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為癌症病人預備的「舍下」

「你們所受的試探,無非是人受得起的; 神是信實的,他必不容許你們受試探過於你們承受得起的,而且在受試探的時候,必定給你們開一條出路,使你們能忍受得住。」《聖經新譯本》〈哥林多前書10﹕13〉

「檢查證實,你患上了癌症。」面對這絕症,無論是當事人或身邊的親友,都是難以接受的晴天霹靂;在漫長的治療過程,身體遭受的痛苦煎熬實在非常人可忍受。同行,是他們重覓喜樂、平安與盼望的其中泉源。「護心喜藥團」,是癌友的信心聚會。「這個信心聚會是癌友們一個放鬆心靈的地方,希望所有出席的癌友們在這兩小時的活動完結後,都有所得著,並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回家。」

文﹕護心喜藥團
編輯﹕謝芳

護心喜藥團啟動禮

護心喜藥團成立2019年11月26日,核心的成員包括余德淳博士、Shirley、 Lillian、Ada、Tony和科榮。「回顧年前多彷如昨天的事,短短的一年多我們經歷過彼此溝通,互相學習,放下己見,互相欣賞和磨合,我們相信這一切都是天父要我們學習的功課。起初我們只是相交、互相分擔和支持,特別面對經歷資深癌關服侍和身經百戰的Ada、Tony和科榮,他們呈現那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落空是很真實的具體呈現,已成為眾多癌友的鼓勵。」

「2019年12月我們第一次舉行敬拜分享會,之後以護心喜藥團舉辦每月信心聚會,除了有敬拜,每次都邀請癌症朋友分享不同主題,鼓勵癌友。曾經舉辦過的專題分別有『我想睇住仔女大』、『我有沒有被醫治?』另外也舉辦集思廣益義工培訓;除此每天也有余德淳博士與嘉賓合作撰寫的『余德淳周記』。

回想短短一年的日子,我們計劃雖微小,就是抱著見步行步地憑信心走下去,信心小恩典大,見證著神極厚的恩典,超乎我們所想所求。起初,護心喜藥圑只有文章分享和每月信心聚會,到今天成立不足一年半,主大大的引領我們小團隊,有余德淳伉儷擔任顧問兼創辦人,還有創辦人兼團長科榮及幾位董事。今年在簡單的籌備下已完成我們第一套的微電影,將於今年下半年舉辦首映,特別是為『舍下』的相聚點和事工發展籌款。

義工在『舍下』分享

『舍下』又是甚麼事工呢?『舍下』就是上帝為我們癌症病人預備的家,這是一個充滿神蹟和主恩的事工﹕『嚟我舍下坐吓、蛇吓、聊吓、療下、卸下重擔跟從主耶穌!』我們一團人回顧過去驚嘆神奇妙的恩典,還要多謝每一位出心出力的義工們,視『舍下』為自己的家,踴躍參與和協力創建天父的『舍下』!感謝主!歡迎瀏覽Facebook:護心喜藥團。」

護心喜藥團義工-蘇綺湄

「我在十一年前曾患癌症,感謝天父保守,有優秀的醫護醫治,家人和教會的弟兄姐妹的禱告與幫助,最後得到康復。退休後讓我深思,在餘下的生命希望活得更有意義!於是為自己定下有益身心的活動,多與家人朋友行山亦參與義工活動,其中護心喜樂團的義工工作是我最喜愛及享受。

由於我曾患癌症,很了解癌症患者的憂慮與無助心態,因此可透過自己的經歷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得到治療相關的資訊外,更使他們感到關愛及了解!有同路人與他們面對困難從而卸下重擔,以及重拾信心面對治療挑戰!這樣,我們就能將天父的愛延續在癌患者身上。

活動包括有為義工備有關懷義工培訓暨集思會、為受助者及義工身心舒暢的撥筋療法及插花班,我最喜歡的環節是余德淳博士及核心成員分享生命見證、靈修心得、詩歌分享、互相代禱,讓大家心靈得滋養。參加護心喜樂團義工是我的榮幸,既有意義但得益最多是自己。在此大家彼此支持凝結友情激發生活動力,內心充滿喜樂並能持續學習!」

參加者Jo Choi﹕隨時的幫助

「我參加『發現式讀經小組』(DBS, Discovering Bible Study) 已有半年,跟傳道人和同是患癌的基督徒一起閱讀聖經和分享,從中得到許多的幫助。我們是同路人,很了解彼此的情況和感受,能夠互相關心和支持。我們有時又會分享食療和醫療資訊,部分組員在治療間感到辛苦吃力,我們便一起禱告,得力向前。神的話語是隨時的幫助。我們從閱讀聖經中得到智慧、安慰和力量。後來,我從小組中有機會參與文字事工,在『EQ在線‧心靈伴讀』應用程式中分享抗癌路上的經歷。感恩,我能夠透過文字分享,與讀者一同認識耶穌的愛,得著祂的安慰和支持。」

癌病患者Ricky Yeung﹕絕處逢生

「我是在治療中的癌病患者。感恩弟兄的邀請,參加了『舍下』的義工團活動。『舍下』是一個協助癌症治療患者、康復中和他的照顧者的祝福地。在每位受訪者的情緒感到低落、需要聆聽、需要幫助的時候,盡力去幫助。透過同路人的交談,分享經歷、感受中,給予大家互動的鼓勵和關懷。在我而言,這就像絕處逢生一樣,在心感徬徨無助、心裡有千百個問號時給予引路;從憂慮中得舒緩而感到平安;我不是獨自一人面對問題,而是很多弟兄姐妹的支援,一起去解決問題。『舍下』是我們的一個家。」

2020年9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

首先,感謝所有閱讀這家書的弟兄姊妹及朋友。在這裡謹祝大家身心靈健康愉快!

不經不覺,疫情持續了大半年,對大部份香港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有心理上的影響。對於要照顧有健康問題或特別需要的親友的照顧者,很容易出現「同情疲勞」及「照顧耗盡」情況。故此,在這段期間,我們推出了數個有關身心靈健康的講座及課程。感激主內肢體的支持,報名人數超過期望,而且出席率非常高。我們將會繼續努力在這方面(特別是網上學習)舉辦類似的活動,包括:逆境治療系列、癌症關懷系列及創傷治療進深課程。

逆境,自療系列
癌症關懷系列
創傷治療系列

從新聞報道中看到在過去一段時間,香港社會的人際關係出了很多問題,甚至在家庭內發生。在此特別推介9月17日(四)晚上7:30至9:30舉行,一個針對破裂人際關係的免費講座「理性與感性」。感謝上主,目前報名人數已相當滿意。因為是網上直播,沒有座位限制,仍然歡迎大家網上報名參與及推薦給親友。謝謝!

你可能發現這家書重複出現了「感謝」的字眼,會否覺得奇怪?我最近看了一些文章及寫了一篇文章,說明感恩(gratitude)對心理健康非常有用,能夠間接增進身體的健康。在目前香港的埋怨文化及病毒爆發的陰霾下,我期望香港人(特別是信徒)能夠多些作出感謝及感恩的回應。聖經其實早已教導信徒要「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18節)。對上帝如此,對人也可以這樣。

我想藉這家書感謝我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幾位同工。因機構不能在今年內舉行異象分享暨籌款晚宴,她們便主動自行製作了四輯短片,向弟兄姊妹介紹本會工作及募捐經費。(請掃瞄QR Code登入網站收看)

在這裡我也要感激在片中義務參與的肢體,主動地向大家呼籲支持。雖然製作並非專業,但主內同心竭力的精神使我十分感動。感謝上主!最後,我謹代表機構感激所有捐得樂意的人(無論多少)。祈求上主賜福報答你們!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零年九月                          

                    

「談天說道」疫情中的網上癌症關懷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自己,和那愛我們、開恩把永遠的安慰和美好的盼望賜給我們的父 神,安慰你們的心,並且在一切善行善言上,堅定你們。」《聖經新譯本》〈帖撒羅尼迦後書2﹕16-17〉

文︰呂偉欣博士  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顧問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
編輯﹕謝芳

香港政府於2020年實施的限制社交聚會措施期間,令社區對癌症關懷需求受到巨大挑戰,以往提供給癌症患者親身的心靈關顧和醫學資訊互動傳遞亦遭到嚴重阻礙。

面對疫情的新措施

「基督教癌聯」於2010年成立,至今剛好是十周年。過去,「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的服務包括開辦癌症關懷課程,培訓教會中癌症關懷的同行義工(每年舉辦兩至三次,每次共八堂);舉辦有關心靈/情緒及醫學資訊的公開講座,推動教會開展癌關事工關懷癌症病人與家屬,轉介病友到教會的癌關團契/小組;出版有關靈性與醫療資訊的刊物以配合病患者的需求;以及製作聖經播放機等產品。最終期望可以建立訓練有素的癌症關懷者成為病人的同行者,將癌症患者與教會聯繫起來。

新型冠狀病毒在港肆虐期間,限聚措施促使癌症患者無法參加教會的實體聚會。「基督教癌聯」理事意會到必須盡快以一種新的途徑來服侍香港的癌症患者,同時減低教會面對疫情帶來巨大的挑戰與壓力,又可減輕癌症患者的焦慮,並回應他們的需求。

有見及此,「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決定舉辦一系列與醫學及心靈相關的網上癌症關懷講座,邀請專業講員直播講解,以及設即時互動答問。(4月11日「癌症 Q&A︰精準治療」、4月25日「免疫治療」、5月9日「癌症 Q&A︰心情」、靈性及5月23日「癌症病人的心靈需要」)。儘管我們的技術和經驗都不足,然而,我們「基督教癌聨」在限聚令期間仍非常積極地希望為癌症患者提供直接幫助及保持聯繫。

網上癌關講座反應熱烈

我們主要運用WhatsApp群組發放消息,透過癌關小組/團契傳遞網上癌症關懷講座宣傳海報;為方便日後跟進與轉介到教會,鼓勵有興趣參加的兄弟姐妹直接在網上報名。

講座系列的第一講在短短幾天內,已超過130人報名,對這回應率我們感到十分驚訝,而第二、第三和第四講每次約有100人報名。「基督教癌聯」並不是一個有充足資訊科技人手與技術的機構,沒料到能成為香港首個網上直播癌關講座的主辦單位!更意外的是,關於這次的網上癌關講座系列的消息,已越洋到美國、加拿大和英國。作為第二講的講員,第一次經驗到在這網上平台與身在美國的癌症患者交流,即時解答對方的提問,的確非常感動!試想想當地應是凌晨時分,對方仍堅持參與我們的講座,更表示在北美地區確實缺乏此類信息。在當天及之後的講座中,我們也有來自加拿大和英國的癌症患者參加。

事實上,「基督教癌聯」理事團隊和同工也感到驚訝,同心讚嘆上帝奇妙的安排!祂帶領我們看見世界各地在祂愛裡的人之需要。實在不能置信,我們只是隨意選擇了星期六下午2時至4時這個時段,卻能吸引與香港時差7至12小時的英、美國家的病友參與網上講座。我們更不敢相信上帝已促使「基督教癌聯」開拓了廣闊的癌症關顧領域,通過網上的聯繫來幫助其他國家有癌關需要的人!

5月23日第四次網上癌關講座的參加名單中,發現非基督徒報名人數有所增加,說明上帝已將 「基督教癌聯」 帶到非信徒和海外基督徒中間。我們從沒想過天父這樣使用我們的網上講座滿足海外病友在全球持續疫情下的癌關需要。

在困境之中的支援

疫情中,防疫物資因一度短缺而漲價了好幾倍。感謝有心人的捐贈我們不單收到酒精搓洗手液,還有主內的姊妹慷慨地送出四千個醫用口罩,期望支援癌症病人的需要。我們就這樣承擔了如此重任,負責將這些重要而昂貴的資源分配給癌症患者。深願受惠者能體會病患中被愛與關懷的滋味!

同工告知免費取用口罩這消息在Facebook發布之後,查詢電話立即響過不停。最終共有40多名癌症患者受惠,他們能享用到這些資源並得到及時的幫助而感到欣慰。同工們花費了額外的時間來幫助這些以往未有接觸過教會的癌症患者,協助轉介他們到住所附近設有癌關團契/小組的教會。我們仍在努力以不同的途徑接觸未認識上帝的癌症患者,邀請他們參加各區教會成立的癌關團契/小組,將他們帶到主的跟前,在祂的愛中得著關顧與支援。這是何等奇妙的工作!

「基督教癌聯」不但務求在出版事工上可迎合癌患者的需求,同時更積極地嘗試以嶄新的方式與本地和海外地區聯繫,盼望接觸更多信徒和非信徒!我們體會到聖經所說︰「我們曉得萬 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28〉,只要是上帝的心意,我們渴望繼續開展網上講座傳遞癌關異象!我們需要更多醫護界、攝錄/資訊科技、出版……等範疇的弟兄姊妹加入,亦歡迎牧者傳道和義工參與,使我們可持續舉辦心靈和醫學的癌關講座網上直播!願上帝帶領祂的僕人到「基督教癌聯」,以新的方式一起服侍癌患家庭!

如具有上述專業的弟兄姊妹和牧者傳道,有興趣參與本會的服侍,可致電2237 1722或發電郵到hkccca@gmail.com與本會同工莫小姐聯絡。我們歡迎主內退休的弟兄姊妹加入我們的團隊,一同經驗天父奇妙地帶領我們到未受癌關服侍的病患者與其家庭中間。

《日悅恩言–當軟弱遇上靈藥》

「基督教癌聯」特別為癌症病人撰寫編製的金句禱文集,期望以神的說話鼓勵病患中的信徒透過禱告與天父結連傾訴感受,支援他們靈性上的需要。自上載到社交媒體後,不少牧者及病友表示感到共鳴和安慰,盼望可印刷出版。現在365篇金句禱文已結集成書經重新排版設計,名為《日悅恩言–當軟弱遇上靈藥》,正式面世。深信上帝的話語可成為讀者每天喜樂的泉源和病患軟弱中的靈丹妙藥,因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言17﹕22上〉免費取用,歡迎自由奉獻。電話查詢﹕2237 1722

「談天說道」 幫助癌患者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我每逢呼求你的時候,你就靠近我,說:「不要懼怕!」
《聖經新譯本》〈耶利米哀歌3﹕57〉

因著食物、環境的污染,生活壓力的增加及醫療科技的發達,癌症近年有年輕化、普及化及長期化的走勢。意即若你生活在香港,你會發現身邊有癌患的人愈來愈年輕,而且愈來愈普及,似乎身邊或多或少總有人是患上癌症的,而且因著醫療科技的研發,癌症已變成為一種長期的病患,患病的人可能需作較長時間的治療,或須長時間服藥,讓病情得著控制。

文﹕何慧芬牧師
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主席的暨創會理事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牧師
編輯﹕謝芳

聞癌色變的年代

認識癌症這個名字,是在我五、六歲的時候。當時父親確診鼻咽癌,當時的社會普遍對癌症的何慧芬牧師1認識很少,加上醫療資訊不多,一般人只知道患癌的人死亡率很高,癌症就仿如必死的病症一樣,一旦被確診,便等同被判了死刑,所以當時差不多人人都會聞癌色變;而病者往往帶著非常沉重的心情去面對整個病患,因著治療的過程十分嚴峻,家人也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及適應。

記得爸爸確診後不久,便須停工接受電療。在治療期間,因電療過的位置會嚴重灼痛,以致食不下咽、體重大減,人日漸消瘦,變得骨瘦如柴,而電療過的地方,往往都如同火燒過一樣,很是嚇人。由於治療的辛苦及生死未卜,以往好動的爸爸也逐漸變得沉黙鬱結。媽媽帶著我們四個稚齡的小孩,一方面要接手爸爸的生意,另方面也要照顧爸爸的治療湯水及我們四兄弟姊妹的生活起居,一下子生活的擔子變得非常沉重,甚至前路茫茫,整個家庭也受影響。雖然自己當時只得五歲,但鑑貌辨色,也知道要更加乖巧,免添媽媽的煩惱。

後來知道爸爸的治療並不理想,癌腫轉移至肺,只是一年多的時間,爸爸便因肺癌離世,當時家中年紀最少的弟弟只有四歲。感恩是爸爸在病中信主受洗,他的病逝,影響著家庭中每一個成員,死別的艱難也深深的印在我小小的腦袋中。及後的年間,家族中亦有其他的親人因癌逝世,自己也因此對癌症病人的需要更加留意、也更加敏銳。

癌症關懷的服侍

感謝主讓我長大後清楚信主,並蒙召受裝備在教會參與牧養的工作,牧會的過程讓我好知道,癌患雖然考驗人,但有主成為倚靠,癌患者絕對可以在病患的過程,活出不一樣的生命。上帝好奇妙,十年前讓我有機會見證並參與「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簡稱「癌聯」)的成立,在香港推動教會組織癌關小組,使成為癌友與教會的橋樑,服事不同社區的癌友。

由於教會的服事,能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及牧養癌患的會眾及未信的癌友。因著癌症治療的複雜性,並治療過程的多變,加上坊間對癌症的各樣迷思,容易叫癌患者及家人承受多從的考驗。所以癌患者比起其他疾病的病人,除需要正確的醫療知識外,在心靈、情緒等各方面,也需要特別的照顧及支援。

牧養癌患者是一個好大的福音禾場

播道會港福堂的服事,讓我看到癌患肢體牧養的需要,蒙神帶領並得到「癌聯」的幫助,透過他們舉辦的「癌關大使」課程,建立了第一梯隊的關懷大使。約在十年前,在教會開展了「癌症肢體關懷小組」的服事。這些年間,神動員教會的弟兄姊妹參與癌症關懷的服事,透過每月的聚會、聖經的信息及不同的專題,幫助癌友及肢體對三一真神及癌症治療有正確的認識。不少癌患的肢體及未信朋友,都因癌患而信主受洗,甚至他們的家人,也同樣經歷神的召喚及愛眷,認真信主、投入服事。

透過多年的經歷,我印證牧養癌患者是一個好大的福音禾場,未信的朋友往往會因為癌患而停下腳步,尋索人生的真義。而且危機確也是契機,癌患是一個神能使用的機會,叫人因著在病患中的限制,正視人只活一生,並生命必死的事實,願意停下來、整頓自己、尋索永恆的倚靠。基督的教會若能把握這個服事癌患者的機會,裝備並動員信徒,以三一真神的愛及真理,做好癌症關懷的工作,福音定可成為更多癌患者的幫助!

人生禍福無常,除揭示生命的脆弱外,更突顯上帝的掌權。患癌不患癌?康復不康復?復發不復發?全不由人所掌握,但主耶穌卻應許:『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甚願基督的教會,承接癌症關懷的工作,引領更多迷羊進神的羊圈、得著救恩,活出福音大能的見證!

2019_Nov_11幫助癌患者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同行癌關路~癌症關懷者訓練課程

癌關

癌症患者承受來自生理、心理以至靈性等各方面的壓力。親友對癌症病者的關心是最珍貴的鼓勵和支持。本課程幫助你了解癌症病人面對各樣衝擊和壓力,讓你學會應對方法,幫助你預備心靈成為同行者。此課程適合教會關顧團契,為有心的弟兄姊妹作培訓裝備。

(導師包括﹕情緒智商專家、腫瘤科醫生、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牧者。)

0001_time table

時間:7:30PM – 9:30PM
收費:港幣$1000元共6堂
優惠﹕港幣$900元 (二人或以上同行每位)
教牧同工$800元
旁聽:每堂$250

上課地點﹕深水埗平安福音堂副堂九龍深水埗北河街165-167號大利樓2樓
證書要求:需課堂出席率超過80%

按此網上報名

 

「抗癌同行強心術」癌症關懷工作坊

「抗癌同行強心術」癌症關懷工作坊已完滿結束,多謝大家參與!

 

癌症往往捆綁人的心,在抗癌的路上,當自己或家人罹癌,如何與自己或罹癌患者同行成為了重要的課題。

余德淳先生於2017年11月成立「護心行動」,透過培訓義工,服務更多有需要的癌症患者及家庭。透過這工作坊讓學員掌握抗癌同行強心術,成為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同行天使。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 牧職神學院 合辦
日期:2019年9月24日(星期二)
時間:晚上7:30至9:00
地點:深水埗平安福音堂  ~ 九龍深水埗北河街165-167號大利樓三樓(港鐵深水埗站B2出口)

免費工作坊 ‧ 額滿即止

[網上報名]

 

抗癌同行強心術-poster-Output

 

「談天說道」 培育癌症病人健康靈性

他發出話語醫治他們,搭救他們脫離死亡。《聖經新譯本》〈詩篇107﹕20〉

 文﹕伍儒敬博士   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理事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講師
編輯﹕謝芳

病者健康靈性的機遇

            按香港癌症資料中心公佈,2016年新確診癌症個案有些31,468宗,較2015年增加3.4%。本港患癌人數不斷增加,個別癌症如大腸癌和乳癌更有年輕化的趨勢。今天癌症不再是一個絕症,醫學進步令很多病人在接受治療後仍可存活很長的日子。可是生活在「癌症復發」和「死亡」的陰霾下,病人負擔沉重,心靈受創。教會本著愛心和福音的使命要好好把握時機,在持續關愛中,引導病人學習安靜反思病患的經歷,他們的心靈才有機會被上帝重建。

培育病人靈性的方向

             院牧臨床關懷經驗提出,人的靈性有五個關注的面向:(1) 正面認識生命意義,能成為生存的力量;(2)對未來存有憧憬,可成為生命的盼望;(3) 找到生命主權,能明白人生的依靠; (4)與自己的過去和他人的關係中的復和,能給予內在的平安;(5)和他人建立良好的持續關係,令人感到愛和和被愛。近日從古倫神父和吳信如合著的《病痛與醫治》(南與北文化,2015) 中,看到原來病人的心靈健康不一定和強健的身體「掛鈎」。當人讓上帝掌管生命時,即或因生病漸漸變得脆弱,心靈也會由上帝中得醫治,在艱難中轉化我們,在上述五個面向獲得整全和滿足。

            在培育病者的靈性之前,關懷者先要按病人實際需要與他們同行。實際的同行包括探訪、陪診和醫療上,給與適切和持續的幫助以建立互信的關係。在同行期間,關懷者要認識和接納病人常有的情緒變化, 耐心等待上帝預備好病人的內心,同時也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和心靈,學習培育和上帝的親密關係,避免令內心感到耗盡(burnt out),才可與上帝一起作關懷的工作。

            信仰在培育病人健康心靈上有三個方向: (1)幫助病人重尋自我形象 ;(2)藉基督的受苦認識病患的人生意義;和 (3)以上帝為生命的依靠和盼望。靈性關懷首要是建立病人正面接納患癌的事實。我們不要胡亂的詮釋上帝在病患苦難的心意,否則只會令病人更受傷害。在病人身旁,關懷者要多聆聽病患者心聲,一來可紓緩他們的自責和遺憾,二來可引導他們尋索病患對他們人生的真面揭示,正面地迎向病患。

祈禱心靈向上帝敞開

             教導病人習慣安靜自己是每天很重要的功課,鼓勵病人祈禱。這樣,病人才有心靈空間向上帝敞開。在和上帝的交往中,把病患中任何需要帶到上帝前面,讓受著癌病困苦的人在祈禱中放膽向上帝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們也可向病人談論耶穌在十架受苦的故事,讓他們認識和感受那位受苦的耶穌基督。他們會由耶穌的受苦中找到內心的共鳴,帶給他們安慰。在病困中多了解和默想基督受苦的故事,能助病人由耶穌基督裡重拾希望去承受自己的困苦。當人與上帝遇上,上帝就能在病人心中成為平安穩妥的力量。

            我們也要讓病患者明白不要只追求個人與上帝融合的關係 ,鼓勵他們每天盡力做能祝福他人的事。建立病人與旁人相處的良好關係 ,以病患的經驗去祝福他所處的群體。這可幫助病人把眼目在病情中釋放出來,多考慮他人的需要,積極建立病人在群體中的自我形象角色使命。這個重新定義自己的行動能引領病人找到對每天生活的意義和希望。

持續關懷讓病者心靈得健康

            長期持久的癌症關懷同行是經營病者健康心靈的難得機遇。靈性培育營造病人對未來存有活潑的盼望,藉基督出死入生,這樣人才能有健康的心靈面對死亡的挑戰。唯有教會在病人心靈上加以牧養,才能配合上帝在病人的轉化患者的靈性。癌症關懷給今天教會看到一幅病人與上帝同行的圖畫 ,在畫中人的心靈重獲健康和盼望,在病患中散發出生命的光輝。正因看到這個美麗的圖畫,一群牧者、癌症過來人和專業人士本著上帝放在他們心中對關懷癌友的感動,在九年前聚集起來,成立了「癌聯」— 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的簡稱。「癌聯」一直致力鼓勵教會關懷癌病患者及其家人,讓他們感受基督的愛,藉著信靠基督看到生命的盼望。在此,我也邀請你記念「癌聯」的工作,甚至和我們一起踏上第十年和以後的癌關路。今年9月「癌聯」將舉辦全港公開專題講座<癌症.生命奇遇記>;盼望向大眾傳遞面對癌症病患的正面信息,在上帝的手裡患癌不會撕毀我們的人生,更可以是生命中一次奇妙的旅程。

TSTR_July_8_2019

「談天說道」 癌症關懷之路

「他卻對我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讓基督的能力臨到我的身上。」                                                                                                                                       《聖經新譯本》〈哥林多後書12﹕9〉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 他就應允我,使我站在寬闊之地。」
                                                                                 《聖經新譯本》〈詩篇118﹕5〉

文︰黃小姐(Miranda Wong)(癌聯理事)
編輯﹕謝芳

數年前參加癌關的侍奉工作,沒有很詳細思想是為了甚麽,只簡單地盤算一下,嗯,週末應該有時間開會,作為基督徒,總得找一個崗位侍奉吧,既然「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簡稱<癌聯>)理事尚佩冰牧師邀請,抱住試試看的心情就答應了。

一直都覺的癌症與我無相干,家族沒有病歷,自己的生活應該比一般人健康,有恆常運動煙酒跟我不投緣,但癌病仍然向我敲門。去年年中,划船隊友首先指我臉部現浮腫,再而感冒頻密,故心中有點不安,「姑且去看看醫生檢查一下吧。」醫生只說初步看來狀況不好,但要等進一步化驗結果,當時的我還信心十足,「排隊都未輪到我有病啦!」 回到家,陪伴的一位非基督徒朋友問約書亞是甚麽人時,我反問自己﹕「約書亞可否算是士師的元祖呢?」翻開聖經的約書亞記查考,誰知映入眼簾的是﹕你要剛強壯膽,上帝與你同在。心知不妙了,向神的禱告中還討價還價﹕「請祂把我不能承受的重挪開,我實在很怕生病。」

摩西做的,我都做了,一直推搪,然而神對我如對摩西一樣,沒有讓我逃躲,結果,我被確診患上乳癌,聽見醫生建議左胸全切除,除了難過,還是難過。但原來神一早為我預備了這條我必走的路,當時不知道自己為甚麼參加癌關,祂就要我進來學習,「信心的交托」這門功課是在癌關裡學到的,儘管不開心,但沒有收起自己,請教會為自己的病得醫治禱告,請主內的弟兄姐妹為我的手術禱告,病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我深信這不是懲罰,背後可能還有祝福。

手術做了,住院十二天後出院當日,香港已悄然踏入深秋。在回家路上,看見昏黃的路燈,噢,原來人兩眼一合,就像路燈突然短路黑晒一樣,隨時發生,沒甚麽奇怪!心情不好,向神抱怨,根本是不想跟神溝通,因為祂要我走自己不想走的路。儘管如此,神的祝福還是滿滿的,弟兄姐妹的禱告是有力的,病理報告出來,腫瘤不算是最惡的,而且發現在早期,一律電療化療標靶治療都不用了,淋巴未有受到感染得以保存不影響我的活動,甚至連藥物的跟進醫生也讓我選擇。但是,我還是心懷不滿,老追問神為何要我走這條路。

祂回應得很快,過去我身邊沒有很多病友,但康復不久,發現原來不少被癌症所困的朋友,他們一直離我不遠,知道我是過來人,都願意向我打開心扉傾吐心事,例如一位太太病了,兩夫妻不太願意和朋友談論此病,但太太的病不好應付,他倆單打獨鬥,治療的知識他們學得很快,也知到可能要走另類的治療,但苦無「門路」。他們一直很想找一位專家,而原來這位專家因為我在癌關的侍奉工作,一直就和我很靠近,若非因為我的病帶來他們的問候,我也不知到他們要找的人自己可以輕易幫上。朋友的姐姐,不過是30出頭,想也沒想過乳癌會找上她,在她和家人亂成一團之際,我能用上記憶猶新的知識幫上她找醫生,安排趕在聖誕前夕把腫瘤切除,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還有在內地共事的朋友,在我康復不久和她見面,她還誇讚香港的醫療技術高超,能夠在早期就找到病源,但萬料不到的是,她年假回鄉後竟然檢驗出患上癌病,我在癌關學到的知識,又再次以第一身的經歷,在這位朋友身上派用場了。

事實上,癌症已是一個普遍病症,曾患上癌病的我更意識癌關的重要。身為「癌聯」理事,盼望透過癌聯的事工,可喚起全港教會關注癌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需要。1月面世的《癌症療程手札》香港版第二版,內容包括︰解開治療過程中一些疑問與迷思,並提供有關癌病的資源與資訊‥‥等,是癌症治療旅程中的良伴。2月開始我們每天有在癌聯FACEBOOK上載金句及禱文,以鼓勵病友與天父結連,在神的話語裡找到安慰和支持。此外,5月3日舉行的教牧癌關講座「誰來助我們.同行癌關路」,期望牧者明白癌症病人被牧養的需要;而6至8月在元朗浸信會開辦的「癌症病人關懷大使」訓練課程,以裝備義工為目標,希望吸引有志參與癌關服侍的信徒報讀。

深願上帝使用「癌聯」的工作,使服侍與被服侍的同時得到滿足。

2019Mar_11_T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