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 香港父母對孩子患上讀寫障礙的現象愈來愈關注, 一旦自己孩子有疑似相關徵狀,便務求盡快尋求專業人士作出診斷及幫助,令孩子免受不必要的學習延緩。
患有讀寫障礙孩子的特徵,是左腦部位負責語言訊息的編碼和儲存出現問題,影響閱讀和寫作速度,在處理語音辨識力及視覺空間追蹤力等有困難。由於他們在掌握文字讀音、外形和意義聯繫時,難於把資料由短期記憶轉成長期記憶,要溫習多次才能謹記,造成學習動機也被削弱。患者對空間認知較弱,易混淆影像,大小肌肉和手眼協調亦產生障礙,用筆書寫時,出現抄漏筆畫、錯部件、字體歪倒或錯筆順等等;對於文字解碼、讀字、拼音、 默字難以協調;在閱讀時,也會出現跳字或漏行,他們在學習上遇到不少困難,以下是個案分享﹕
個案主人晴晴是一位獨生女,在初小已被發現患有讀寫障礙,父母馬上尋找專業幫手,讓她接受訓練。父親是個大忙人,他將在家訓練的重任交給家庭主婦的太太,也會在適當時間給予鼓勵和讚賞。
(1)課堂上
老師為晴晴的家課及考試作調適,例如減抄寫、放大格及用簡單筆畫的同義詞代替「生字」。老師在課堂中,站在晴晴前面,讓她看口型、面部表情和手勢,有助她專注課堂學習,課堂後與母親保持聯絡。
(2)在家訓練
首先,母親安排晴晴在家伴讀,專家為女兒提供圖片、字卡及個別閱讀策略, 讓她將字、圖像和實物連結,提升了解字詞意思,有助她易於投入閱讀。又提議母親用文字輸入法幫助晴晴辨認中文字形結構和筆順;培養閲讀習慣,讓她朗讀文章,並用手指著要讀的文字,減少跳行和漏字;用不同顏色螢光筆去突顯字體部首或筆畫,以免混淆,將間尺壓住後排文字,用筆將讀完行首以畫圓點作標記, 避免她跳行。並教她用圖像記憶部首,與字義相連,透過拆解字形的結構多練習, 做功課更有效率,只須口述字詞的部件,便能寫出來。
(3)「六何法」6W
再者,母親親自參與學習「六何法」,來幫助晴晴有效閱讀文章。「六何法」包括:何人、何事 、何時、何地、為何及如何。首先(1)她大概閱讀文章一次; (2) 留意文章的標題及結構;(3) 閱讀目的和重點;(4) 細閱文章引言、總結及參考;(5) 從所得的資料去明白總體文章;(6)運用「六何法」來抽問女兒重點,並協助她找答案,希望達到的目標是讓她掌握文章3至6個重點,跟著重點作複習。
晴晴透過閱讀策略, 運用淺白的字詞寫作,更愛上閱讀書籍,遇上生字能夠主動提問,對語文學習逐步增強信心,令她重拾學習的樂趣,壓力隨之而大減。最後,她因得到父母支持和讚賞而感到欣慰,順利駕馭讀寫障礙。
康志敏 Janet Hong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及家庭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