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親愛的弟兄姊妹:

主內平安!

時間在疫情中,仍然過得很快。似乎五月家書剛發出了不久,便又要開始寫六月家書了。不過,很高興在這期間收到一位支持者的回應。他除了奉獻外,也對我在家書中提出的建議有所補充,在這裡表示感謝!

以往多年,特別在疫情蔓延的過去一年,我們積極發展各種社交媒介分享見證。現在很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從早年逢星期三於《明報》的「談天說道」專輯與讀者見面,到現在我們每日也有新的關懷全人健康的文章與大家分享:逢星期一至五「談天說道」專欄每天刊出不同的專題; 星期六則有回應社會時事的soulcare.hk;星期日更有「每週牧語」,作靈命栽培。其實在Instagram中,我們每天也有「心靈雋語」,圖文並茂,讓忙碌的人能用較短時間對經文有所反省。我們期望在Facebook、Twitter等平台繼續發展這方面的服侍,用圖畫、錄像,甚至其他語言來表達信息;並且衝出香港的範圍,服侍海外華人。故此,我們需要一些有這方面恩賜的人幫助,又請在禱告中支持我們!

在早前的家信中,我略略提及「傳基」收到一筆奉獻,指明用在長者工作。目前已經正式接受弟兄姊妹申請,而且已經審批了兩份分別由信徒及教會呈交的提案書,各批出港幣一萬元作活動費用。若大家有感動在長者工作方面事奉,歡迎來申請;又或奉獻,指明作這方面的工作。好讓更多年長的人(特別是有癌症或精神障礙)得到幫助。日後若有需要,我們或會繼續發展(報道及支持)類似事工,讓香港社會感受到信徒及教會對有特別需要的人的關懷。

在疫情稍為緩和期間,我們順利完成了第二期「逆境自療」課程;發現參與的學員非常投入,並向專家講者提出很多挺好的問題,使我們考慮日後再舉辦第三期的課程。請紀念!在未來數月,「傳基」將會有兩個大型講座,分別是「忠誠與背叛」及「如何適應移民的壓力」。希望能給予弟兄姊妹信仰上、心理上、實際生活上的專業及屬靈見解。

今年天氣似乎額外炎熱,在此懇請大家保持身體健康,以致更有體魄發揮恩賜,榮神益人!

在崇拜散會前,我很喜歡用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二十三節來祝福:「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完全成聖,又願你們整個人:靈、魂和身體都得蒙保守,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無可指摘。」願主賜福大家!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2021年2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各位支持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簡稱「傳基」)的好朋友,主內平安!

我在上一封家書中,報告了機構的收支仍然在邊緣之中。現在結算已經做好了,錄得多年來未曾出現過的輕微盈餘。為此,我們非常感恩!一方面,多謝你們的鼓勵和支持,特別是我們積極發展網上的全人福音事工。另一方面,我們深深體驗上主的祝福,又教導我們要盡心竭力,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事奉。

在目前抗疫疲勞的環境下,希望藉著我們機構這經歷為弟兄姊妹及尚未信主的朋友打一支「強心針」。奇異恩典確實出現,只要我們能持守上主的教導。

祂啓示的方針:「我們傳揚祂,用各樣的智慧,勸解各人,教導各人,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裡得到完全。」(歌羅西書一章28節)

近日在查經及聽道的時候,驀然醒覺聖經裡有不少重要人物,例如:但以理及三位朋友、耶利米、以斯帖等。他們出道時(被上帝使用時),實在是相當年輕(一般認為是十來歲而已),與我們目前的高中學生或大專生年齡相若。故此,我們深信教會(甚至社會)內的青年人,有很長的歲月發揮所長。若能為主所用,大可以作出超越成年人的榮神益人事工。因此,我們今年計劃多做青少年的工作,特別是透過不同社交媒體,把整存的福音傳給他們。希望大家能為我們的學校事工「使人和睦大使」及在報章上刊登的「在港國內青年人心聲」之推展代禱。由於經濟局限,未能聘請專業資訊科技人才為我們開發新媒體,唯有盡量摸索前行。歡迎有恩賜的主內肢體義務指導我們。

在此,我希望大家還有經常閱讀我們多年來在《明報》「談天說道」專欄的各篇文章。從今年一月開始,我們在《明報》從禮拜一至禮拜五的專欄,有四個全新欄目,包括:「婚姻靈性操練」、「婚姻心田」、「教學人生」、「理性與感性」。希望大家推介給親友,並歡迎給予改善意見。至於過去很受歡迎的專欄「醫學人生」和「癌症關懷」,將會在網上繼續不定時發表。

最後本人謹代表「傳基」的同工(只有兩位專職、三位半職)向各位祝願牛年靈命更深、身心健康!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一年二月

2021年1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

新一年的開始──凡事謝恩

你們好!感謝你們在過去一年給我們環球天道傳基協會(傳基)的支持!

在上一封家書發出呼籲後,確實感謝上帝的保守,收到了一些奉獻;甚至有一份是一年前已奉獻,但尚未收到的捐款。雖然我們尚欠環球天道機構姊妹公司多年來累積的大筆款項(50餘萬元),但是我們仍要感恩。因為過去數年皆能少部份償還款項,把數目逐漸減低。

聖經教導我們真是要「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18)。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談及感激(gratitude)心態之重要性;包括:使自己心情愉快、增加生活滿足感、減少耗盡及疲勞狀態、改善睡眠及健康質素,更能應付疫情,提升工作效率,甚至增強人際關係。

沒錯!在過去一年多的疫情及社會問題的影響下,不少企業(包括福音機構)受到相當嚴重的打擊,經營困難。我們能夠達到平衡的收支,並能繼續服侍信徒及非信徒,確實奇妙。這是上帝的帶領,讓我們的各項服侍得以進行,特別是網上的身心靈培訓課程,反應良好。不單在香港地區,更能傳到美加等地,而且反應良好;給我們很大的鼓勵,感謝上帝!

我們在新一年開始,更加積極推動此網上身心靈栽培訓練服務。希望能在這新常態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帶來正面且符合基督教原則的思維,推動全人健康。另外特別要感恩,就是《明報》的「談天說道」專欄之一的「醫學人生」已完成了七年連續每周報章上的發表。由明年一月開始,這專欄的文章改在網上發放(https://doctorgoodnews.wordpress.com)。敬請繼續支持!在此衷心感謝歷年來為我們撰稿的基督徒醫生及牙醫作者。在「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的支持下,我們將會把近兩年的文章再結集成兩本新書,以饗讀者。

繼「醫學人生」系列之後,由一月起,《明報》逢週四的報章專欄將由「教學人生」取代;由教育界基督徒分享他們的經驗及體會。在目前香港教育似乎有很大的衝擊及矛盾之際,我相信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會給予老師、同學及家長一個更新的體驗。最初頗為擔心在這嚴峻時期,很難找到有心人為此專欄撰稿。但是,感謝上主的祝福!在兄姊的互相介紹下,得到很多資深的教育界前輩俯允支持,作者人數遠超我們所求所想。在此也懇請大家為這個專欄及其所有作者祈求,求讓這專欄成功,榮神益人!

此外,還有一個新專欄,名為「理性與感性」,也從一月開始,每月逢週五於《明報》刊登;是承接去年反應良好的「理性與感性」講座。我們感謝數位基督徒心理專家,透過文章指出健康及不健康的情緒與思維方式。期望在這充滿矛盾、批評、指責的年代,人能夠作出客觀自我反省,並有助調解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局面。

謹祝諸位新一年不斷蒙福,更能夠「心意更新變化,察驗何謂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一年一月

2020年12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各位支持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弟兄姊妹:

主內平安!

在上個月的家書中,我曾徵求各位給我們機構一些意見,以優化我們各項整全福音的工作。感恩收到一些(雖然不多)富建設性的回應,對我們有具體提醒作用。故此,我們在明年開始,某些專欄將會更新,希望能更貼合社會及教會的需要。

最近,我在教會的小組查經中,從列王記下看到一個重複的字,就是「瞎眼」。先知以利沙的弟子在亞蘭王的兵丁圍困時,看不到天軍天馬。其後,亞蘭王的官兵也失明,被先知帶到北國以色列的首都,險遭殺身之禍。這事件提醒我們,也可能有看錯或看不清的時候,甚至有盲點。故此,我們祈求上主給我們屬靈的眼光,看到我們的工作的真正價值及正確取向。我仍然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傳基」指導及支持。為了表達感謝,我們仍然會送出剛印好的2021年年曆給各位支持者。但是,由於年曆印刷得確實精美,受到不少人欣賞,故存貨有限。請見諒!

12月3日(四) 晚上7:30-9:30在九龍城浸信會舉行的夫婦講座「溫柔的妻子‧體貼的丈夫」(免費),講員為陳亞仙博士和區祥江博士。目前報名出席的人數超過200人。在這疫情之中,有此反應,實在使我們感覺振奮。雖然離講座只有數天,但是如您們有興趣,仍然歡迎報名及鼓勵親友參加。根據不少研究所指,在疫情之間,由於留在家中的時間特別多,出現了不少夫婦衝突問題。故此,我們計劃於明年開闢一個「夫婦之道」的專欄,希望能夠探討多一些健康的夫妻關係及如何處理各類婚姻困擾。歡迎您們提出這方面的問題,給專家作者們為大家解答。

最後,我們要坦誠地告訴大家,雖然「傳基」盡量開源節流,但是在今年疫情之下,確實出現籌款困難。依據目前的統計,我們仍有數萬元的赤字。因此,呼籲大家為我們禱告,並在經濟上支持我們。您們的奉獻,無論金額是多少,我們也會非常珍惜,並會善用。願主從我們工作的果效報答您們!

在此順祝大家聖誕喜樂!新年蒙福!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

「談天說道」北極「綠化」,不容怠視!

「於是, 神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人;就是照著 神的形象創造了他;他所創造的有男有女。 神就賜福給他們,對他們說:『要繁衍增多,充滿這地,征服它;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所有走動的生物。』」《聖經新譯本》〈創世記1﹕27-28〉

文﹕何建宗教授
編輯﹕謝芳

極地原貌的變化

這幾年來,每次我往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 Isles挪威屬)考察,目睹的心驚膽顫之事愈來愈多:不單遊客激增,令朗爾巴城(Longyearbyen) 大興土木,房舍、道路和市鎮範圍急速擴張,而附近的冰川和冰湖的面積也縮小了;赤裸的山巖日漸添加,再難見厚雪蓋封的樣子。我是研究生態學的,數據得來,濱海帶愈來愈大,逐漸往後推,主要是冰舌(冰川的前端)受熱融化往後退卻的緣故。冰河前面佈滿青苔,而真菌和野草叢在碎石堆中冒出頭來,在平坦的地區還蔓生出及膝的綠色植物來,估計很多是人類活動帶來的「外來入侵品種(intrusive species)」!從前的浮冰愈來愈稀少,至少是愈來愈稀薄了。皚白冷凍已經舊事不再,海豹因此減少在浮冰上流連,令很些北極熊要跑上山崖,朝候鳥窩去覓食;有時還入侵人居的房舍旁翻廚餘吃。我們再不必經常穿上護冷衣服,因為走在沒雲遮擋的日光下時,除了紫外線猛烈,感覺是「熱的要死」呢!

剛收到「紫荊站」(我在北極圈建立的香港人考察基地)之房東的來郵訊:「今年夏天遊客雖然因應疫情減少,可亦不減熱閙;天氣卻反常,至高差不多22攝氏度!」媒體報導亦證實,北極近年逐漸「綠化」了!原來,氣候變化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受溫度和營養鹽刺激,岸濱堆積大量海草,腐敗時腥臭不堪;冰川流下來的水量多,山谷滋生了大量苔蘚,還有絲狀和塊狀仔大型綠藻。珍貴的「地衣(Lichens)」因為空氣污染,逐漸失去生存的競爭能力。每年5-9月,北極圈再難皚白,反而是「綠化亅,環境災劫日益明顯!

北極圈「綠化」帶來的後果

我在香港推動環保,爭取「綠化」這國際城市,四十多年不遺餘力。勇赴極地,為的是科研和推動環境教育,不覺亦二十七年。想不到如此這般,「綠化」今天竟發生於北極圈…… 的確痛心!我復無言:老兵不死,死的可能是自然生態!

北極地區的極端變暖,科學上歸因於「極地放大效應亅。這應該是由三方面的因素造成:首先,隨著全球變暖,極地一帶的光反射率發生變化。根據英國愛丁堡大學團隊的發現:過去30年來,由於白色的冰雪融化增加,陽光向天反射的能量大減,取而代之的是吸收熱能,令地球暖化的速度更加以幾何級數的曲線形式上爬。每況愈下,海濱和陸地的溫度亦受陽光熱量吸收率上升、反射率下降的影響,急速遞高。因此,氣候變化的速度比原來預期的時間表更快更烈。而即使浮冰洋會在冬季重新凝結,它將亦只會是一層薄冰,在下一年的夏天很快便融化了。

其次,是洋流的改變受連鎖影響。在正常的狀況下,太平洋溫暖的海水,每年會持續進入北極圈,再由北極帶出較冷的海水,進入大西洋回復質量平衡。然而,因為北極地區的冰山融化,向北冰洋注入了大量淡水,而淡水的密度低於海水,所以會漂浮在海水的上方。這些表層水體將加快北極海區的淡水冷漩渦環流系統(學名:博福特環流Beaufort Cyre)之速度,令更多淡水流入大西洋,再循而擾亂了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海水混合秩序,進一步提高大氣溫度升高並冰融的相對速度。

第三,洋流會驅動強大的極鋒急流(polar jet stream),令北半球區域內的冷熱空氣團分佈和移動變遷。隨著北極變暖,極鋒急流現在於南北半球劇烈地起伏:夏季和冬季的「水循環(water cycle) 」系統受影響,所以今年特別多水患;若風雨偏向一方,根據質量平衡模式,另外的地方則會旱涸和蝗蟲等災害。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大自然原來的周密完美運作,也如珠鍊脫失連環而散碎地上,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況堪憂!

警剔﹕生態環境變化引起的患禍

西伯利亞的極地凍土受冰融影響,今年頭在俄羅斯產生了油庫下塌、漏油污害生物,遍野哀鳴的慘況。話猶未畢,水災的警號響遍中國和北美。新冠病毒疫情疫情未過,目前更有反覆。而地球的生態環境變化,患禍更加深遠,目前只仍在起點。我們千萬別掉以輕心,更要坐言起行,在不同層次上預防、舒緩、應對、規劃和同心協力。聖經中清楚表明:上帝所創造的大地,原是榮耀美好;上帝特別賜人類有祂的「性格亅,吩咐我們用智慧去管理大地,榮神益人!環境問題事關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使命當前,實應「著眼全球,本土入手;共同參與,由我做起」!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有忠心。」此所以我仍竭力不怠,有一分力量,就要發一線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