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萬花筒 之 記憶信不過綜合症

人們普遍相信自己的記憶,但有一些人被別人游說或挑戰記憶的時候,會懷疑自己記憶的準確度。例如某人記得自己的屋子是白色,但是當另一個人或一些人(特別是他信任的人)對他說,他的屋子是紅色。這時候,他會開始接納別人的說話而否決自己的記憶。1982年Gisli Gudjonsson及James MacKeith稱這現象為「記憶信不過綜合症」(Memory distrust syndrome)。

由於對自己的記憶失去信心,往往會倚靠別人的意見生活,不嘗試努力追溯記憶裡的東西。事實上,有這綜合症的人的記憶力並沒有真正問題,不屬於患病(例如腦退化症、腦創傷失憶)的失憶症狀。真正失憶的人很少承認自己出現問題,反而找很多藉口來遮掩缺點,甚至捏造故事來解釋忘記事情的因由。

有分析指,患有這種綜合症的人有兩種特徵。首先,部分人有一種強迫行為,他們擔心自己記不清楚,故不斷重複檢查自己的消息來源及準確性;結果越檢查,越記不起。另外有些人可能缺乏自信心,很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免得犯錯而要自己承擔責任。此外,當他們受到別人嚴苛挑戰的壓力,又會對自己的記憶失去信心。這情況大多在法庭證人作供時出現,律師往往以嚴厲的說話擾亂證人對案發情況的記憶,令其證供無效。

1974年,冰島有兩位年輕男子無故失蹤,懷疑已被人謀殺,但找不到屍體。警方在輿論壓力下,拘捕了六名男士,並長時間拘留及盤問。雖然這些疑犯記憶中沒有傷害死者,但在單獨拘留、長時間審問、缺水、缺睡,又被處方安眠藥及鎮靜劑(過量或會影響記憶)之下,最終簽紙承認謀殺及毁滅屍體。2017年,冰島內政部要求案件交由最高法院重審,結果當中五人被判無罪。

記憶力是人非常重要的大腦功能,失憶可造成嚴重的生活問題。有人認為,有效記憶往事可以發揮重要的宗教及民族影響力,如英國聖經學者A.J. Culp博士(2020, September 22. Center for Hebraic Thought. https://hebraicthought.org)認為,舊約申命記特別強調以色列人要記得出埃及的經歷,使他們能夠在領袖摩西離世之後,仍然保持對上主的忠誠。故此,申命記是藉著故事(第六章)、禮儀(第十六章),甚至詩歌(第三十二章)來強化他們的記憶。

解讀小貼士:

1. 記憶力是因人而異,隨著年齡增長,人會逐漸善忘。故此,盡量不要與他人爭論剛發生而自己記不清的事情。

2. 若記憶力明顯衰退(其他人也能發現),需要作詳細檢查,有些問題可對症下藥。

3. 如果只是老化問題,應該多作腦力運動。目前有藥物可供安全使用,能減少記憶流失。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轉載自:《趣味精神綜合症2》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