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金齡 之 保護病人私隱?

有次診症,黃伯伯一開始便問:「為甚麼我的女兒打電話來詢問我正在服用甚麼藥,你們診所的職員不回答她呢?」

黃伯伯平常複診的時候,都是由太太陪伴。在他的病歷登記表上,又只有黃伯伯和他太太的電話號碼,而他女兒的電話號碼從來沒有出現在紀錄之中。為了避免病人的資料向外洩露,職員一般的做法就是不回答這類查詢。

我回答:「黃伯伯,我很高興您提出這個問題,讓我們有機會解釋我們必須保護您的私隱的原因。在我們不能確認對方身份的情況下,即使對方聲稱是您的親屬,我們也不能發放您的醫療紀錄給對方,包括您正在服用的藥物名稱、診斷結果,或者任何與您的健康狀況相關的資料。」

黃伯伯繼續問:「為甚麼要這麼嚴格執行這些規矩呢?」

「診症的時候,醫生需要知道病人相關的症狀和詳細資料。這些資訊可以幫助醫生為病人診症,以及使用適當的治療治理病人。基於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信任,病人願意將他個人較為敏感的資訊告訴醫生,讓醫生更有效地幫助他們治病。假若,病人因為擔心個人資料被洩露而隱瞞某些敏感的病歷和症狀的話,醫生便有機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影響病人。故此,病人的私隱必須保密。」我回答說。

精靈的黃伯伯繼續問:「原來是這樣。醫生,但是我有些時候看你的專欄文章,也看見你提及你的病人的狀況,這樣不是揭露病人私隱嗎?」

「哈哈!感謝你支持我的專欄。其實專欄裡的病例都不是真實的病人,這些故事主角的年齡、背景、姓氏和病情都是經過修改。這種做法是為了對公眾進行健康教育之同時,沒有機會讓任何人猜測到病例的真實身份。」我笑著回答他。

黃伯伯離開診所之前,我請護士讓伯伯簽署同意書及留下他女兒的電話號碼,授權我們,若他的女兒以此電話號碼致電本診所查詢他的診治情況,我們可以告訴她。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起立;要尊敬老年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32《環球聖經譯本》)

黎智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s://www.bigheartsmallheart.com/dr-lai-cl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