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四十九:Tele-Medicine (遙距診症)
「遙距診症」的意思,是指醫者與病人並沒有面對面的接觸,而是透過電話、視像、電郵等去提供服務,這種方式在道德層面上有甚麼需要留意的地方嗎?
(1) 關於執行遙距診症的具體細節,香港醫務委員會已發出過指引,我們不打算在細節上重覆。因此這裡只會從大原則指出一些需要關注的地方。
(2) 其中首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在遙距中確立一個正式的「醫者/病人」關係,例如一位人士和醫者通電話可能純粹只是詢問收費,這種情況下他還不算是該位醫者的病人,醫者對通話者也沒有任何專業道德上的責任。
要確立一個正式的「醫者/病人」關係,最簡單的做法,是在未開始遙距診症之前先進行最少一次面對面的診症,這樣做的話雙方的關係就很清晰。倘若未能這樣做,那就需要在未開始進行遙距診症之前,鄭重聲明這是一次正式的臨床診症,確保雙方完全沒有誤解。
(3) 遙距診症這種做法,必須事前得到病人明白和同意。
(4) 遙距診症的道德原則和面對面的診症沒有兩樣,例如確保病人的最佳利益,不對病人造成傷害、保密等。
(5) 當發現遙距診症並不符合病人的最佳利益,應隨時準備轉變為面對面的診症。
場景五十:Telephone Enquiry from 3rd Party (第三者的電話查詢)
倘若醫療人員收到第三者的電話查詢關於某病人的情況,對方自稱是病人的親友或者是醫療人員,我們應當回答他嗎?
(1) 在回答他之前,首要是確定對方的身分。若然有任何疑問,則不應作任何透露。
(2) 在確定對方的身分之後,倘若病人明確同意把自己的情況告知對方,那就完全沒有問題。
(3) 倘若我們並不知道病人是否同意,我們在電話上就需要作出即時的判斷。我們要考慮的因素包括下面三項: (a) 查詢者是否有足夠合理的需要去知道(Need to Know) 該信息?(b) 透露病人的資料是否對病人有利(Beneficence)?(c) 透露病人的資料是否對病人無害(Non-Maleficence)?若然有任何疑問,則不應作任何透露。
張鴻堅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前青山醫院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