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 之 同在的服侍 福音的再思

「…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所有相信的。…」《聖經新譯本》〈羅馬書1 : 16〉

「當我們要討論福音時,我們在討論的是甚麼?」這是筆者在關懷服侍中常帶著的問題。堂會內不是沒有貧窮關懷的信仰回應,常見的是對外金錢奉獻、二手物資募捐、參與節期社區探訪、籌辦給基層家庭的福音聚會,…這些行動本身都是好的,可是,大多的安排只從信徒的需要或方便出發,而從鄰舍的處境和需要作為服侍的中心卻是寥寥可數;更少有思考的是,在鄰舍來看,我們所傳講的福音與他們何干?

文﹕歐偉民博士
 (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
編輯﹕謝芳

走到教會牆外的真正服侍

貧窮關懷強調「同在」的重要,以生命結連為事奉的中心。假如我們把服侍簡約化為叫人信耶穌的手段,這只會使人更遠離上帝。 筆者相信,福音是要讓人得著愛,信徒對鄰舍真誠的愛,可以擴闊堂會過去對「社關」所抱持的既有框架與習慣。讓信徒活出愛,才對得起那位把羊交給我們牧養的主。

這幾年在神學院的講課和跟進神學生的實習,我都重覆地告訴同學:信仰,就是生活。貧窮關懷,自然也是信徒生活的內容。作為老師,會跟同學思考巴特(Karl Barth)、田立克(Paul Tillich)、盧雲(Henri Nouwen)等論述,若放在教會牆外當下的真實處境,可以有更立體的看見。由每個主日到不同堂會證道,從舊約到新約,不同的題目、不同的經文,信息只有一個:愛鄰如己,才是真實的信仰生命。 過去三年的疫情,每天最記掛的就是基層家庭的需要。可是,舊有的「社關」框架與習慣,把堂會困在每年一次的社關主日、節期探訪、二手物資捐贈等「工作」,少有如巴特所說,願意穿上祂的鞋子的人,去明白、去安慰、去服侍那長期病患的無依老人、照顧患癌孩子的單親媽媽、失業失婚還失去左腳的中年漢,或替被家人遺棄的無家者洗澡、理髮、處理傷口…一次偶一為之的探訪、一袋不想浪費的二手物資、一句廉價的耶穌愛你,信徒的生命反映著真實的信仰狀況,只有愛己而沒有愛鄰的生活,與福音沒有拉上半點關係,跟鄰舍的生命也沒有拉上任何關係。傳福音的人,是怎樣的人?在進入貧窮關懷服侍之先,必須重新回到「主」的面前,記起自己是「僕人」的身份。

緊跟隨主的召命

從2015年走到今天,感謝主給筆者在前線服侍中的經歷與看見。主給每一個跟隨祂的人都有召命,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然而,每一個信仰生命都有不同的步伐與歷程,即使同於一個堂會、一個機構配搭服侍,或是同工、或是義工,大家的看見與領受均有所不同,但,都可成為我們繼續在主裡尋問、繼續回應呼召的力量。「工福」是一個很獨特的使命群體,一直在貧窮關懷與本地宣教之間往來。參與在其中的弟兄姊妹,即使沒有太多的神學訓練或裝備,透過每天的與人同行、與主同工,慢慢地,從他們的分享,會看見生命的成長,他們會用自己的說話道出巴特的聯人性(co-humanity),反思鄰舍與自己的召命的關係;亦會聽到彷彿田立克站在邊界上的狀態,尋找自己在未信者群體中的身份,發現更多過去在堂會中沒有看見的可能。

過去幾年,講道以外,每星期都在書寫生活中所遇見的生命故事,從社交平台到報章專欄。重讀及梳理了當中的文字,清楚看見,貧窮關懷的焦點是人,是關係的結連,更是彼此生命的結連。事奉的感動,不是來自堂會的活動安排或牧者的鼓勵,而是聖靈在人的心裡動工。同樣給基層孩子的義務補習,有人會因孩子不準時到堂會而拒絕幫忙,亦有人會看見其單親媽媽要照顧三個孩子的困難,在補習以外,有感動到孩子家中給予更多的支援與關懷。僕人的身份在提醒我們,要敏感主所發出的呼喚,在一個沒有其他人看見的處境,仍要活出主的心意,說到底,福音,不是我們所說的生命,而是我們所活的生命。

學效主的憐憫行動

與人同在,是以馬內利的主給跟隨祂的人的示範與榜樣:「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6-9〉與人同在,是學效主的憐憫行動。盧雲曾有這樣的觀察:從耶穌在地的一生,可以明白,憐憫並不是從有權有勢的位置向無有權有勢的人彎腰;也不是站在高處向不幸的人伸手。主耶穌的憐憫不是在同情或可憐在困乏中的人,相反,憐憫是要進入受苦的群體中,與他們同在,並把他們視為自己一樣的鄰舍。然而,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僕人對主順服的功課。當我們要服侍的,是我們「愛不上」的人,那麼,我們仍依從主的吩咐,繼續愛主所愛麼? 就如盧雲在黎明之家的服侍,那九年間的體會,原來,進入關懷服侍的人,會有非常真實而矛盾的感覺,會被拒絶的同時,亦會感到被支持;會感到被離棄,也會感到被擁抱;會感到被憎恨,卻又會感到被愛護。想起之前的一次出外探訪,其中要關心一位獨居伯伯,轉介的社工說伯伯性格乖僻,亦不多說話,沒有朋友。 那天很冷,伯伯對我的態度更冷,15分鐘的關心與慰問,他沒有半句回應,唯有在離開前為他禱告,願主親自溫暖他的心。 沒想到禱告後,伯伯忽然說:「我一世人從來沒有祈禱,也沒有人為我祈禱…但剛才你祈禱時…我想起了我的弟弟。」他揉揉眼眶,續道:「他之前與我同住,去年突然死了,我卻沒有為他哭…但剛才,祈禱時,我不知為何忽然想起了他,我就禁不住流下眼淚…我感到很…很安慰…我終於可以為我的弟弟哭…」是的,我們只是僕人,成就的是主自己,祂所要求我們的就只有忠心。在關懷服侍裡,我們與鄰舍的關係才是福音的開始,讓主的愛,藉我們的同在,溫暖在困乏、哀傷中的心靈。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