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趣談 之 改寫命運

那天早上回到診所,看見診療枱上放著一個大信封,原來是一位陌生女士送來的,她多次叮囑收信的姑娘,裡面附有現金以作一個新症病人的診金,但要匿名,更不能告訴陪診的修女。果然,在下午時分,這位病人在兩位修女陪同之下來到診所。

他年約七十多歲,體魄還算健壯,古銅的膚色帶有陽光氣息,穿著夏威夷恤衫和沙灘短褲卻與天氣和年齡不相配。他說話清晰響亮,夾雜幾句英語,有時像在掙扎找出詞彙,但整體的說話內容條理分明,還常常帶著笑容﹕六十年代畢業於皇仁書院,曾隻身跑到英國考取專業律師執照,因為壓力和其他種種問題取不到律師資格,還需看不同精神科醫生和服藥才能睡覺;後來放棄做律師行 「師爺」的工作,轉行做生意;本來腰纏萬貫變成一無所有,最後將承繼父親的物業全部變賣,落得到處漂泊、無家可歸。不過,他長長的故事只停留在九十年代,這二三十年如何渡過好像怎樣也說不出來,全是空白的記憶。

後來,兩位修女靜靜地道明這次求診目的。原來,她們年前在深水埗街上遇上身世可憐的他,滿身都是尿味,胡言亂語,常說自己是天主的兒子耶穌;常常睡在街角。起初,她們只供應食物,帶他到急症室醫治理身體損傷,到近幾個月才得到他的信任,帶他到附近的一間小賓館居住。同時,他還重新開始到醫管局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但修女們卻不知道他患上甚麼毛病,於是很想找個私家醫生斷症一下,看看伯伯現時的藥物是否正確,或怎樣幫助他找到長遠安居的地方。

幾天後的覆診,仔細評估他的精神狀況,他也記起自己曾患精神分裂症在精神醫院留醫過。通過簡單的認知測試,證實他有短暫記憶力的問題,屬於輕度「認知障礙」。後來查閱「醫健通」資料,得知他在過去一年常常出入急症室,除了頭腦混亂外,也極不合作,時而會攻擊醫務人員。我判斷他在那段時間,因營養不良,再加身體細菌感染而導致「譫妄症」(身體機能毛病導致神志不清),過去患的精神分裂症也使他更容易失常。最後,我寫了醫生信,希望能夠藉著社工幫忙,向房署申請恩恤徙置,讓他盡快上樓;然後簡化了需服食的藥物,使他容易記得依時服用;之後聯絡醫管局醫生,希望盡快安排社康護士跟進伯伯的身體狀況。

當我望著他與修女們離開時,內心很感動,為他感恩,因為在人生的最低谷、最落泊的時候,身邊出現了天使,不離不棄的照顧,幫助他回復正常,改寫命運。根據2012年一項本地研究發現,多過一半的街頭露宿者患有精神病,其中一成是精神分裂症,6%是認知障礙患者。他們命運又是如何呢?

後來我上網搜尋,原來她們是深水埗「仁愛之家」之仁愛傳教的修女,每天清早,她們與義工都會由深水埗到佐敦,沿途派送飯盒給露宿者。我們些微的金錢支持相比她們的無私奉獻,真的是微不足道。

「如果你的手有行善的力量,就不可推辭,要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行善。」〈箴言3﹕27〉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2 thoughts on “精神健康趣談 之 改寫命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