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 之 從飼養寵物學習生命教育

「你的公義如同高山,你的公正如同深淵;耶和華啊!人和牲畜,你都庇佑。」(詩篇36:6《環球聖經譯本》)

郭卓靈│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不少家庭有飼養寵物,而人和寵物的關係可以很親密;與寵物互動,見證牠們的成長、老去,也使人反思生命的意義。如何對待寵物?會否過分溺愛?也需要人細思。筆者特意訪問了家中飼養了十多種寵物,並對飼養寵物很有心得的池嘉邦牧師,和因為很喜歡寵物而成為寵物美容師,並開設寵物用品店的王勁豪弟兄(NoNo),一齊探討飼養寵物者的心態。

迎接寵物與責任

曾於連鎖寵物店工作的NoNo觀察過前來購買寵物的成人及小孩,他們都是歡天喜地的,選購完畢,又歡天喜地帶寵物回家;然而,這與是否清楚及願意承擔作為主人的責任,卻又可能有很大落差。「我見過有主人買了寵物一星期後,致電詢問我們可否回收寵物?說他已不想再養了。但店有店的規矩,不會收回。他就只可以送寵物到一些接收被遺棄寵物的機構,『兔廬』就是其中一個會接收兔子,並為牠們尋家的團體。」他認為有些主人就是沒有想清楚要視寵物為家人,一時高興就買回家;當覺得飼養牠們很麻煩或寵物患病了,需要花不少費用醫治,自己負擔不起,就會遺棄牠們。

NoNo認為在決定飼養寵物之前,要想清楚是否有時間及經濟能力去照顧牠們,包括牠們患病的照顧,需要人把牠們當成家庭一員,不能輕易遺棄。他提及一個案,有主人買兔子回家後,兔子不幸受傷,有一邊腿不能屈曲,以致牠無法自行清潔。主人便請寵物美容師為牠每兩星期清潔一次,每月帶牠看獸醫,平均每月花費三、四千元;主人要肩負起這個長期的責任,也不是易事。

建立有愛的「關係」

池牧師亦認為與剛接回家的寵物相處一定很開心,像是「蜜月期」。尤其是小朋友,當寵物是玩具,買牠們似是為了那「開心的時刻」,這就容易放棄,不當牠們是「生命」了。我們應該教導小朋友認真看待寵物的生命,與牠們建立有愛的「關係」,本質就會變得不一樣。小朋友除了與動物有「開心」時光,也會有「擔心」、「憤怒」、「厭惡」的時刻,但不會阻礙他們對寵物原本建立了的愛和責任。在照顧寵物時,面對牠們不聽話,要了解這是一個教育的態度及過程,需要按捺自己的情緒,不隨便向寵物發怒。

對於遺棄這個問題,有很多考慮。池牧師認為當寵物如玩具、感情附屬物,玩完後便棄養,當然是不負責任。但有時因為主人生病,如患上嚴重敏感、癌症等,再照顧不到寵物,迫於無奈要棄養,相信對當事人來說也是傷心的決定。找負責任的人收養,給牠們很好的照顧,也是一個可行的做法。

王勁豪弟兄與他店裡的小兔(MoMo)。

愛與教導

給予愛去關心與教導同樣重要。NoNo的店養了一隻四蹄踏雪的棕色兔MoMo,牠看似很安靜,但原來牠在另一寵物店時經常發脾氣及咬人,多年來沒有客人敢買牠。NoNo也審慎考慮了一段時間才決定成為牠的主人。在NoNo細心及耐性地飼養下,MoMo半年下來,慢慢變成一隻不咬人、很安靜的兔子。雖然牠有時心情不好,還是會跺腳發出聲響,但已經有改進。

池牧師認為有些寵物需要學習,主人要定立界線及賞罰制度,讓牠們學懂在合適的環境下做合適的事情。如訓練狗隻協助人們作獵犬、警犬,牠們要學習何時咬、何時鬆口;訓練牠們聽指令,知道何時可以做喜歡的事,何時要停止。

按神創造的本相照顧寵物

對過於寵愛寵物一事,NoNo提到有兔主人很愛鍚兔子而長期買最嫩的草給牠吃,那些草的價格亦是最貴的。後來,主人想給兔子吃粗一點的草,牠的咀嚼能力已經應付不到。

池牧師指出,「動物神學」提及人應按神創造動物的本相來照顧牠們。他察覺到有些香港人愛寵物,當牠們是「人」,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給牠們,卻沒有好好了解、認識牠們,只按自己的看法、觀點、態度和方法照顧。「『愛』也需要了解和熟識牠們的性情、需要和本能,不能忽略寵物與生俱來的習性。」他提到有人想養蛇,但不想給牠吃老鼠,只給牠吃素菜;有人會為貓狗穿鞋子,忽略牠們需要讓腳板接觸地面來接收資訊、磨爪及用爪刮東西以獲得快樂和抒發情緒等需要。另外,如果主人不了解寵物的習慣和合適、不合適甚麼,容讓牠們甚麼都吃,且沒節制,就是「溺愛」。

接受寵物會離開

問及池牧師,按他多年飼養寵物的經驗,該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寵物死亡?他表示讓孩子在接收寵物時,知道寵物從天父而來,了解牠的壽命長短;牠來到家中彼此在一起有快樂的時光,牠亦會回天父那裡去。他也是這樣教導自己的小兒子,在他小時候,有一次面對一隻患病的狗死亡,便讓他知道「牠已去天父那裡,我們好好照顧牠的遺體,要學習接受這事;他日我們回天父那裡,會再次見到牠。」孩子慢慢也會學到這樣思想和面對死亡這事。與NoNo談及動物之死,他認為在決定養寵物前,也要有心理預備面對寵物老、病及離開。他自己會選擇再飼養新寵物,讓自己慢慢過渡和沖淡哀傷。

池嘉邦牧師與寵物鸚鵡「多多」。

面對寵物患病,是否容讓牠安樂死?兩位受訪者不約而同有相近的看法,如果寵物面對疾病的情況實在太痛苦,如患了癌症;他們同意讓牠們安樂死。池牧師認為人的責任是管理大地,聖經原文的意思包括牧養,要照顧好牠們。如果牠們被病魔侵襲,而主人們已沒有能力繼續照顧牠們、延續牠們的生命,為牠們的好處著想,就別讓牠們再去忍受不必要的痛苦。

池牧師介紹了兩本由英國聖公會牧師兼教牛津大學的林基(Andrew Linzey)所著,有關動物神學的書籍給大家參考:

  1. Linzey, A. (1995). Animal Theolog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 安得魯.林基(2006)。《動物福音》(Animal Gospel: Christian Faith as Though Animals Mattered)。永望文化事業。
請掃瞄QR Code了解詳情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