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戀上了另一個人(通常是異性),但對方沒有以同樣的感情回應,便可以稱之為「單戀」(俗稱「單思」,one-sided love),或稱為「沒有回報的愛情」(unrequited love)。這種單向的愛情可以是含蓄的暗戀或表達出來的明戀;若是後者,則往往會被對方以明顯或暗示的方式拒絕愛意。
有人認為「單戀」以女性居多,好像中國名句:「神女有心、襄王無夢」,事實是男女同樣有這種情況。此外,也有人以為是屬於性格未成熟的青少年專有行為,其實不少成熟的成年人也有這樣的心態;而最為人稱譽的人可算是英國大文豪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名著《雙城記》中的人物英國律師卡頓。他為了單戀的愛人露西,甘願代替其法國貴族丈夫(與卡頓樣貌相似的丹尼)而走上斷頭台。
根據輔導少女多年的Diksha Mittal於2019年9月7日在medium.com發佈的文章,單戀的人會出現下列症狀:
一、認為對象是絕對完美的,即使做錯事也有其道理。
二、對象會導致其精力消耗,卻沒有得到甚麼有意義的回報。
三、對比其對象,其他人際關係在生命中變得不重要。
四、活在其夢幻想像世界裡,永遠得不到對象真正的優先看待。
五、為遇不上對方而諸多解釋,只要看見對方已經感到滿足。
六、即使對方已表示對其沒有意思,仍然不斷期望對方改變心意。
七、不斷跟進任何社交媒體有關對方的各樣活動狀況
八、因對方忽略他或不作回應而感覺不快及憂鬱
九、與朋友整天不停談論對方
十、與對方交談時,差不多全是他自己引起話題。
由此可見,單戀是相當消耗時間及精力,比起其他戀愛更痛苦。若持續不停,可以為雙方帶來傷害。雖然有時候在適當的機會下向別人表達愛意,會成功變成「相戀」。可惜大部分單戀是沒有結果的,正如九把刀的作品《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的男女主角,即使表達後可以成為朋友,但仍然不能結為伴侶。
有人認為單戀也可以發生在夫妻關係之中,即是只有妻子或丈夫有愛意,配偶卻沒有回應。聖經卻強調彼此相愛,例如舊約雅歌第二章16節及第六章3節所言:「我的愛人屬我,我也屬他,他在百合花中放牧」。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
註;有人解釋牧羊人象徵男性,而百合花象徵女性;故此「他在百合花中放牧」乃象徵男女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