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人生:社工也需要人同行

於多年的工作中,我常常與服務使用者及同事分享,作為社工,需以柔和謙卑的心作服務使用者手上的「行山杖」,陪伴他們走過高山低谷,一同在山谷蹲著哭泣,一同在高處歡呼。從沒有想過,在工作間,我也可找到自己的「行山杖」,成為被祝福的一位。

大女兒在母胎已被確診患有先天性心漏,於懷孕週期第三十三週出生,並在嬰兒深切治療部留醫三個多月。我接受了這帶有矛盾的「開心」。女兒完成心臟手術後,終於可以回家和我們一家團聚。怎料半年多後,小妮子因為呼吸及進食問題須再一次入住兒科深切治療部,又要進入長期住院的漫長歲月。在七個月的時間裡,醫生為她開了氣管造口及胃造口,以舒緩她的病情……作為父母,真是萬般無奈!

我仍然每天努力地工作,到放工後便會到醫院陪伴女兒至夜深。面對著女兒的狀況,一次又一次感到無力及孤單;有時在親朋的密集式關心之下,覺得無力回覆,更甚是不想理會。社工何嘗不是一個普通人?同樣需要空間和適切的安慰。當下我只能禱告倚靠神,並從聖經的經文中獲得安慰和平安的感覺。因為我知道祂與我同在,祂的杖、祂的竿都安慰著我。

感恩上司與同事們不時以代禱、短訊、慰問卡、中午飯聚和小禮物的形式為我打氣,令我重新振作。同事們知道說話未必是適合我的關心方式,便簡單地拍拍我的肩膊以示關心;此刻更勝千言萬語。當我需要在醫院留守時,同事立即借出充氣地蓆,讓我可藉此獲得較佳的休息;當收到大家的慰問卡,卡內的窩心問候及精美插畫令我感到被愛的溫暖。

作為一位社工,總是習慣去關懷他人;原來反過來被自己的服務對象(會員)關懷,那種感覺更貼心。當會員知道我女兒的情況,總會給我簡單的問候;而最令我深刻是,有一位患有思覺失調的會員表示,他不懂祈禱,但想為我女兒代禱,祈求她早日康復。深知一向不善表達的他,向我作出如此這般的關懷是困難的事,所以這份同行感,確是非筆墨所能形容。

我雖經歷這一段艱難的時間,感恩在工作的服務中心內有各人與我同行,陪伴我走過人生低谷。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處於低谷的日子,我自己經歷過後,更容易同理別人的苦難;而有過有伴同行的感覺,讓我日後能更適切地和服務使用者同行。

聖經哥林多後書第一章4節記載使徒保羅說:「神在我們的一切患難裡都安慰我們,使我們能夠用從他領受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裡的人」。

趙展榮

香港心理衞生會服務經理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