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為了成全自己的美意,就在你們裡面動工,使你們可以立志和行事。
《聖經新譯本》〈腓立比書 2﹕13〉
編輯﹕謝芳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令全球不少國家的學童停課在家,而香港的學生更被「失學」半年。說到失學兒童,梁淑儀校長自九十年代起,一直跟從盧光輝校長(山狗校長)到中國山區,為失學兒童籌款建校。盧校長的義工團隊多年來為中國山區籌建了七百多所小學,梁校長一直熱心參與,更被稱為「山貓校長」。「學生失學是很痛苦的,就像最近的香港學生,他們很想回校聽老師教導,很想跟同學一同玩耍,一同學習,但都沒機會上學,要知道學習的時光一過,永遠都追不回來,那是多麼可惜啊!」她感慨而言。
成立扶教、扶智、扶貧的教育
最近,一群有心的「山字派」校長在香港成立了「三扶教育」。梁校長分享時說:「香港教育現存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們成立『三扶教育』,喻意是『扶教』、『扶智』、『扶貧』,希望將發展重心由內地擴展至香港,以扶助香港的學童。資金來源?我們將申請不同的撥款計劃來推動這些的教育理念,期望達至『並肩培育豐盛生命』,為下一代學生提供優質教育。」
蔡世鴻校長也是「山字派」的成員,被稱為「山熊校長」。他憶述當初在山區建校的經歷:「幾年前我們一班校長到貴州檢視建校的進度,一清早便去探訪了兩所危校,山路崎嶇遙遠。到了中午時分,當我們再去看第三所學校時,發現山路塌陷,連私家車也過不去!這時,盧校長說:『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走路過去,頂多兩個小時吧!』但我卻說:『路既然封了,我們改日再去吧!這條路不通,自有另一條康莊大道。』」
扶肋學童,對教育的回饋
就是懷著這種「自有另一路徑」的想法,雖然內地建築成本愈來愈高,山區建校工作愈來愈困難,但他們決定在香港成立「光輝慈善基金會」。蔡校長說:「過往,我們一班『山字派』校長透過有心人捐款,與中國愛德基金會合作,只參與內地山區危校重建,現在成立了『光輝慈善基金會』,相信會增加香港的扶貧教育。除此之外,在過往的義務工作中,我們的義工團隊都是出錢出力,所有支出都是自費,確保捐款都用在扶貧項目上,這理念也會沿用在『光輝慈善基金會』。教育是我們的專業,扶助香港和內地的學童,是我們對教育的一點回饋。」
愛心傳承的延續
這就是愛心承傳,他們勇於接過山狗校長多年扶貧的擔子,梁校長擔當了「三扶教育」的主席,著力優化香港和內地的教育工作,例如推行創新的教育計劃、提供教師專業培訓、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等;蔡校長則被選為「光輝慈善基金會」的主席,與會長盧光輝校長及一批校長義工,繼續山區和本地學童的扶貧工作,例如中國山區危校重建、提供香港學童緊急經濟援助、籌辦基層學生獎學金等。
在未來的日子,他們這伙「山字派」的基督教校長團隊,將透過「三扶教育」 和「光輝慈善基金會」推行慈善教育工作,藉此傳揚基督的大愛。我們相信人間有情,香港現今身處逆境,期望不同界別的人也能團結起來,造福社會,為我們的下一代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