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人生:作個能承載生命的人

我想到自己成為校長已有數年,既然在這個崗位已有一些處人處事的經驗,下一步又應該如何去補充自己的不足?又應該如何去做得更好?思前想後,想到的不是增益自己的學識,而是想及自己是否有能力將愛與關懷帶給身邊的人,並且能承載別人的生命。

近月,我開始再踏上進修之路,或許亦是希望完成自己多年前未完的夢。課程中的科目讓我有所啓發,從進修當中,再次深深體會「祈禱」的重要。

身為校長,公務當然是繁忙的,但更重要是必須有能力去承擔。這個崗位貌似管人管事,但是工作越久越發覺建立別人的重要,而我就是要有智慧與能力去建立別人!

記得在上年疫情期間,有兩位家長突然走到學校,原本希望我為他們安排一些援助。可是,即使我有意配合,政策亦需要與其他商界機構合作。在當時的制度中,並非說做,就可以即時賽行。家長流著淚説出他們的難處與感受,而我在過程中就是聆聽及默默禱告。在傾談一、兩小時之後,大家都沒有理出確實的方案;在傾談結束之際,我邀請兩位家長與我一同祈禱,將事情交託神。雖然事情未能即時解決,但是家長的擔憂心情在離開時已得著一份安慰。我送他們離開校門,也邀請他們繼續為事情代禱。當時事情未有解決,卻得著一份平安,而我承諾盡力為他們尋找資源,盡我的能力去解決問題,也會為這些人與事祈禱。

另一方面,我經常接觸到不少關於學生的報告,有些屬於個人問題,有些則是家庭問題。每當看著有家庭問題的報告時,心中總不是味兒;幾歲的孩子竟然要面對如此大的創傷!我更體會到,學校要能夠承載他們的傷痛的重要。我除了要為孩子們祈禱,更要為老師們禱告。因為老師更加要有能力承載學生的傷痛,陪伴他們成長,讓他們在學校這第二個家庭中找到愛與溫暖;而我,我要緊緊捉緊神,讓我有能力「作個能承載生命的人」。

有兩句名言常常提醒我,第一是馬丁路德所説:「我有那麼多的事務,以致我每天若不花三小時去禱告,便應付不了」;第二是祁克果這樣說:「一個人禱告,最初的時候以為禱告是說話。可是,他越來越安靜,直到最後他認識到原來禱告是聆聽。」

工作越忙越要重視祈禱,要去聆聽神的話。只有緊緊捉緊神,才有能力「作個能承載生命的人」。

翁美茵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