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金齡 之 怎樣謂之一份有效的遺囑?

相信大家對於遺囑(俗稱「平安紙」)這份法律文件有一定認識。這份文件按訂立人指示,在其去世後,處理並分配其原有財產。很多人以為訂立一份遺囑需要律師,而事實上,訂立遺囑只需要由兩名見證人見證即可。話雖如此,在律師協助之下訂立的遺囑內容必定更清晰,可以減低日後出現爭議的機會。縱使是這樣,讀者仍然常常看到傳媒報道後人爭奪財產的事件。

有些時候,醫生會被要求為長者評估精神行為能力,看看他們是否有能力訂立一份穩妥及有法律效力的遺囑。由醫生測試一個人是否有精神行為能力去訂立遺囑,主要基於一個1870年的案例。在這個案例中,患有妄想症的約翰·班克斯(John Banks)制定了一份遺囑,後來因為他的精神能力問題而被質疑。法院最終裁定,儘管約翰有精神病,他仍具有足夠的精神行為能力來制定有效的遺囑。因為這個案例,普通法的法院普遍會使用以下幾個標準去衡量一本遺囑是否有效:

  • 立遺囑人必須明白他們正在訂立遺囑及遺囑的意義。
  • 立遺囑人必須知道他們正在處理的財產有多少。
  • 立遺囑人必須理解哪些人可能合理地期望從他的遺囑中受益,並考慮是否包括或排除某些人。
  • 立遺囑人不受任何精神障礙影響,包括該障礙扭曲其判斷力。
  • 立遺囑人不得患有任何影響其做出合理分配遺產的決定能力的精神障礙或妄想。

上述最後兩點十分值得留意,因為即使一個人患有任何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等等。只要該疾病不會影響有關訂立遺囑的判斷力,那個人仍然可以訂立遺囑。

在長者中,有一些腦部疾病,例如中風、柏金遜和認知障礙症等等,都有機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能力,從而增加遺囑被挑戰的機會。所以,在這些情況下,律師一般會建議長者到診所評估其精神行為能力。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健康金齡 之 長者工作與退休

「五一勞動節」(即「國際勞動節」)是一個全球性節日。勞動節的起源可追溯至十九世紀末美國的勞動運動。

1884年,美國的工人組織在芝加哥召開的工會大會上提出,從1886年5月1日起,將實行每日工作八小時的標準工作制。這個要求基於工人對過長的工作時間提出抗議,他們的口號是「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原本集會在和平的氣氛中進行,但當警察試圖驅散人群的時候,有人投擲了一枚炸彈,造成多名警察和民眾死傷。這次事件後來被稱為「乾草市場事件」(Haymarket Affair)。1889年,由第二國際(一個國際社會主義和工人組織)在巴黎舉行的會議上提議,將每年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以之記念芝加哥的運動事件的犧牲者。此後,五一勞動節逐漸成為全世界勞動者爭取權益的象徵。

除了勞工組織,天主教教會也將5月1日定為「聖若瑟勞工主保日」,以若瑟為名的原因是他在聖經中是工人和匠人的身份。在香港,自1999年起,五一國際勞動節便被列入香港公眾假期之一。關於勞動,根據香港202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65歲或以上仍然工作的人比十年前倍增至20多萬。由這個趨勢可以見到,長者到達退休年齡後,仍然工作的情況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其實,持續工作對長者有不同的好處。在社會的角度看,長者持續工作可以對一個老化的人口勞動市場提供持續的勞動力;再者,從工作中長者可以有持續收入去維持生活,減慢儲蓄消耗的速度,不用依賴政府或子女供養;而且,持續工作可以令長者繼續運用他們的認知能力,減低退化的機會。

話須如此,亦有人提出,長者持續工作有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有人擔心高齡長者任職公共交通工具司機,因他們的健康問題有可能為乘客帶來危險;還有,如果社會風氣鼓勵長者們持續工作,好像剝奪了他們原本應有的享受退休生活的權利。因此,長者工作與退休需要取得平衡。

五一勞動節是記念勞動者的貢獻與成就。在這個人口老化的二十一世紀,十分值得我們去思考及關注一下長者持續勞動工作的問題。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健康金齡 之 常見對精神科的誤解

在過去數十年,除了身體的健康問題之外,大家慢慢開始著重精神健康。因此,有很多在不同崗位為大眾精神健康工作的同工都會用不同渠道去推廣精神健康。關於精神科疾病,還需要很多努力去繼續作公眾教育,令大家減少對精神病患的歧視,從而令人及早求醫。以下是一些關於精神科常見的誤解,尤其是在長者的年齡層。

老年抑鬱是正常的老化過程?

有些人認為隨著年齡增長,感到悲傷或抑鬱是正常一部分。雖然老年人或會面臨多種可能引起悲傷的事情,例如健康出現問題或失去同伴,但抑鬱不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可以並應該接受治療的狀況。

精神病是個性有弱點的表現?

有些長者可能認為精神病是個人意志力不足或個性上有弱點。這種觀念忽略了精神病的生物醫學因素,例如遺傳、大腦傳遞物質失衡等。這種誤解可能導致病患者避免尋求幫助,令病情惡化。

長者應該能夠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這種觀念很多時在男性之中出現,他們認為情緒問題應該用自己的方法或者資源去處理。但是要留意,如果情緒問題持續影響生活,非常建議患者盡早找專業人士協助。

精神病患者是危險的人?

這是一個普遍的誤解,以為所有精神病患者都潛在危險或暴力。實際上,絕大多數患有精神病的人並不危險,更多病人有自我傷害的風險而不是對他人構成威脅。另外,精神病有不同種類,常見的情緒病對他人造成危險的機會少之又少。

精神病只會影響年輕人?

許多人認為精神病主要是年輕人的問題,實際上精神健康問題影響所有年齡層,包括長者。隨著年齡增長,生理、心理和社會的變化可以增加某些精神病出現的風險,例如認知障礙症等。

隨著科技進步,大家會運用不同的平台去推廣精神健康。筆者近來也嘗試運用Youtube、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藉著製作一些短片去講述精神科的疾病。頻道名稱「心大心細」的由來正是源於市民對精神健康的疑問。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可以追蹤和訂閱。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健康金齡 之 長期痛症對長者的影響

在香港這個年齡結構急速老化的城市,許多長者飽受各種慢性痛症困擾,如背痛、頸痛和關節痛等。這些長期的疼痛不僅為長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更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對於許多長者來說,持續的疼痛意味著活動量減少。長期不活動不僅會導致肌肉流失,還會影響平衡和協調能力,從而增加跌倒的風險。跌倒是長者常見的家居意外,後果可以非常嚴重。

除了身體不適,長期疼痛對情緒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研究顯示,慢性痛症顯著增加長者自殺的風險。痛症往往讓長者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從而導致社交孤立。同時,長期依賴家人照顧會影響長者的自主和獨立性,這樣可能進一步導致他們出現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有效控制慢性痛症,對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至關重要。首先,需要準確地診斷出引起痛症的根本原因,隨後才能進行針對性治療。不過,有時某些痛症的根源難以查明或難以治療。在這些情況下,合適的止痛藥物治療就顯得尤其重要。撲熱息痛(Paracetamol)是最常見的止痛藥之一,只要按照指示劑量服用,通常對身體無太大副作用。此外,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和鴉片類止痛藥也是選擇之一,但由於可能影響腎功能或具有成癮性,需要小心使用。值得注意,儘管撲熱息痛相對安全,但許多長者擔心有上癮等問題,依然選擇忍受疼痛,使痛症繼續影響他們的生活。

除此之外,雖然痛症會導致情緒受到影響,但是情緒問題也會令疼痛的情況加劇。因為負面的情緒的確可以令疼痛的感覺增強,令人更困擾。所以有時使用血清素調整情緒後,疼痛的感覺也會稍稍緩解。有一些血清素經過實證,可以同時緩解痛症和情緒問題。

慢性痛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對於長者。我們要對痛症有正確的認識,而且在醫生指導下安全地使用止痛藥。這樣可以令長者減少不適, 享受晚年生活。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健康金齡 之 照顧者的壓力

王女士是一位已婚全職文員,她和丈夫育有一對子女。半年前,她的母親不幸中風。由於她沒有兄弟姊妹,照顧母親的責任便要她自己承擔。由母親住院,她去探病;母親出院,再安排照顧、訓練和複診都是她一手包辦。母親出院後,她幾乎每一天都去母親家中探望,並且照料她的起居飲食。由於有全職工作,放工後又要照顧自己的家庭和母親,她失去了平常的社交生活和休息時間。約一個月前,她開始感覺到抑鬱和焦慮的情緒,而且有失眠的情況。於是,她決定到診所求醫。

在華人社會,照顧家中的長者是盡孝道的表現,但也有機會帶來壓力。隨著香港人口日益老化,很多在職的成年人都要承受照顧年邁父母或其他年長家庭成員的壓力。照顧者(包括照顧家人或工作需要)通常需要長時間、不斷地關注和照顧有需要的人,這種長期壓力可能會對他們的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他們常常需要處理繁重的工作,包括餵食、沐浴、清潔等日常照顧任務。長時間的身心消耗可能會導致照顧者感到疲憊、失去動力和情緒低落。有可能因為要專注於照顧人而減少與朋友、家人和社區的交流。這種社交孤立可能會增強照顧者的寂寞感覺,以及增加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

因此,照顧者本人也是需要被照顧的人;他們的壓力也不可以忽視,照顧者也需要留意自己的情緒。要減低照顧者的壓力,可以嘗試建立一個良好的支持網絡,當中可以包括家人、朋友,也可以參與一些照顧者的支援組織。開放自己與他人分享真實感受和困難,尋求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可以減輕照顧者的情緒困擾。除此之外,社區上也有不同的資源,例如長者地區中心、長者鄰舍中心、日間照顧服務等等,可以為長者和他們的照顧者提供不同的支援。

去年,政府也留意到照顧者的壓力,所以推出了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熱線由專業社工接聽,為有需要的照顧者提供資訊,轉介和配對社區裡合適的服務;而且,他們更會安排探訪有緊急需要的個案。

上文提及到的王女士除了複診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之外,也積極尋求其他家人的協助。同時,她也探索不同的社區資源,例如尋找送飯服務支援母親的生活。獲得支援,又隨著時間過去,她的情緒狀態也慢慢進步。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健康金齡 之 你喜歡旅遊嗎?

我曾經問過一些人,當他們退休之後想做甚麼?其中一個常見答案是「環遊世界」。看來遊歷不同的地方,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悠閒的事。在古代,相信沒有人在空閒的休息時間去旅遊。因為那個時代,古人離鄉別井的原因多數是為了朝聖、商業貿易、探險,或者要去征服一些地方。此外,那時交通和資訊不發達,旅遊對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高風險的事情。

在18世紀末,浪漫主義興起;體驗新的經歷對人來說,慢慢變得很有意義。另外,隨著科技發展,火車鐵路及飛機等交通工具令旅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活動。在現代,旅遊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減壓和悠閒的事情。旅遊不是一定要到很遠的地方,也可以計劃一些本地旅遊。在香港欣賞地道風景,感受不一樣的風情。

其實,計劃旅遊對長者也是一件訓練腦筋的事。首先,他們要決定旅遊目的地,然後再了解當地的交通和計劃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再者,找找車站附近有甚麼值得光顧的餐廳。雖然互聯網已經為這個過程減省了不少時間,但不擅長運用資訊科技的長者仍然要學習如何操作搜尋資料,實在不容易。即使旅程開始了,也是考考長者解決問題能力的時間,例如錯過了一班車,應該怎麼辦?或是餐廳滿客了,又該如何解決飲食需要?

有研究指出,喜歡去旅遊的長者的認知能力比較好。這當然不是一個絕對的因果關係,因為認知能力比較好的長者自自然然較容易組織到一趟行程。話雖如此,長者看見了新事物和新地方,把它們記起來或者拍下來,然後再與親朋戚友分享,這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記憶訓練。另外,一趟悠閒的旅遊和親友相處的時光可以提升長者的情緒。

現在,我們旅遊的目的已經與古時的人很不同,現在旅遊對很多人來說,是放鬆的活動。如果身體許可的話,長輩們不妨計劃一趟旅遊。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健康金齡 之 認知障礙與情緒行為問題

認知障礙症現時十分普遍,70歲以上的長者接近十分之一人被診斷為認知障礙,85歲以上的長者比率更高達三分之一。短期記憶受影響是認知障礙症常見的症狀,當然能力退化到一定程度,情緒及行為問題便會陸續出現。情緒及行為問題不單令照顧者增添不少壓力,甚至可能令患者個人置身於危險當中。因此,如何處理患者的情緒及行為問題?也是常見並須關注的課題。

首先,要改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視覺和聽覺,要為他們佩戴適當的眼鏡和助聽器;改善他們的感官,讓他們接收到正確的訊息,大大減低他們出現錯覺的機會。與認知障礙症患者溝通的時候,使用簡單、直接和平靜的語言,也是很重要的部分;與他們保持眼神接觸和運用適當的肢體語言,可以令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事實上,與患者溝通的技巧也是十分重要。認知障礙症患者有時會出現一些難以理解的想法,例如常常指控家人或聲稱家人偷了他們的東西。這些事情發生的原因最主要是短期記憶衰退。如果跟他們爭拗,很多時候都徒勞無功,因為患者很多時候對這些想法深信不疑。如果持續爭論,只會令事情更加糟糕。應對的方法就是順著患者的思路,如果他們表達不見東西了,可以考慮陪伴他們一起尋找物件。有些時候,他們在尋找的過程中,會去做其他事情,並且忘記了剛才不見東西的想法。

不過,當患者的情緒及行為問題非常嚴重,並且不能以溝通的方式去解決,便需要藥物介入。精神科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一些穩定情緒的藥物,以平復他們的精神狀況。這些藥物不能根治認知障礙症,但是可以減低患者因為情緒及行為問題而出現的風險。

情緒及行為問題在認知障礙症中十分常見,一般會先嘗試用非藥物的方法處理。以冷靜而且清楚的溝通方式,可能已經足夠穩定他們的情緒。當行為問題嚴重並為患者帶來危險的時候,才會考慮使用藥物控制。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健康金齡 之 咖啡的利與弊

相信有很多長者有飲用咖啡的習慣,而久不久便有人問:究竟咖啡是否對身體有益處?咖啡除了水分,另一主要成分便是咖啡因;大多數研究都圍繞著咖啡因對健康的影響。咖啡因對人主要功用是提高大腦的警覺性,改善注意力,對抗疲勞,並且稍微增強短期記憶。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指出,飲用咖啡因有機會減低一些慢性病風險,例如柏金遜症、常見引致認知障礙症的阿茲海默症等。曾經也有一些觀察性的研究指出,飲用咖啡與較低機會患上心臟病和中風有關聯。值得注意,這些研究只是指出飲用咖啡與疾病的相關性,並不代表兩者有因果關係。

每一種物質都有其弊處,咖啡因也不例外。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加劇胃食道逆流或其他胃腸道問題,對於胃腸道已經脆弱的長者來說,可能會引起不適。還有一點,攝入過量咖啡因可能會影響鈣質吸收和代謝,增加骨質流失的風險,對於已經有骨質疏鬆傾向的長者,必須留意。再者,飲用咖啡時,加入太多糖分,會影響血糖和心血管病的風險控制。

從睡眠角度來說,值得關注咖啡因。首先,咖啡因不單存在於咖啡中,也存在於不同的飲料,例如綠茶、紅茶、能量飲品、珍珠奶茶等等。咖啡因的半衰期大約是五小時,意思即是身體需要五小時去消化一半份量的咖啡因。這樣理解的話,吃午飯時飲咖啡,睡覺時仍有殘餘份量咖啡因留在身體內。如果在傍晚時分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很大機會導致失眠或影響睡眠深度。

有見及此,咖啡因的攝取量建議在400毫克以內,大約是四杯咖啡的份量。飲用含有咖啡因飲料的時間最好定在傍晚之前,減少咖啡因對睡眠的影響。

總而言之,很多人飲用咖啡,但咖啡因不限於存在咖啡當中。咖啡因對身體也有不同的好處與壞處,最重要是適量地飲用。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健康金齡 之 哀傷的階段

長者的歲月中,面對親友離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離別有時可以預計,有時卻是突如其來,讓人猝不及防。哀傷的時候固然會情緒波動,怎樣為之正常哀傷過程?不論長者或何人都會經歷以下所述的哀傷階段:

否認(Denial)

當面對死亡,震驚和否認是首先經歷的情緒。有時候,長者難以處理和消化信息;他們看似不承認他們所愛的人已經過世。其他時候,人在某段時間意識到他們失去了親人,而事實上還沒有完全沉澱下來。他們在試圖與現實保持距離,可能會感到迷失或抽離。這在哀傷的早期,是一種防禦機制。

憤怒(Anger)

在悲傷的過程中,表現憤怒的方式各人不同。有些人會對離世親友身邊的人和事感到憤怒,而一些人則會因小錯誤或誤會而對其他人大發脾氣。有時候,他們會感到不公平,或者會不斷反問為甚麼是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不是其他人?

討價還價(Bargaining)

討價還價是悲傷階段中一個複雜的階段,對於觀察他們的外人來說,可能看起來很奇怪。他們可能會詳細分析親人過世前發生的事情,非常仔細地想想究竟可以做些甚麼改變事情。

沮喪(Depression)

當慢慢開始接受失去親人的事實,很自然會伴隨悲傷或絕望的情緒。沮喪的情緒可以令人失去動力或出現麻木的感覺。

接受(Acceptance)

在五個階段中,最後的階段是接受已失去的事實。此時,長者會恢復他們日常的活動。他們可能會尋找新嗜好或交新朋友。這個接受的狀態並不是忘記失去的親人,而是帶著哀傷去繼續後來的生活。

這幾個哀傷過程很少是一板一眼出現,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完全經歷上述的感覺,而五個階段也不總是按照這個特定順序發生。一天裡的心態可能在不同的階段之中遊走。但是了解這幾個哀傷的階段,可以幫助人了解自己,或者協助身邊的親人渡過這個難過的時期。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健康金齡 之 北歐健步行

診症的時候,筆者經常建議長者們每日做適量運動。但是長者因為身體機能退化,令他們進行運動的時候有不少制肘。近年,有一種新興的運動,名叫「北歐健步行」,可能適合不同需要的長者。

「北歐健步行」的歷史發源地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芬蘭。當時的越野滑雪運動員在夏季訓練的時候,發明了這種運動方式,以之來保持他們的體能。這些運動員發現,使用類似滑雪杖的工具可以在沒有雪的季節模擬滑雪動作,從而達到全身運動的效果。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運動方式逐漸演變成一種在北歐流行的全民健身運動,並傳到世界各地。這類運動的基本裝備是一對專門設計出來的「健走杖」。這些杖通常由輕質材料製成,例如鋁或碳纖維。運動時,長者使用「健走杖」模擬滑雪時的手部動作,通過雙臂的推動來增加前進的動力。這組動作不僅可以加強下肢的運動強度,還能夠有效地運用上半身的力量。

與普通走路相比,「北歐健步行」有以下的好處:

消耗卡路里:北歐健步行是一項有氧運動,相比普通走路消耗多15%至20%卡路里,適合需要減輕體重的長者。

全身肌肉鍛練:與普通行走相比,北歐健步行除了運動到下肢肌肉之外,還會涉及手臂、背部、肩膀和腹部的肌肉。

保護下肢關節:使用「健走杖」可以幫助分散身體重量,減輕腿部和膝蓋的壓力。對於關節炎患者或需要減輕下肢關節負擔的長者來說,這是一個理想的運動選擇。

改善協調和平衡:進行北歐健步行需要協調手臂和腿部動作,這不僅提高了身體的協調能力,也有助於提高平衡力;尤其對長者來說,可以減少跌倒的風險。

「北歐健步行」可以為長者的運動選項帶來新的選擇。日常有不同種類的運動,各人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便可以享受到運動帶來的健康益處和樂趣。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