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抑鬱 之 憂鬱症與大腦化學物質

「憂鬱症是化學失衡造成」,這說法並沒有反映出憂鬱症有多複雜。研究表明,憂鬱症並不是因為某些大腦化學物質過多或過少而引起。造成憂鬱症的可能原因,包括大腦調節情緒出現錯誤、遺傳和壓力的相互作用。可以肯定,許多化學物質在神經細胞內部和外部發揮作用;有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的化學反應組成了動態系統,負責情緒、感知和體驗生活。在這種複雜程度下,兩個病人可能有相似的憂鬱症狀,但內在的問題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可能完全不同。

大腦區域和情緒

科學家尋找大腦特定部分與憂鬱症影響之間的聯繫,發現神經傳導物質如何使腦細胞之間交流,以及了解到遺傳和生活方式及事件對憂鬱症風險和症狀的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神經細胞連接、神經細胞生長和神經迴路的功能對憂鬱症有重大影響。日益複雜的腦部影像技術,例如正子斷層掃描(PET)、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SPECT)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工作中的大腦。功能性磁振造影可以追蹤大腦某個區域在各種任務中做出反應時發生的變化。正子斷層掃描或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則可以通過測量某些區域神經傳導物質受體的分佈和密度來繪製大腦圖。

研究表明,一些憂鬱症患者腦部的海馬體較小;例如在《神經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顯示,24名有憂鬱症病史的女性與沒有憂鬱症的女性相比,前者的海馬體平均小9%至13%。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次數越多,她的海馬體就越小。壓力在憂鬱症中發揮關鍵作用,專家認為壓力會抑制海馬體中新神經元(神經細胞)生成。

研究人員正在探索海馬體新神經元生成緩慢與情緒低落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關於抗憂鬱藥物的一個有趣事實支持了這個理論。這些藥物會立即提高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然而人們通常在用藥後幾週或更長時間內,並不會開始感覺好轉。如果憂鬱症主要是神經傳導物質水平低下的結果,為甚麼即使神經傳導物質水平增加,人們仍然不會感覺好一些呢?答案可能是,只有神經生長並形成新的連結時,情緒才會改善,而這個過程需要數週。動物研究表明,抗憂鬱藥物確實會刺激海馬體神經細胞生長和增強分支。因此,抗憂鬱藥物的真正價值可能在於生成新神經元、加強神經細胞連接,以及改善神經迴路之間的訊息交換。

黃志強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引自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Harvard Medical School)

耆樂悠然 之 成日周身都唔舒服?可能患上了「身心症」

王先生是一位70歲退休經理。去年,他有一位好朋友因為心臟病突然去世。最近,他經常感覺到耳鳴、胃部不適、頭痛、腰痛等等。他經常去到不同的專科診所和急症室求診,單是過去半年,已經到過急症室十多次。為了找出病因,已經做了全面的檢查和評估,但都未能找出具體的原因。有一次,他到一位家庭醫生診所求診時,就被診斷為「身心症」,並轉介他給精神科醫生。

「身心症」(Somatic Symptom Disorder)是一種精神科問題,患者會出現一種或多種身體不適,但經過詳細檢查,這些症狀很難找到明確的生理原因。這些症狀可能包括疼痛、消化不良、頭暈等,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身」和「心」從來都不是分開的個體。當一個人身體不適的時候,很自然地心情便會受影響。相反地,當心情狀態不佳的時候,也有機會把身體各種感覺和不適放大。「身心症」的病因涉及心理、生理和社會文化多方面的因素。患者可能有過度關注自己身體健康的傾向和對病痛的恐懼,使他們對身體的感覺過分敏感。生理因素如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等)失衡也扮演一定角色。個人的成長環境和文化背景亦會影響病人對疾病的理解,導致心理壓力被轉化為身體不適。

典型「身心症」的患者通常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非常擔憂,故著意尋求身體不適的原因。他們常常到不同專科處求診,以及進行不同種類的檢查。當檢查結果屬正常的時候,他們的焦慮會稍為舒緩一下。但隨著時間,其他種類的身體不適又接踵而來。除了要花費時間和金錢,過度檢查也會令他們遇到相應的併發症機會增加;而且,病人從不同醫生處獲處方用來治理各種病徵的藥物,也會造成「多重用藥」的情況。

王先生在醫生的解釋下,明白到目前已作出的檢查沒有反映到他患有威脅生命的疾病,是一個好消息。在醫生的建議下,他被轉介到臨床心理學家處接受心理治療。他學會了更好的思考模式和不同的放鬆技巧。同時,醫生也處方了抗抑鬱藥。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王先生的症狀逐漸改善,不用再到不同的診所求診,也重拾退休生活。

「親愛的啊,我祈願你萬事安順,身體健壯,正如你心靈安泰一樣。」(約翰三書1:2)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耆樂悠然 之 「人老咗就⼀定乜嘢都唔想做?」 了解長者抑鬱症

人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機能便會慢慢退化,但如果長者慢慢對身邊所有事情都失去興趣的話,便要留意長者是否有抑鬱的情緒?隨著人口老化,長者的情緒健康是十分值得大眾關注。根據《香港長者自殺成因的跨專業研究》報告顯示,長者自殺率超出受較多人關注的青少年自殺率約一倍。在香港,每2.3名輕生者中,就有1位是長者。

長者抑鬱症與一般成年人的抑鬱症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長者可能出現悲觀、沮喪、無助和失望等情緒症狀,但這些症狀可能比較不容易察覺;其次,長者可能會有較多食慾不振、失眠、疲勞和腹痛等生理症狀。此外,抑鬱的長者可能不願與他人互動,會遠離親友,經常一人待在家中,導致社交孤立。

腦部退化是長者抑鬱症的其中一個成因,他們的神經傳導物質可能發生了變化,繼而影響情緒。除此之外,長者也經歷不同的生活轉變,例如親友離世、退休、經濟問題和疾病(特別是一些長期的痛症)困擾。有些長者甚至要肩負起照顧者的角色,例如要照顧年長的伴侶或者沒有自理能力的兒女等等。

如果抑鬱症沒有獲得妥善處理,長者的身體機能或許會受到影響。試舉例,長時間食欲不振和對日常外出活動失去興趣,這樣便會增加長者肌肉流失的機會,影響到他們的行動,使他們變得緩慢,令他們站起來、上落梯級、提舉重物,甚至處理家務都感到乏力;而且,缺乏了社交生活為腦部帶來的刺激,長遠也會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對於長者抑鬱症,抗抑鬱藥是有效的治療方法。服用抗抑鬱藥後,長者的情緒可以在數星期內有明顯改善。除了用藥物幫助,鼓勵他們到不同地方(例如長者地區中心)參加社交活動和擴大社交圈子,也是一個減輕抑鬱情緒的方法。

總而言之,如果發現長者常常悶悶不樂和甚麼也不願意去做,便要留意他們是否患有長者抑鬱症?如果能及早察覺和應對這個問題,長者便可以享受更豐盛的晚年。

耶穌說:「我來了,是要使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