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人生:關愛從「優先座」說起

公共交通工具大多設有「關愛座/優先座」,為了照顧一些有特別需要的人士。一般情況受惠者是長者、孕婦或傷殘人士。因此,要是有一位不屬上述類別的人士坐在「關愛座/優先座」上,可能會惹來特別的眼光。

有一次,我正坐於「優先座」,當時因肚子絞痛而自自然閉起雙目;故此沒有留意到前面站著一位婆婆。我卻聽見在我左邊有一把不斷指責別人的聲音說:「看見老人扮睡覺,不讓座,這種人真是……」

當時,我只專注地忍耐著腸胃內的交戰情況,沒有理會;而那聲音不但沒有停止,反而變本加厲。我勉強抬起頭,張開眼睛,看看發生甚麼事?原來聲音來自一位中年躁漢,他拔刀相助,為婆婆取得理應「屬於」她的「優先座」。好在那位婆婆獨具慧眼,看見我有需要,體恤我的狀況,並表示她自己不需要「優先座」。其實我沒有力氣作出任何回應,也沒有能力讓座,心中只祈求不要在途中肚瀉,只專心努力強忍下去!

這次經歷,讓我明白有些人不讓座,委實有其需要呢!當時我心想:「此刻我也是一個需要關愛、需要『優先座』的婦人啊!」

究竟誰可以判斷誰更需要「關愛座/優先座」呢?一位七十歲的長者與一位正經歷初期懷孕的婦人,誰更需要「優先座」?單憑外表判斷,一般人會認為七十歲的長者更需要座位。一位正經歷身體不適的年青人與一位手抱幼童的媽媽,誰更需要優先座位呢?

設立「優先座」,是體現社會的關愛。愛是出於自願及尊重,因此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享用「優先座」;任何人亦應先尊重他人,切勿妄自判斷別人。馬太福音第七章1節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就如那位指責我的中年漢,他又有沒有想過他自己也可以讓座給那位婆婆呢?

需要「優先座」的人從外表可識別的人士,包括長者、孕婦、傷殘人士或手抱幼童的人士等等。但看不見或沒有明顯可識別的特徵的人士也不少,例如:懷胎初期的孕婦、身體不適人士、情緒極其低落人士、身體透支而疲倦乏力的人士等等。

因此,當你看見一些不願意讓座的人士,請你不要急於下判斷,寧願給予多一點體恤!或許有一天,你也有機會需要坐在「優先座」的位置呢!

關愛和諧的社會確實需要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建立起來。大家如果能夠易地而處,給予多一點體恤,少作批評;作出多一點包容,少去責備;這樣,我們的香港便有機會成為更和諧、更有溫度及人情味的共融城市。

洪美清

香港心理衞生會服務經理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