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 幫助癌患者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我每逢呼求你的時候,你就靠近我,說:「不要懼怕!」
《聖經新譯本》〈耶利米哀歌3﹕57〉

因著食物、環境的污染,生活壓力的增加及醫療科技的發達,癌症近年有年輕化、普及化及長期化的走勢。意即若你生活在香港,你會發現身邊有癌患的人愈來愈年輕,而且愈來愈普及,似乎身邊或多或少總有人是患上癌症的,而且因著醫療科技的研發,癌症已變成為一種長期的病患,患病的人可能需作較長時間的治療,或須長時間服藥,讓病情得著控制。

文﹕何慧芬牧師
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主席的暨創會理事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牧師
編輯﹕謝芳

聞癌色變的年代

認識癌症這個名字,是在我五、六歲的時候。當時父親確診鼻咽癌,當時的社會普遍對癌症的何慧芬牧師1認識很少,加上醫療資訊不多,一般人只知道患癌的人死亡率很高,癌症就仿如必死的病症一樣,一旦被確診,便等同被判了死刑,所以當時差不多人人都會聞癌色變;而病者往往帶著非常沉重的心情去面對整個病患,因著治療的過程十分嚴峻,家人也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及適應。

記得爸爸確診後不久,便須停工接受電療。在治療期間,因電療過的位置會嚴重灼痛,以致食不下咽、體重大減,人日漸消瘦,變得骨瘦如柴,而電療過的地方,往往都如同火燒過一樣,很是嚇人。由於治療的辛苦及生死未卜,以往好動的爸爸也逐漸變得沉黙鬱結。媽媽帶著我們四個稚齡的小孩,一方面要接手爸爸的生意,另方面也要照顧爸爸的治療湯水及我們四兄弟姊妹的生活起居,一下子生活的擔子變得非常沉重,甚至前路茫茫,整個家庭也受影響。雖然自己當時只得五歲,但鑑貌辨色,也知道要更加乖巧,免添媽媽的煩惱。

後來知道爸爸的治療並不理想,癌腫轉移至肺,只是一年多的時間,爸爸便因肺癌離世,當時家中年紀最少的弟弟只有四歲。感恩是爸爸在病中信主受洗,他的病逝,影響著家庭中每一個成員,死別的艱難也深深的印在我小小的腦袋中。及後的年間,家族中亦有其他的親人因癌逝世,自己也因此對癌症病人的需要更加留意、也更加敏銳。

癌症關懷的服侍

感謝主讓我長大後清楚信主,並蒙召受裝備在教會參與牧養的工作,牧會的過程讓我好知道,癌患雖然考驗人,但有主成為倚靠,癌患者絕對可以在病患的過程,活出不一樣的生命。上帝好奇妙,十年前讓我有機會見證並參與「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簡稱「癌聯」)的成立,在香港推動教會組織癌關小組,使成為癌友與教會的橋樑,服事不同社區的癌友。

由於教會的服事,能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及牧養癌患的會眾及未信的癌友。因著癌症治療的複雜性,並治療過程的多變,加上坊間對癌症的各樣迷思,容易叫癌患者及家人承受多從的考驗。所以癌患者比起其他疾病的病人,除需要正確的醫療知識外,在心靈、情緒等各方面,也需要特別的照顧及支援。

牧養癌患者是一個好大的福音禾場

播道會港福堂的服事,讓我看到癌患肢體牧養的需要,蒙神帶領並得到「癌聯」的幫助,透過他們舉辦的「癌關大使」課程,建立了第一梯隊的關懷大使。約在十年前,在教會開展了「癌症肢體關懷小組」的服事。這些年間,神動員教會的弟兄姊妹參與癌症關懷的服事,透過每月的聚會、聖經的信息及不同的專題,幫助癌友及肢體對三一真神及癌症治療有正確的認識。不少癌患的肢體及未信朋友,都因癌患而信主受洗,甚至他們的家人,也同樣經歷神的召喚及愛眷,認真信主、投入服事。

透過多年的經歷,我印證牧養癌患者是一個好大的福音禾場,未信的朋友往往會因為癌患而停下腳步,尋索人生的真義。而且危機確也是契機,癌患是一個神能使用的機會,叫人因著在病患中的限制,正視人只活一生,並生命必死的事實,願意停下來、整頓自己、尋索永恆的倚靠。基督的教會若能把握這個服事癌患者的機會,裝備並動員信徒,以三一真神的愛及真理,做好癌症關懷的工作,福音定可成為更多癌患者的幫助!

人生禍福無常,除揭示生命的脆弱外,更突顯上帝的掌權。患癌不患癌?康復不康復?復發不復發?全不由人所掌握,但主耶穌卻應許:『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甚願基督的教會,承接癌症關懷的工作,引領更多迷羊進神的羊圈、得著救恩,活出福音大能的見證!

2019_Nov_11幫助癌患者活出不一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