒有愛,以致性生活循例式進行,甚至可有可無。夫婦二人仍然盡力保持婚姻關係,在家庭裡分工合作,社交場合出雙入對,彼此尊重,愛護子女並無微不至。可惜,夫婦「同居」多年,已經沒有任何共同興趣及話題,親熱時毫無心理激蕩或性慾反應。若這時候出現一位異性朋友,他(她)不但氣質外貌有些出眾,而且志同道合,無所不談;對方又似乎對自己特別關心,更在自己有需要傾訴時出現,解開心中的煩惱。漸漸腦海中經常想念對方,甚至胡思亂想,包括虛擬性關係。當事人鑒於自己的做人原則、家庭責任及文化宗教背景因素,不夠膽量(也不願意)作出背叛配偶的婚外性行為,更擔心影響子女成長中的心理發展。結果,與亞情人共識無須離婚,只保持這種秘密純情關係;但雙方卻從此在理性與感情中掙扎。在感情生活中摻雜歡愉與寂寞,在配偶及情人之間斷續親近與疏離。

有傳說,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遺孀積琪蓮(Jacqueline Lee)和希臘船王奧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曾經有過十八年這種友愛關係;終於在甘迺迪去世五年後,二人結為夫婦。不過,這種關係的結局通常是悲劇,往往導致家庭破碎,以離婚收場。最理想的處理方法是雙方理性地分手,保存美好回憶,但這情況絕少發生。常見情況反而是單方面放棄這種關係,令到另一方感到傷痛和無奈。可能有些亞情人幻想自己會好像Jacqueline一般,能夠擁有第二段婚姻。實際情況卻是Onassis最終因為子女的問題,離世前單方面與Jacqueline離婚。

由於與亞情人的關係並沒有涉及性行為,一般人覺得算不上犯姦淫,也許只是思想不忠吧!聖經對姦淫的定義比較嚴謹認真,並不需要發生性關係。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28節:「但是我告訴你們,凡是為了貪圖別人妻子而看她的人,心裡就已經與她通姦了。」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