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趣談 之 維省拾絮

「隨行聚力」「Aires Acquirit Eundo」是澳洲維多利亞省首府墨爾本市的城市格言,來自羅馬古諺敍事詩的一句,意思是隨著傳播而愈來愈有力。維多利亞省是面積最少的澳洲本土省份,位於澳洲東南端,有花園之州美譽,總人口超過六百萬。作為維省首府的墨爾本,是在1956年間成功舉辦夏季奧運會的第一個南半球城市。現時人口約五百萬,是一個多元文化城市,有三十一個地方行政區,與香港十八個行政區一樣,各有特色。

2017-18年澳洲國家健康普查發現,每五名澳洲人,就有一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略高於香港的有關機率。治療精神疾患在澳洲整體醫療負擔排行第四,原住民比其他澳洲公民多兩倍機會面對精神健康挑戰,自殺風險,與其他身體及精神疾患共病,均是精神健康服務關注的重要範疇。早於1992年開始,澳洲透過及後國家精神健康的六個五年策略計劃,徹底改革過往以住院為本的精神健康服務。在衆多澳洲省份中,維多利亞省過往投入最多資源,創意地演繹一系列五年計劃提出的建議。與醫院同道早年多次探訪考察維省,見證服務變革的同時,也將當地如色彩斑斕棉絮一般的新服務精髓帶回香港,編織全新社區支援安全網,應對已發展經濟體一同面對的精神健康挑戰。

隨著治療精神疾患藥物技術的發展,大部分需要長期住院的患者,透過合適個案支援,都能獨立在社區過正常生活。維省個案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全面和細緻,全方位在預防、診斷、及早介入、治療、康復復元等不同層面,都能在社區裡完成;期間借助更多非政府機構支援社區復元,大大減輕醫療系統壓力。香港透過醫院管理局2000年發佈成人精神健康服務五年計劃,逐步建造社區支援網絡,在香港十八個行政區按個別患者風險與需要,提供社區個案管理,配合非政府機構現時在全港二十九個綜合社區精神健康中心,促進精神疾患人士社區復元。更使香港成為東南亞地區首個提供全覆蓋社區精神健康支援的城市,也是醫社合作典範,守護精神健康。

「跳脫憂鬱」「Beyond Blue」是維省新興非政府機構,創意地使用社交媒體, 也製作高質素影音資訊,鼓勵大衆接納精神疾患人士,幫助受困擾人士認識精神疾患,提供自助策略,消減病徵,舒緩精神壓力。另外,精神健康急救課程,源自澳洲,現以維省墨爾本為總部,向外傳遞閲讀精神健康能力。香港心理衞生會是早期接受精神健康急救導師訓練的機構,並獲授權向中港澳台華人社會提供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及相關導師培訓,提升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間接幫助社會能合宜地接納精神疾患,不再諱疾忌醫。過去十多年,已為超過七萬港人以及內地與澳門居民完成訓練,為發展社區支援創造條件,讓自我照顧和關愛信息「隨行聚力」,體現全民共享精神健康。

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羅馬書15﹕2-3上〉

盧德臨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精神健康趣談 之 漫書京城

「一起向未來」是2022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願景和期待。在今年2月上旬,世界各國頂尖冰上運動健兒雲集京城,經過不斷的努力,以熟練的技巧,在包容和公平的冰雪賽場上,一同演繹「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宗旨,與世界各地、各國各族,分享比賽競技帶來的喜悅。接著舉行第13屆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2022年北京冬季殘奧會,讓肢體傷殘運動員能夠在京城世界級的賽場上,超越殘障限制,展現他/她們堅毅的決心與能力。在醫院工作退休前的這些年間,曾應邀多次造訪京城,介紹香港精神健康服務林林種種的新發展,同時亦見證内地同道努力開創多個五年《健康中國》計劃内的精神健康内容,都有著踐行奧林匹克精神的決心和毅力。

北京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邊緣,是中國首都,有3000多年歷史,過去860多年歷朝皆定都於京城,現時面積超過一萬六千平方公里,為香港面積15倍有多。除了7項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擁有最多財富的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首都國際機場旅客輸送量位列世界第二;北京地鐵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客運量為世界地鐵之最。在全球城市一線城市排名第六,次於香港與上海,人口超過2100萬,為香港人口三倍多。

京城面對精神健康挑戰,比起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北京回龍觀醫院早年駐院學者費立鵬 (Michael Philips) 為內地精神流行病學建造堅實的基礎,以科學的方法確認內地每8人有1人受精神疾患困擾。與新近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完成的精神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每7名香港人,有1人受精神疾患困擾的機率基本相同。過去年間,有幸接觸北京回龍觀醫院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國家項目辦公室,它們都致力打造與海內外學術交流平台,提升研究水準,改善服務質量。並持開放態度,吸納包括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發展的新意念,對應整體內地人民精神健康挑戰,造福患者及其家屬。

北京回龍觀醫院同時為世界衞生組織心理危機預防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倡導心理危機防預,守護全民精神健康。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中心也在過去20多年緊密監察城市自殺機率,全方位提倡預防方案,減低不同年齡層自殺風險,與全民擁抱希望。今天在普世疫情衝擊之下,整體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精神健康挑戰,讓我們使用更多科技,超越疫情隔離限制,堅持透過與多地交流合作,分享創意,不懈地促進居於京城與香江的社群精神健康,一起向未來。

「…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的,因你們的地必成為喜樂之地。」〈瑪拉基書3﹕12〉  

盧德臨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