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心理健康》

作  者:麥基恩醫生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編  號:TDW073

國際書號:978-988-76225-2-9

頁  數:XIV+126頁

售  價:HK$98

內容介紹:

《戰爭與心理健康》全書分成三個部分,包括戰場上的心理狀況、戰爭對社會心理健康的影響、戰爭中人們的心理健康。本書主要講述戰爭爆發之時,受影響的人不止在戰場上的士兵將領,兩國(甚至多國)的社會及人民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大影響。除了造成人命傷亡、財物經濟損失之外,人們(包括平民、婦女、孩童、殘疾人士、戰俘、老兵、難民等)的心理健康遭受的影響難以估計;有不少人出現精神問題,需要長期醫治,也給國家、社會、經濟帶來另一種沉重的負擔。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各類人士不同的精神狀況及治療建議,盼能喚起大眾關注戰爭帶來的影響,而且盡力關心幫助受戰火波及的人。除了提供物質支援外,信主的人更要切切禱告記念他們,並向世界傳揚耶穌基督使人和睦的福音。在地上生活,人們不能獨善其身,「彼此相愛」始終是至理名言。

作者簡介: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多年來投入教會事奉,又致力推廣精神健康、健康婚姻關係。關注大眾的情緒問題,過去十多年主理環球天道傳基協會「與情緒共舞」講座,並著有多本關於情緒心理的書籍;也有以婚姻、情性為題的著作;又於報章及網上撰寫醫學、心理、情緒及情與性等專欄。曾任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教授,現在部分時間兼任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又是現任香港心理衞生會副會長、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長老、太平紳士;2011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推介文:

2022年開始的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使我們覺得戰爭可以很近、很逼真。傳媒對於戰爭的焦點離不開數字,這本書卻介紹了戰爭對其他群體(平民、戰俘、難民、孩童、婦女等)帶來的情緒影響。受戰禍波及的群體較多被人忽略,傳媒也鮮有提及戰爭對這些群體的心理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更不要說應該怎樣去治療他們。本書分析了戰爭對每個群組的心理影響,也提供了一些很實際的處理方式。很多資料都是根據一些權威專家的意見,非常有參考價值;另一特點就是精簡,很容易讀和消化。作者插入一些有關的聖經經文,讓讀者反思聖經的教導和價值觀怎樣解讀這些處境或怎樣關心和為這些群體禱告。

高主賜律師

閱讀這本書的人會被作者挑動內在的善性,關注戰爭對人心靈的影響。對我而言,這書有兩個功用:一、明白在戰爭中,交戰雙方不論勝敗,其軍民在心理健康方面均受到長、中、短期的傷害。讀者日後能更立體地想像受苦者的景況,能更切實地為他們禱告。二、本書簡述了一些研究及重要概念,讀者可以藉著提供的作者名字,使用網上搜尋器獲得有關文獻,從而有更深入的了解。

許志超博士
社會及組織心理學家

麥醫生這本《戰爭與心理健康》閱讀價值甚高,書中剖析了戰爭中一般心理狀況及影響,也提供了不少實例個案及學術專文研究分析,帶出在戰爭中需要關注人的身心靈健康的信息。他於每篇文章結尾部分總是從聖經、從神的層面角度回應及探索出路,盼望藉這書喚起讀者去認識戰爭中各類人士的身心靈健康狀況。這書理論與實踐平衡,治療與預防並重;又以基督徒精神科醫生角度結合聖經分析及回應,實屬罕有上佳的著作。

黃永康牧師
建道神學院教牧學博士

序言:

在2022年初,俄羅斯開始軍事行動,與烏克蘭展開戰爭。戰事不單令軍兵死亡,連平民百姓也難免受害,更引起了全世界能源及糧食危機。不少人擔心,在背後支持烏克蘭的美國及歐洲諸國要是直接捲入這場戰爭,恐怕會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又假若俄羅斯因此使用核子武器,而「北約」及美國以同樣方式回應的話,可能導致世界末日。

不過,即使沒有核戰,戰爭除了導致人們身體及生命傷亡之外,也帶給人類心理及心靈創傷。有些群組,例如兒童及長者、難民及戰俘、前線士兵及救援人員,會特別容易出現焦慮及憂鬱症狀;影響社會功能及人際關係,在家庭、事業及日常生活中,會出現嚴重失調。在戰爭時期,心理及精神治療服務會受到嚴重衝擊,一方面求診人數激增,另一方面人力資源及藥物供應卻大大短缺。

幸而在多場戰爭之後,有不少關於心理健康與精神障礙的數據及現況被公布,經專家分析後發表出來。總括這些報告,戰爭只會帶給這個世界困難與不幸,對人類的心理能造成短期及長遠的創傷。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Graham Allison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WWI)的前因後果,他曾經這樣說:「雖然事實告訴我們,有很多理由去相信某些事,或者沒有存在任何意義,應該不可致信,甚至事情不可能發生,但是卻發生了。」他的意思是,雖然有很多原因顯示不應該開戰,但縱使所有人都會遭受損失,又沒有人得到利益,仍然會持續出現國與國之間的戰事。就WWI來說,參戰國家的領袖在戰爭結束前,已經差不多全部失勢,例如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蘇聯及奧圖曼帝國,他們已經在本國革命下被推翻了。英國與法國的國力、經濟也遭受重創,間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WWII)鋪路。

在過去某段時間,我根據俄烏戰爭的發展,參考一些相關資料及學術論文,寫了一系列關於戰爭與心理健康的短文,刊登在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心靈關懷」(soulcare.hk)網頁上,與留意時事的朋友分享;希望喚起讀者對戰爭下各類人士的身心靈的關注。蒙上主恩典,有機會結集成書出版,我深感欣慰;又得蒙高主賜律師、黃永康牧師及許志超博士不嫌棄為此書撰寫序言,兼且蒙林瑞麟弟兄為此書撰寫讀後感,實在非常感激,謹此衷心致謝!

期望上主恩待這個世界,讓人類從過去的戰爭中得到教訓;並感化各國領袖顧及戰爭帶來的沈重代價。因此,盡心盡力為全人類謀求福祉,互相合作止息干戈,並且締造和平。舊約聖經箴言第二十一章1節說:「君王的心是耶和華掌控的灌溉水道,轉向甚麼地方都隨耶和華喜歡。」

麥基恩醫生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文章目錄

I. 戰場上的心理狀況

  1. 兩方開戰的時候
  2. 戰爭中的心理戰術
  3. 冷戰的心理武器
  4. 戰爭中的談判
  5. 軍事投降的心理決定
  6. 戰爭中對平民的暴行
  7. 戰爭中的心理急救學
  8. 戰事中特務的心理
  9. 戰爭中PTSD高危士兵
  10. 戰事新娘
  11. 集中營的精神創傷
  12. 集中營與意義治療法
  13. 生化戰爭與精神障礙
  14. 核戰與心理健康
  15. 俄烏戰爭與精神健康
  16. 伊拉克戰爭與心理健康
  17. 阿富汗戰爭與心理健康
  18. 南斯拉夫內戰與心理健康

II. 戰爭對社會心理健康的影響

  1. 如何預訪戰爭帶來精神創傷
  2. 戰爭對社會心理的影響
  3. 戰爭引致精神障礙的高危因素
  4. 戰爭中精神健康的性別差異
  5. 戰爭中的道德傷害
  6. 戰爭英雄的社會心理
  7. 戰爭罪行的心理問題
  8. 戰爭下殘疾人士的特殊照顧
  9. 戰爭孤兒
  10. 勝利疾病
  11. 創傷後壓力症
  12. 軍事演習的心理效用
  13. 認知作戰
  14. 和平主義與反對戰爭
  15. 內戰的社會心理
  16. 軍閥的社會心理
  17. 難民急需的精神健康服務
  18. 戰後重建精神健康政策

III. 戰爭中人們的心理健康

  1. 戰爭中政治領袖的精神健康
  2. 戰爭中的逃兵
  3. 作賣國賊的心理
  4. 戰俘的精神健康
  5. 戰俘的心理創傷
  6. 戰爭孩童
  7. 難民的精神健康
  8. 烏克蘭民兵的精神健康
  9. 駐阿富汗士兵因傷截肢的精神健康
  10. 老兵綜合症
  11. 放棄求生綜合症
  12. 倖存者綜合症
  13. 波多黎各綜合症
  14. 海灣戰爭綜合症
  15. 越南綜合症
  16. 達科斯塔戰後綜合症
  17. 曠日持久難民綜合症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