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人生:珍貴「背包」

最近看了一齣電影,影片中主角的媽媽多次說出「人老咗係包袱」(人老了就被比喻為負擔);又間接將這個「包袱」與院舍連在一起,彷彿告訴觀眾,包袱會被放在老人院舍之中,使住在院舍的長者被間接扣上負面的帽子。難怪許多人對於入住院舍有許多負面印象!

人們去旅行,必定帶同行李或背包,我們不會稱之為「包袱」。為甚麼?背包即使愈來愈沉重,也未曾想過是負擔並要丟棄它。因為背包裡藏了許多自己在旅途中收獲的各色各樣珍寶或紀念品。我們怎會視之為包袱,捨得丟棄這些寶貝呢?

換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我們視家中的長者為「背包」,這幅圖畫將會是怎樣呢?他們豈不就是我們的寶貝嗎?在這些寶貝身上,我們所看見的是許多珍貴的經驗與回憶吧!

我家有一寶貝,媽媽今年已經88歲了。她住院舍多年,已將院舍當作自己的家。媽媽最開心就是見到我與姊妹們去探望她,她最喜歡我們陪她逛街及飲茶。媽媽於我們小時候日夜工作,為家庭付出她的青春歲月。我們日常起居生活由祖母負責照顧,對媽媽印象並不深刻,也不太認識媽媽。自從媽媽入住院舍之後,我們反而有更多機會認識她。媽媽雖然不善於表達感受,但從媽媽的笑臉,我可以感受到一份不能言喻的母愛。

有人說,人生最需要的東西不是錢,而是「陪伴」。對年老的寶貝來說,「陪伴」顯得特別珍貴;對我們豈不是一樣?回報母愛,在我媽媽身上,看見陪伴的力量。過去三年疫情,很多院舍只限家人隔著玻璃門探視,親友未能隨時陪伴或帶他們外出,使許多長者的情緒大受影響。我媽媽也經歷情緒起伏不定的狀況,身體免疫系統因而混亂,導致皮膚出現嚴重問題。感恩疫情退去,院舍復常,我們可探望及陪伴她,對媽媽的病情起了正面的作用。媽媽是我一家的寶貝,我們的陪伴能使她身心靈壯健,我們也安心了。

長者是寶貝,也實在是藏寶圖。但願我們都將年老的家人看作人生旅途中的背包,這背包愈是沉重,願我們愈加珍而重之。因為這背包有許多珍藏,是曾經貢獻我們、家庭及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長者也是我們旅程上的地圖,有提示作用,讓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也會邁向老年,要為自己及家庭作好準備。

原來上主珍愛老年人,祂藉聖經教導人們要尊敬長者,並視世人尊敬長者為敬畏上主的行為。「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起立;要尊敬老年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32《環球聖經譯本》)

洪美清

香港心理衞生會服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