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進化心理學的「演變選擇理論」(evolved preferences theory)指出,男女選擇配偶的要求或著重點有所不同。在不同國家進行的研究,大都證實了男性著重女性的美麗外貌,而女性卻看重男性的資源及背景。以簡單的標準解釋這現象,就是雄性動物會尋找健康的雌性交配,期望生育高質素的後代。由於健康的女性通常具有相當標準的身材,因此外在美往往成為男性尋找對象先入為主的條件。至於雌性動物,由於體力一般較弱,而懷孕及養育子女令行動比較不方便,於是需要倚賴男性提供各樣需要。因此,自然會選擇雄武有力或資源豐厚的男人。
不少人質疑上述理論,因為社會已經不是狩獵年代,早已轉變為農業及工商業的世界。雖然目前大多數家庭仍然持守「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但是女性已經較少倚賴男人生活了。在男女平等的情況下,加上不少夫妻不打算生兒育女,反而嚮往愛情及浪漫的生活。故此,有很多現代女性已開始以男性的外貌作為擇偶的重要條件之一。當然,為了能夠享受舒適的婚姻生活,在眾多內在條件相同而又拜倒石榴裙下的男性當中,一般女性仍然會選擇比較富裕的那一位作為終身伴侶。即使女性本身也有不錯的收入,也希望有一位能夠匹配自己的丈夫,而這種選擇較能帶給家庭安全感。
澳洲Peter Jonason博士的研究指出,在浪漫關係的伴侶當中,絕大部分女性會選擇那些靠自己能力變成富有,而非繼承家族遺產變成同等富裕的男人。他解釋,假若日後遭遇生活困難,有能力賺錢的配偶理應容易扭轉局面,回復舒適的家庭生活。至於男性的選擇,也有類似情況,但是沒有如女性那麼著重這點。假若是短暫的關係,對方的賺錢能力更不是重要因素!
聖經比較注重內在多於外在的質素。舊約箴言第三十一章30節:「艷麗是虛假,美貌是虛浮,敬畏耶和華的女子,她必得稱讚。」可惜中外歷史上確實有不少「英雄難過美人關」的例子,就算聖經中的大衞王,也因為貪戀拔示巴的美色而犯下了彌天大罪(撒母耳記下第十一、十二章)。
麥基恩博士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