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樂悠然 之 離別與哀傷

幾乎所有人都曾經經歷過離別與哀傷。年輕的時候,可能因為即將完成一個旅程,或者轉學校,又或告別一段感情等等,都會使人產生不捨的情感。

到了長者的年紀,離別則是必定要面對的事情。隨著時間向前走,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因為離世或者移民,便會離開。這些離別實際上並沒有甚麼方法可以阻止,有些時候甚至突如其來,使人措手不及。這種與他人離別的情緒可以使人感到很痛苦,可能會讓人思考很多人生的議題。

既然隨著人成長,離別是不能避免的事情;人們學懂處理或看待離別和哀傷的情緒,則是較實在的對策。承認哀傷的情緒,這在中華文化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有人認為憂傷和哭泣是軟弱的表現,因此在言語間很少提及負面的情緒。但是要處理情緒,首先要承認它存在,容許自己不開心或大哭一場,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如果覺得尷尬的話,不妨將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用紙筆寫出來。要提醒自己,承認有負面情緒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

有些時候,過分哀傷的情緒可能導致一個人患上抑鬱症。經過治療後,抑鬱症的症狀縱使消除了,因離別而產生的情感都不會消失。治療不會使我們忘記離開的人,因為這種不捨的情感是基於我們對這個人的愛。已故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曾經說過:「悲傷是我們為愛付出的代價」(Grief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love)。悲傷其中一個價值可能就是提醒我們對這個離開了的人曾經付出過愛。

既然哀傷不能被消除,我們還有甚麼可以做?的確,我們沒有靈丹妙藥去忘記哀傷。但是隨著時間過日子,當我們經歷了更多,哀傷在我們的心中會變得更小和更輕。即使哀傷仍然留在我們的心中,它慢慢會變得可以接受。有時候,到了某些日子或者特定的情景,掛念的情感會在腦袋湧現。雖然有起伏,但這個也是療傷的過程之一。

到了2023年最後一個星期,想想這年有沒有一些對你來說重要的人離開了自己?你是如何渡過了這段哀傷的日子?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耆樂悠然 之 幻覺與錯覺

在正常的情況下,外界的刺激通過我們的感覺器官,例如眼睛和耳朵,將信息傳送到腦部,造成感知。至於「幻覺」,便是在沒有外界的刺激下,我們的腦部卻出現感知。例如身邊沒有人的情況下,一個人卻聽到有不同的人在說話,這種情況便是「幻聽」。

幻覺常見於思覺失調患者,但按長者的年紀而言,功能性的思覺失調較為少有。他們出現幻覺的原因很多時都與生理疾病有關係,其中一個常見的情況就是譫妄,意思是長者因為身體的問題導致有精神錯亂的情況;常見的原因包括感染(例如肺炎、尿道炎等等)和外科問題等等。

有一種認知障礙症名為「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Lewy Body Dementia)。在這種認知障礙症中,八成患者會經歷「幻視」,意思是視覺上的幻覺。他們有時會看到不同的小動物或者人在眼前走來走去。這些幻視會令患者感覺到驚恐和害怕。在行為上,他們有些時候甚至會嘗試用不同物件去趕走這些幻視。除了幻視,他們也有認知能力起伏和柏金遜症的症狀。

但是並非所有幻覺都是不正常,有些情況下正常人也會有幻覺。例如有一些入睡前的幻覺(Hypnagogic hallucinations),可能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研究指出,約有七成人曾經經歷過這些入睡前的幻覺。如果是這一類型的幻覺,並不需要接受治療。

有一個跟幻覺很相似的概念,便是「錯覺」。錯覺的意思是,有一個真實的外界刺激出現,但是腦袋卻詮釋為另一件物件。如果長者的視覺或聽覺有障礙,他們較容易產生「錯覺」。例如他們看見一件掛在衣架上的衣服,因為有錯覺,他們可能誤以為有一個人掛在上面。如果長者有認知障礙症,他們產生錯覺的機會亦會增加。如果要減少錯覺發生,可以使用助聽器或適當的眼鏡去減低錯誤接收訊息的機會。

分別幻覺和錯覺,臨床上有其價值。如果是真實的幻覺,可以使用一些抗思覺失調藥物去減低幻覺對病人的影響;但是抗思覺失調藥物對治療錯覺卻沒有明顯的效果。如果懷疑長者有幻覺或者錯覺的問題,便應該盡快求醫診治。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耆樂悠然 之 預設醫療指示

李小姐到診所求診,因為自從她的媽媽過身後,她經歷持續性的情緒低落,而且有失眠和強烈的負面想法。原來李小姐的母親經歷了長期病患,某一天忽然間在家中跌倒;送進醫院之後,電腦素描發現她出現嚴重出血性中風。醫生曾經與家人商量,當他們的母親心臟停頓時,是否需要作心肺復甦?由於李小姐的兄弟姊妹眾多,他們之間的意見有分歧,所以久久未能達成共識,而母親的病情在數天急轉直下。

由於家人對心肺復甦沒有一致意見,醫護人員在他們的母親心臟停頓的時候便盡力搶救。不幸是,母親最終離開世界。李小姐情緒受困擾的主因是母親離世的時候,因為進行過心肺復甦,不能避免地折斷了數條肋骨。她有非常強烈的罪疚感,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做些甚麼去減少母親離世時所受的痛苦。

為了避免兒女陷入類似的情況,長者可以考慮使用「預設醫療指示」 (Advanced Directive)。長者在精神健全的時候,可以考慮使用這份文件,指示兒女若自己一旦陷於末期病患、長期昏迷或植物人狀態等情況,願意或不願意接受治療。預設醫療指示可以幫助長者自我決定可接受的治療,避免家人在他們病危時需要為他們作出抉擇。任何成年人在精神健全情況下都可訂立預設醫療指示,不是患上嚴重或未期疾病才可訂立。預設醫療指示需要兩名見證人在場情況下訂立,其中一名見證人應是醫生;更需要注意是,見證人不可以在遺產中有任何權益。

有人或許有疑問,預設醫療指示是否等於安樂死?預設醫療指示訂立時不可以主動地使用一些方法或藥物令一個人死亡,或者拒絕基本護理及紓緩治療。預設醫療最主要的目的是賦予病人權力決定自己處於末期的病患時,願意或不願意接受治療,是與安樂死有頗為不同的概念。因此,預設醫療指示並不等同於安樂死。

李小姐的經歷提醒我們,在健康時就應該考慮這些重要的決定。憑著預設醫療指示,我們不僅能夠為自己的未來作出更好的準備,也能夠為我們的親人提供明確的指引,減輕他們在難以承受哀傷的情況下更要承擔決策的壓力。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耆樂悠然 之 治療認知障礙症有新藥?

相信大家都知道,認知障礙症是一種到目前還是無法根治的疾病。我們現有的治療方法僅僅能夠延緩記憶衰退。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最後一種治療認知障礙症的口服藥物,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在這段時間裡,並沒有任何新藥物被批准用於治療認知障礙症。然而,在2021年有了改變。FDA批准一種新的藥物用於治療這病症。為了更全面地理解這種新藥,我們首先要明白認知障礙症的成因。

在認知障礙症中,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常見的情況。這種病症的一個主要成因是β-澱粉樣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簡稱Aβ)過度累積。在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質會被大腦的機制清除。不過,對於阿茲海默症的患者,這些蛋白質卻在大腦中形成異常沉積,並形成斑塊(Plaques)。這些斑塊會損害神經細胞,從而導致認知能力逐步下降。

基於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科學家們的研究方向就是針對β澱粉樣蛋白的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治療。單株抗體是一種特定的抗體,可以精確地識別並結合特定的目標(比如β澱粉樣蛋白)。單株抗體治療的原理是利用這種抗體來清除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從而減緩或阻止阿茲海默症惡化。

近年針對β澱粉樣蛋白的單株抗體治療已經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為現有的藥物治療增加了選擇。Aducanumab和Lecanemab分別在2021年和2023年獲得FDA批准,成為首兩種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病因治療藥物。根據Lecanemab的數據,藥物可以延緩阿茲海默症的進程約有2.5至3.1年。

不過,這一類新藥也有副作用,包括輕微腦出血和腦腫脹;所以在接受治療期間,要定時接受腦部磁力共振檢查。除此之外,接受藥物需要通過靜脈注射而不是口服。藥物的價錢是昂貴的,以Lecanemab為例,便需要$26,500美元一年。

雖然如此,單株抗體治療的確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帶來了希望。目前,還有許多其他針對澱粉樣β蛋白的單株抗體的研究正在臨床試驗階段,希望能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更多選擇。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體,而總是保養顧惜。」(以弗所書5:29)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耆樂悠然 之 入院舍或不入院舍?

近日觀賞了電影《白日之下》,勾起以前在醫院老人精神科外展隊的回憶。除了提供外展服務,在門診有很多病人複診的時候,其家人都會詢問:為長者安排入住院舍是否一個正確的決定?

於香港,每一間老人院舍的規模和環境各不相同。一般來說,由政府資助營運的院舍較具規模,然而,輪候政府資助的院舍需要數年時間。對於需要立即獲得院舍服務的長者來說,只能選擇私營機構營運的院舍;而其提供的服務也存在著差異。有些院舍定期安排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或其他職員帶領長者進行不同的活動,而資源較少的院舍可能只安排長者在大廳看電視或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

不時有媒體報道,揭發院舍內發生長者被不當照顧的事件;而那些報道不禁令公眾對院舍產生負面印象。由於各種原因,照顧者未能即時把長者帶回家中照顧,那些報道帶出的負面印象使照顧者產生內疚感,使他們覺得將長者遺棄在一個較差的環境之中。有時,照顧者甚至會勉強把長者帶回家照顧,而由於照顧需求大,又沒有其他家人幫忙,照顧者可能因此壓力過大而產生情緒病。

其實入住院舍也不一定全是負面例子。曾經有一位患腎病而需要定期洗肚及行動不便的長者,他的家人安排他日間在家附近的院舍由院舍職員協助他處理洗澡、日常照顧和午飯;放工時間,便由家人接他回家吃晚飯;飯後,再送他回到院舍睡覺。這種安排不僅讓長者每天都可以見到家人,也能獲得適當的照顧。

電影《白日之下》的劇情,另一個重點是院舍的監管問題。每一間院舍都有自己的營運方式,如何制定最低標準而能讓所有長者獲得一個安全和舒適的環境去渡過晚年?這是一項大挑戰。監管不僅需要在文件上符合標準,還需要配合突擊巡查以確保院舍內的情況與文件所述相符。

若果香港的長者院舍有適當監管,而且營運者有讓長者安享晚年的心志,照顧者便能安心地挑選這個照顧方式。然而,實現這個目標需要院舍營運者、監管機構和照顧者共同作出正確的選擇。電影裡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懂得選擇的人不多,做出正確選擇的人更少。」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耆樂悠然 之 長者是「電騙」對象?

儘管傳媒與警方不斷提示「提防騙子」,仍有許多人(尤其是長者)墮入騙徒的陷阱。有不少長者墮入騙徒的陷阱後,令家人非常擔心他們的情況,所以帶他們到診所求診。事實上,有許多因素使長者容易成為騙徒的目標。

首先,長者在退休後的空閒時間較多;疫情之後,他們使用電話或社交平台的時間也大大增加。然而,有許多長者仍是智能手機的新手用家,他們往往難以識別不安全的資訊,例如釣魚電郵或惡意網站。由於對新科技不熟悉,使他們在網路上的行為更容易受到操縱與欺騙。

其次,人類作為群體動物,情感連結十分重要。對於長時間孤獨的長者來說,網路騙徒以噓寒問暖的方式接近他們,使他們在情感上更易被牽引,進而陷入騙局。這種心理上的孤獨使他們對外界的關注與關懷有更強烈的需求,導致他們往往忽略了對方可能有不良的動機。

此外,如果長者出現認知障礙的初期症狀,將大大增加他們成為騙徒目標的風險。認知障礙影響他們的決策能力,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無法正確判斷對方的意圖而容易相信對方的話語。由於他們仍有一定處理金錢的能力,使他們更易被騙徒說服而轉移大量金錢。再者,騙徒運用的手法也常針對長者的弱點,例如利用他們對家人的關心,或者以網上情緣等方式令他們受騙。這些手法正中長者下懷,使他們在情感與情意之間陷入困境,更容易受到欺騙。

為了防止長者成為網路騙案的受害者,我們需要定期與他們保持聯繫,了解他們最近的交往對象和生活困難,並留意他們是否頻繁到銀行處理金錢事務。如果長者經常顯露出擔憂的表情,我們應該主動了解發生的情況。一旦發現騙案,便要立即報警,並即時採取措施防止進一步的財務損失。

另外,如果我們懷疑長者可能受到認知障礙困擾,應考慮尋求醫生評估。我們也可以透過課堂來提高長者的防騙意識。我們可以教導他們如何識別網路上的不安全資訊,並定期更新他們的網路安全知識。我們也應該鼓勵他們遇到疑似騙局時,不要害怕或尷尬,要勇敢地尋求家人或朋友的幫助。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耆樂悠然 之 向香港歌手尹光的團隊學習

相信很多觀眾都知道尹光,他是一位七十多歲的香港歌手,有「廟街歌王」之稱。他的歌曲內容屬於貼地和另類,歌詞諷刺時弊,有點粗鄙卻又「鬼馬」。最近他在紅館開演唱會,新聞報道提及他的演唱會有不少年青人入場支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今年六月,有網民利用人工智能科技(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以尹光的聲線唱出一些年輕歌手的歌曲,包括林家謙的《一人之境》和姜濤的《Dear My Friends》。由於這些用AI製作的短片捕捉到尹光的神髓,使這些短片在網上瘋傳,吸引不少年青人把他的舊歌翻出來聽。

當時,藉著這個AI的熱潮,尹光的團隊也用這種科技為尹光推出一首新歌《Dear Myself》。在這首歌中,尹光和AI尹光對唱,這首歌成功登上一些歌曲流行榜,對他這一個年紀的歌手來說,實屬少有。

尹光的團隊看來也不介意網民利用AI技術模仿尹光的聲線。在最近的紅館演唱會中,尹光大方地唱出兩首用他AI聲線製作的歌曲;而且演唱會上的嘉賓不是其他同輩歌手,而是一眾年青的YouTube頻道網主,包括小薯茄、試當真和JFFT。從社交平台分享,可以見到演唱會有不少年青觀眾到場。

這位擁有許多熱門歌曲的歌手,其實完全可以以舊歌在演唱會獻唱,但他不單選擇了推出新歌,還涉獵其他歌手的作品,並且邀請他們到自己的演唱會做嘉賓。這樣對一位年長的歌手來說,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要記憶大量新歌歌詞,絕對需要時間。那次演唱會不僅是尹光個人表演,也象徵著一種跨世代的合作和交流。他將傳統與現代結合,讓年輕人有機會體驗他的才華和魅力,同時也讓年長的觀眾有機會接觸新的音樂風格和趨勢。

這次尹光與他的團隊讓我想起:即使年紀增長,也可以順應潮流,走在潮流尖端。他們沒有故步自封,在原有的領域裡嘗試變革,就吸引了新一代的歌迷注意。所以作為長者,儘管年紀增長,只要有心,就能接受新挑戰,迎向新機會。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耆樂悠然 之 長命百歲?

在許多喜慶節日中,我們經常祝福長者「長命百歲」。然而,若真是有機會活到超過一百歲,你是否願意接受這份福氣呢?在全球平均壽命排名前列的香港,超過一百歲的長者並不罕見。根據2021年的數據,香港有超過11,000位年齡超過一百歲的長者,較40年前的數字——不足300人,有十分明顯的增長。

這個趨勢的背後是醫療科技進步,現代的醫療技術讓人減低因傳染疾病和意外而死亡的機會率。即使被診斷出患上一些以前認為的惡疾,例如癌症或中風,在現代的醫療下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奪去人的性命。在現今世代,絕大部分長者是與一些慢性病和長期病患共存。

傳統上,長命百歲被視為福氣。然而,在這個長壽趨勢下,不少年輕人和中年人開始擔憂他們的未來。其中一個主要擔憂因素,就是經濟問題。例如,如果有人在六十五歲退休,他是否有經濟能力支持自己生活多35年呢?如果個人欠缺經濟支持,政府的補貼又是否足夠?這個問題對於那些依靠勞力為生的人是關鍵,因為他們可能更早退休,所以他們需要提早積蓄退休金。

另一方面,雖然人們的壽命超過一百歲,但他們的生活質素如何呢?有些長者受不同種類的慢性疾病困擾,要每天服用藥物,頻繁進出醫院;而行動不便的長者更不能享受退休生活的樂趣。在極端的情況下,有些長者可能需要入住療養院並長期臥床,甚至無法與他人交流,需要長期照護。見到這些情況,我們不得不反思,長命百歲究竟是否一份福氣?

長壽的可能性讓我們思考到許多問題,其中包括如何預備自己的退休生活,以及理想的退休生活應該怎樣過。有些較年輕的人意識到自己有機會活到一百歲,便更努力珍惜自己的身體和提早儲蓄,避免自己受到慢性病和財政困難影響,令晚年生活過得更有質素。再者,已退休的人士了解到自己面前還有最少10至20年生活,便毅然學習一樣新事物去充實自己的退休生活。

既然「長命百歲」在二十一世紀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如何好好計劃退休之後的生活,便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題目。

「追求公義和忠誠之愛,就得生命、公義和榮耀。」箴言21:21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耆樂悠然 之 如何減慢記憶力衰退?

隨著年紀增長,許多長者開始擔心他們的記憶力問題和思考速度。長者學習新事物的時間延長,較容易忘記一些小事,這些現象多數屬於正常情況。於是,他們經常問:「如何增強自己的記憶力?」對於這個問題,答案並不簡單,而且沒有捷徑。

首先,想保持記憶力,必須持續使用大腦。其中一個方式就是不斷學習新事物,例如學習新知識、聽新音樂;這些事情都可以刺激大腦去記憶一些新事物。另一個方法就是保持社交活動,因為與其他人接觸的時候,彼此需要溝通;而與人溝通可以刺激大腦思考。對於退休的長者,他們可以考慮參加一些義工活動,幫忙或組織一些事情,這些活動都可以減慢記憶力衰退。

第二,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心血管疾病風險與一些血管性的認知障礙有關係。腦部之內有很多微絲血管,如果這些血管栓塞了,也會令到認知能力減低。因此,我們需要定時進行身體檢查。如果發現「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便要盡早治療。要預防或者好好控制「三高」,必須配合定時運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只有好好控制這些因素,心血管疾病風險才會減低。

第三,如果發現自己有焦慮和抑鬱情緒,需要盡早處理。有研究顯示,當抑鬱情緒沒有得到妥善處理,記憶力衰退的速度便會增加。與此同時,抑鬱情緒也會令人不想活動,進而減少運動,也會增加剛剛提及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反,當患有抑鬱焦慮的病人接受了適當的治療,例如定時服用血清素,能夠有效地拖慢認知能力退化。

以上的方法不只適用於長者,年輕人和中年人如果擔心自己未來有記憶力減弱的問題,也可以參考上述的方法,減低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雖然認知障礙症主要影響長者,但是那些風險因素是多年累積出來的。如果年輕時期便開始好好管理這些風險,避免患病便可說事半功倍。總而言之,對於認知能力正常的人,暫時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或者補充劑有證據顯示可以預防或減少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雖然我們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來減慢記憶力衰退,但是持之以恆地實行上述提及的方法,就能有效減低出現認知障礙的機會。

「因為操練身體益處還少,但是敬虔對一切的事都有益處,對現今的生命和將來的生命都有應許——」(提摩太前書4:8)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耆樂悠然 之 抑鬱與心臟病

心臟病和抑鬱症在長者之中十分常見。有很多證據顯示,這兩種疾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當我們談論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時候,不能忽視心理健康對人的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自然地提高。除了通過健康生活模式、控制飲食和多做運動來減低生理因素的風險,也要注意心理因素可能引發的心臟病。有不同的研究指出,撇除其他因素,純粹的抑鬱情緒本身就可能引發心臟病。不僅如此,抑鬱程度越高,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越高。此外,抑鬱症與心血管疾病所導致的死亡率也有密切關係。

這種關係有多種可能出現的解釋,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抑鬱症患者往往失去活力和運動的意欲,增加了他們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同時,他們可能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飲酒和吸煙。除此之外,抑鬱情緒與皮質醇水平過高有關,可能導致心跳和血壓長期處於過高狀態,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些較新的研究指出,抑鬱症是一種慢性炎症,當血管長期受這種炎症影響下,堵塞的機會會增加,從而導致心臟病。所以,抑鬱症患者需要留意自己的心臟健康,有需要的時候便要作適當的檢查。

另一方面,當一個情緒健康的人患上心臟病,他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治療和進行復康運動,並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心血管可能出現的風險。面對這樣大的生活轉變和壓力,患上抑鬱症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抑鬱情緒可能使心臟病患者失去活力,使他們不願意參與重要的心臟復康運動。因此,當心臟病患者同時患有抑鬱症之時,更需要儘快治療抑鬱情緒,避免病情惡化,以及減低心臟病患者的血管再一次栓塞的機會和死亡率。

很久以前,大家認為生理和心理疾病不相關;然而,隨著對不同的疾病的認識有所增長,發現生理和心理疾病環環相扣。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減低患上某些生理疾病的風險。反過來,生理疾病也可以衍生情緒問題。除了本文提及的心臟病,中風與抑鬱症也有類似的關係。詳細了解生理和心理疾病,可以幫助人們更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病患。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