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人生:天價

在商業社會裡,學歷、職業、職位及薪酬等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指標。

難怪部分低學歷或失業人士容易感到情緒低落或沮喪,甚至自我定型為失敗者!

曾經有一位服務對象失業多時,令他受困於失敗的低落情緒之中。有一天,他突然間走進我的辦公室,然後這樣對我說:

「我係垃圾!」

「點解你話『我係垃圾?』」

「我係話,我自己係垃圾,唔係話你喎!」

「你知唔知道我係做咩工作?我係呢度嘅服務經理,我係服務尊貴嘅人。因為有你哋,我就覺得自己好尊貴!你話,你係垃圾,即係話我係垃圾經理啦!」

「唔夠你講!」(他細細聲說)

當時他哭笑不得,於是離開我的辦公室!

這位服務對象,我稱他為「西哥」。他將自己的價值與職業畫上等號。由於他在職場上遇到重重挫折,使他更加認定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下等人。

雖然我們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同樣的價值,並且各自具有獨特的性格、特質和強項,但是在我的工作經驗中,我觀察到大多數復元人士對自己的自我評價極為負面。復元人士自從得了精神病後,當中有部分人會自我張貼貶值的標籤,即是自覺個人的能力和價值已經滑落;另一部分人則被那些不明白精神病的社會大眾標籤。無論標籤來自哪裡,結果都是令到這群復元人士自覺失去了自己的價值。

當西哥說:「我係垃圾!」那時候,我感受到他極度無奈及低落的情緒。西哥的自我無用感導致這樣低落的情緒,並將他圍困於絕望的囚牢裡。

當人落入情緒低落的處境,便更容易扭曲自身的價值,於是嚴重地輕看自己,形成惡性循環。這時候那人便會完全陷入無助的狀態,把自己推落新低點──「負價值」的位置。自我價值判斷這時變得頗具破壞性,因此我們要學會放下負面的眼鏡,才可以清楚地找到自己的立腳點,繼而再邁出腳步。

聖經創世記第一章這樣說:「起初,神創造天地……於是,神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照著神的形象,他創造了他們,男和女,他都創造了……」由此可見,人人都是天父的兒女,生而平等,有誰有資格隨意為別人定價呢?就像無論用甚麼物料包裝一件貨品,都不會影響這件貨品本身的價值。如果它是天價物品,它始終還是天價;外在的包裝不應也絕不能影響它的價值。

「西哥,其實你的價值在於你對自己的信心。我敢說,沒有一個人可以取代你,你的價值與天一樣高!」

洪美清

香港心理衞生會服務經理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