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平是一個絕對安分守己的人。自從移民到加拿大温哥華定居,便覺得這裡是一個空氣清新、社會安穩的地方,從此可以安居樂業和安逸地生活。可是,自從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大流行以來,他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一個自我封閉、充滿恐懼的人,認為生活像永無寧日、天天都在世界末日之前夕當中一樣。及後他被診斷患上了廣泛性焦慮症 (GA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並開始有強迫症的傾向。近三個月來,更因害怕感染病毒半步未踏出家門,每天在家都帶上口罩,又怕與人有任何的接觸;心目中只有一個關注,就是聼取省醫的指引,如何「保持安全」。
在BC省(British Columbia),「保持安全」是指要盡最大努力去避免染病,盡量遠離與無處不在的活躍冠狀病毒接觸並受到感染的風險。我們現在都知道,必須經常洗手,勿觸摸臉部,包括眼睛、鼻子和嘴巴),時常用消毒劑清潔不同的表面,與他人緊密接觸時要戴上口罩,保持身體距離1至2米,避免人群及其他類似的預防措施皆有助於減低感染的風險;通過健康的飲食和鍛煉身體以保持健康,有助於我們增強免疫力(減少脆弱性);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減少與人的接觸次數 (避免大型聚集)也有助於我們和他人免於受病毒感染;若有病徵便需留在家中,這些都是我們所認同的。
但是,阿平對於「保持安全」的理解卻偏向極端,在預防的措施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性情極度小心謹慎,令自己不知如何面對這「無孔不入、防不勝防」病毒疫症,很快陷入焦慮狀態,任何事情都會產生焦慮的反應。
幫助阿平,主要運用各樣有效的心理治療法,例如認知治療法,針對他一些錯誤的核心思維,改變它並以正確正面的思維取替,由內而外帶出療效。但這些正確正面的思維往往與個人的世界觀息息相關,若阿平認識生命的主宰是誰,而非拚命抓緊生命與生活的一切,他更能在盡自己本分「保持安全」後,真正得著安靜,做到見機行事應變。「學習交託和信靠生命的主宰」,正是我對主的倚賴,以及給阿平的忠告。
李耀全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