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心理學:何謂「好男人」?

有不少過了適婚年齡的獨身女士慨嘆找不到丈夫!她們說:「我沒有甚麼過分要求,只要他是一個好男人!」

問題就是「何謂好男人?」大部分女士(包括結婚多年的妻子)也很難給予清楚的定義。那是關於外貌、身形嗎?是有穩定職業嗎?是談吐舉止得體嗎?是對人的愛心和關懷嗎?若這樣反問的話,往往未能得出肯定的答案,或者她們覺得全部都需要。因此,心理學對找不到配偶的女性有兩種分析:

一、沒有目標不會成功:若未能具體地知道自己的期望是在哪方面,如何找到合適的對象呢?若定下的要求是看不見、聽不到的內在條件(例如忠誠、孝順等),怎能在交往初期確定對方真假?若不敢冒險慢慢觀察對象,怎能成功呢?

二、要求過高肯定失敗:若要求對方內外條件皆出類拔萃,似乎世上沒有這種完美男士。即使偶爾出現一位,相信也早已被其他條件比自己更優越的女性爭取了。

此外,在發達的國家或城市(例如香港),生育率越來越低,不少女性的學問及職位皆大大提升了,反而男性自小受到「保護」,又缺乏進取心,以及受不住壓力。有分析指出,時代女性大多數認為男士的內在修養比外在家財、事業更重要。若這樣,恐怕能夠真正達到這等女士要求的本地男士應該是鳳毛麟角了!當然,仍然有一些好高騖遠、著重物質享受的女子若自身條件不差,應該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象;只不過日後往往要犧牲愛情及共苦的婚姻生活了!

確實有人建議女士在求偶早期,不妨定下對理想伴侶的所有要求,然後按這些標準主動尋找有潛質的對象;最好以外在條件(例如年齡、身高)為先。若過了一段時間尚未成功,便要在原本的要求列之中刪減兩、三點。這樣持續下去,大多數人在未過適婚年齡之前,便會找到相當登對的另一半。

聖經也有提及理想的男人,最重要乃是「愛妻子」。歌羅西書第三章19節:「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不可苦待她們。」以弗所書第五章25節:「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及28節:「丈夫也應該愛妻子,好像愛自己的身體一樣。愛妻子就是愛自己。」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